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辨·探问·诵读:充分感受古典文学作品魅力——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
1
作者 刘金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作为承载此教育主题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教好、学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精心设计三大教学环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作为承载此教育主题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教好、学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精心设计三大教学环节——“思辨:充分认识作品特色”“探问:充分挖掘作品内涵”“诵读:充分感悟作者情怀”,每个环节按照课标要求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作品 学习任务群 思辨 探问 诵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2
作者 周永仙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作家在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创作等领域,广泛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古典文学中的艺术手法,如诗词的韵律美、散文的情感抒发、小说的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以及戏剧冲突与象征表达。...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作家在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创作等领域,广泛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古典文学中的艺术手法,如诗词的韵律美、散文的情感抒发、小说的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以及戏剧冲突与象征表达。同时,现代作家结合时代特点,对古典文学中的相关元素进行了创新诠释与个性化展现,古典文学的精神内核与审美理念在现代文学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学实现传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戏剧冲突 传统与创新 戏剧创作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韵律美 古典文学 情节设计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素养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3
作者 柯卓英 詹博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2-168,共7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既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对西安高校120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素养的问卷调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素养的总体认知情况,从古典文学相关...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既是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对西安高校120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素养的问卷调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素养的总体认知情况,从古典文学相关课程设置、作品阅读、技能掌握等三个维度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据此为其古典文学素养的提升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硕生 古典文学素养 问题分析 提升对策
下载PDF
遥远的回响--论沈祖棻新诗中的古典文学元素
4
作者 惠联芳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4期43-59,共17页
沈祖棻新诗对古典诗歌的意象、艺术手法予以借鉴,化用古典诗歌的语句,呈现出熔古典诗歌的含蓄美与现代新诗的自由美为一体的审美形态。沈祖棻在传统文体与新诗文体间切换自如。《诗经》、《楚辞》、《庄子》以及唐诗宋词,经由其新诗的点... 沈祖棻新诗对古典诗歌的意象、艺术手法予以借鉴,化用古典诗歌的语句,呈现出熔古典诗歌的含蓄美与现代新诗的自由美为一体的审美形态。沈祖棻在传统文体与新诗文体间切换自如。《诗经》、《楚辞》、《庄子》以及唐诗宋词,经由其新诗的点染,焕发出新的生命。神话、传说的素材与想象手法,驱动了其新诗的生成机制,加之其独具特色的情感体验,上演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神话。沈祖棻新诗对古典文学元素的采撷与重组,其意义在于赓续了中华传统文化亘古不绝的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祖棻 新诗 古典文学元素
下载PDF
高校古典文学教育的进路与突围——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教授
5
作者 方笑一 罗欣 郭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往往过于关注以文学审美为指向的文章,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对此,“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古典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们应尽量摒弃用现代文学尺度衡...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往往过于关注以文学审美为指向的文章,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对此,“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古典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们应尽量摒弃用现代文学尺度衡量古代文学作品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读原典、学写旧体诗词,感悟中国古典文学本身的丰富性。此外,还需要重视古典文学教育中的学科融合,加强与历史学科的交流,同时积极拥抱新兴技术手段,让高校古典文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形式研究 古典文学教育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被引量:7
6
作者 贺仲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性前提。新文学是在20世纪初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古典文学艺术 新时期作家 现代性 五四新文学 古典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关系 小说技巧 中国古典小说
下载PDF
