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为今用——李乃庆先生访谈录
1
作者 王祖友 李乃庆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李乃庆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爱国精神。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先生坦言文化历史意识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其小说创作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铭记先贤、弘扬中华... 李乃庆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爱国精神。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先生坦言文化历史意识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其小说创作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铭记先贤、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和美德、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李老师写的关于淮阳故事的历史小说《秦楚情仇》上下卷、《符氏三皇后》及“廉吏三部曲”《汲黯传》《黄霸传》《张咏传》,立意是古为今用、弘扬主旋律,践行了他的“作家要用作品担起社会责任”的创作理念,体现出高度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乃庆 文化历史意识 历史小说 为今用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古为今用
2
作者 叶小文 《当代贵州》 2024年第13期118-119,共2页
对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可立足于其中的三条主线: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以心为要的常青之路。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和为贵 为今用 去粗取精 三条主线 文化底色 以人为本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广西铜鼓纹饰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古风今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詹璟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目的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以铜鼓鼓面的精美纹饰为灵感,设计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气息的首饰套件。方法将从广西铜鼓纹饰中提取出的元素打散、重构,融入壮锦的装饰手法和配色特点,结合失蜡、珐琅等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结论广西铜鼓纹... 目的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以铜鼓鼓面的精美纹饰为灵感,设计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气息的首饰套件。方法将从广西铜鼓纹饰中提取出的元素打散、重构,融入壮锦的装饰手法和配色特点,结合失蜡、珐琅等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结论广西铜鼓纹饰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现代首饰创作,开创出古风今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铜鼓纹饰 现代首饰 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文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9年第5期477-482,490,共7页
论述了吴文俊院士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阐述其数学史研究思想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吴文俊院士的工作标志着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数学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他所建立的"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 论述了吴文俊院士在数学史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阐述其数学史研究思想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影响和意义.吴文俊院士的工作标志着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数学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他所建立的"吴文俊数学与天文丝路基金"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吴文俊院士还把数学史研究成果应用于数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俊 数学史 丝路基金 为今用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旧城改造模式——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洪惠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6,共6页
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改造规划项目为例,对岭南旧城的水乡形态及商住共享的传统街区格局,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使旧城的历史街区改造不仅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还能通过功能空间的再利用,从保护型改造模式转向以... 以广州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改造规划项目为例,对岭南旧城的水乡形态及商住共享的传统街区格局,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使旧城的历史街区改造不仅停留在保护层面上,还能通过功能空间的再利用,从保护型改造模式转向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传承为目的的发展型改造模式,从中探讨岭南旧城历史街区的改造复兴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今用 推陈出新 岭南文化 城历史街区 改造模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经济哲学思想之本末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光斌 欧阳凌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本文对中国古代从“农本工商末”到“工商皆本论”的演变进行了探究,认为中国古代的“重本抑末”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考究其本末论,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哲学思想,挖掘、开发其合理成分,古为今用,意义深远。
关键词 经济哲学思想 为今用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然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首要地位。虽然古今时代不同,文化资源的内容不同,价值目标具有差异,但是基本理念、结构、形式和方法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古今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对比,我们认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基本路径是一体化、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精神家园 为今用 洋为中用 多元一体 上下贯通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特征与“古为今用”辨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琳 管琪 段亚敏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古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此都有所体现。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出传统文化运用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德育资源的“古为今用”,为新形势下的德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古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对此都有所体现。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出传统文化运用于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德育资源的“古为今用”,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德育 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礼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9,共7页
