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甜水海古湖泊介形类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元芳 李炳元 +2 位作者 王国 李世杰 朱照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3-230,共8页
为探讨青藏高原演化过程,在高原西北部甜水海湖盆地区进行了钻探,井深56.32m,对所获取的岩芯做了介形类分析,共发现介形类8属10种,按照介形类生态及在钻孔中的分布特征,将其划分成5个不同的化石组合。根据介形类种类和组合所提... 为探讨青藏高原演化过程,在高原西北部甜水海湖盆地区进行了钻探,井深56.32m,对所获取的岩芯做了介形类分析,共发现介形类8属10种,按照介形类生态及在钻孔中的分布特征,将其划分成5个不同的化石组合。根据介形类种类和组合所提供的环境信息,并结合沉积特征和年代学研究,可将24万年以来的甜水海古湖泊演化分为6个阶段:前4段(242-59kaBP)甜水海地区为淡水湖泊与河流交替变化的环境,第5段(59-25kaBP)本区为相对较暖的淡水湖环境,第6段(25-17kaBP)其早期(22kaBP以前)仍为淡水至微咸盐湖环境,以后气候开始变干,至19kaBP时迅速变干,致使古甜水海成为半咸水湖甚至盐湖,至17kaBP时甜水海附近的古湖开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海 古湖泊 介形类 环境 地层 第四纪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23
2
作者 韩美 张维英 +1 位作者 李艳红 张丽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5,共6页
运用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卫片解译等多种方法确证了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存在 ,同时研究了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莱州湾南岸有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等古湖泊 ,它们形成于距今约 6 0 0 0年以前 ,系由河口湾泻湖演变而... 运用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卫片解译等多种方法确证了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存在 ,同时研究了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莱州湾南岸有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等古湖泊 ,它们形成于距今约 6 0 0 0年以前 ,系由河口湾泻湖演变而成。该区古湖泊经历了中全新世全盛期和晚全新世收缩期两个阶段。湖泊消亡的原因是气候变干、河道迁移、人类活动影响等 ,其中河道迁移是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成因 演变过程 莱州湾 人类活动 气候 河道迁移
下载PDF
桦甸盆地始新世古湖泊生产力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庆涛 刘招君 +3 位作者 胡菲 孙平昌 周人杰 甄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4,共7页
通过对桦甸盆地桦甸组泥岩和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有机碳法定性和定量恢复始新世古湖泊生产力,探讨湖泊演化过程中生产力变化、水体环境及其有机质富集机制。结果表明:桦甸组古湖泊生产力的演化由大到小为中部含油页岩段、上... 通过对桦甸盆地桦甸组泥岩和油页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有机碳法定性和定量恢复始新世古湖泊生产力,探讨湖泊演化过程中生产力变化、水体环境及其有机质富集机制。结果表明:桦甸组古湖泊生产力的演化由大到小为中部含油页岩段、上部含煤段、下部含黄铁矿段;中部油页岩段沉积时期湖泊生产力最高,最大值达1 033.09 g/(m2.a),为富营养湖,该时期有机质来源以藻类和细菌为主,湖泊水体环境为稳定缺氧的淡水—半咸水还原环境,反映了高的湖泊生产力与藻类勃发有关,直接影响有机质来源和丰度,湖水盐度的交替变化使底层水处于稳定的缺氧条件,是有机质保存的良好环境;上部含煤段和下部黄铁矿段沉积时期为明显的贫营养湖,水体均为缺氧的淡水环境,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153.26和143.82 g/(m2.a);高湖泊生产力是油页岩中有机质富集的首要条件,高的湖泊生产力和稳定的底层水缺氧是有机质富集的最理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甸盆地 古湖泊生产力 有机质富集 油页岩:始新世
下载PDF
抚顺盆地始新世古湖泊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柳蓉 刘招君 +4 位作者 孟庆涛 孙平昌 周人杰 刘冬青 杨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8-695,共8页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始新世断陷盆地抚顺盆地的古湖泊开展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始新世—渐新世全球变冷气候在大陆的响应。野外岩性、相标志及岩石薄片分析表明,抚顺盆地始新统沉积相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从湖沼亚相...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始新世断陷盆地抚顺盆地的古湖泊开展研究,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始新世—渐新世全球变冷气候在大陆的响应。野外岩性、相标志及岩石薄片分析表明,抚顺盆地始新统沉积相演化规律主要表现从湖沼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水体深度变化总体表现为由浅—深—浅的过程。借助B、Mn、Ti、Co、Cr、Ni、V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Sr/Ba、V/(V+Ni)、Ni/Co、ωFe2 O3/ωFeO等元素和氧化物比值分析,得出抚顺盆地从始新世早期到晚期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始新世早期主要为湿润的成煤气候,始新世中期的计军屯组则显示了半湿润气候,到了始新世的中晚期则出现了干燥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半咸水—咸水的一套泥灰岩与泥页岩互层的干旱气候演化。总体有从始新世向渐新世,气候由湿润向干燥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盆地 始新世 古湖泊 气候 大陆响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4 位作者 邵兆刚 杨朝斌 韩建恩 余佳 孟庆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2,共9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纪—新近纪 古湖泊 湖泊演变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古湖泊学研究——以桦甸断陷盆地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招君 孟庆涛 +2 位作者 柳蓉 胡菲 周人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7-925,共9页
