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性与创造性 翻译反合观
下载PDF
古汉诗“啼”之英译阐释视角——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贵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3,共6页
古汉诗象意的语境化嬗变受制于历时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解释古汉诗"啼"之象意的英译,以探讨诗词意象的阐释与建构的理据性,译者对象意情态特质的再现应体现主题与主题倾向结构链的映射机制及其&... 古汉诗象意的语境化嬗变受制于历时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解释古汉诗"啼"之象意的英译,以探讨诗词意象的阐释与建构的理据性,译者对象意情态特质的再现应体现主题与主题倾向结构链的映射机制及其"情之经、理之纬"的艺术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向 古汉诗 关联性融合
下载PDF
语气隐喻与古汉诗英译 被引量:3
3
作者 谢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借用英汉语语气隐喻对比研究的有关成果,指出了在古汉诗英译中正确理解原诗语气隐喻对于再现原诗神韵的重要性。
关键词 语气隐喻 英语语气隐喻 汉语语气隐喻 古汉诗英译
下载PDF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贵章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向 古汉诗 英译
下载PDF
古汉诗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 模糊性 翻译
下载PDF
数量词的模糊化语义与古汉诗英译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跃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古汉诗中数量词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手段,其模糊语义往往比准确的数字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分析了古汉诗中数量词的模糊化功能,提出了古汉诗中数量词不仅可以通过模糊语义突破诗歌意境的转化,也可以利用数量词叠加突显... 在古汉诗中数量词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手段,其模糊语义往往比准确的数字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分析了古汉诗中数量词的模糊化功能,提出了古汉诗中数量词不仅可以通过模糊语义突破诗歌意境的转化,也可以利用数量词叠加突显古汉诗神奇的审美艺术效果。同时,数量词的模糊化语义还能够充分解释古汉诗语言形式的组合和聚合关系的偏离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意挖掘模糊化数量词背后所隐含的诗歌前景化语言,并再现与原诗等值或近似的审美价值,以突显作品的特殊效果或意义,增强诗歌翻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 数量词 语义模糊化 审美艺术效果
下载PDF
论古汉诗英译与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0-133,共4页
诗歌的翻译归根结底是审美的翻译,其中内在的要求与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探讨古汉诗英译的美学要求和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及其二者的关联性,可以发现以文化传播的审美规律统领古汉诗英译美学要求的观点及方法。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 文化传播 审美规律
下载PDF
概念隐喻在古汉诗英译中的转换 被引量:2
8
作者 武宁 《安顺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式语言"的诗歌翻译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意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隐喻,古诗概念隐喻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努力实现汉语概念隐喻和... 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式语言"的诗歌翻译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意象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隐喻,古诗概念隐喻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努力实现汉语概念隐喻和英语概念隐喻的"映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古汉诗 映射对等 翻译
下载PDF
论古汉诗英译中意象词的前景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跃进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9-35,共7页
应用前景化理论对比分析古汉诗英译过程中意象词的前景化,探讨前景化对古汉诗意象词的作用,提出在翻译过程中意象词的前景化有助于译者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创作动机,并从意象组合中充分挖掘与原诗等值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前景化 古汉诗英译 创作动机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古汉诗英译研究述评(2010-2020)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羽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3期88-98,共11页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近十年发表的古汉诗英译论文进行了量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汉诗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大家、翻译策略和对唐诗、《诗经》和屈原诗歌翻译上,其不足之处在于文化语境建构不足和缺乏...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近十年发表的古汉诗英译论文进行了量化和可视化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汉诗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大家、翻译策略和对唐诗、《诗经》和屈原诗歌翻译上,其不足之处在于文化语境建构不足和缺乏体系化研究。本文认为,在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要提高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语境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翻译体系,使西方读者真正了解、欣赏和喜爱中国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英译 文化语境构建 中国诗歌翻译体系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语言模糊性与古汉诗英译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宁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这一特性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模糊性导致翻译的模糊性。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在古汉诗英译中要充分理解原诗语言的模糊性,同时考虑汉英两种语言间模糊性的差异,采用...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这一特性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模糊性导致翻译的模糊性。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在古汉诗英译中要充分理解原诗语言的模糊性,同时考虑汉英两种语言间模糊性的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模糊的、动态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古汉诗 翻译