古典文学作品中对服饰的描写与展示——评《服饰文学作品赏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秋芬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10-I0011,共2页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对人物的服饰进行描写与展示,比如服装的色彩、面料、质感、样式等,因为人物的服饰能够体现其身份、地位、性格等。作者通过服饰描写能够刻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与形象,让人物更加立体与饱满。因此,可以通过...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对人物的服饰进行描写与展示,比如服装的色彩、面料、质感、样式等,因为人物的服饰能够体现其身份、地位、性格等。作者通过服饰描写能够刻画出不同人物的个性与形象,让人物更加立体与饱满。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描写与展示,了解人物的形象、地位、性格特点及其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分析服饰蕴含的深层意义,以使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也使不同人物的情感特征、故事线索等通过服饰描写得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赏析 深层意义 服饰描写 情感特征 故事线索 性格特点 展示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汉语言古典文学的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8
作者 郭文姝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4期145-147,共3页
新媒体时代的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创新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对古典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具体可以采用实证研究、教学实验等多种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 新媒体时代的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创新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提升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对古典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具体可以采用实证研究、教学实验等多种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新媒体应用于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的需求和看法;通过设计教学实验,结合新媒体技术,探索如何将古典文学融入虚拟现实、在线协作等新媒体环境中,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体验。研究结果为人们提供了新媒体语境下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的创新模式和策略,即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为学生展现更生动、直观的古典文学形象和情境,提升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互动游戏、虚拟实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推动了古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证研究成果,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教学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以验证新媒体语境下汉语言古典文学教学创新的可行性和效益。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结果可能因研究者的不同目标和方法而有所差异,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古典文学 教学创新 文学形象 实证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策略研究——以赵彦春《三字经》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花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我国翻译学者的重视,如何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翻译,才能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是翻译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当代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突出代表、赵彦春翻译的《三字经》作为剖析的示例,... 中国古典文学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我国翻译学者的重视,如何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翻译,才能有效传播中华文化,是翻译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当代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突出代表、赵彦春翻译的《三字经》作为剖析的示例,结合新媒体时代古典文学翻译环境、目的和受众心态变化,对当下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策略进行了探索。文章围绕这一主题,以时间为维度,梳理了中国学者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脉络,将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时代阶段划分为“走出去”与“走进去”两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主要将“走出去”作为翻译目的,通过古典文学英译这一途径,将中国悠久的文化送出国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英译出版考虑更多的是受众的心态,对原汁原味的文化翻译并不多,大部分译者将文化输出的受众接受度看得十分重要,有时为了适应受众甚至不惜对原文进行较大的改动。而这种情况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有了很大转变。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中国古典文学翻译进入了“走进去”阶段,越来越多的译者发现古典文学的英译更应当尊重其本源,应当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原汁原味,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放在首位,跳出传统的藩篱,重新寻找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中国古典文学 英汉翻译 赵彦春《三字经》
下载PDF
冯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教育家和诗人
10
作者 孙艳庆 《桂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0-39,共10页
作为教育家,抗战最艰苦的八年,冯振先生任无锡国专代校长,带领南迁的国专在广西坚持办学,写下抗战教育史上难能可贵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冯振先生出任广西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既勇于担当,又淡泊名利。作为诗人,冯振先生既善创作,... 作为教育家,抗战最艰苦的八年,冯振先生任无锡国专代校长,带领南迁的国专在广西坚持办学,写下抗战教育史上难能可贵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冯振先生出任广西师范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既勇于担当,又淡泊名利。作为诗人,冯振先生既善创作,成就卓越;又长于诗论,富有创见。对于治学,冯振先生严谨谆笃、坚守本心。精研先秦诸子学和训诂学,著有《老子通证》《荀子讲记》《说文解字讲记》等博洽之作,体例新颖,见解独到。冯振先生的广博深醇,受到学术界的称赞,不断影响着后人学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振 无锡国专 古典文学 诗学