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本文综述了古湖泊学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吉林桦甸古近纪断陷含油页岩湖盆为例进行了应用。桦甸盆地为小型半地堑盆地,盆地南缘F1断裂控制了古近... 古湖泊学是研究湖泊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球科学。本文综述了古湖泊学的定义、研究现状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以吉林桦甸古近纪断陷含油页岩湖盆为例进行了应用。桦甸盆地为小型半地堑盆地,盆地南缘F1断裂控制了古近系湖泊演化特征。桦甸盆地富含油页岩资源,具有开展古湖泊学研究的优势条件。桦甸油页岩具明显的黑白相间的双层结构特征,有机质条带和陆源碎屑颗粒呈现良好的韵律互层,有机质呈现褐色或黑色条带,夹杂石英、长石颗粒的粘土矿物呈白色条带。根据泥岩和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垂向变化特征,桦甸组古湖泊生产力演化趋势为:中部含油页岩段>上部含煤段>下部含黄铁矿段,反映油页岩沉积时,湖盆古湖泊生产力最高。根据油页岩岩石学特征、V/(V+Ni)、Sr/Ba和B/Ga等元素比值分析,中部含油页岩段时期,表现出一种淡水与半咸水—咸水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变过程,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盐度分层,使底层水处于缺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随着古湖泊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理论及方法问题需要湖泊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古湖泊 桦甸盆地 油页岩
下载PDF
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相关性与生油古湖泊类型 被引量:57
7
作者 刘传联 赵泉鸿 汪品先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367,共5页
对山东东营盆地和南海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生油层中的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前者δ18O多为负值、δ13C基本为正值,两者之间相关性强,相关系数大于0.8而后者δ18O和δ13C均为负值,两者不相关。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 对山东东营盆地和南海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生油层中的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前者δ18O多为负值、δ13C基本为正值,两者之间相关性强,相关系数大于0.8而后者δ18O和δ13C均为负值,两者不相关。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特征的比较,得出东营盆地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为封闭型咸水或半咸水湖,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为开放型淡水湖。这一结论与两盆地生油层的沉积学和古生物学证据相一致,说明利用湖相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可以判断生油古湖泊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相关性 湖相碳酸盐 古湖泊 氧同位素 生油层 东营盆地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阳澄湖近代沉积物的古湖泊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吉磊 朱育新 +3 位作者 吴瑞金 项亮 钱君龙 潘红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2-28,共7页
对阳澄湖两个短柱状样进行了地层年代以及各种环境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底沉积物由校长期沉积间断所分割的3个岩性层组成:下部层C属再沉积的更新世晚期硬土层;中部层B为全新世沉积;上部层A为近100年以来的表层沉积.对层A的详细分... 对阳澄湖两个短柱状样进行了地层年代以及各种环境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湖底沉积物由校长期沉积间断所分割的3个岩性层组成:下部层C属再沉积的更新世晚期硬土层;中部层B为全新世沉积;上部层A为近100年以来的表层沉积.对层A的详细分析显示,本世纪以来,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金属元素、营养元素和色素的沉积通量明显提高,说明湖泊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阳澄湖 沉积物 环境演化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纪古湖泊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浩 徐艳萍 +1 位作者 黄海宁 李朝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根据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纪湖盆古水介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第三纪湖盆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微咸水—咸水 ,并且在湖盆演化的不同时期其古水介质条件有明显的变化。