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Bryce峡谷古新统-始新统红色层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声芳 刘秀铭 +3 位作者 毛学刚 何玲珊 连悦辰 邢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地层中的古土壤记录了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年代越老的地层由于受到后期持续的地质作用,使得古土壤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增加了识别难度。美国Bryce峡谷广泛出露的古新统-始新统Claron组一直被认为是湖相石灰岩,却呈现整体氧化红... 地层中的古土壤记录了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然而年代越老的地层由于受到后期持续的地质作用,使得古土壤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增加了识别难度。美国Bryce峡谷广泛出露的古新统-始新统Claron组一直被认为是湖相石灰岩,却呈现整体氧化红色,并显示诸多古土壤特征。文章主要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探究Bryce峡谷Claron组中古土壤特征,并结合X射线衍射特征分析矿物物相,结果表明:Bryce峡谷Claron组红色层是一系列成土深浅程度不同的古土壤层,表现为干旱土和淋溶土;地层中的碳酸盐主要是淀积在土壤下部的成土碳酸盐,碳酸盐富集也表现为土壤淀积的钙结核等钙积层,从土壤学看是钙积干旱土特征而非水中沉积的石灰岩层;深浅不同的红色层代表了粘化层和钙积层等土壤层次变化;不同颜色层代表着不同的形成环境:褐红色层形成于气候比较暖干时期,而灰白色层的形成环境比褐红色层更加湿润,可能每年雨季会形成临时性积水洼地,粉红色层的湿润程度介于褐红色层和灰白色层之间。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不支持Claron组是终年积水古湖沉积环境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形态 古土壤 碳酸钙 Claron组 古新统-始新统红色层
原文传递
东非鲁伍马盆地中始新统深水沉积特征及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辉 范国章 +5 位作者 王红平 丁梁波 左国平 马宏霞 庞旭 许小勇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以层序地层学经典模式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总结了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中始新统三级和四级层序界面特征,将深水沉积中发育的水道-朵体复合体与沉积相对应,划分了沉积亚相和微相,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水沉积的演化规... 以层序地层学经典模式为指导,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总结了东非鲁伍马盆地深水区中始新统三级和四级层序界面特征,将深水沉积中发育的水道-朵体复合体与沉积相对应,划分了沉积亚相和微相,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水沉积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鲁伍马盆地中始新统三级层序顶界位于凝缩段和偶发的碳酸盐碎屑流顶部,底界为逐期南向迁移的重力流底界;四级层序由半深海泥岩顶界和地震剖面上连续性好的沉积界面确定,但仅可以在水道-朵体复合体分布范围内开展解释。②研究区深水沉积可识别出水道复合体和朵体复合体2种沉积相,复合水道、朵体、决口扇和溢岸/漂积沉积4种亚相,水道轴部/边部充填、内天然堤、块体搬运沉积(MTD)、水道底部滞留沉积、朵体单元主体/边缘、决口扇和溢岸/漂积沉积等9种沉积微相;决口扇和溢岸/漂积沉积均分布于复合水道的北侧,受底流影响的决口扇在平面上呈向北发散的脉状。③研究区中始新统深水沉积的演化分为SQ1—SQ4共4个阶段,整体表现为先进积、后退积的过程,水道-朵体复合体受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影响,逐期向南迁移。④研究区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朵体单元主体和水道轴部充填微相发育的储层品质好,其中朵体单元主体微相中储层最发育、物性最好,孔隙度为13.00%~21.00%,渗透率为5.0~118.0 mD,水道轴部充填微相次之,储层孔隙度为13.00%~19.00%,渗透率为0.8~23.0 mD;溢岸/漂积沉积微相中发育的储层物性差,决口扇不发育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重力流 底流 复合水道-朵体 决口扇 序界面 东非鲁伍马盆地
下载PDF
