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演变和发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孙航 李志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52-862,共11页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它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新第三纪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一些代表类群:黄花木属、沙冬青属、Anagyris、钩毛草属、无心菜属、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科,马桑属、高山栎组、沙棘属等类群分布区和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说明了这些旱生的地中海成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并形成了一些间断、残遗和特有的分布现象。因此,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现代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源头。通过分析也进一步论证了第三纪早期沿古地中海东西迁移路线和在此路线分别同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进行的南北迁移可能是青藏高原同欧洲、北美、南半球等间断分布格局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青藏高原 植物区系 演化
下载PDF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在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高山植物区系的形成与发展上的意义 被引量:71
2
作者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88,共16页
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 (早第三纪 )。古植物资料表明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 (新第三纪 )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 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 (早第三纪 )。古植物资料表明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 (新第三纪 )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 ,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 ,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 ,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 ,气候变得干旱 ,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 ,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 ,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 -喜马拉雅地区硬叶高山栎林的起源 ;铁筷子属 ,绿绒蒿属 ,芒苞草属 ,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喜马拉雅 -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 ;黄花木属、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 -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 发展 古地中海退却 喜马拉雅-横断山 高山植物区系 中国-喜马拉雅成分 起源
下载PDF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坚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9,共9页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沈坚如果说,维金时代的海盗冲击是一场直接肇始于北欧本土的原生型征服运动,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野蛮性的色彩,那么,11世纪中叶前后由其后裔发自第二故乡诺曼第的这又一轮攻势,则可称作次生型...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沈坚如果说,维金时代的海盗冲击是一场直接肇始于北欧本土的原生型征服运动,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野蛮性的色彩,那么,11世纪中叶前后由其后裔发自第二故乡诺曼第的这又一轮攻势,则可称作次生型运动了,且已具有了封建的性质。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里王国 诺曼人 拜占廷 阿拉伯 古地中海 诺曼第 意大利半岛 西西里岛 威廉二世 文化因素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干旱胁迫与保护酶响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星卉 高润宏 +2 位作者 王树森 姜珊 张荣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2期58-60,共3页
本文对沙冬青、四合木、绵刺这3种典型荒漠植物在不同浓度PEG胁迫下保护酶的变化作比较,阐述植物适应环境过程中不同的外部形态与其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揭示它们适应干旱胁迫的机制,并针对保护该物种提出保护意见。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 保护酶 干旱胁迫 古地中海孑遗植物 响应
下载PDF
壳聚糖对三种古地中海孑遗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玉婷 高润宏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7期37-40,共4页
