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美感意识之比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波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2-76,共5页
-
文摘
文章旨在探讨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中所体现出的美感意识上的差别及其成因。文中以王维和华兹华斯的诗为代表作比较并指出,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中采取的是一种"以物观物"的观照方式,作者不以主观的情绪或知性的逻辑介入去扰乱眼前景物内在生命的生长与变化的姿态,景物直现读者眼前;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则将美感的主位放在诗人的智心中,以智心的活动而不以山水景物自足的存在为依据。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两种审美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国诗歌创作因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和佛教"妙悟说"的影响,强调形象的直觉体验,接近了自然天然的美学理想。而英国浪漫主义作为当时理性思潮的反叛者的姿态出现,诗歌中时刻流露出对主客观之间的分裂竭力加以弥补的痕迹。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山水诗
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
“道”的观念
智心的介入
-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scenic poem
English romantic poem
Taoism
intellect intervision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中国古典山水诗的审美移情
- 2
-
-
作者
卫芳
-
机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出处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7-89,共3页
-
文摘
许多中国古典山水诗运用了寄情于景的审美移情,营造了“有我之境”。移情与比兴手法有不同之处。审美移情再现了诗人关照山水的赤子之心和童趣。
-
关键词
古典山水诗
审美移情
比兴手法
赤子之心
-
Keywords
classical poem of landscape
esthetical sentiment move
technique of metaphor
pure and innocent heart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禅宗与中国古典山水诗画的发展
- 3
-
-
作者
左剑虹
-
机构
桂林市图书馆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2-65,76,共5页
-
文摘
“老实说,人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一切存在物之为存在物,其价值是完全相等的。并没有理由把所有存在物之任何个别,包括人,拈出来给予特别崇高的位置。比起他的要征服自然的前辈来,海德格尔显然聪明了许多,他把人们从与自然相对立的陷阱中解救出来。然而,同庄禅“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和理想人格本体相比,这位西方哲人未免太冷静,也太伤感了些。在这个宇宙和人的本体认识上,庄与禅是共通的,禅可以说是发展了的庄学。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山水诗
禅宗
本体
妙悟
存在物
张彦远
中国山水画
水墨山水
意境说
“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朝韩古典山水诗生态美学及其思想内蕴
- 4
-
-
作者
梁军
-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121,共4页
-
基金
2010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
文摘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因缘,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思想意蕴和艺术风范对朝鲜半岛汉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中朝韩古代山水田园诗均表达了尊崇自然、物我合一的情感,以唯美细腻的诗歌风格展现了山水诗独特的生态美。从思想内蕴上看,这是一种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基础的生态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境界。
-
关键词
古典山水诗
生态美学
生态思想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绘画技巧在古典山水景物诗中的运用
- 5
-
-
作者
王素
-
机构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
出处
《天府新论》
2006年第1期150-153,共4页
-
文摘
诗歌与绘画,作为不同门类两种艺术,有着质的区别。然而,诗歌和绘画却有着密切的相通之处,它们在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下了解之缘。我国古典诗人很早就把绘画技巧融合于诗歌创作之中,情景交融,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尤其是我国古典山水景物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追求“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一民族特色。
-
关键词
绘画技艺
古典山水景物诗
诗中有画
民族特色
美的享受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禅与唐代山水诗
- 6
-
-
作者
肖建华
-
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73-77,共5页
-
文摘
唐代山水诗在唐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除了有一大批山水诗人外,其他许多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都写过部分山水诗。唐代山水诗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田园山水诗传统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空闲凄清、深沉冷寂的风格,这种风格一方面与唐代某些文人避免政治,隐居山林及当时各种社会矛盾何关,另一方面,与唐代禅宗的盛行也有内在的思想联系。本文仅就后一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一魏晋时期的山水诗并未形成繁荣局面,其内容主要是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物,陶渊明和谢灵运是其主要代表。陶诗长于田园风光,沈德潜认为陶诗“清远闲放,是其本色”(《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
-
关键词
山水诗人
唐代
陶渊明
禅宗思想
谢灵运
山水画
陶诗
审美境界
人与自然
中国古典山水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叶维廉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 7
-
-
作者
何敏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3-78,共6页
-
文摘
学者叶雏廉对中西比较诗学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质疑西方新旧文学理论直接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创造性地提出“文化模子”学说,以关注中西文化的互照互省。他对寻找东西方文学的共同规律,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架构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化模子”为中西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是“跨文明研究”这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在方法论上的具体化。
-
关键词
比较文学
中西比较诗学
文化模子
古典山水诗
-
Keyword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arative poetics
cultural mode
classic poems on mountains and water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孔孚的诗艺追求说到康定斯基的“无物象的形式”
- 8
-
-
作者
岳甲
-
机构
山东省作协讲习所
-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46-49,共4页
-
文摘
孔孚以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不懈的艺术探索,终于在诗歌创作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自己诗作独有的现代东方神秘主义的艺术特色,为我国新文学史填补了山水诗的空白。他那灵性飘逸、富于生命活力的诗篇华章,贏得了海内外诗歌界朋友们的称道、赞许和推重。可在对孔孚的众多议论声中,有一种说法,说孔孚的诗不象山水诗。明明孔孚以山水诗人著称于世,他的诗怎么会不象山水诗呢?什么样的诗才算山水诗呢?莫非山水诗的写作还有一个规范的格式(即范式)吗? 诗无定法。创作最忌从框框出发。然而,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已有的成法规范约束新起的创作。
-
关键词
山水诗人
康定斯基
诗艺追求
中国古典山水诗
东方神秘主义
山水景观
诗歌创作
整体意象
艺术特色
主体精神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静空”观对苏轼的影响
- 9
-
-
作者
任爽
-
机构
辽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58-59,共2页
-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山水诗
创作主体
苏轼
苏武
审美趣味
自然之美
“净心”
佛老思想
艺术形象
王维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