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准东煤田富惰巨厚煤层成煤古气候特征及古野火事件响应
1
作者 冯烁 王文峰 +1 位作者 田继军 朱博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59-59,共1页
煤中惰质组是植物不完全燃烧产物这一论述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该论述对古野火指示意义更为突出。新疆准东煤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具巨厚层、富惰质组分、发育木炭等典型特征。高反射率丝质体的存在是否与古野火有关?野火产物中是... 煤中惰质组是植物不完全燃烧产物这一论述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该论述对古野火指示意义更为突出。新疆准东煤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具巨厚层、富惰质组分、发育木炭等典型特征。高反射率丝质体的存在是否与古野火有关?野火产物中是否存在明显的识别标志?针对这些科学问题,对准噶尔盆地东部煤田五彩湾矿区西山窑组煤层中采集的22个样品进行惰质组和多环芳烃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西山窑组煤层中惰质组含量31.14%~82.64%,平均55.78%,惰质组平均反射率1.08%~1.54%,惰质组含量高是该煤层的主要特征。多环芳烃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层位间ΣPAHs变化范围较大,为3881×10^(-9)~6525×10^(-9),均值4433×10^(-9),同层位不同种类多环芳烃含量相差极大。综合对比惰质组含量、惰质组反射率和PAHs含量特征,推测新疆东部富惰巨厚煤层在沉积时至少经历3次野火频发期,野火类型均为中低温地面火。通过建立野火与巨厚煤层在垂向上所记录其他指标(镜惰比、干燥森林沼泽相占比、中生植物占比和热带-亚热带气候占比)的关联性,得出野火频率与环境干湿程度关联性较大的结论。通过煤中惰质组含量对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期大气含氧量的重建,表明当时大气氧含量高达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惰质组 多环芳烃 古野火 古气候特征
下载PDF
西安白鹿塬全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的古气候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秉成 雷祥义 +4 位作者 李正泽 王世尧 温金梅 王艳娟 胡培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古土壤沉积的年代序列,揭示其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变迁规律,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通过对西安白鹿塬刘家坡典型剖... 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古土壤沉积的年代序列,揭示其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变迁规律,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通过对西安白鹿塬刘家坡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的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阐述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将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根据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对比,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将西安地区10000a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古气候特征 全新世 西安白鹿塬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特征及其变化机制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立平 王东坡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4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的沉积记录、孢份古植物群记录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的演变规律。并认为碳族国与古气候旋回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大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是古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本文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的沉积记录、孢份古植物群记录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的演变规律。并认为碳族国与古气候旋回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大气中CO_2含量的变化是古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每一温暖时期的开始都与大气中CO_2含量的增加有关,随着固碳作用的增强,温室效应削弱。碳旋回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特征 变化机制
下载PDF
西安神禾塬全新世黄土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秉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8-802,共5页
目的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从而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西安神禾塬鱼包头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 目的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研究,从而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西安神禾塬鱼包头村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结果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得出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以及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将西安地区10 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气候阶段。结论全新世以来,西安地区气候变化表现为周期性、不稳定性和趋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神禾塬 全新世 磁化率 古气候特征
下载PDF
“巫山黄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记录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玉芬 李长安 +2 位作者 熊德强 周耀 孙习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2-360,共9页
根据73个"巫山黄土"样品的氧化物测试结果,对"巫山黄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和记录的古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巫山黄土"主要的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SiO2+A12O3+Fe2O3)的平均... 根据73个"巫山黄土"样品的氧化物测试结果,对"巫山黄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和记录的古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巫山黄土"主要的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SiO2+A12O3+Fe2O3)的平均含量大于洛川黄土和甘孜黄土,与洛川古土壤接近,小于安徽宣城风积红土和镇江下蜀土;(2)"巫山黄土"SiO2、Al2O3、Fe2O3、TiO2含量具有随深度逐渐减少,而FeO、CaO、Na2O、P2O5含量则呈现逐渐增多的特点;(3)巫山剖面Fe3+/Fe2+比值变化曲线与全铁含量曲线显示明显的正相关,而与SiO2/(Al2O3+Fe2O3)曲线呈反相关;(4)"巫山黄土"的残积系数和风化指数由老到新其量值逐渐变小,而退碱系数的量值却是逐渐变大的;(5)"巫山黄土"堆积时该区古气候总体上较北方黄土堆积时要偏暖湿,沉积物遭受的淋溶及氧化作用强度与洛川古土壤相当,明显强于北方洛川黄土和川西的甘孜黄土,但较安徽的宣称风尘红土和镇江下蜀土要弱。剖面中沉积介质的酸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弱,碱度加强,表生带所遭受的风化作用强度愈来愈弱,风尘堆积的沉积环境则由开始的较为偏湿润逐渐向偏干凉方向发展。(6)"巫山黄土"堆积时期古气候演变还具有阶段性特点,以剖面6~6.5 m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古气候总体较上段偏温湿,气候冷(干)暖(湿)波动频繁、波动幅度较大,而上段古气候相对较为干冷,气候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山黄土” 氧化物地球化学 古气候特征 长江上游
