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也谈“古本音”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洪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旨在界定"古本音"的概念,并在总体系统与具体操作(个案研究)两个层面上加以分析,而后考察了段玉裁标举"古本音"的标准,并指出了他在具体操作时,由于迁就自己的体系,而出现了违背语音史规律的错误。
关键词 古本音 演变 系统
下载PDF
从“声韵相挟而变”看黄季刚古本音考求方法
2
作者 韩琳 仝筱菲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7-53,共7页
黄季刚考求古本音的方法一直以来受到“乞贷论证”的质疑。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理论、术语、材料相统一,还学术以本来面目的原则,深入发掘黄季刚先生的论述和材料,综合考察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可以发现“声韵相挟而变”理论... 黄季刚考求古本音的方法一直以来受到“乞贷论证”的质疑。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理论、术语、材料相统一,还学术以本来面目的原则,深入发掘黄季刚先生的论述和材料,综合考察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可以发现“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反映了汉语声韵配合规律,是黄季刚音理、音证、音史相统一的音韵学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季刚 古本音 方法
下载PDF
《黄侃论学杂著》中的“古本音”术语研究
3
作者 谢艳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4,共3页
在《黄侃论学杂著》中,黄侃把其上古音系统、《广韵》音系中的影等十九声类与歌等三十二韵以及上古音系统的读法都称为“古本音”。厘清黄侃古音学体系中的“古本音”概念,对研究黄侃古音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侃论学杂著》 古本音 上古系统的读法
下载PDF
齿音二、四等的真假和内转、外转——兼论黄季刚先生的古本音说不可抹杀
4
作者 谢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2-33,共12页
假二等和假四等是观察韵图时必须知道的概念.韵图是我国古代的音节表,是审定古汉语音读的重要工具.掌握了它就可以按反切确定各个汉字在古汉语中的实际音值了.所以辨识假二等和假四等不仅是等韵学范畴的问题,而且是建立科学的汉语音韵... 假二等和假四等是观察韵图时必须知道的概念.韵图是我国古代的音节表,是审定古汉语音读的重要工具.掌握了它就可以按反切确定各个汉字在古汉语中的实际音值了.所以辨识假二等和假四等不仅是等韵学范畴的问题,而且是建立科学的汉语音韵学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假二等和假四等呢?这是音韵学上专对某些齿音的二、四等字提出的概念.为了说得清楚,还得先从韵图的实例谈起.请看《韵镜》的第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四等 古本音 韵图 汉语 韵镜 黄季刚 反切上字 齿头 《广韵》
下载PDF
論黃侃古本音研究對“聲韻相挾而變”的運用
5
作者 馬坤 王苗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62-75,共14页
黃侃的古本紐學説在發表之初即引起了較為廣泛的討論。時至今日,學者對這一學說的認識和評價仍存在一定分歧。在前人的基礎上,我們梳理了黃氏在推求本紐和本韻的過程中各自所依據的基礎和預設,較合理地還原了古本音研究的步驟。此外,我... 黃侃的古本紐學説在發表之初即引起了較為廣泛的討論。時至今日,學者對這一學說的認識和評價仍存在一定分歧。在前人的基礎上,我們梳理了黃氏在推求本紐和本韻的過程中各自所依據的基礎和預設,較合理地還原了古本音研究的步驟。此外,我們圍繞黃氏'聲韻相挾而變'之說,對某些長期存在的爭論做了進一步分析,對喻、為、群、禪、邪五個變紐的歸併依據作了考察,指出當中雜糅了聲轉說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黃侃 古本音 古聲十九紐 聲轉
原文传递
黄侃古本音观念研究
6
作者 喬永 《汉语史学报》 2007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黄侃古本音概念,体现了对语音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黄侃继承了顾炎武、段玉裁、戴震的古本音思想,并有所发展。黄侃认为"歌戈"是人类最早能够发出的"元"音,和"歌戈"相拼的声母就是上古所有的声母。根据他... 黄侃古本音概念,体现了对语音历史发展变化的认识。黄侃继承了顾炎武、段玉裁、戴震的古本音思想,并有所发展。黄侃认为"歌戈"是人类最早能够发出的"元"音,和"歌戈"相拼的声母就是上古所有的声母。根据他的"声韵相挟而变"理论,建立了古十九纽、二十八部的语音构架。虽然黄侃没有构拟上古音值,但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探讨还是有助于上古音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音 今变
原文传递
段玉裁语音“变转”理论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忠华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4-89,共6页
"变转"是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变转"理念是贯穿其古音学理论的重要线索。其要点在于:(1)"音变"与"正音"配合,揭示古韵系统向今音系统各韵的演变。正音发生敛侈变化而分化出新韵,"... "变转"是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变转"理念是贯穿其古音学理论的重要线索。其要点在于:(1)"音变"与"正音"配合,揭示古韵系统向今音系统各韵的演变。正音发生敛侈变化而分化出新韵,"音变"是同一韵部内部古今语音的变化。(2)"音转"与"古本音"配合,揭示古韵发展演变过程中偏离常规演变方向的例外变化,发生变化以前的那个音是"古本音"。(3)据"变转"及其时代定古韵的分合。(4)据"变转"考察音韵失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六书韵表 古本音
下载PDF
《六书音均表·四》合韵字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汪启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86-96,共11页
