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与中国新文艺传统
1
作者 赵梓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1,共8页
经过百年艰辛探索,中国新文学已然形成新的传统。关于这一传统的发生动因,学界曾从外来影响等方面做过深入的讨论,而对新文学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较少寓目。实际上,不管“人学传统”“写实传统”,还是“自然传统”,新文艺之结胎都离不开... 经过百年艰辛探索,中国新文学已然形成新的传统。关于这一传统的发生动因,学界曾从外来影响等方面做过深入的讨论,而对新文学作家的古典文学批评较少寓目。实际上,不管“人学传统”“写实传统”,还是“自然传统”,新文艺之结胎都离不开对古典文学的否思性评判。五四诸子借助外来资源,运用新的思维眼光审视固有文学遗产,不仅“发现”了传统,而且“发明”了传统;正是这些新发明因子与作家新创造元素的相互涵摄,一种新文艺雏形才得以形成。由于时代因素、知识视野的局限,五四人批判遗产的策略方法不免有所偏颇,有的观点经不起推敲检验,然其以批判为继承、以继承促发展的努力,对现代文艺传统的形成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作家 古典文学批评 新文艺传统 人学传统 写实传统 自然传统
下载PDF
文化阐释与史家意识——论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之一
2
作者 欧阳文风 周秋良 《船山学刊》 2003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关键词 阁一多 古典文学批评 现代性 历史背景 文化阐释 史家意识
下载PDF
人格透视与人文关怀——论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之二
3
作者 欧阳文风 周秋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0-83,共4页
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视野 ,他受“五四”精神的熏染 ,对内 ,重视对人的人格、心灵的探索 ;对外 ,认为文学批评应有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 ,应注重对自身文化的张扬 。
关键词 古典文学批评 现代性视野 人格透视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李健吾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因袭传承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勤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李健吾是20世纪30 -40年代风格独特、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和文学氛围中,众多批评家纷纷抛弃传统批评,转向精心构筑宏伟的理论大厦,李健吾选择的批评方式却较多地因袭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批评范式。
关键词 李健吾 批评范式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文气说”与古典文学批评的自觉
5
作者 黄京广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来看,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来看,儒道两家美学及文学批评思想一直占领着中国的文学批评阵地,并左右着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从文学本体来批评文学的,一直到曹丕的《典论·论文》才是真正的开始。总的来看,儒家以“诗教”理论为准则,道家以“自然”性追求为宗旨。两者交叉发展,左右中国几千年文学批评的发展,而真正文学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则是以曹丕的“文气说”为开始标志的。这一理论从作家个性、创作风格、文体选择、文学客体、文学价值甚至文论本体等方面做了符合文学客观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文气说 古典文学批评 自觉
下载PDF
新课程文本解读方法系列讲座(九) 发微抉隐 指陈得失——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评点法述评
6
作者 汪政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9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推源溯流、意象把握,以及像选本、摘句、诗话、文话、词话、曲话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丰富世界。由于这...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推源溯流、意象把握,以及像选本、摘句、诗话、文话、词话、曲话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丰富世界。由于这些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是在中国本土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与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与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水乳交融。所以,虽然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以及文学艺术和人们的审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文学批评理念和方法伴随着文化传统依然具有相当的活力,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 评点法 述评 得失 古代文学批评 批评方法 批评理论
下载PDF
论考据方法在研究古典文学上的作用和限度——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简论”和“红楼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童书业 《文史哲》 1955年第1期17-20,共4页
最近关於红楼梦的讨论,实际是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这个讨论是非常及时的,因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列馀势力在目前的文史学界中还异常的猖獗,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使代们的学术研究不至於永久远远落在政治之後,在目前展... 最近关於红楼梦的讨论,实际是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这个讨论是非常及时的,因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列馀势力在目前的文史学界中还异常的猖獗,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使代们的学术研究不至於永久远远落在政治之後,在目前展开文史学上的思想斗争,展开学术讨论,是极其必要的! 因为我过去曾经讲过美学的课,在解放前,还曾写过古典文学考证和古典文学批评(属朱光潜派)的论文,所以有些同志希望我在红楼梦讨论中,提出些意见来。可是惭愧得很:我过去所讲的美学,乃是属於资产阶级所谓“实验美学”的美学,“实验美学”从生理的观点来讲美的起源和它的发展变化,属於机械论的范畴;同时我过去所讲的美学又是从我的行为主义的变态心理学观点出发的,行为主义也是一种机械论;拿“实验美学”和行为主义来批判实验主义的文艺思想,那就是拿资产阶级思想来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是不会有什麽结果的。我现在虽然已经放弃了“实验美学”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变化 俞平伯 史学界 史料 起源 行为主义 政治 古典文学批评 红楼梦研究 封建制度
