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四川凉山娃文拉土剖面上奥陶统凯迪阶旋回地层学综合研究
1
作者 王凯 李明松 +3 位作者 郑澳男 吴荣昌 魏鑫 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78,共26页
晚奥陶世凯迪期和赫南特期,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生物和地质事件。由于该时期华南高精度古环境研究工作相对缺乏、地层缺少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等因素,阻碍了人们对这些生物和地质事件的时间进程的认识。旋回地层学研究是实现高精度地... 晚奥陶世凯迪期和赫南特期,全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生物和地质事件。由于该时期华南高精度古环境研究工作相对缺乏、地层缺少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数据等因素,阻碍了人们对这些生物和地质事件的时间进程的认识。旋回地层学研究是实现高精度地层划分与对比和推进年代地层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扬子台地西缘四川凉山布拖娃文拉土剖面的上奥陶统出露连续,发育了一套相对较浅水且具有良好沉积旋回性和互层性的碳酸盐岩地层,非常适合进行旋回地层学研究。本研究在该剖面的“大箐组”和铁足菲克组(含观音桥层)中共识别出12类沉积微相,利用岩石地层发育趋势和无机碳同位素记录实现了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地层对比,识别出凯迪期至赫南特期的多次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对基于沉积微相获得的相对古水深波动赋值参数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试所得的Al相对含量数据组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识别出可靠的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天文周期和沉积速率演化趋势,证实了基于沉积学特征恢复的古水深波动参数是在旋回性和互层性良好的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的有力指标。利用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进行天文调谐后得出凯迪阶Hamarodus brevirameus带至赫南特阶底界延续时长约为8.28 Myr,其中牙形类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延续时长约为3.37 Myr,牙形类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延续时长为2.45 Myr,笔石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和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延续时长为2.46 Myr。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GICE后期峰值点位及Kope、Fairview、Waynesville、Whitewater等漂移事件的峰值点位距凯迪阶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底界分别约0.85 Myr、2.85 Myr、4.72 Myr、5.51 Myr、6.79 Myr,HICE事件的3个峰值间隔时长分别约0.23Myr、0.35Myr。这些新的年代地层学结果为晚奥陶世凯迪期地质-生物事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时间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浮动天文年代标尺 古水深指标 碳同位素漂移 沉积微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