沙冬青属豆科沙冬青属植物,是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珍稀植物、亚洲荒漠区特有的濒危植物,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主要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及石质荒漠,常在山前阳坡、平原河床附近形成... 沙冬青属豆科沙冬青属植物,是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珍稀植物、亚洲荒漠区特有的濒危植物,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主要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及石质荒漠,常在山前阳坡、平原河床附近形成连续分布的群落,为良好的固沙物种,是集观赏、绿化以及蒙医药用为一体的重要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属 孑遗植物 古地中海 濒危植物 超旱生 珍稀植物 蒙医药 西北干旱地区
下载PDF
古地中海之谜
6
作者 马钟锦 《海洋世界》 1997年第1期24-24,共1页
在距今约100年前,德国地质学家诺伊玛尔,根据中生代侏罗纪(1.95亿年前至1.37亿年前)海的形成层次的分布及其化石,认为从中美洲直到印度,曾有一个东西延伸的海,这个海被称为"中央地中海"。按照他绘的古地图,中央地中海的南侧... 在距今约100年前,德国地质学家诺伊玛尔,根据中生代侏罗纪(1.95亿年前至1.37亿年前)海的形成层次的分布及其化石,认为从中美洲直到印度,曾有一个东西延伸的海,这个海被称为"中央地中海"。按照他绘的古地图,中央地中海的南侧有巴西、埃塞俄比亚大陆,以及由此分出的印度半岛和马达加斯加岛。北侧是包括北美、格陵兰在内的尼亚库蒂克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及丘朗的岛屿,东侧是被太平洋隔着的印度支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中生代 侏罗纪 印度支那 冈瓦纳大陆 联合 埃塞俄比亚 大陆漂移学说 马达加斯加 缝合线
下载PDF
古地中海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与淡色花岗岩的关系
7
《地质科技动态》 1998年第10期1-6,共6页
关键词 古地中海 蛇绿岩 斜长花岗岩 淡色花岗岩
下载PDF
古药片揭示地中海精妙制药术
8
《今日科苑》 2013年第5期6-6,共1页
考古学家曾从一艘古老沉船上发现一些药片,最近,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些药片成分,证实古地中海文明拥有复杂的药剂。意大利比萨大学化学和工业化学系的Erika Ribechini及其同事研究了这些灰色药片的化学、矿物学和植物学构成情况,发现... 考古学家曾从一艘古老沉船上发现一些药片,最近,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些药片成分,证实古地中海文明拥有复杂的药剂。意大利比萨大学化学和工业化学系的Erika Ribechini及其同事研究了这些灰色药片的化学、矿物学和植物学构成情况,发现这种古老药片制作技术可能十分复杂,并将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人员宣称,经测量,药片的直径大约为4厘米,厚约为1厘米。而对一个破损药片碎片的分析提示,药片最丰富的成分是含锌化合物。该研究小组还发现这种药片含有一种氧化铁、淀粉、蜂蜡、松脂以及植物和动物脂肪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药片 制药 研究人员 大学化学 制作技术 锌化合物 动物脂肪
下载PDF
古地中海变迁重塑现代海洋生物分布格局
9
《生物进化》 2017年第4期24-25,共2页
古地中海又称特提斯洋,在6500万年前横贯欧亚大陆南部地区,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青藏高原也被古地中海所覆盖。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非洲板块与欧亚的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标志着古地中海的海退,1500万年前阿拉伯板... 古地中海又称特提斯洋,在6500万年前横贯欧亚大陆南部地区,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青藏高原也被古地中海所覆盖。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非洲板块与欧亚的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标志着古地中海的海退,1500万年前阿拉伯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导致古地中海的闭合,550万前盐度危机促使古地中海最终消失。如今,古地中海残迹自阿尔卑斯山、扎格罗斯山、青藏高原至中南半岛,涵盖了地中海盆地、高加索地区、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西太平洋群岛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分布格局 海洋生物 喜马拉雅造山带 阿尔卑斯山 变迁 印度板块 喜马拉雅山区
原文传递
地中海与全球水循环
10
作者 李文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16期54-55,共2页
地中海与世界海洋的唯一连接,是通过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一个被称为直布罗陀海峡的狭窄水道。地中海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海底埋藏着大约2英里(1英里约为1.609公里)厚的盐层。地中海海底的盐层是数百万年前古地中海神秘消失的少数证据之... 地中海与世界海洋的唯一连接,是通过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一个被称为直布罗陀海峡的狭窄水道。地中海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海底埋藏着大约2英里(1英里约为1.609公里)厚的盐层。地中海海底的盐层是数百万年前古地中海神秘消失的少数证据之一。一些科学家认为整个地中海在远古的一段时间曾经完全蒸发殆尽,就像今天的撒哈拉沙漠一样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哈拉沙漠 古地中海 全球水循环 盐层 海底
下载PDF
地中海与盐之谜
11
作者 童国庆 《海洋世界》 2020年第3期84-87,共4页
地中海与世界海洋的唯一连接,是通过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个□被称为直布罗陀海峡的狭窄水道。地中海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海底埋藏着极厚的盐层。地中海海底的盐层就像白色的幽灵,是数百万年前古地中海神秘消失的少数证据之一。一些科学... 地中海与世界海洋的唯一连接,是通过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个□被称为直布罗陀海峡的狭窄水道。地中海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海底埋藏着极厚的盐层。地中海海底的盐层就像白色的幽灵,是数百万年前古地中海神秘消失的少数证据之一。一些科学家认为整个地中海在远古的一段时间曾经完全蒸发殆尽,就像今天的撒哈拉沙漠一样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哈拉沙漠 古地中海 盐层 海底
