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看桐城古文派的理论得失
1
作者
庞礴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8-20,共3页
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理论,着重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引导人们摹仿古文,但创新精神不足,此乃桐城之弊。至其末流之人为文,因袭矫揉,空疏无物之弊愈现,而桐城文之浅弱不振,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越来越成为讥弹的对象。
关键词
姚鼐
桐城
古文派
理论得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文派的书画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2
作者
金洪大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81,共8页
书画作为文艺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同是古文家表现“道”的一种方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书画理论,自然也是他们整个文艺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唐代“行卷”之风的影响下,书画特别是书法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古文家的学问对象...
书画作为文艺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同是古文家表现“道”的一种方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书画理论,自然也是他们整个文艺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唐代“行卷”之风的影响下,书画特别是书法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古文家的学问对象之一。更不用说书画作为文人的一种人生修养,重视它是理所当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派
书画
文艺美学
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城古文派
3
《安徽省情省力》
2005年第3期44-44,共1页
桐城古文派是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关键词
桐城
古文派
散文流
派
代表人物
文坛
原文传递
《清史稿》撰述人及其关系考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海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清史稿》
撰述人
事迹
关系
桐城
古文派
八旗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顾颉刚疑古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乾明
《学海》
2003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关键词
顾颉刚
疑古
史学思想
古文
辩
派
古史考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庙堂”走向“讲堂”——“新思潮派”与北京大学的近代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民祥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100,共6页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庙堂”转向“讲堂”,桐城古文派与以“太炎弟子”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对北大讲堂的争夺,就发生于这一历...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庙堂”转向“讲堂”,桐城古文派与以“太炎弟子”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对北大讲堂的争夺,就发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下。蔡元培执掌北大与“新思潮派”的迅速取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加快了北大的近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桐城
古文派
新思潮
派
原文传递
超汉越宋 别树一宗——清代古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世南
刘松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本文作者在系统梳理清人别集和总集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分析,从“特色和成因探赜”、“义法平议”、“集大成之管窥”三个视角,对清代古文独特的思想价值和风格特征做出了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
清代
古文
研究
别集
总集
创作风格
思想价值
原文传递
桐城派的遗珠
8
作者
张程
《检察风云》
2020年第2期16-16,共1页
在人教版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曾经在历史上占据中国文坛之宗的地位长达200多年之久。桐城一度被称为"文都",甚至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说法。当然,随着历史的车轮滚...
在人教版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曾经在历史上占据中国文坛之宗的地位长达200多年之久。桐城一度被称为"文都",甚至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说法。当然,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煊赫一时的桐城派也早已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以至于因为不是考试重点,现在多数人连桐城派的代表人物都不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
派
车轮滚滚
天下文章
桐城
古文派
煊赫一时
人教版
中国文坛
原文传递
凭栏观史,以正得失——常考名作·《清史稿》
9
作者
周鹊虹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14年第10期76-77,共2页
【备考理由】 《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是文人,他们主要以桐城古文派为主,也有一些旗籍文人。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
【备考理由】 《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是文人,他们主要以桐城古文派为主,也有一些旗籍文人。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原始资料,也为后人研究清代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清史稿》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名作
得失
历史价值
桐城
古文派
清史资料
典籍保存
原始资料
原文传递
徽州文化
10
《安徽省情省力》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桐城古文派 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关键词
徽州文化
安徽
宣纸
宏村
九华山
地藏菩萨道场
屯溪老街
桐城
古文派
散文流
派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看桐城古文派的理论得失
1
作者
庞礴
机构
四川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8-20,共3页
文摘
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理论,着重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引导人们摹仿古文,但创新精神不足,此乃桐城之弊。至其末流之人为文,因袭矫揉,空疏无物之弊愈现,而桐城文之浅弱不振,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越来越成为讥弹的对象。