段玉裁(一七三五———一八一五),清代有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韵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极重要参考书。有《六书音均表》附其后,其六类十七部之古韵,“同声必同部”,谐声表,支脂之分立,侯部独立,真文分部等均... 段玉裁(一七三五———一八一五),清代有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韵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极重要参考书。有《六书音均表》附其后,其六类十七部之古韵,“同声必同部”,谐声表,支脂之分立,侯部独立,真文分部等均为不刊之论。“能发唐以来讲韵者所未发”。(《说文解字注》804页,以下凡称引《六书音均表》,不再注出处) 《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研究古音韵的专著。他生活的乾、嘉时代,正是音韵之学大起的时代。古音学自吴械开其端,陈第、顾炎武、江永继基后,在他当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韵 古本音 《说文解字注》 谐声表 汉语 诗经韵读 古韵 陈第 韵部
下载PDF
论顾炎武《诗本音》音注“华音敷”及其相关音读的语音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爽 《武陵学刊》 2021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顾炎武《诗本音》“华音敷”是上古方音,反映了上古方音中晓母字读为中古敷母的现象。这种上古方音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谐声字、《说文》读若、声训、异文、通假等材料中均有体现。传世文献中还有“华音葩”的上古方音异读,也能找到... 顾炎武《诗本音》“华音敷”是上古方音,反映了上古方音中晓母字读为中古敷母的现象。这种上古方音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谐声字、《说文》读若、声训、异文、通假等材料中均有体现。传世文献中还有“华音葩”的上古方音异读,也能找到上古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音 上古声母 上古方
下载PDF
试论《说文段注》中的音转学说
10
作者 葛晓静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92,共2页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提到了音转。从中可以看出段玉裁关于古韵研究的方法。音转是随时间的改变字所属的韵部发生改变,而合韵是相邻韵部的字可以通押的现象,音变是相对正音而言,是同一韵部不同韵之间的由于发音方法的不同而区别的。
关键词 古本音 合韵
下载PDF
《六书音均表》浅探
11
作者 范玲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12期143-143,共1页
《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附属产物,是用来补充说明《说文解字注》中的注音体例的。该书审音精确,不落窠臼,在音韵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六书音均表》中古音十七部的分析,探寻段玉裁在表... 《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附属产物,是用来补充说明《说文解字注》中的注音体例的。该书审音精确,不落窠臼,在音韵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六书音均表》中古音十七部的分析,探寻段玉裁在表中申明的音韵学理论,以期探明段玉裁离析《广韵》、审定古音的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均表》 古本音 相近原则
下载PDF
《古今汉语声母演变对应关系图》例释(续完)(《音韵学述论》摘选之二)
12
作者 石鼓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65-73,共9页
三、照系二等音上古归精系。具体体现为: (照二)庄[ts]→[ts] 精Z (床二)崇[dэ]→[dz] 从(穿二)初[ts’]→[ts’] 清C (审二)生[s]→[S] 心S 禅[э]→[Z] 邪1、表现在形声字的谐声偏旁上: ①、帻、箦(现代皆读zé;《广韵》侧革切,... 三、照系二等音上古归精系。具体体现为: (照二)庄[ts]→[ts] 精Z (床二)崇[dэ]→[dz] 从(穿二)初[ts’]→[ts’] 清C (审二)生[s]→[S] 心S 禅[э]→[Z] 邪1、表现在形声字的谐声偏旁上: ①、帻、箦(现代皆读zé;《广韵》侧革切,庄母麦韵),啧(zé;《广韵》侧伯切,庄母陌韵)、债(zhài;《广韵》侧卖切,庄母卦韵)、积(jī;《广韵》资昔切,精母昔韵),迹(jì;《广韵》则历切,精母锡韵),渍(zì;《广韵》疾智切,从母置韵),都以责(zé,《广韵》侧伯切,庄母陌韵)作声符;(下四例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例释 四等韵 韵镜 舌上 照二 部位 古本音 韵图
下载PDF
钱大昕音转说试析
13
作者 熊庆年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9-25,共7页
钱大昕,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人,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钱氏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古今声类的演变。对此世有公认,无用赘言。然而钱氏关于音转的理论,学者们颇有议论。本文试图对钱氏音转说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一、钱氏... 钱大昕,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人,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钱氏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古今声类的演变。对此世有公认,无用赘言。然而钱氏关于音转的理论,学者们颇有议论。本文试图对钱氏音转说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一、钱氏音转说的由来古音学是在批判“叶韵说”中发展起来的。自从明代陈第首倡“古无协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音 合韵 陈第 乾嘉时期 变化 辛楣 变异
下载PDF
段玉裁“古无去声”说例证补
14
作者 叶沐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4-95,99,共13页
