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1
作者 葛慧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古代文学课程群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核心课程,对师范生基础教育古诗文教学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岗位需求脱离、课程群内系统性较差、实践育人薄弱、创新性不够、多元评价实施不理想... 古代文学课程群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核心课程,对师范生基础教育古诗文教学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岗位需求脱离、课程群内系统性较差、实践育人薄弱、创新性不够、多元评价实施不理想等问题突出,亟待进行改革。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古代文学课程群必须聚焦教学存在的问题,实施课程群科学定位、课程群结构优化、强化课程群实践、开展教学创新、实施多元评价等多项综合改革措施,不断提高课程群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类认证 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综合改革
下载PDF
阿拉善地块中元古代诺尔公群的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东升 宫江华 +1 位作者 张建新 于胜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阿拉善地块作为华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的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时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作用。本文选取阿拉善地块巴音诺尔公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诺尔公群进行研究,总结了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显微构造特征,并对其构造... 阿拉善地块作为华北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的构造单元,经历了不同时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作用。本文选取阿拉善地块巴音诺尔公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诺尔公群进行研究,总结了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显微构造特征,并对其构造格架、变形期次进行了初步划分。研究表明,中元古代诺尔公群内部至少存在两期变形,早期变形表现为原始层理的片理化过程,形成了区域走向近NE-SW向的片理;而晚期变形则表现为顺片理走向的右行走滑剪切作用。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及年代学资料,认为中元古代诺尔公群的内部变形主要受到石炭纪-二叠纪查干础鲁弧后盆地向阿拉善微陆块之下俯冲作用的控制,俯冲作用造成了NW-SE向的挤压,从而发生了早期片理化,而随后顺俯冲带走向的走滑作用则调节了挤压造成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块 巴音诺尔公 中元古代诺尔公 构造变形
下载PDF
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形态探微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士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3,共8页
从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活动范围,语言特征,符号信息,文化形态,宇宙观念以及五行文化所反映的数、象、事、理等哲学思辨的特征,可以看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古代先民——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结构、信仰模式等同出一源,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 从我国古代氐羌族群的活动范围,语言特征,符号信息,文化形态,宇宙观念以及五行文化所反映的数、象、事、理等哲学思辨的特征,可以看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古代先民——氐羌族群的原始文化结构、信仰模式等同出一源,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氐羌族 原始文化 探微
下载PDF
安徽花山古代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庆利 宋玉环 +1 位作者 杨志法 钟真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9,40,共6页
本文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两方面对古洞室群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特别是支顶岩柱拉裂和剪裂破坏及顶板掉块等进行了研究,对洞室群的稳定性做出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防止地表水沿裂隙入渗和建立一个高效监测系统为主要手... 本文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两方面对古洞室群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特别是支顶岩柱拉裂和剪裂破坏及顶板掉块等进行了研究,对洞室群的稳定性做出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防止地表水沿裂隙入渗和建立一个高效监测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大型地下洞室 工程地质条件 变形破坏 花山谜窟
下载PDF
五台山滹沱群早元古代白云岩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钟华 马永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C00期83-91,共9页
对山西五台山地区早元古代滹沱群连续沉积巨厚的白云岩进行逐层系统的同位素采样分析,发现氧同位素组成非常有规律的分布:在一定的地层层位里,δ^(18)O值分布稳定,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或δ^(18)O值呈连续过渡变化:... 对山西五台山地区早元古代滹沱群连续沉积巨厚的白云岩进行逐层系统的同位素采样分析,发现氧同位素组成非常有规律的分布:在一定的地层层位里,δ^(18)O值分布稳定,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或δ^(18)O值呈连续过渡变化:在不同的地层层位里,δ^(18)O值明显不同。笔者认为,早元古代白云岩δ^(18)O值这种长期的变化趋势,是古海水氧同位素演变的反映,可作为地层对比的一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五台山地区 滹沱早元古代白云岩 氧同位素 地层对比 分布特性
下载PDF
碧口群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101,共18页
新元古代(846-776Ma)碧口群火山岩喷发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该火山岩系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酸性火山岩次之,中性火山岩少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 新元古代(846-776Ma)碧口群火山岩喷发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该火山岩系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酸性火山岩次之,中性火山岩少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碧口群基性熔岩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3,^87Sr/^86Sr(t)≈0.704,La/Nb≈0.7)。地壳混染作用对于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碧口群火山岩存在空间上的岩石地球化学变化。东部红岩沟和辛田坝-黑木林地区的碧口群基性熔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的高度部分熔融。相反,西部白杨-碧口地区的碧口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的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则是产生于部分熔融条件较高的条件下。它们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plag±01)分离作用,化学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碧口裂谷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地幔柱 扬子板块