下载PDF
古汉诗中的认知转喻及其翻译
12
作者 武宁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诗歌语言之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理论出发,分析古汉诗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强调译者应正确识别原诗中认知转喻机制,成功传递其真正内涵,以便实现诗歌翻译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 认知转喻 古汉诗 翻译
下载PDF
识解理论视野下的古汉诗英译
13
作者 武宁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5-98,共4页
识解是指人们用不同方式认知同一情景的能力。诗歌是诗人感情的流露,诗人以独特的识解方式感知世界并将其诉诸诗歌语篇。古汉诗英译者应透过诗歌文本进入诗人的认知世界,揣摩诗人的识解方式并在译入语中将其表现出来,以求译诗与原诗识... 识解是指人们用不同方式认知同一情景的能力。诗歌是诗人感情的流露,诗人以独特的识解方式感知世界并将其诉诸诗歌语篇。古汉诗英译者应透过诗歌文本进入诗人的认知世界,揣摩诗人的识解方式并在译入语中将其表现出来,以求译诗与原诗识解方式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解 识解方式 古汉诗 翻译
下载PDF
古汉诗语言模糊性及其翻译
14
作者 武宁 《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观照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 模糊性 翻译
下载PDF
关联理论和古汉诗词翻译
15
作者 颜妮娜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词英译。古汉诗词翻译实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 ,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
关键词 古汉诗 关联理论 诗词翻译 最佳关联 翻译过程 源语 言语交际 交际活动 理解 角度
下载PDF
从语篇分析角度看古汉诗中景观意象的英译——以“白日依山尽”的译法为例
16
作者 钟泽楠 《科技信息》 2012年第20期207-208,共2页
本文通过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对古汉诗"白日依山尽"的景观意象进行剖析,并结合英语词义和文化综合运用,试图评论该诗句的多种英译版本,认为语篇分析理论对诗词的英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古唐诗《登鹳鹊楼》的英译,... 本文通过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对古汉诗"白日依山尽"的景观意象进行剖析,并结合英语词义和文化综合运用,试图评论该诗句的多种英译版本,认为语篇分析理论对诗词的英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古唐诗《登鹳鹊楼》的英译,历来中外翻译界学者已给出多种不同的译法。其中对于该诗的首句"白日依山尽"的翻译,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翻译版本至少达十余种。笔者综合多种语篇分析理论的把握和理解,试图对此句诗的具有代表性的六种英译方法进行推敲,借此为古汉诗句的翻译标准和方法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古汉诗 景观意象 英译
下载PDF
古汉诗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技巧
17
作者 武宁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2-85,共4页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关照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 模糊性 翻译
下载PDF
古汉诗英译的审美传达障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对外译介力度甚小而导致了在国外影响力与其艺术成就反差较大,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典诗歌对外翻译中的审美传达障碍太多。具体分析起来,这些审美传达障碍主要表现为形式上存在...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对外译介力度甚小而导致了在国外影响力与其艺术成就反差较大,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典诗歌对外翻译中的审美传达障碍太多。具体分析起来,这些审美传达障碍主要表现为形式上存在格式对称美和音韵和谐美的传达障碍,内容上存在语义内涵美和文化传统美的沟通障碍,意境上存在“造境”意象美和“炼字”神韵美的再现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 英译 审美传达障碍
下载PDF
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古汉诗英译漫谈
19
作者 曾晓玲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39-41,共3页
卡特福特于1965年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把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并确立了翻译等值理论。之后,翻译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功能等值、风格等值、信息等值等不同的等值概念。翻译家奈达于1982年提出“翻译就是再现意义”说(... 卡特福特于1965年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把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并确立了翻译等值理论。之后,翻译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功能等值、风格等值、信息等值等不同的等值概念。翻译家奈达于1982年提出“翻译就是再现意义”说(Translation meansrtranslating meaning),这一理论对翻译界重视语义的意义及功能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但是,当人们在运用现代语言学成果探讨文学翻译时,似乎过多地注意到了其先进性与精确性,而忽视了研究的对象有时恰恰是数学的精确无法表达的地方。文学翻译绝不仅仅是意义的翻译,也不可简单地用“语用等值”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或者至少可说,古汉诗英译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诗 英译 文学 意象 翻译原则
下载PDF
从主题与主题倾向视角看古汉诗“啼”之英译
20
作者 李海松 潘登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运用曾利沙教授题出的主题与主题倾向理论分析古汉诗"啼"及其多种英译文,发现古汉诗之"啼"为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所统摄,呈现出同诗篇主题相关联的嬗变意义,从而阐述英译古汉诗微观语词应关注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对... 运用曾利沙教授题出的主题与主题倾向理论分析古汉诗"啼"及其多种英译文,发现古汉诗之"啼"为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所统摄,呈现出同诗篇主题相关联的嬗变意义,从而阐述英译古汉诗微观语词应关注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对微观语词的统摄作用,准确译出其意义,再现诗篇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向 古汉诗 “啼”之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