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格壁画中的服饰设计
1
作者 刘翠莲 曾钊华 《科学之友》 2024年第5期21-22,共2页
服饰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人类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都能在服饰文化中得以体现。地处西藏最西部的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扎达县城西18千米处,有着700余年辉煌历史,建筑中保存了丰富的古格王朝时期的... 服饰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人类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都能在服饰文化中得以体现。地处西藏最西部的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扎达县城西18千米处,有着700余年辉煌历史,建筑中保存了丰富的古格王朝时期的壁画,壁画数量难以计数。本文将依托古格壁画探讨古格时期佛教人物服饰设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王国 服饰设计 古格王朝 历史产物 扎达县 服饰文化 生产生活方式 壁画
下载PDF
交通、住房与燃料:内蒙古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的变迁研究
2
作者 杨再旺 杨旭彪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变迁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也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更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阿拉善左旗通古格勒嘎查田野调查,以历时的范式探究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牧民交通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三方面的变迁,分析当地... 变迁是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也是文化发展的阶段,更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阿拉善左旗通古格勒嘎查田野调查,以历时的范式探究通古格勒嘎查牧区牧民交通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燃料三方面的变迁,分析当地有着文化多元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性、牧区变迁的持续性等特征,并指出牧区变迁是由族群与环境的自我调适和文化交流的内部原因,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与现代化的植入的外部原因作为导向,为研究内蒙古牧区的文化变迁现象提供个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古格勒嘎查牧区 变迁研究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剖面孢粉记录及其反映的古环境信息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佳 罗鹏 +5 位作者 韩建恩 孟庆伟 吕荣平 孟宪刚 朱大岗 邵兆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干旱向温暖湿润过渡;3.47~3.20 Ma时期,植被发育,属于针阔叶混交林,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3.20~2.96 Ma时期,植被以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交替变化为特征,气候开始向干冷方向发展;2.96~2.74 Ma时期,属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特征,气候持续干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古格组剖面 孢粉分析 古环境信息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津 朱大岗 +5 位作者 孟宪刚 邵兆刚 余佳 韩建恩 孟庆伟 吕荣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05-1012,共8页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的实际调查以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结合古地磁和ES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古格组4.4-2.74Ma的沉积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4.4Ma象泉运动以后,札达盆地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古格组剖面的实际调查以及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碳酸盐等环境指标的分析,结合古地磁和ESR法测年资料,探讨了古格组4.4-2.74Ma的沉积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4.4Ma象泉运动以后,札达盆地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沉积环境由前期河流相沉积向湖相沉积转变。形成了厚度达500余米的古格组沉积,反映札达古湖沉积由滨湖-浅湖-半深湖-滨浅湖阶段的变化,即湖泊产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其发育过程与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以及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札达盆地 古格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被引量:7
5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4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5-301,共7页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地貌 河湖相沉积 固结—半固结 喜马拉雅运动 节理 西藏札达盆地
下载PDF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潘运伟 梁伟 杨明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研究表明古格遗址见证了消逝的古格文明,是古格王国的历史见证;古格王国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策源地;古格艺术流派是藏传佛教的一次艺术高潮,反映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多种外来艺术交流的辉煌成就;古格建筑是社会等级制度、佛教宇宙观与实体建筑完美结合,是社会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的河湖相沉积地貌——古格地貌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是地球演化史中的突出例证,而且更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是古格遗址与古格地貌两者密不可分,是藏民族"天人同性"思想的典范。本文重点研究了"古格遗址-格地貌"的世界遗产价值,并对其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目标、意义、战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札达县
下载PDF