下载PDF
理论与作品的互动——关于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立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我同时担任中文系本科基础课《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先秦两汉文学史》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有机会尝试在教学中进行理论(批评史)与实际(作品)相互补充的授课实践。所谓理论(批评史)与实际(作品)的相互补充,指的是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 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 文学批评 古典文学批评 先秦两汉 文学作品 先秦文学 文学批评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古典读法:傅庚生论《呐喊》与《彷徨》
9
作者 王鹏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3,63,共8页
傅庚生先生以杜甫研究和古典文学批评著称于世,著有《杜甫诗论》、《杜诗散绎》、《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等,在学界影响甚大。窥其著述,鲜有论及现代文学的文字。偶尔看到民国旧刊《中学生》杂志上的“傅庚生读... 傅庚生先生以杜甫研究和古典文学批评著称于世,著有《杜甫诗论》、《杜诗散绎》、《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等,在学界影响甚大。窥其著述,鲜有论及现代文学的文字。偶尔看到民国旧刊《中学生》杂志上的“傅庚生读‘呐喊”’栏目,不禁眼前一亮,才得知傅先生对鲁迅的小说不但非常熟悉,而且论述精辟,时有高见。特别是其用阅读古典诗词的方法来剖析鲁迅小说的语言,并将其与中国古典文学比较阐发,既注重“咬文嚼字”,即他所说的“要多读几遍,要精读,要运用自己的情思去追索作者的,希望能约略窥见作者原有的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批评 鲁迅小说 《呐喊》 《彷徨》 中国文学批评 读法 《中学生》 杜甫研究
下载PDF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10
作者 石冬香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2,共1页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是在唐宋文学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87年正式成立的。该所共有专职和校内外兼职人员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现有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4人,硕士生4人。所长由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专家、国...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是在唐宋文学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87年正式成立的。该所共有专职和校内外兼职人员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现有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4人,硕士生4人。所长由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霍构林教授担任。该所是中国唐代文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唐代文学研究 唐宋文学 古典文学批评 文艺理论家 霍松林 陕西师范大学 所长 国内外 学位委员会
下载PDF
刘勰批评方法新探
11
作者 董芳 《东疆学刊》 1992年第3期39-43,共5页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先秦、建安时期文学批评纷纷问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具影响.建安时期,刘勰的文学批评方法则脱俗于前人的批评方法,既有思想内容的批评,又有道德价值的衡鉴,既有文体语言的估析,又有审美样式的比较,既有直觉式阐...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先秦、建安时期文学批评纷纷问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具影响.建安时期,刘勰的文学批评方法则脱俗于前人的批评方法,既有思想内容的批评,又有道德价值的衡鉴,既有文体语言的估析,又有审美样式的比较,既有直觉式阐释,又有理智型判断,集开拓性、创造性、系统性于一体,客观系统地建构了古典文学批评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方法 刘勰 六观 古典文学批评 文体语言 作家作品 枚乘 通变 曹丕 六义
下载PDF
“以诗论诗”的二律背反——《二十四诗品》重估
12
作者 宣英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先河地从系统的角度以"以诗论诗"的方式对古代诗歌进行了风格层面上的分类。但是,在这种分类的背后,隐藏着文体选择、内容关注、审美价值及取向上的诸多问题,并...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先河地从系统的角度以"以诗论诗"的方式对古代诗歌进行了风格层面上的分类。但是,在这种分类的背后,隐藏着文体选择、内容关注、审美价值及取向上的诸多问题,并形成了《二十四诗品》自身的二律背反。对《二十四诗品》中表现的问题进行重估,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在当下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 古典文学批评 以诗论诗
下载PDF
文本·作者·性別——浅议《列朝诗集·闰集》香奁部分的编选与时代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冬梅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7,共4页
《列朝诗集》作为著名的明代诗歌选本,其闰集的编选也很值得专门探讨。本文从文本角度论述其编选标准及其用以存一代之史的具体体现;从作者角度探讨了相沿已久的柳如是编订说,而认为是两人共同编订的;从性别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明代中后期... 《列朝诗集》作为著名的明代诗歌选本,其闰集的编选也很值得专门探讨。本文从文本角度论述其编选标准及其用以存一代之史的具体体现;从作者角度探讨了相沿已久的柳如是编订说,而认为是两人共同编订的;从性别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明代中后期盛行的女性抒写在闰集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朝诗集》 闰集 钱谦益 诗歌选本 古典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文心雕龙》"六观"新释
14
作者 李炳勋 杨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6年第6期69-72,共4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学批评和鉴赏的态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系统的、深刻的、创造性的见解,为古典文学批评论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贡献,本文不拟全面论述和评价,仅就其中的"六...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学批评和鉴赏的态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系统的、深刻的、创造性的见解,为古典文学批评论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贡献,本文不拟全面论述和评价,仅就其中的"六观"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标六观 文心雕龙 文情 表现方法 通变 中心思想 古典文学批评 文章 入情 六个方面