段玉裁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入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 段玉裁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入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亨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音 今韵 吴棫 协句 通押 亮切 三百篇 段氏 《经典释文》 《广韵》
下载PDF
段玉裁古音观的历史超越——试析段玉裁“双线二论”的古音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向东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46-54,共9页
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集中体现了他的古音观,而《说文解字注》则全面展示了这一理论。段玉裁的古音观有两条主线,'古音韵至谐'观是段玉裁的古音大局观,由'古本音'论和'古合韵'论构成,前者是处理古韵分部问题... 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集中体现了他的古音观,而《说文解字注》则全面展示了这一理论。段玉裁的古音观有两条主线,'古音韵至谐'观是段玉裁的古音大局观,由'古本音'论和'古合韵'论构成,前者是处理古韵分部问题的基本理论,后者是处理部际关系问题的基本理论;'音韵随时代迁移'观是段玉裁的古音历史观,是以观察点的历史位移解释上古音中特殊现象和矛盾现象的卓越理论。而'考古'与'审音'相结合则是段玉裁处理古音问题的基本方法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打破了'疏不破注'的传统,由'我注说文'而达到了'说文注我'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韵至谐 古本音 古合韵 韵随时代迁移
原文传递
谈谈段玉裁的叶音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鸿儒 《汉字文化》 2015年第6期19-24,共6页
一 段玉裁的古韵学有“古合韵”一说。什么是古合韵?《六书音均表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凡与今韵异部者,古本音也。其与古本音有龃龉不合者,古合韵也。”
关键词 段玉裁 古本音 合韵 古韵 六书
原文传递
试评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科学品质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4
17
作者 施向东 《汉字文化》 2016年第3期18-24,共7页
段玉裁在中国音韵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早已载入史册,《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已经是治古音者必读的经典。但是段氏古音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的品质,以及其内在的逻辑究竟如何,至今尚罕有探究。本文不揣冒昧,试对此加以剖析,解释段玉... 段玉裁在中国音韵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早已载入史册,《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已经是治古音者必读的经典。但是段氏古音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的品质,以及其内在的逻辑究竟如何,至今尚罕有探究。本文不揣冒昧,试对此加以剖析,解释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科学品质及其内在逻辑,引玉之砖,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韵学史 古本音 《说文解字注》 合韵 段氏 上古 古韵
原文传递
试论上古汉语的声调争鸣
18
作者 李科凤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现代语言学认为,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属于非音质音位,它本身并不在语流中占据某一片段,它必须附着在某一个音节之上才能显示出自己作为音位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声调是汉藏语系区别于印... 现代语言学认为,声调是声音的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属于非音质音位,它本身并不在语流中占据某一片段,它必须附着在某一个音节之上才能显示出自己作为音位的作用,但是却能够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声调是汉藏语系区别于印欧语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古无去声说 古本音 清声母 《中原韵》 今韵 韵尾
原文传递
论声转说之产生及推阐
19
作者 马坤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71,共13页
以往学者关于声转的讨论主要限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对其产生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鲜有论述。本文联系戴震、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勾勒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认为,声转说有其独特的关涉对象和... 以往学者关于声转的讨论主要限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对其产生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鲜有论述。本文联系戴震、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勾勒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认为,声转说有其独特的关涉对象和研究方法,它与"古声纽考证"和"古本纽假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一定联系,在清人"因声求义"的训诂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转 转语 古声纽 古本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