拉喇嘛与国王:早期古格王国政教合一制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博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7,共13页
古格王国早期诸王倡导的佛教复兴运动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主要动力,在复兴佛教的同时,古格的统治者也在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政制改革。佛教史笔下的宗教家拉喇嘛益西沃事实上也是10世纪前后西藏最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努力下,... 古格王国早期诸王倡导的佛教复兴运动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主要动力,在复兴佛教的同时,古格的统治者也在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政制改革。佛教史笔下的宗教家拉喇嘛益西沃事实上也是10世纪前后西藏最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努力下,古格政权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教治国、政教合作的二元一体式政教合一制的政治运行体制。在益西沃之后,拉喇嘛绛曲沃和拉喇嘛悉瓦沃将这一新制发扬光大,与国王沃德和泽德一起很好地践行了益西沃的这一政治设计,使古格的文治武功在11世纪中后期盛极一时。这一制度蕴含着藏族政治家的巨大智慧,虽然实行时间不长,却开了后世西藏政治中最具特色的政教合一制的先声,对西藏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喇嘛 益西沃 古格 政教合一
下载PDF
从古格“哈奢帕巴”崇拜看中古时期河西与藏西的交流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博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79-85,共7页
古格文献中关于"哈奢帕巴"出场的记录显示的是藏族盟誓的传统形式,这一传统的文本描述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代。古格王室是吐蕃王室的直系后裔,对比桑耶寺与托林寺的兴佛证盟誓辞,共同点颇多。从名称上看,古格王室所崇拜的&qu... 古格文献中关于"哈奢帕巴"出场的记录显示的是藏族盟誓的传统形式,这一传统的文本描述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代。古格王室是吐蕃王室的直系后裔,对比桑耶寺与托林寺的兴佛证盟誓辞,共同点颇多。从名称上看,古格王室所崇拜的"哈奢帕巴",意即"河西神",极有可能是一个起源于今甘肃河西地区的神祇。这一神祇信仰一头连着河西地区,一头连着藏西的古格,在吐蕃统治河湟时期存在着大量的人员交流,8-9世纪期间活跃于河湟地区的象雄贵族为没庐氏(vbro),这一家族后来积极参与到阿里古格王朝的开国事业中,哈奢帕巴有可能是他们带回古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 河西 藏西 哈奢帕巴
下载PDF
古格故城白殿绘塑内容及图像程序重构——基于意大利藏学家朱塞佩·图齐及印度李·戈塔米的考察记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瑞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4-22,共9页
古格故城白殿是古格王国晚期的一座皇家佛殿,它作为古格王室贵胄参拜礼佛的重要礼仪空间,其殿内精美绘塑艺术反映了古格佛教复兴期至高无上的人文精神。目前殿内造像绝大多数已毁,部分壁画亦因早年殿顶漏水浸蚀剥落。本文基于意大利藏... 古格故城白殿是古格王国晚期的一座皇家佛殿,它作为古格王室贵胄参拜礼佛的重要礼仪空间,其殿内精美绘塑艺术反映了古格佛教复兴期至高无上的人文精神。目前殿内造像绝大多数已毁,部分壁画亦因早年殿顶漏水浸蚀剥落。本文基于意大利藏学家图齐和印度李·戈塔米于1933年和1948年的考察照片,并结合殿内现存绘塑,就该殿绘塑内容、图像程序及教法传承等做了复原和追溯。白殿的绘塑内容继承了古格王赤·南喀旺布平措德贝桑布于15世纪中晚期主持重建的托林寺红殿的图像程序,其主体图像内容呈现了15世纪后在格鲁派为主导的古格政教话语体系下,早期雄踞于此的萨迦派(俄尔派)教法传承仍在该区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王国 扎不让 托林寺
下载PDF
传教士与古格王国的覆灭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天舒 《中国藏学》 CSSCI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古格王国之所以在17世纪中叶亡于它西北的兄弟邻邦拉达克,与基督教传教士对藏传佛教缺乏了解的盲目传教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格王国的不幸倾覆,相当有效地阻止了基督教对藏传佛教的颠覆活动,也阻止了西方殖民者对西藏的全面渗透。
关键词 古格王国 传教士 藏传佛教 王国覆灭
下载PDF
改宗格鲁:元明之际西藏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2,172,共9页
14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前半期,西藏西部的古格王国在一度衰落后逐渐复兴,在国王南杰德的统治下,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不但出兵平定了拉达克内乱,还建立起良好的政治规范和国防体系,实现地区稳定,商业繁荣,迎来阿里... 14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前半期,西藏西部的古格王国在一度衰落后逐渐复兴,在国王南杰德的统治下,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不但出兵平定了拉达克内乱,还建立起良好的政治规范和国防体系,实现地区稳定,商业繁荣,迎来阿里地区的盛世。虽然古格在后弘期初期成为上路弘法的源头,在11世纪还是西藏佛教发展的高峰,但在稍后的数百年间皆无所作为,阿里的佛教水平也随之落潮,可以说是古格盛世的一大遗憾,而这其实也是藏传佛教教派地域化的困境。而不以地域为宗派的格鲁派的兴起,为阿里提供了宗教繁荣的可能,随着宗喀巴的弟子们返回阿里,格鲁派在古格传播开来,其中阿旺扎巴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古格的宗教领袖,这一过程实际上改变了古格王国的传统政治生态,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派 古格 南杰德 阿旺扎巴 政教关系
下载PDF
关于古格王国早期佛教遗存的再探讨——兼评则武海源《西部西藏佛教史·佛教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境内现存有都城札不让以及皮央、东嘎等处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遗址,对于这些佛教遗存的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意见认为这些遗址内现存的佛教殿堂年代均不会早到15世纪,本文从考古学和文献学... 位于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境内现存有都城札不让以及皮央、东嘎等处以佛教文化为中心的遗址,对于这些佛教遗存的年代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意见认为这些遗址内现存的佛教殿堂年代均不会早到15世纪,本文从考古学和文献学两方面的证据提出,上述佛教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不应当轻率地否认其中早期遗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王国 佛教遗存 阿里考古
下载PDF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菁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天...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天女进行描绘,有许多堪称绝妙的人体艺术作品。阿里古格佛教壁画艺术不愧是我国西藏高原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恢宏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美术 阿里地区 古格 佛教艺术 人体艺术 研究