下载PDF
古代腓尼基和迦太基商业帝国兴衰的历史概说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锐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9,14,共8页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业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尼基 迦太基 古地中海 商业文明 航海与商贸
下载PDF
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 被引量:1
13
作者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 1991年第3期44-46,71-96,共5页
本文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的关系,它试图初步阐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保护古环境中的任务。这篇论文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综述了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中揭示出的大量的古环境的信息,例如恐龙足迹不仅可以为动物的运动、行为... 本文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的关系,它试图初步阐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保护古环境中的任务。这篇论文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综述了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中揭示出的大量的古环境的信息,例如恐龙足迹不仅可以为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多样性提供古生物的证据,而且由于它能显示岸线的走向和沉积旋迥,因而为了解化石产地的古环境提供更深入地洞察能力。第二部份总结了从生物种群的盛衰兴亡追溯古环境。第三部份则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历史博物馆 动物群 喜马拉雅鱼龙 盛衰兴亡 腕足类 古地中海 生物种群 晚三叠世 洞察能力 特提斯海
下载PDF
我和李恒老师的最后一次争论
14
作者 周浙昆 《民主与科学》 2023年第3期56-59,共4页
我和李恒老师的最后一次争论发生在2022年的11月,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古地中海的定义和概念。李恒老师几乎天天都去办公室,而我退休后,偶尔也会去一下昆明植物研究所。那天中午,我和李老师合作培养的学生纪运恒博士得知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古地中海 李老师 办公室 争论
下载PDF
关于新疆最近地球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問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廷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64年第1期65-82,共18页
本文探討新疆最近地質时期的古地理,特别注意到气候带的移位和巨大气候变化及其总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是从强烈的构从运动和冰川作用来考虑的。至于由其他因素所引起較小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这里暫不予討論。新疆在白堊纪,老第三纪时... 本文探討新疆最近地質时期的古地理,特别注意到气候带的移位和巨大气候变化及其总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是从强烈的构从运动和冰川作用来考虑的。至于由其他因素所引起較小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这里暫不予討論。新疆在白堊纪,老第三纪时期构造作用微弱,隆起的山地逐漸被夷平,西部有暖流进出古地中海,极地沒有冰盖,因此大气环流形势近似今日西欧和北非之間的环流系統。喜馬拉亚运动开始以后,古地中海消失而为新期褶皺山脉所代替,欧亚大陆联成一片,逐漸建立起东亚新的季风环流系統。新疆冬季受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許多地方轉向干寒气候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历史 古地中海 构造作用 气候变化 冰川分布 欧亚大陆 西伯利亚高压 冰川作用 季风环流 白堊
下载PDF
试论地中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16
作者 吕娜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年第2X期60-61,共2页
关于地中海的文化地理位置,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说:'在整个文明时代,地中海一直是文化史的中心。它使得西方的野蛮人演化为人类。我们所有的宗教与哲学、科学与艺术在此诞生、传递、争辩并达于完美……只有从地理大发现起,各民族的视... 关于地中海的文化地理位置,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说:'在整个文明时代,地中海一直是文化史的中心。它使得西方的野蛮人演化为人类。我们所有的宗教与哲学、科学与艺术在此诞生、传递、争辩并达于完美……只有从地理大发现起,各民族的视野才转向其他海洋。'由此可见,地中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我们知道,世界文明诞生于欧亚大陆和埃及。古埃及、新月地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分布在地中间海沿岸。人们环顾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总是'言必称希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地区 野蛮人 欧亚大陆 海洋文化 地理大发现 古地中海 地中海沿岸 达达尼尔海峡 航海技术 海洋文明
原文传递
豆科黄华族植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恒昌 孙航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8,共12页