下载PDF
辽东半岛东南部南辽河群变质火山岩的时代、成因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恩 王朝阳 +2 位作者 刘超辉 施建荣 李艳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9-1619,共31页
辽东半岛东南部地区出露大面积南辽河群变质表壳岩系,其下部尤以广泛发育变质火山岩为特征。本文通过对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以及黑云母变粒岩等岩石系统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的研究结果来... 辽东半岛东南部地区出露大面积南辽河群变质表壳岩系,其下部尤以广泛发育变质火山岩为特征。本文通过对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以及黑云母变粒岩等岩石系统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锆石U-Pb年代学以及Lu-Hf的研究结果来制约其物质组成、原岩形成和变质时代、岩石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而探讨胶—辽—吉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锆石显微结构、微区成分及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原岩可能形成于2.19Ga左右,并记录了1.90Ga左右的变质事件。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岩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英安岩及少量的流纹岩为主,主体属于亚碱性系列,具有钙碱性演化趋势。其中,基性端元以相对较低的SiO_2质量分数,富集MgO、TFe_2O_3和轻稀土元素(LREE)及Cr、Co和Ni为特征,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和Ti),岩浆应起源于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楔;而中—酸性端元则具有高的SiO_2质量分数和较低的MgO、TFe_2O_3质量分数,富碱,富集Ba、Th、U和K,以及亏损Nb、Ta、P和Ti等特征,应来自于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南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应形成于一个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暗示胶—辽—吉活动带北段古元古代中期以前的形成演化机制应与弧-陆碰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南辽河 变质火山岩 岩石成因 勾造环境 交一辽一吉活动带
下载PDF
伯都系列辽金古城群保护规划——宁江区在遗址保护规划
8
《博物馆研究》 2001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伯都古城 辽金时期 古代群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南秦岭东段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山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岩石成因 被引量:57
9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李向民 马中平 徐学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29,共29页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 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676~833Ma)耀岭河群、陨西群、武当群火山岩和基性岩墙群产生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5,Mg#≈0.7,La/Nb≈0.7)。大陆地壳或大陆岩石圈混染作用对于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南秦岭东段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和基性岩墙存在空间上的地球化学变化。它们总体上是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而西北部镇安地区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10%)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高(10%~30%)的条件下。武当山地区的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plag±ol)分离作用,而其他地区基性熔岩和基性岩墙的化学演化则是受控于单斜辉石(cpx)±橄榄石(ol)分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谷火山岩和基性岩墙 耀岭河 陨西 武当山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地幔柱 南秦岭
下载PDF
埃及发现埋存万具木乃伊的墓葬群
10
作者 阮日华 《自然与人》 2001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埃及 木乃伊 古代墓葬 考古发现
下载PDF
汉语“白”颜色词群分析
11
作者 黄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42-45,共4页
通过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白色词群在意义上的对比分析,了解白色词群在数量、构词能力、表现色彩的丰富程度上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古代汉语“白”颜色词 现代汉语“白”颜色词 词语意义
下载PDF
内蒙古狼山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时间及意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公王斌 胡健民 +2 位作者 吴素娟 刘洋 赵远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 华北克拉通北缘渣尔泰-白云鄂博-化德元古宙裂谷带,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矿床。裂谷带自西向东分别沉积了中元古代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布在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及碎屑锆石年龄将其时代限定为新元古代,而渣尔泰山一带的渣尔泰群碎屑锆石年龄最小峰值大于1 700 Ma,二者很可能不是同一套地层。前者被从原渣尔泰群中解体出来,称为狼山群。但由于狼山群与渣尔泰群岩石组合的相似性,以及地层展布在区域走向上相连,特别是它们都是华北北缘重要的含矿层,矿化特征也具相似性,导致目前为止这两套地层的叠置关系还不清楚,这对于认识华北北缘中新元古代裂谷发育特征和演化,以及对认识相关矿化规律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难度。本文对发育于狼山地区平行山体走向的韧性剪切变形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狼山韧性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糜棱面理走向NE-SW,向NW或SE陡倾,矿物拉伸线理向SW或NE缓倾,野外及显微运动学标志显示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两个糜棱岩化云母石英片岩样品中变形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56.7±2.5)Ma和(379±4.7)Ma,表明剪切带形成于晚泥盆世。狼山韧性剪切带很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导致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发生相对滑动所形成的。该剪切带晚泥盆世的左行走滑导致新元古代狼山群和中元古代渣尔泰群叠置到一起。因此,在渣尔泰山北侧和狼山南部及阿拉善块体北缘的覆盖层之下,很可能分别存在隐伏的新元古代成矿带和中元古代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山 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 ^40Ar/^39Ar测年 新元古代狼山 中元古代渣尔泰