碳酸盐岩、膏盐、盐岩组合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 根据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纪湖盆古水介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第三纪湖盆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微咸水—咸水 ,并且在湖盆演化的不同时期其古水介质条件有明显的变化。碳酸盐岩、膏盐、盐岩组合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在垂向上的变化反映出第三纪经历了 2次盐湖旋回的演化 ,并且这种盐湖演化同第三纪湖盆沉积中心、沉降中心的迁移是一致的。在盐湖盆地沉积中粘土矿物呈现正常型和非正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西部地区 第三纪古湖泊 研究 岩性组合 微量金属元素 水介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湖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全伟 梁斌 阚泽忠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四川盆地侏罗纪的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早侏罗世自流井组地层之中。在对四川自贡、重庆合川自流井组上部大安寨段中的湖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后,根据其组成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其碳、氧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两条剖面上... 四川盆地侏罗纪的湖相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早侏罗世自流井组地层之中。在对四川自贡、重庆合川自流井组上部大安寨段中的湖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后,根据其组成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其碳、氧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两条剖面上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在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自贡贡井—高硐桥剖面上,样品的碳、氧同位素均为负值,δ13C值在-4.49‰^-0.85‰之间,1δ8O值-9.14‰^-6.75‰之间,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γ=0.62);合川炭坝剖面上,样品的碳同位素正负均有,氧同位素均为负值,δ18O值在-8.52‰^-4.56‰之间,δ13C值在-3.46‰~1.62‰之间,两者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γ=0.64)。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特征的比较,认为四川盆地早侏罗世自贡地区的湖泊为开放型的淡水湖泊,而合川地区为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微咸水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氧同位素 古湖泊 侏罗纪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北部湾盆地古湖泊与烃源条件 被引量:53
11
作者 朱伟林 吴国瑄 黎明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4,共7页
利用地震资料对整个盆地的追踪和对比 ,结合钻井资料 ,对北部湾古湖进行分析发现 :古湖发育始于古新世 ,到始新世流沙港期进入鼎盛时期 ,湖泊规模最大达 5 0 0 0km2 ,沉积了巨厚沉积物 ,最大沉积厚度达 4 70 0m。井资料分析显示 ,在始... 利用地震资料对整个盆地的追踪和对比 ,结合钻井资料 ,对北部湾古湖进行分析发现 :古湖发育始于古新世 ,到始新世流沙港期进入鼎盛时期 ,湖泊规模最大达 5 0 0 0km2 ,沉积了巨厚沉积物 ,最大沉积厚度达 4 70 0m。井资料分析显示 ,在始新统流沙港三段、二段各古湖沉积物中浮游藻类和沉积有机质含量高 ,说明该两段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流一段和涠洲组沉积物中仅在涠西南古湖和乌石古湖内浮游藻类和沉积有机质具有较高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烃源条件 高生产力 陆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油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湖泊水体环境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莎莎 姚艳斌 吝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2-645,共4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湖泊水体环境,对采自研究区内3条剖面上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含磷、铁较高,可能是湖盆周边火山灰喷发带来的营养物质所致。油页岩的Sr/Ba、...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页岩形成时的古湖泊水体环境,对采自研究区内3条剖面上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页岩含磷、铁较高,可能是湖盆周边火山灰喷发带来的营养物质所致。油页岩的Sr/Ba、V/(V+Ni)、Ni/Co、U/Th、Sr/Cu、Mn O、Fe O/Fe2O3均值分别为0.32、0.91、3.11、3.83、2.6、0.027、0.55,指示研究区油页岩发育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半深湖-深湖相淡水缺氧陆相湖泊。根据Mo明显富集和较高的Ba/Al值,以及根据有机碳和古生产力关系式计算得出的较高的古湖泊生产力值,均表明油页岩沉积时期古湖泊生产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页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湖泊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营凹陷生油岩中介形虫氧、碳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传联 赵泉鸿 汪品先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对山东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 2 7个生油岩样品中的介形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 ,其δ( 18O)全为负值 ,δ( 13C)多为正值 ,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r)为 0 .92 .