三水盆地SB-01孔微体古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及古新统—始新统界线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亮 谢叶彩 +1 位作者 王正庆 马闯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分析了三水盆地SB-01孔微体古生物群的组合特征,结合全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数据探讨了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在该孔中的具体层位.介形类化石分为两个组合,即Eucypris sanshuiensis组合(89.0-73.38 m)和Sinocypris nitela-Cyprois buxi... 本文分析了三水盆地SB-01孔微体古生物群的组合特征,结合全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数据探讨了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在该孔中的具体层位.介形类化石分为两个组合,即Eucypris sanshuiensis组合(89.0-73.38 m)和Sinocypris nitela-Cyprois buxinensis-Limnocythere honggangensis组合(73.38-0 m).前者属种单调,丰度低,后者前期和中期属种单调,丰度低,而后期属种相对较为丰富,丰度快速上升;轮藻化石也可分为两个组合,即Peckichara subspherica-Rhabdochara jiangduensis组合(89.0-73.38 m)和Gyrogona qianjiangica-Obtusochara brevicylindrica组合(73.38-53.75 m).前者属种丰富,丰度高,化石个体较大,后者属种单调,丰度很低,化石个体较小.在孔深73.38 m处,微体古生物群发生重大更替,且全岩碳酸盐碳同位素(下降幅度大于3.0‰)、氧同位素值均在此处发生突变,这与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时期的地质记录相一致,因而认为三水盆地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在孔深73.38 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群 组合特征 古新统-界线 -世最热事件 三水盆地
下载PDF
柴西南地区始新—中新统层序及其对岩性圈闭的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传桃 何彬 冯镇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85,373,共8页
系统论述了三级层序界面与喜马拉雅运动间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始新—中新统发育的8个三级层序界面均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响应。研究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至少有4次,代表喜马拉雅运动或青藏高原隆升的4次重要阶段,据此,将喜马拉... 系统论述了三级层序界面与喜马拉雅运动间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始新—中新统发育的8个三级层序界面均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响应。研究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至少有4次,代表喜马拉雅运动或青藏高原隆升的4次重要阶段,据此,将喜马拉雅运动划分为4幕。将研究区古近-新近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和16个基准面旋回层序,由此建立起研究区的层序地层系统。并系统分析了区内层序对不同类型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认为低位体系域是柴西南地区岩性圈闭发育最有利的层位。研究区最大湖泛面控制了主要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而层序界面控制了地层超覆油气藏或者不整合遮挡地层油气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南地区 岩性圈闭 喜马拉雅运动 序地 古新统
下载PDF
古新统/始新统界线与特提斯大有孔虫生物带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清海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2-387,共16页
21世纪初,古新统/始新统界线(简称P/E界线)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定义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简称PETM)期间碳同位素负漂的开始。然而,P/E界线在特提斯大有孔虫生物带(简称SBZ)中的具体位置却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二... 21世纪初,古新统/始新统界线(简称P/E界线)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定义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简称PETM)期间碳同位素负漂的开始。然而,P/E界线在特提斯大有孔虫生物带(简称SBZ)中的具体位置却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二十年来对P/E界线的研究成果,认为P/E界线应该位于SBZ5的内部,而非SBZ4和SBZ5的界线处。在P/E界线处,大有孔虫没有发生明显的组分上的变化。而在P/E界线后的5—12万年内,大有孔虫发生了一次绝灭。这个绝灭事件被称为大有孔虫的绝灭和新生(简称LFEO)。大有孔虫的绝灭和新生不同于传统上认为的大有孔虫更替事件(简称LFT)。前者可能是由PETM后期强烈的陆地风化剥蚀引起海水富营养化后所造成的一次灾变事件,而后者代表了大有孔虫在长期稳定的浅海环境中形成的演化上的成功。通过回顾P/E界线的研究历史,笔者认为绝大部分地层剖面在P/E界线处的不连续性/不完整性是产生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新统/界线 -世极热事件 碳同位素负漂 大有孔虫生物带 大有孔虫的绝灭和 大有孔虫更替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