下载PDF
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古月 孙新胜 +7 位作者 郑军 余旭辉 王东波 李延河 赵悦 陈翰 徐莺 ALISON Ord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0-1355,共16页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走向,产于大石桥组三段,但不同矿床的矿体厚度差异较大(30~300 m),菱镁矿矿体与顶、底板高镁白云岩之间以断层接触为主,常可见到绿泥石化板岩和碳质千枚岩产于大型菱镁矿矿体的内部韧性剪切面上,说明地层经历了强烈构造形变作用;②围岩白云岩与晶质菱镁矿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大离子亲石性元素(K、Rb、Ba、Sr等)亏损和氧同位素负漂移(δ^(18)O:-24.9‰~-11.0‰);③在经历构造形变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菱镁矿矿石仍继承有海相蒸发沉积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2.7‰~+1.6‰;δ^(34)S:+15.6‰~+23.7‰;δ^(26)Mg:-1.53‰~-0.49‰;δ^(11)B:+9.8‰~+13.4‰);④后期裂控型滑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26)Mg值(-0.32‰~-0.15‰),发生滑石矿化的菱镁矿(δ^(11)B:+7.7‰~+8.4‰)和围岩变粒岩(δ^(11)B:+4.3‰)显示较低的δ^(11)B值,这反映了变质热液作用所引发的Mg和B同位素分馏现象。因此,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地区菱镁矿矿床镁质富集的根本原因可能为湖相沉积碳酸盐岩经准同生阶段的富镁卤水交代所致,非后期变质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古元古代辽河 菱镁矿矿床 潟湖相富镁卤水交代 变质重结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岩墙群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贵廷 李江海 +2 位作者 钱祥麟 张宝兴 H.C.Halls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6期602-608,共7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主要在晋北、五台和吕梁地区)广泛发育着中元古代的基性岩墙群, 这些基性岩墙群未变形、未变质、具有较强的磁性, 分布广泛, 成为利用古地磁对比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的理想标志. 从这一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古地磁结果分析,... 华北克拉通中部(主要在晋北、五台和吕梁地区)广泛发育着中元古代的基性岩墙群, 这些基性岩墙群未变形、未变质、具有较强的磁性, 分布广泛, 成为利用古地磁对比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的理想标志. 从这一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古地磁结果分析, 华北板块向南掀斜18°左右, 晋北地区相对五台地区翘起并左旋10°左右, 而吕梁地区的岩墙群比晋北五台地区的岩墙群形成晚. 并且在吕梁地区NNW向和WNW向岩墙形成过程中, 华北板块持续向北漂移, 因此造成吕梁地区NNW向和WNW向岩墙群与晋北-五台地区的岩墙群具有较大的古地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代基性岩墙 古地磁学 磁倾角 磁偏角 视极移曲线 大地构造地质学 华北克拉通
原文传递
辽宁省灯塔县任家沟铁矿地质特征
15
作者 车佳 胡晓刚 《电大理工》 2014年第3期73-73,75,共2页
任家沟铁矿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西侧。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鞍山群大峪沟组,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区内的岩浆岩主要为太古代中期的混合花岗岩(Mr),为灰黑—灰白色,中粗粒结... 任家沟铁矿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辽阳-本溪凹陷西侧。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代鞍山群大峪沟组,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区内的岩浆岩主要为太古代中期的混合花岗岩(Mr),为灰黑—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由于混合岩化作用,暗色矿物有定向排列的现象。矿区内构造不发育,只在矿区的西南部存在一条压扭性构造,在构造带上岩石发生了强烈的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等。区内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及条带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家沟铁矿 古代鞍山大峪沟组 岩浆岩 磁铁石英岩
下载PDF
河北省康保县马生元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16
作者 郭伟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3期71-73,共3页
文章中研究区位于河北省康保县城南马生元村至孟家村一带,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和中元古代化德群,新生代第四纪地层。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化德群三夏天组石墨石英片岩中。石墨矿体分布较广,规模较大,多呈层状、似... 文章中研究区位于河北省康保县城南马生元村至孟家村一带,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和中元古代化德群,新生代第四纪地层。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化德群三夏天组石墨石英片岩中。石墨矿体分布较广,规模较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产状与地层一致。区内圈定矿体4个,矿化体1个,矿床成因为区域变质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中元古代化德三夏天组
下载PDF
ON IDEAL CLASS GROUPS AND UNITS IN TERMSOF THE QUADRATIC FORM x^2 + 32y^2 被引量:2
17
作者 JURGENHURRELBRINK YUEQIN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For quadratic number ?elds F = Q(√2p1 ···pt?1 ) with primes pj ≡ 1 mod 8, the authors study the class number and the norm of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F. The resultsgeneralize nicely what has been famil... For quadratic number ?elds F = Q(√2p1 ···pt?1 ) with primes pj ≡ 1 mod 8, the authors study the class number and the norm of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F. The resultsgeneralize nicely what has been familiar for the ?elds Q(√2p) with a prime p ≡ 1 mod 8, including density statements. And the results are stated in terms of the quadratic form x2 + 32y2 and illustrated in terms of grap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 group R′edei Matrix Fundamental uni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