下载PDF
淅川凌岗遗址中全新世地层的古气候记录
6
作者 李中轩 王宏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根据淅川凌岗遗址T1717剖面地层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质量磁化率和烧失量指标,恢复了中全新世时期凌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①石家河文化地层(约4.5~4.3 kaBP)中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偏高、磁化率值偏低,同时本层自然沉积物的细粒比重高,且... 根据淅川凌岗遗址T1717剖面地层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质量磁化率和烧失量指标,恢复了中全新世时期凌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①石家河文化地层(约4.5~4.3 kaBP)中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偏高、磁化率值偏低,同时本层自然沉积物的细粒比重高,且矿物成分粘土矿物比重低,表明当时气候温凉干旱;②龙山文化层(约4.1~3.9 kaBP)中的氧化物含量、粘土矿物特征、Rb/Sr、LOI和环境风化指数显示在本层早期为湿热的环境、后期为干凉环境.自然环境差异影响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地关系,间接调控着新石器文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岗遗址 中全新世 古气候特征
下载PDF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旋回识别及古气候判断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云 唐闻强 +3 位作者 张承志 伍新和 杨芸 邢浩婷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416-423,共8页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导致尼玛盆地沉积旋回和层序地层研究程度极低。收集盆地内第1口探井(尼1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尼1井牛堡组一段进行频谱分析,共识别出405 kyr周期旋回37个、1...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导致尼玛盆地沉积旋回和层序地层研究程度极低。收集盆地内第1口探井(尼1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尼1井牛堡组一段进行频谱分析,共识别出405 kyr周期旋回37个、100 kyr周期旋回148个、54 kyr周期旋回274个、41 kyr周期旋回362个和23 kyr周期旋回646个,各周期对应旋回沉积厚度分别为17.7305、4.4623、2.3680、1.7873、1.0886 m,平均沉积速率44.03 m/Ma,沉积时限14.8 Ma。在此基础上,结合带通滤波变化趋势分析,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反常现象由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隆升引起,风化作用与焚风作用共同控制了高原内部的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沉积速率 古气候特征 尼玛盆地 牛堡组
下载PDF
四川中——晚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对三星堆文明兴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凤双 王长宝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108-114,139,共8页
文章通过总结四川不同地区在中—晚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情况,将其与三星堆文明的发展衰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川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全新世气候稳定且温度较为温暖,晚全新世的气温较为波动,总体温度... 文章通过总结四川不同地区在中—晚全新世时期的气候演变情况,将其与三星堆文明的发展衰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四川地区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全新世气候稳定且温度较为温暖,晚全新世的气温较为波动,总体温度较中全新世低;3.0KaBP以来,四川地区季风减弱,乔木孢粉大量减少,冷杉属孢粉减少明显,气温下降,冷暖交替频繁,气候变干,环境恶化,这一系列气候事件有可能导致三星堆文明的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中-晚全新世 古气候特征 三星堆文明
下载PDF
山旺盆地:记录“深时”气候的时间胶囊 被引量:4
9
作者 余继峰 乔文彦 +4 位作者 赵秀丽 蒋宗凯 张典栋 曹慧涛 赵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0,共9页
山旺盆地山旺组硅藻页岩段沉积连续性好,记录着中新世古气候信息,是深时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素材。本研究对该目标层段进行了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及物化指标测量,测点间距5 cm。在已有绝对地质年龄框架约束下,运用Laskar北纬65°盛夏... 山旺盆地山旺组硅藻页岩段沉积连续性好,记录着中新世古气候信息,是深时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素材。本研究对该目标层段进行了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及物化指标测量,测点间距5 cm。在已有绝对地质年龄框架约束下,运用Laskar北纬65°盛夏的太阳辐射曲线对实测磁化率曲线进行调谐,获得高分辨率达10 kyr的时间标尺。在该时间标尺下,运用实测Rb/Sr值和磁化率等气候替代指标对硅藻页岩段的古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硅藻页岩段古气候由老到新分为三个演化阶段,在整体温暖潮湿的背景下,也有小尺度冷暖干湿的变化,共识别出十二个气候波动期,分辨率可达千年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旺盆地 深时 硅藻页岩 时限 古气候特征
下载PDF
张北县公会一带成煤环境浅析
10
作者 杨恒学 李文涛 +1 位作者 袁矫龙 王超 《河北地质》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张北公会煤矿为一断陷型沉积盆地,形成于白垩系青石砬组(K,q),半干旱一半湿润气候条件,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从而形成张北公会煤层薄一中厚、层多的煤层特征。
关键词 成煤环境 古气候特征 古地理特征 褐煤
下载PDF
河北省张北县公会一带聚煤条件探讨
11
作者 刘雪银 杨恒学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
为了带动当地经济,提高河北省煤炭资源储量,对张北公会一带成煤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踏勘、激电测量、二维地震、钻探、测井、化学分析等手段,特别是二维地震结合钻探的技术手段,对该区的断裂构造、煤层赋存层位、水文地质环境... 为了带动当地经济,提高河北省煤炭资源储量,对张北公会一带成煤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踏勘、激电测量、二维地震、钻探、测井、化学分析等手段,特别是二维地震结合钻探的技术手段,对该区的断裂构造、煤层赋存层位、水文地质环境、古地理环境等进行清晰的认识。张北公会煤矿为一断陷型沉积盆地,形成于白垩系青石砬组(K_1q),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湖泛作用,形成张北公会煤层薄-中厚、层多的煤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盆地 古气候特征 古地理特征 二维地震 褐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