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写十法
1
作者 杨伯威 《绥化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83-87,共5页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却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却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可能有“定法”;但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总会被认识来看,又不能没“有法”。这里提出的导写十法正是基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法立 文无定法 古文十弊 王若虚 文史通义 中说 文辨 体物 《文赋》 秋色赋
下载PDF
导写十二法
2
作者 杨伯威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89年第2期22-26,共5页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又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文成法立,未尝有定格也。”王若虚在《文辨》中又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他们的意思是说“文无定法”又“文必有法”,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因为,就文章是纷纭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说,不可能有“定法”;但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总会被认识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法立 文无定法 古文十弊 王若虚 文史通义 二法 中说 文辨 体物 《文赋》
下载PDF
征实取信——古代文论资料浅释
3
作者 杨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74-76,55,共4页
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是我国由来巳久的优良传统。在一切学术领域中,在一切实用性的文章中,写作都必须言之有据,切合实际,才能取信于读者。征实取信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原则,同时还是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关于这方... 提倡实事求是的文风,是我国由来巳久的优良传统。在一切学术领域中,在一切实用性的文章中,写作都必须言之有据,切合实际,才能取信于读者。征实取信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写作原则,同时还是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卓越见解,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和借鉴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通讯、特写、回忆、传记、评论等的写作,仍然颇具教益。辑其经常称引者浅释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浅释 写作原则 道德原则 史传文学 引者 三都赋 著诚去伪 古文十弊 自纪
下载PDF
应怎样理解“文无定法”?
4
作者 白蔚堂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53-55,共3页
“文无定法”的“法”,就是指写文章的技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既然“文无定法”,亦即写文章没有什么技法,因而,对写作课就不够重视,而另一种则认为,写作课讲的是写好文章的“万应灵方”。很明显,... “文无定法”的“法”,就是指写文章的技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确切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既然“文无定法”,亦即写文章没有什么技法,因而,对写作课就不够重视,而另一种则认为,写作课讲的是写好文章的“万应灵方”。很明显,前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否定,而后者是对写作技法的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无定法 写作技法 写作课 文学创作 文成法立 古文十弊 《艺概》 艺概 文论家 文史通义
下载PDF
记言与写心——谈经史与小说的渊源关系
5
作者 汪道伦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6-21,共6页
言为心声,从中国的记言文学来看,确实如此。中国经史中的记言,实际上是记志、记性、记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指出:'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这话说得不错。
关键词 记言 谈经 古文十弊 文史通义 于适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为质 知言 知人 婉而成章
原文传递
细节描写
6
作者 周振甫 《文史知识》 1982年第5期64-66,共3页
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智士之相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但必得其神志所在,则如图画名家,颊上妙于增毫。苟徒慕前人文辞之佳,强寻猥琐,以求其似,则如见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饭,其中岂复有神妙哉.(章... 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智士之相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但必得其神志所在,则如图画名家,颊上妙于增毫。苟徒慕前人文辞之佳,强寻猥琐,以求其似,则如见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饭,其中岂复有神妙哉.(章学诚《古文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十弊 细节描写 社肉 间传 颊上三毫 面部特征 李左车 胡亥 在所自处 扶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