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地质地貌景观类型——西藏札达盆地古格地貌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4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5-301,共7页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西南边陲,构造上处于喜马拉雅断块挠起带头部内侧,呈NW—SE走向,长约1000km,宽约70km,总面积约40000km2,海拔约4500m。盆地中地层呈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基底岩石为三叠纪—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盖层为上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的固结和半固结岩石,因受喜马拉雅断块挠起运动的影响,形成NW、NE和近EW、SN向等多组节理裂隙。晚新生代以来,盆地上升,在构造节理的主导下,穿越盆地的象泉河及其支流对岩石地层进行侵蚀、切割,在雨水的淋蚀、寒冻风化的剥蚀作用下,逐渐形成现今大小不同和形态奇特的半固结砂泥岩塔林地貌景观—古格地貌,这是中国地质地貌景观的一种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地貌 河湖相沉积 固结—半固结 喜马拉雅运动 节理 西藏札达盆地
下载PDF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运伟 梁伟 杨明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研究表明古格遗址见证了消逝的古格文明,是古格王国的历史见证;古格王国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策源地;古格艺术流派是藏传佛教的一次艺术高潮,反映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多种外来艺术交流的辉煌成就;古格建筑是社会等级制度、佛教宇宙观与实体建筑完美结合,是社会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期间的河湖相沉积地貌——古格地貌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是地球演化史中的突出例证,而且更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是古格遗址与古格地貌两者密不可分,是藏民族"天人同性"思想的典范。本文重点研究了"古格遗址-格地貌"的世界遗产价值,并对其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目标、意义、战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札达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