关键词
姚鼐
桐城
古文派
理论得失
分类号
I206.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文派的书画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2
作者
金洪大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81,共8页
基金
本论文为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书画作为文艺领域中的一个部分,同是古文家表现“道”的一种方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书画理论,自然也是他们整个文艺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唐代“行卷”之风的影响下,书画特别是书法理论自然而然地成为古文家的学问对象之一。更不用说书画作为文人的一种人生修养,重视它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词
古文派
书画
文艺美学
道
分类号
J20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城古文派
3
出处
《安徽省情省力》
2005年第3期44-44,共1页
文摘
桐城古文派是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关键词
桐城
古文派
散文流
派
代表人物
文坛
分类号
G127.54 [文化科学]
D66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史稿》撰述人及其关系考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海峰
机构
驻马店师专科研处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关键词
《清史稿》
撰述人
事迹
关系
桐城
古文派
八旗
派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顾颉刚疑古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
1
5
作者
汪乾明
机构
复旦大学
出处
《学海》
2003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关键词
顾颉刚
疑古
史学思想
古文
辩
派
古史考辩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庙堂”走向“讲堂”——“新思潮派”与北京大学的近代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民祥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100,共6页
文摘
清末京师大学堂具有浓厚的封建性,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的转型促使了一大批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引发了知识分子活动空间的转移:由“庙堂”转向“讲堂”,桐城古文派与以“太炎弟子”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对北大讲堂的争夺,就发生于这一历史背景下。蔡元培执掌北大与“新思潮派”的迅速取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加快了北大的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桐城
古文派
新思潮
派
Keywords
Peking university
Tongcheng Group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rose
New-thought Group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超汉越宋 别树一宗——清代古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世南
刘松来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20,共8页
文摘
本文作者在系统梳理清人别集和总集的基础上,立足于文本分析,从“特色和成因探赜”、“义法平议”、“集大成之管窥”三个视角,对清代古文独特的思想价值和风格特征做出了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
清代
古文
研究
别集
总集
创作风格
思想价值
Keywords
classic Chinese prose in the Qing Dynasty (清代
古文
), Literary School of Tongcheng (桐城
派
), righteousness and technique (义法), works as a whole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桐城派的遗珠
8
作者
张程
机构
不详
出处
《检察风云》
2020年第2期16-16,共1页
文摘
在人教版历史书上一笔带过的"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曾经在历史上占据中国文坛之宗的地位长达200多年之久。桐城一度被称为"文都",甚至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说法。当然,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煊赫一时的桐城派也早已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以至于因为不是考试重点,现在多数人连桐城派的代表人物都不知道。
关键词
桐城
派
车轮滚滚
天下文章
桐城
古文派
煊赫一时
人教版
中国文坛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凭栏观史,以正得失——常考名作·《清史稿》
9
作者
周鹊虹
机构
重庆一中
出处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14年第10期76-77,共2页
文摘
【备考理由】 《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清史稿》的主要撰稿者是文人,他们主要以桐城古文派为主,也有一些旗籍文人。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原始资料,也为后人研究清代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清史稿》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清史稿》
名作
得失
历史价值
桐城
古文派
清史资料
典籍保存
原始资料
分类号
K0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徽州文化
10
出处
《安徽省情省力》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桐城古文派 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关键词
徽州文化
安徽
宣纸
宏村
九华山
地藏菩萨道场
屯溪老街
桐城
古文派
散文流
派
分类号
G127.54 [文化科学]
G129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看桐城古文派的理论得失
庞礴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文派的书画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金洪大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桐城古文派
《安徽省情省力》
2005
0
原文传递
4
《清史稿》撰述人及其关系考
刘海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顾颉刚疑古史学思想探微
汪乾明
《学海》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由“庙堂”走向“讲堂”——“新思潮派”与北京大学的近代化
吴民祥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原文传递
7
超汉越宋 别树一宗——清代古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刘世南
刘松来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原文传递
8
桐城派的遗珠
张程
《检察风云》
2020
0
原文传递
9
凭栏观史,以正得失——常考名作·《清史稿》
周鹊虹
《满分阅读(高中版)》
2014
0
原文传递
10
徽州文化
《安徽省情省力》
200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