同时 ,δ( 18O)与δ( 13C)垂向变化明显 ,沙一段下、中亚段明... 对山东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 2 7个生油岩样品中的介形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 ,其δ( 18O)全为负值 ,δ( 13C)多为正值 ,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r)为 0 .92 .同时 ,δ( 18O)与δ( 13C)垂向变化明显 ,沙一段下、中亚段明显高于上亚段 .通过与现代湖泊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特征的比较得出 :沙一段生油岩沉积时期的古湖泊是一封闭咸水或半咸水湖泊 ,中、下亚段沉积时期 ,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湖水面较低、盐度高、生产力高 ,而上亚段沉积时期 ,气候较湿润、降雨量大、湖水面高、盐度偏低、生产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介形虫 生油岩 古湖泊 东营凹陷 氧同位素 气候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莉莉 郑恒科 +2 位作者 万维 吴琳娜 陈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1,153,共5页
通过典型单井的岩心生物相分析,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的5种生物相环境模式。通过生物相的时空展布建立了南堡凹陷古湖水分布样式;同时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活动,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纪各组段生物相分布特点及其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研... 通过典型单井的岩心生物相分析,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的5种生物相环境模式。通过生物相的时空展布建立了南堡凹陷古湖水分布样式;同时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活动,建立了南堡凹陷古近纪各组段生物相分布特点及其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古近纪古湖泊在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时期分别达到最大深度,并形成了3套重要烃源岩层系。该研究不仅是南堡凹陷沉积环境的背景分析,而且对识别层序界面、体系域构成样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生态组合 遗迹组构类型 生物相 近纪 古湖泊 南堡凹陷
下载PDF
山东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亡原因初探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维英 韩美 李艳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4-231,共8页
莱州湾南岸平原是指西起小清河口 ,东至胶莱河口的广大沿岸地区 ,这一地区近年来是我国工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 ,也是我国地下咸水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历史上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区曾有一些湖泊存在 ,如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 ,但现在早... 莱州湾南岸平原是指西起小清河口 ,东至胶莱河口的广大沿岸地区 ,这一地区近年来是我国工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 ,也是我国地下咸水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历史上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区曾有一些湖泊存在 ,如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 ,但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研究这些古湖泊的消亡原因对于恢复该区古地理环境以及确立湖迹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遥感解译等多种途径和方法 ,对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消亡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并指出该区古湖泊消亡的原因是气候变干、河流变迁、人类活动影响等 ,其中气候变化是古湖泊消亡的根本原因 ,河流变迁是古湖泊消亡的直接原因 ,而人类活动则加速了古湖泊消亡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古湖泊 地理环境 消亡 莱州湾 历史文献 地层剖面分析 地名考证 遥感 气候 河流变迁 人类活动
下载PDF
GIS技术和水热平衡模型在古湖泊水文重建研究中的应用——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晓寅 陈发虎 施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2-426,共5页
首次利用GIS技术并结合沉积学研究结果 ,计算全新世两个时段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的面积 ,建立石羊河流域水热平衡模型 ,进而恢复全新世两个时期的降水量。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GIS技术 水热平衡模型 古湖泊 水文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部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的古湖泊特征及古气候响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席党鹏 尹秀珍 +2 位作者 崔莹 荆夏 万晓樵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6-273,共8页