下载PDF
话体批评与民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述范式的创构
11
作者 杨瑞峰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51,共12页
在民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述类著作书写范式的建构进程中,诗话、词话、文话等话体批评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文”与“文学”观念含混不清、文话在史述实践方面早着先鞭、早期文学史作者对各类“学堂章程”的误读等影响,文话与早期文学史多有... 在民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述类著作书写范式的建构进程中,诗话、词话、文话等话体批评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文”与“文学”观念含混不清、文话在史述实践方面早着先鞭、早期文学史作者对各类“学堂章程”的误读等影响,文话与早期文学史多有重合之处。早期文学史的“话体”特质主要显现于其微观叙述结构,但早期批评史“话体”特质的生成有其独特性: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史包含批评史,这为文学史的“话体”特质向批评史“平移”奠定了观念基础;另一方面,部分批评史“话体”特质的生成与其撰述者“述而不作”的批评史观密切相关。话体批评影响早期文学史与批评史书写的本体优势主要体现为:首先,二者在叙事性层面更具亲缘性;其次,话体批评体类庞大,是民国古典文学研究无法逾越的“头号资料库”;再次,对现代“史观”的共同探索也为二者之间的交叉提供了条件。反思话体批评对民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述范式的影响,有助于辨析早期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源流,开辟理解民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述类著作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体批评 民国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 文学批评史 史述范式
下载PDF
古典文学教育与人性均衡——欧文·白璧德的文学教育思想
12
作者 王凤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4,共10页
针对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育改革导致的文学教学困境,白璧德认为,美国大学教育过多地受到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科技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为进行纠偏,他提出了古典文学教育的主张,将古典文学视为可供美国大学生共... 针对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育改革导致的文学教学困境,白璧德认为,美国大学教育过多地受到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科技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为进行纠偏,他提出了古典文学教育的主张,将古典文学视为可供美国大学生共享的一个传统,把古典文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白璧德的文学教育思想与马修·阿诺德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阿诺德批评美国文化做出的一种积极回应。白璧德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理论局限性,但仍然体现了其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真知灼见,使他步入现代人文教育的先行者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选修制 古典文学 人性 欧文·白璧德
下载PDF
互鉴与对话:泉镜花与中国古典文学
13
作者 孙艳华 《日本问题研究》 2023年第6期62-71,共10页
作品译介是文学互鉴与对话的重要路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学影响力的主要尺度。目前,学界对于日本近代翻译、改编中国文学典籍的整体把握与个案挖掘尚有待提升。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的13篇译作及翻案作品共涉及38个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毋... 作品译介是文学互鉴与对话的重要路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学影响力的主要尺度。目前,学界对于日本近代翻译、改编中国文学典籍的整体把握与个案挖掘尚有待提升。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的13篇译作及翻案作品共涉及38个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毋庸置疑,这些译作及翻案作品为日本民众阅读、接受、传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扩大其影响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文学互鉴与对话的个案之一,细勘泉镜花翻译、翻案作品对于完善明治、大正时期的中日文学交流状况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镜花 翻译 翻案 中国古典文学 近代
下载PDF
中国画中古典文学的艺术表达与意境塑造
14
作者 陈一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中国画作为一种具有融合多元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时代特性。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早期艺术形式的主要代表,其发展时间及创作过程与中国画有很多并行、通晓之处。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对古典文学的借鉴、表达、深挖... 中国画作为一种具有融合多元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时代特性。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早期艺术形式的主要代表,其发展时间及创作过程与中国画有很多并行、通晓之处。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对古典文学的借鉴、表达、深挖和融合。时至今日,诸多经典的中国画中依然或隐现、或明示出强烈的文学艺术性。通过探讨中国画中古典文学的应用价值及古典文学对中国画艺术表达、意境塑造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把握中国画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古典文学对中国画创作情感、技巧、意境塑造等方面的作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古典文学 传统文化 艺术 意境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以贾平凹、莫言为中心
15
作者 牛佳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19,86,共6页