下载PDF
古格装饰图案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亚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9-37,共19页
本文首次对西藏古格遗址中现存的装饰图案进行了系统论述,填补了古格艺术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
关键词 西藏古格遗址 古格装饰图案 美学特征
下载PDF
西藏札达盆地上新统古格组和托林组的厘定与层序地层划分
15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6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雷伟志 孟庆伟 吕荣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4-995,共12页
根据札达盆地剖面中地层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和岩相岩性特征,可将上新统河湖相地层划分为2个组、5个沉积相、8个岩段。古格组(N22g)一岩段为砾岩,属河流相沉积;二、三、五岩段以细碎屑岩为主,属浅湖相沉积;四岩段以含粘土质... 根据札达盆地剖面中地层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和岩相岩性特征,可将上新统河湖相地层划分为2个组、5个沉积相、8个岩段。古格组(N22g)一岩段为砾岩,属河流相沉积;二、三、五岩段以细碎屑岩为主,属浅湖相沉积;四岩段以含粘土质细碎屑岩为主,属深湖相沉积。托林组(N21t)一、二、三岩段为一套砾岩、含砾中粗粒钙质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细粒砂岩的碎屑岩,为典型冲(洪)积扇沉积物。ESR法和古地磁法测年结果表明,古格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晚期(4.40~2.47Ma);托林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早期(5.44~4.40Ma)。札达盆地为一同生断陷盆地,在上新世时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演化经历了水进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收缩体系域3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 河湖相沉积 层序地层 古格组和托林组 札达盆地 西藏
下载PDF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菁葆 《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6-73,共8页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天女进行描绘,有许多堪称绝妙的人体艺术作品。阿里古格佛教壁画艺术不愧是西藏高原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恢宏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 古格 佛教 壁画 人体艺术 研究
下载PDF
古格王朝早期木雕艺术的源流——《西喜马拉雅地区的早期佛教木刻艺术》评述
17
作者 霍巍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是对国外学者罗扎尼茨所作西藏西部及其相邻地区早期木雕艺术论文的评述。本文认为 ,古格地区的早期木雕当中 ,有新的考古材料可以补充外国学者的研究 ,同时 ,文中对有关古格王国时期木雕艺术风格极其源流的研究也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古格王朝 木雕艺术 西喜马拉雅 罗扎尼茨 艺术风格 佛教木刻
下载PDF
探秘消失的古格王朝
18
作者 金燕 《西部大开发》 201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西藏西部,距今1000多年前,曾有过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古格王国。可是在距今300多年前,古格王国突然神秘消失在茫茫的史海中,留下的只是颓然向着苍穹的断壁残垣。
关键词 古格王朝 古格王国 西藏西部
下载PDF
西藏古格遗址文物群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宁 王聪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92-194,共3页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数字化保护技术在文化遗产永久性保存、文物修复速度和展示传播平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于古格遗址文物群,科学地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古格文化是中...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数字化保护技术在文化遗产永久性保存、文物修复速度和展示传播平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于古格遗址文物群,科学地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古格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其遗址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格遗址文物群。古格遗址文物群作为西藏文化资源的精华篇章,是研究西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古格遗址文物群,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格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对传承西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古格遗址文物群的基本概况,阐述了数字化保护古格遗址的意义,论证了古格遗址文物群数字化保护的技术可行性,介绍了三维建模、展示交互等可以应用于古格遗址文物群的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并对此做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古格遗址文物群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 文物群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古格壁画中大鹏与迦楼罗形象的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岩 张慧欣 《美术大观》 2017年第10期86-87,共2页
就目前看来,藏民族艺术,尤其是古格壁画,从艺术的方面来说,总体上缺乏一种系统的归纳和研究。绝大多数研究学者都有着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背景,较少纯粹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其价值。而古格壁画中常出现的大鹏和迦楼罗形象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就目前看来,藏民族艺术,尤其是古格壁画,从艺术的方面来说,总体上缺乏一种系统的归纳和研究。绝大多数研究学者都有着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背景,较少纯粹从艺术的角度来考察其价值。而古格壁画中常出现的大鹏和迦楼罗形象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就古格壁画中大鹏与迦楼罗形象进行具体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壁画 大鹏 迦楼罗 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