在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及古植物学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豆科Papilionaceae黄华族Tribe Thermopsideae 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黄华族可能是古地中海起源的,它的起源地在古北大陆的南岸,大约相... 在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及古植物学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豆科Papilionaceae黄华族Tribe Thermopsideae 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黄华族可能是古地中海起源的,它的起源地在古北大陆的南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纬度地区;(2)起源时间可能早于早第三纪,大约处在白垩纪末和始新世之间。当时有一个所谓的“北热带植物群”Boreotropical Flora发生;(3)本族6个属基本上构成一个比较自然的单元。它们是由原始槐族类祖先演化而来的;(4)木本类是本族原始的、早出的类群,它们基本上处于孑遗状态;草本类是本族进化的、晚出的类群,它们种类多,分布区有扩大的趋势;(5)Thermopsis间断分布于亚洲(包括中亚和东亚)、北美(包括北美东部和北美西部)。东亚太平洋沿岸和北美大西洋沿岸最有可能是它的原始保存地,而不是起源地。它们主要是通过古地中海海道而发生联系的。造成原始类群星散分布的格局不是由一次,而是多次地史和气候变化的结果;(6)晚第三纪亚洲腹地造山运动引起的喜马拉雅的隆起和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北美落基山山体抬升引起的水温条件的急剧变化是某些类群(包括Piptanthus和Thermopsis)物种局部分化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华族 植物地理学 古地中海起源 豆科
下载PDF
特提斯域的演化和油气分布 被引量:31
18
作者 甘克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3期21-29,共9页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带,现今则构成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系;③南带则是新特提斯发育过程中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架区。认为中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北带和南带则可分别视为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大陆架被海侵的部分。将特提斯域在东半球的部分自西向东划分为欧洲—北非段、西亚段、中亚段和东南亚段四段。各带和各段的油气分布差别极大。所谓特提斯域油气特别丰富的说法是有条件的,其主要依据是南带中东油区占有世界1/3以上的油气探明储量,而一旦将中东和北非划归为南方的冈瓦纳域,则上述说法无法成立。如果再将北带的年轻地台区划归北方的劳亚大陆域,那么,剩下来的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则反而为一条贫油气带。中国地处劳亚、冈瓦纳、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处,地质演化相当复杂,不能以“特提斯域油气丰富”的笼统概念来评价我国的含油气潜力。各地质单元的盆地保持特性如何,特别是第三纪以来是否仍为盆地,才是对油气聚集的潜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构造体系 油气藏分布 油气聚集带 远景评价 地质理论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林有润 王学文 张桂才 《武夷科学》 1981年第1期57-82,共26页
(一) 巍巍武夷山脉,群峰连绵,主峰黄岗山耸立于福建省西北部,为东南大陆的最高峰。山脉斜贯于闽赣边界线上,成为东海之滨的天然屏障。它阻挡着冬季冷气流向东南侵袭,而又阻留了春夏季风吹向内陆的湿气,形成了温暖湿润、云雾缭绕、雨量... (一) 巍巍武夷山脉,群峰连绵,主峰黄岗山耸立于福建省西北部,为东南大陆的最高峰。山脉斜贯于闽赣边界线上,成为东海之滨的天然屏障。它阻挡着冬季冷气流向东南侵袭,而又阻留了春夏季风吹向内陆的湿气,形成了温暖湿润、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的生态环境,从而发育着极为繁多的植物种群和颇为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亚洲东南大陆植物区系成分的佼佼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黄岗山及邻近地区,在北纬27°3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初步研究 亚热带 代表种 武夷山 植物亚区 区系成分 北温带 间断分布 古地中海 自然保护区 北极植物
下载PDF
特提斯域的演化和油气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甘克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21-29,共9页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带,现今则构成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褶皱系;③南带则是新特提斯发育过程中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架区。认为中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北带和南带则可分别视为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大陆架被海侵的部分。将特提斯域在东半球的部分自西向东划分为欧洲一北非段、西亚段、中亚段和东南亚段四段。各带和各段的油气分布差别极大。所谓特提斯域油气特别丰富的说法是有条件的,其主要依据是南带中东油区占有世界1/3以上的油气探明储量。而一旦将中东和北非划归为南方的冈瓦纳域,则上述说法无法成立。如果再将北带的年轻地台区划归北方的劳亚大陆域,那么,剩下来的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则反而为一条贫油气带。中国地处劳亚、冈瓦纳、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处,地质演化相当复杂,不能以“特提斯域油气丰富”的笼统概念来评价我国的含油气潜力。各地质单元的盆地保持特性如何,特别是第三纪以来是否仍为盆地,才是对油气聚集的潜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特提斯域 油气藏分布 地质构造 远景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