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振家主编《古代汉语》古文注解商榷三则
1
作者 任福禄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9-60,79,共3页
本文认为朱振家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的"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中的"彼",不是第三人称代词"他",而是指示代词"那样";"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中的"过",不是"拜访&... 本文认为朱振家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的"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中的"彼",不是第三人称代词"他",而是指示代词"那样";"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中的"过",不是"拜访"义,而应解作"过分"。"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中的"相与"不是"相互"义,而是"共同"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振家 《古代汉语》 古文注解 教师培训 教材 《孟子·公孔丑上》 《史记·平原君虞卿例传》
下载PDF
“何事于仁”究竟该如何解?——对《〈论语〉选读》一处解释的商榷
2
作者 徐雪莉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年第6期57-58,共2页
对"何事于仁"一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的不同版本,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一种是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且取消了对&... 对"何事于仁"一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的不同版本,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一种是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且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参看历代研究者的解释可知,"何事于仁"解释为"何止于仁"更为妥当,因为它体现了"圣"是比"仁"更高的境界,也使孔子引导子贡实践"仁"有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注解 《〈论语〉选读》 “何事于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