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穆阳溪流域上游区域残余古地形面及利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达贤 曾从盛 陈加兵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在闽中山地的穆阳溪流域上游区域广泛分布着海拔600 m左右、800 m左右和1000~1200 m三级残余古地形面。这些残余古地形面是闽中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本文分析了该区域残余古地形面的地貌特点、成因及其利用价值。
关键词 残余地形 地貌特点 利用价值 闽中山地
下载PDF
克拉通盆地微古地貌恢复的构造趋势面转换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国 蒋传杰 +3 位作者 常森 杜孝华 何顺利 顾岱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3,104,共8页
为推算克拉通盆地弱构造变形区海相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趋势面转换的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方法。方法假设克拉通盆地的多阶段升降或扭转构造运动表现为构造趋势面的变动,但该变动并没有改变局部古高地与其周围地形... 为推算克拉通盆地弱构造变形区海相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趋势面转换的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方法。方法假设克拉通盆地的多阶段升降或扭转构造运动表现为构造趋势面的变动,但该变动并没有改变局部古高地与其周围地形的拟构造幅度。该方法的技术流程为,首先利用现今构造图及其趋势面求得拟构造幅度;然后将地层剥蚀线的平均走向近似于沉积期构造趋势面的走向,求得沉积期构造趋势面倾向;利用将今论古的思想借用现今潮坪相平均坡度作为沉积期构造趋势面的倾角;最后将沉积期构造趋势面与拟构造幅度相加即得沉积期古地形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取心井的岩石学、白云石化类型,可以更好地确定海相沉积体系中各亚相或微相的分布范围。将此方法应用于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潮坪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效果表明,研究区构造趋势面由NW—SE倾向变动到NE—SW倾向,其并没有改变沉积期局部古地貌与其周围地形的相对高低关系,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刻画出潮坪相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沉积期水下微幅度古地貌隆起部位是控制该区潮坪相碳酸盐岩颗粒滩分布的关键因素,颗粒滩又是后期白云石化并发育为优质储层最有利的微相。因此,在准确刻画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高产气井。该方法可以为其他克拉通盆地弱构造变形区沉积期古地貌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期 地貌恢复 构造趋势 克拉通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八面河油田西区沙四段滩坝砂体分布规律
3
作者 付晓飞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16-17,32,共3页
滩坝砂体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常规方法预测难度大。通过沉积旋回、古湖岸线(隆起)走向、宏观及微观古地形来预测滩坝主体的发育位置。
关键词 河油田 滩坝砂 地形 沉积旋回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古地貌精细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海祖 张好勇 +2 位作者 刘鑫 客伟利 张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通过地震层位精细解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参考基准面的选取,印模法和残厚法等应用分析,对塔中地区奥陶系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对古水系进行精细刻画。这对井位部署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岩溶 碳酸盐岩储集层 奥陶系 基准 趋势 地貌恢复
下载PDF
梯度约束SFS的月面地形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辛超 刘少创 徐爱功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9-745,共7页
目的解决月面着陆器在下降过程中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匹配点进行着陆区地形恢复的问题。方法基于特征边缘线梯度比例约束的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算法。首先以Lommel-Seeliger模型模拟月表反射情况,建立辐照度方程;然后以地形... 目的解决月面着陆器在下降过程中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匹配点进行着陆区地形恢复的问题。方法基于特征边缘线梯度比例约束的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算法。首先以Lommel-Seeliger模型模拟月表反射情况,建立辐照度方程;然后以地形特征边缘提取结果为基础,经过最小二乘拟合与表面光滑模型约束后,演化得到剩余影像点的梯度比例因子,实现对辐照度方程的正则化约束。结果经过测试得到模拟影像的平均相对恢复精度可以达到-0.199,真实影像月面可以达到0.051和0.022。结论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地进行3维地形恢复,且恢复精度优于经典SFS算法中对实际地形恢复效果最好的Tsai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重构 地形 明暗恢复形状 反射模型 辐照度方程 梯度约束
原文传递
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闫亮 李勇 +4 位作者 邓涛 颜照坤 云锟 邵崇建 董顺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92,共17页
基于SRTM DEM数据,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通过条带状剖面分析、古地形面(残余面)恢复以及弹性挠曲模拟等研究手段,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地壳均衡隆升与地表剥蚀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龙门山地区表面... 基于SRTM DEM数据,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通过条带状剖面分析、古地形面(残余面)恢复以及弹性挠曲模拟等研究手段,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地壳均衡隆升与地表剥蚀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龙门山地区表面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作用之间的地表响应过程,从而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剥蚀—成山作用的隆升机制提供定量依据。研究表明:(1)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的地表剥蚀量为(0.74~1.14)×105km3;(2)大量的地表剥蚀作用驱动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地壳均衡反弹,使龙门山隆升了近2 km;(3)龙门山地区地表剥蚀量和均衡隆升量具有空间匹配性,岷山断块及龙门山中、南段的均衡隆升量高于青藏高原东缘其它区域,反映了晚新生代以来龙门山地区在不同分段内差异化的构造地貌形态及与剥蚀—隆升相关的地表过程。(4)龙门山的隆升是多期、多种隆升机制叠加的产物,其隆升过程具有历史性和复合性。均衡隆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约束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的隆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残余)恢复 弹性挠曲模型 地表剥蚀 均衡隆升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陕北黄土性质和地貌在公路建设上的意义
7
作者 陈伯章 李志瑗 +1 位作者 朱文郁 励月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59年第2期28-39,103,共13页
中国是黄土分布相当广泛的国家,黄土复盖的地区,約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样广大面积的黄土,对人們居住、交通、农业以及工业等国民經济的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很早以前,許多小外学者对黄土性質和地貌的研究做了許多工作,... 中国是黄土分布相当广泛的国家,黄土复盖的地区,約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样广大面积的黄土,对人們居住、交通、农业以及工业等国民經济的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很早以前,許多小外学者对黄土性質和地貌的研究做了許多工作,特别在解放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都开展了頻繁无間的黄土研究工作。这些工作都是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形态 无定河流域 丘陵区 黄河中游 地貌 悬沟 外营力作用 地形 小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