新世纪文学是一种借助于时间上的变革获取其正当地位的文学阶段,新世纪文学发展于文化焦虑的中国语境之中,为摆脱“东方学”陷阱,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文体开始有意向古典文学传统回溯,借鉴其写作手法,确立中国小说的独特意义。贾平凹和... 新世纪文学是一种借助于时间上的变革获取其正当地位的文学阶段,新世纪文学发展于文化焦虑的中国语境之中,为摆脱“东方学”陷阱,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文体开始有意向古典文学传统回溯,借鉴其写作手法,确立中国小说的独特意义。贾平凹和莫言在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史传传统”中的以传写史、现实主义和民间视角的手法,“诗骚传统”中的抒情和言志的手法以及“叙事传统”中的笔记体、章回体和文本杂糅等文体构建手法,在借鉴中有所创新,在新世纪文学向外“还贷”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古典文学 贾平凹 莫言
下载PDF
藏族古典文学中的生态书写籀绎
16
作者 顾伟成 郭中华 《西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03-109,82,共8页
藏族古典文学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生命思想是藏民族几千年在高原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探索出来的生存智慧,在藏族古典文学及藏族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生态、生命意识都贯穿其中,直接促使自然、生态、生命意识渗透进藏民族的价值... 藏族古典文学中蕴含的自然、生态、生命思想是藏民族几千年在高原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探索出来的生存智慧,在藏族古典文学及藏族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生态、生命意识都贯穿其中,直接促使自然、生态、生命意识渗透进藏民族的价值标准和信仰构成中,深刻地塑造了藏民族的生态文化基因。这一思想将从境界上提升人的生态意识与生态智慧,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资源与文化的续接,进而指涉人类当下及未来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古典文学 生态思想 美学意象 精神生存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研究
17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西游”新说十三讲》(中华书局,2022年)、《红楼内外看稗田》(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四大名著导读》(商务印书馆,2021年)、《亦侠亦盗说水浒》(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近年出版的围绕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西游”新说十三讲》(中华书局,2022年)、《红楼内外看稗田》(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四大名著导读》(商务印书馆,2021年)、《亦侠亦盗说水浒》(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近年出版的围绕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展开研究的著作,具有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相统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陈洪 商务印书馆 水浒 中华书局 知识性
下载PDF
百年藏族古典文学汉译史简述
18
作者 措毛吉 增宝当周 《民族翻译》 2023年第3期44-50,共7页
20世纪20年代以来众多译者参与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事业,涌现出大量翻译文本。这些藏族古典文学译作不仅继承原作文学特质,而且通过语言转换和文本重塑使藏族古典文学在汉语读者圈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认识藏族文学和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促... 20世纪20年代以来众多译者参与藏族古典文学汉译事业,涌现出大量翻译文本。这些藏族古典文学译作不仅继承原作文学特质,而且通过语言转换和文本重塑使藏族古典文学在汉语读者圈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认识藏族文学和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促进了民族文学交流,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古典文学 文学汉译 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的儿童普及绘本研究
19
作者 琚亦静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0期34-36,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随着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典文学儿童普及绘本拉近了当代儿童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距离,以更通俗、直观、且幽默诙谐的方式使儿童了解...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随着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典文学儿童普及绘本拉近了当代儿童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距离,以更通俗、直观、且幽默诙谐的方式使儿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在中国以绘画叙事艺术方式历史悠久,其发展方向大致分为连环画、漫画、绘本。而为了解决儿童学习古典文学“枯燥生涩”的问题,绘本在内容呈现上由白话文逐渐转变为创意故事演绎,在图像呈现上从写实画转变为Q版画风,绘本里憨萌逗趣的形象加上创意小故事更贴近儿童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绘本 传统美学 趣味性
下载PDF
何士光中国古典文学观研究
20
作者 肖丹 《艺术科技》 2023年第7期66-68,共3页
何士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似水流年》,中篇小说《青砖的楼房》《草青青》,以及短篇小说集《梨花屯客店一夜》《故乡事》等。何士光作为贵州第二代作家的核心人物,是贵州文学的一面旗帜,在中国文坛上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何士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似水流年》,中篇小说《青砖的楼房》《草青青》,以及短篇小说集《梨花屯客店一夜》《故乡事》等。何士光作为贵州第二代作家的核心人物,是贵州文学的一面旗帜,在中国文坛上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文学创作受益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何士光前期的小说创作从儒家文学中汲取养分,秉持“哀而不伤”的美学观,敏锐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风格的优秀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叶后,何士光受道家思想的滋养,通过恬淡自然的文字表达了对淡泊人生的追求。何士光具有中国传统士大夫气质,在文学创作上继承了中国古典儒道文学观,创造性地发展出独特的写作风格,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90年代,学者赵德利对何士光受中国古典文学哺育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指出《诗经》《离骚》《史记》等中国传统文学对何士光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何士光中国古典文学观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士光 古典文学 儒道文学 美学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