下载PDF
江山放眼细论文——张宗刚批评述略
15
作者 晓华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共4页
接触到张宗刚的文字是从他的文学鉴赏开始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写作品鉴赏了,是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学术论文,看不出学问?其实,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非常注重鉴赏,许多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都是鉴赏,或者以鉴赏作为所论的基础,比如王国... 接触到张宗刚的文字是从他的文学鉴赏开始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写作品鉴赏了,是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学术论文,看不出学问?其实,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非常注重鉴赏,许多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都是鉴赏,或者以鉴赏作为所论的基础,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老一辈的文学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古典文学工作者对文学鉴赏都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批评 学术论文 文学鉴赏 文学工作者 述略 《人间词话》 作品鉴赏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试谈刘勰形象思维论——读《文心雕龙》札记
16
作者 吴景和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85-89,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做为那旗帜性的著作,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从齐梁人沈约赞其“深得文理”以来,多被历代作家和学者所品评和征引,并以刘氏的观点做为评论作家作品的理论根据,足见影响之深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做为那旗帜性的著作,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从齐梁人沈约赞其“深得文理”以来,多被历代作家和学者所品评和征引,并以刘氏的观点做为评论作家作品的理论根据,足见影响之深了。《文心雕龙》关于形象思维的理论,也是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前辈著述不过是“各照隅隙”,而刘氏论断则“弥纶群言”,具有创见。事实上,对形象思维问题的探索,是同文学艺术并生的。见于文字的《易经》爻辞中的古代歌谣,就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活动的明证。从《诗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文心雕龙 思维过程 艺术思维 刘氏 作家作品 文学艺术 理论根据 古典文学批评 艺术形象
下载PDF
评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栾日成 《红楼梦学刊》 1988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红楼梦》问世以来,各种批评形式纷杂而出:或评点、或题咏,或专论,或索引、或分析、或考证、或欣赏,可以说,它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所有形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一个典型。对于这些批评的研究总结,直接关系到我国小说理论... 《红楼梦》问世以来,各种批评形式纷杂而出:或评点、或题咏,或专论,或索引、或分析、或考证、或欣赏,可以说,它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所有形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一个典型。对于这些批评的研究总结,直接关系到我国小说理论甚至可以扩大到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问题;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民族的理论精华,抛弃愚腐的思维沉渣,在现代的思维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人物 昆仑 文学作品 丰富与发展 古典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小说理论 人物性格 小说批评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恩师朱东润与《李方舟传》 被引量:1
18
作者 包立民 《世纪》 2020年第2期85-87,共3页
我是朱东润教授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学生,屈指算来已有半个世纪,可算老学生了。朱老将书法的笔道比喻成面条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五年求学时,朱老是系主任。每年系里的"迎新"开学典礼,他是必到的。朱老师是一位古典文学批评家、... 我是朱东润教授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学生,屈指算来已有半个世纪,可算老学生了。朱老将书法的笔道比喻成面条我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五年求学时,朱老是系主任。每年系里的"迎新"开学典礼,他是必到的。朱老师是一位古典文学批评家、传记作家。他在系里开过《中国文学批评史》《传记文学》,均是为高年级开的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作家 传记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朱东润 开学典礼 朱老师 古典文学批评 方舟
原文传递
个性的文化
19
作者 欧阳鸣 《三月风》 1998年第10期38-38,共1页
嗨你好王立!首先向你致歉,我从赵泽华写的稿签上得知,你这已经是第三次来稿了,她还说你曾写过紫金浜人物系列,有的写得很不错。应该说,前两次未用你的稿有很多原因,而你依然不以为意依然垂爱于“维纳斯星座”,这就让我们不但要向你致歉... 嗨你好王立!首先向你致歉,我从赵泽华写的稿签上得知,你这已经是第三次来稿了,她还说你曾写过紫金浜人物系列,有的写得很不错。应该说,前两次未用你的稿有很多原因,而你依然不以为意依然垂爱于“维纳斯星座”,这就让我们不但要向你致歉而且要向你致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维纳斯 桃花源 北方人 枫杨 小说 古典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作家 现代文学批评 江南水乡
原文传递
碧海制鲸手——杜诗的气魄
20
作者 蒋和森 《文学遗产》 1962年第412期1-1,共1页
一 天高则气爽,山高则势雄,大作家必须有大气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一向重“气”,
关键词 气魄 杜诗 古典文学批评 “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