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士子成才年龄探析——以清朝状元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元强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3期43-49,共7页
在研究中国古代人才史时,人才成长的阶段性及成才年龄,属于比较重要的问题,迄今学术界尚无明确一致的意见。本文拟以清代读书士子、特别是殿试抡魁者为例,作些探讨。1.关于人才成长阶段的划分,心理学家是以人的身心发育状况,来划分年龄... 在研究中国古代人才史时,人才成长的阶段性及成才年龄,属于比较重要的问题,迄今学术界尚无明确一致的意见。本文拟以清代读书士子、特别是殿试抡魁者为例,作些探讨。1.关于人才成长阶段的划分,心理学家是以人的身心发育状况,来划分年龄阶段;教育学家是从教养和教学的角度,进行年龄的分期。我们研究历史上的人才问题,应如何对人才成长和发展阶段进行分期呢?二千四百多年前,孔子叙述他门已成才的分段之说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析 乾隆 古代知识阶层 学术界 孔子 十七年 殿试 十三年 三十年 八股取士
下载PDF
科举制度与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 被引量:6
2
作者 任爽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07-119,共13页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对于刚刚在社会剧变中完成了自我更新的盛唐知识阶层来说,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一方面是政治地位的法律确认与社会参与机会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地位的实际下降与社会参与能力的萎...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里程碑。对于刚刚在社会剧变中完成了自我更新的盛唐知识阶层来说,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一方面是政治地位的法律确认与社会参与机会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政治地位的实际下降与社会参与能力的萎缩。这是旧悲剧的尾声,也是新悲剧的序幕。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不仅可以从知识阶层自身的迅速没落中得到直接说明,而且可以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专制政治的日趋强化与封建文化的日趋畸形中得到间接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知识阶层 科举制度 发展道路 盛唐 政治地位 专制政治 统治者 战国时期 专制君主 宗法关系
原文传递
隐士定义及古称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宝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古代知识阶层 《淮南子》 “处” 《辞海》 《后汉书》 世说新语 陶渊明 杨树达 袁世凯
下载PDF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春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45-51,44,共8页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李春青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极为重视对个体精神境界的建构。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有相当部分可以称为“境界文化”。概而言之,道家的境界是“虚”与“静”,佛禅的境界是“空”而“寂”,儒家的境界是‘“诚”与“...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李春青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极为重视对个体精神境界的建构。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有相当部分可以称为“境界文化”。概而言之,道家的境界是“虚”与“静”,佛禅的境界是“空”而“寂”,儒家的境界是‘“诚”与“乐”。在这里我们只来梳理一下儒家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 精神境界 儒学体系 “诚” “自得” 古代知识阶层 “大众文化” 儒家知识分子 古代知识分子 人格境界
下载PDF
“经世致用”与文化制衡
5
作者 李春青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9-80,共2页
“经世致用”与文化制衡李春青“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就儒家而言,这种实用性的文化价值观大致经历过... “经世致用”与文化制衡李春青“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就儒家而言,这种实用性的文化价值观大致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世致用” 文化制衡 古代知识阶层 文化价值观 文化学术 儒家文化 政治理想 价值选择 社会理想 西方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