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城盆地新构造运动与古河道演变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有利 杨景春 苏宗正 《山西地震》 1994年第1期3-6,共4页
通过对钻孔资料和野外露头获得的运城盆地第四纪古河道等资料的分析,发现涑水河在第四纪期间发生了多次由东向西的迁移,第四纪沉积地层的不连续、沙渠河阶地的错断变形和鸣条岗东南侧地裂缝的发育等情况说明鸣条岗高地为一活动的地垒... 通过对钻孔资料和野外露头获得的运城盆地第四纪古河道等资料的分析,发现涑水河在第四纪期间发生了多次由东向西的迁移,第四纪沉积地层的不连续、沙渠河阶地的错断变形和鸣条岗东南侧地裂缝的发育等情况说明鸣条岗高地为一活动的地垒构造。通过分析对比古河道迁移和鸣条岗地垒的活动情况.得出古河道的迁侈是鸣条岗地垒活动结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古河道演变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上海志丹苑遗址元代水闸的再现及古河道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兰 宋建 赵泉鸿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2084-2087,共4页
通过对上海志丹苑遗址剖面地层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硅藻、介形虫、有孔虫等微体化石的研究,推测了石闸建造后的古河道水体变化。河道水体早期就受到海水交汇影响,中期从海生硅藻及有孔虫的增多,反映海水上溯能力增强,到后期,剖... 通过对上海志丹苑遗址剖面地层中盘星藻、双星藻、环纹藻、硅藻、介形虫、有孔虫等微体化石的研究,推测了石闸建造后的古河道水体变化。河道水体早期就受到海水交汇影响,中期从海生硅藻及有孔虫的增多,反映海水上溯能力增强,到后期,剖面上部海生藻类、有孔虫数量减少,反映志丹苑所在河道与海水的连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志丹苑遗址 元代 水闸 古河道演变 藻类 介形虫 有孔虫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古河道展布特征与演变过程——以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少川 李令喜 +3 位作者 刘懿 袁波 尹青 张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2,I0005,I0006,共13页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利用沿层地层切片的高分辨率纵向演化特征与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研究川东北地区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的古河道展布、古河道定量化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期发育4期古河...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利用沿层地层切片的高分辨率纵向演化特征与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研究川东北地区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的古河道展布、古河道定量化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沉积时期发育4期古河道(湖侵体系域两期曲流河河道、高位体系域早期顺直型河道与晚期辫状河河道),古河道为厚层砂岩沉积,测井响应为幅度较大的箱型特征,地震响应为同向轴强振幅不连续,河道内部(沿河道)地震响应为强振幅连续反射。基准面上升旋回时期(自流井组),发育2套曲流河沉积体系,可容空间增大,以垂向加积为主,河网密度小(0.050~0.060 km/km^(2)),河道弯曲因数高(1.31~1.48)。基准面下降旋回早期(千佛崖组),物源供给速率增加缓慢,可容纳空间快速减小,沉积动力响应以河道垂向加积为主、侧向迁移为辅,河网密度增加(平均为0.247 km/km^(2)),河道弯曲因数减小(平均为1.07),形成高位体系域早期多河道体系的顺直型河道。随基准面的持续下降,沉积物供给快速增加,可容空间持续减小,河道侧向加积与迁移加强,河网密度增加(平均为0.263 km/km^(2)),河道弯曲因数增加(平均为1.32),河道由顺直河网体系演变为曲流河网体系。该结果为定量研究基准面旋回变化对古河道演变的影响提供技术方法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INPEFA 分频RGB融合 河道特征 古河道演变 中下侏罗统 通南巴背斜
下载PDF
黄河故道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义丰 宁远 《地理译报》 CSCD 1997年第1期37-43,共7页
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黄河故道的发育过程,开发意义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整体开发设想。
关键词 古河道演变 区域开发 黄河 开发利用 黄河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