松辽盆地从青山口组沉积期到姚家组沉积期有重大的古湖泊环境与古气候变化。根据对松辽盆地中部X-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12.20m地层的TOC、δ13Corg和HI等参数的分析,将该沉积期古湖泊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最下部TOC含量相对较高... 松辽盆地从青山口组沉积期到姚家组沉积期有重大的古湖泊环境与古气候变化。根据对松辽盆地中部X-22井青山口组-姚家组界线上下12.20m地层的TOC、δ13Corg和HI等参数的分析,将该沉积期古湖泊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最下部TOC含量相对较高、δ13Corg偏负、HI中等,反映了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湖水较深,有机质来源于高等植物和部分藻类,湖底呈还原环境。向上TOC和HI急剧降低,δ13Corg略偏正,反映了气候开始变得干热,湖水变浅,湖底呈弱氧化环境,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到了最上部开始出现红层,TOC含量更低,δ13Corg进一步偏正,反映气候更加干热、湖水更浅,湖底呈强氧化环境。δ13Corg在界线处出现小幅度的正偏,与G-12井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气候 青山口组-姚家组 δ13^Corg TOC HI 松辽盆地 东北
下载PDF
大港油田中部滩海新近纪古湖泊发育的证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远涛 王华 +2 位作者 卢宗盛 喻建新 曹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4,共8页
大港中部滩海新近系层系是重要的油气后备勘探领域和战略接替区.前人普遍认为新近系层系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借鉴渤海海域浅层油气勘探经验,基于遗迹组构、微古生物、生物有机化合物、碳氧同位素以及地震等地质资料分析,认为中部滩... 大港中部滩海新近系层系是重要的油气后备勘探领域和战略接替区.前人普遍认为新近系层系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借鉴渤海海域浅层油气勘探经验,基于遗迹组构、微古生物、生物有机化合物、碳氧同位素以及地震等地质资料分析,认为中部滩海东部发育开阔的古湖泊,其证据为:发育见于国内外浅湖环境的典型的Palaeophycus遗迹组构;发现丰富的见于正常浅湖环境的浮游绿藻化石;发现较多的仅分布在古代和现代湖泊中的介形类——Candona、Cypris;干酪根类型、生物有机化合物、碳氧同位素以及地震等地质资料也证明了古湖泊的存在.馆陶组中、晚期至明化镇组沉积早期为湖泊逐渐扩张达到鼎盛发育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湖泊 遗迹组构 新近纪 滩海区 大港油田
下载PDF
松辽盆地G-12井晚白垩世青山口组沉积时期古湖泊学替代指标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尹秀珍 万晓樵 司家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6-682,共7页
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氢指数(HI)和有机质类型是进行古湖泊学研究的良好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岩石热解分析数据和总有机碳测试数据为替代指标来综合反映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气候、... 总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δ^13C)、氢指数(HI)和有机质类型是进行古湖泊学研究的良好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岩石热解分析数据和总有机碳测试数据为替代指标来综合反映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气候、湖泊生产力和湖泊底部水体环境等古湖泊学特征。指标显示:青山口组二—三段晚期集水盆地的古气候经历了温暖-冷-暖湿-温暖而干燥-干冷的演化过程;1933~1932m沉积时期,有机质以湖相为主,湖底为弱氧化环境,古湖泊初始生产力最高,其它阶段,有机质以陆源为主,虽然TOC含量高,但古湖泊初始生产力并不高;TOC值随深度减小而降低,δ^13C值随深度变浅而偏正,而且δ^13C值正向偏移量最大的时期晚于TOC值最高的时期;暖期时,TOC值较高,HI值较高,δ^13C值偏负;冷期时,TOC值较低,HI值较低,δ^13C值偏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湖泊 总有机碳 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 氢指数
下载PDF
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古湖泊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刁帆 金凤鸣 +5 位作者 郝芳 孙冶华 邹华耀 王元杰 张金峰 操义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9-486,510,共9页
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沙四—沙三下亚段泥岩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湖泊的发育演化和古气候变化特征,探讨湖泊演化过程中水体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和生产力变化及其有机质富集机制。廊固凹陷在湖泊形... 通过对廊固凹陷古近系沙四—沙三下亚段泥岩样品的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湖泊的发育演化和古气候变化特征,探讨湖泊演化过程中水体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和生产力变化及其有机质富集机制。廊固凹陷在湖泊形成期(沙四段)湖盆构造活动弱,气候干热,湖泊水体盐度高,易形成盐跃层,使底层水处于稳定的缺氧条件,表层水体古生产力较低,有机质富集程度低;在湖泊鼎盛阶段(沙三下亚段)盆地强烈下陷,气候暖湿,湖泊水体为淡水,底层水体为弱还原环境,由于地表径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表层水古生产力较高。湖相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受古湖泊不同演化阶段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沙四段有机质富集主要受底层水缺氧环境控制,沙三下亚段有机质富集与表层水的高生产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条件 生产力 有机质富集 古湖泊 廊固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