"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既是一切学术研究取得进展或重大创获的两个基本途径,亦是一切有成就的学者治学的两种有效方法。陈望道先生"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治学经验,则是对"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既是一切学术研究取得进展或重大创获的两个基本途径,亦是一切有成就的学者治学的两种有效方法。陈望道先生"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治学经验,则是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两种治学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就中国当代修辞学的研究而言,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1)修辞学是一门多边性学科,研究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学科知识背景与学术训练,具备扎实的学养与基本功;(2)中国修辞学的研究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借鉴西方先进的理论,但不是机械地套用概念,更不是玩弄术语而哗众取宠;(3)中国修辞学的发展,不能靠操弄学术新术语和机械套用西方学科名称,而是要立足于汉语修辞实际,寻求汉语修辞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建立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为今用 洋为中用 治学经验 修辞学
下载PDF
从靳埭强设计作品看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勤茹 马翔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7-70,共4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了靳埭强先生的平面设计风格,他吸收传统精髓、融汇西方理念、贯通中西文化、创新现代设计,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东方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通过对靳先生标志和海报的分析,不难发现靳先生十分重视在设计中将中国古典...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了靳埭强先生的平面设计风格,他吸收传统精髓、融汇西方理念、贯通中西文化、创新现代设计,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东方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通过对靳先生标志和海报的分析,不难发现靳先生十分重视在设计中将中国古典情愫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作品既具有古典形式的美感,又兼具现代设计的视觉冲击,在平面设计领域起到了古今文化桥梁的作用。呼吁本土设计师应扎根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将传统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藉此让海外异邦接触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以弘扬祖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埭强 传统文化 靳氏作品 为今用
下载PDF
试论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辉 王艳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结合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实际 ,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关系问题 ,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理论形式和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探讨 ,认为从上述几个方面正确地、具体地处理... 结合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实际 ,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关系问题 ,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理论形式和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探讨 ,认为从上述几个方面正确地、具体地处理好“古为中用”和“洋为中用”的问题 ,对于推进中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为今用 洋为中用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浅谈中国古典家具及其特色在现代家具中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娟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0期77-79,共3页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明清家具,尤其以明代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久负盛名。古典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一种审美倾向。我们不应一味地去仿制,必须加以继承和创新,取其精华,把古典的、现代的、...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明清家具,尤其以明代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久负盛名。古典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一种审美倾向。我们不应一味地去仿制,必须加以继承和创新,取其精华,把古典的、现代的、时尚的元素加以结合,充分考虑现代人追求生活化、功能化、人性化的需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观念上加以提升和转变,让祖先遗留下来的精髓得以弘扬,做传承古典家具文化脉络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家具 现代家具 中国人 传承 明清家具 文化底蕴 审美倾向 为今用
下载PDF
先秦养生观念发展的医学考古学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丛苍 祁翔 曾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9-790,共12页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发展的肇端。结合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材料,从运动、饮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先秦时期与养生有关或具有一定养生意义的行为和现象。以医学考古学的视角进行长时段考...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发展的肇端。结合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材料,从运动、饮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先秦时期与养生有关或具有一定养生意义的行为和现象。以医学考古学的视角进行长时段考察,先秦养生观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逐渐到有意识、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上升到了对理论的探索总结。此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医学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等方面紧密相关,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积淀凝聚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医学考古学视角下先秦时期养生观念发展的认识,对现今人们了解养生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正确看待康养,提高健康养生的观念,推动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有重要启示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考 先秦时期 养生 阶段性特征 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声乐教育改革的另类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小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声乐教育 教育改革 为今用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制礼作乐
下载PDF
略论正确对待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世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各个方面。如何正确对待我国古代和谐思想,是我们倡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我们要认真钻研,深入分析;去粕取精,古为今用;客观探索,排除偏见;...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的各个方面。如何正确对待我国古代和谐思想,是我们倡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我们要认真钻研,深入分析;去粕取精,古为今用;客观探索,排除偏见;全面思考,综合创新;着眼当前,促进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思想 传统文化 为今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古为今用”与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丽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琵琶记》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认为,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事件,是运用新的价值观念进行学术探讨的... 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琵琶记》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也是20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认为,1956年《琵琶记》"大讨论"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典型事件,是运用新的价值观念进行学术探讨的一个实践:一方面,透视出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在对经典题材的阐释中,古代文学研究中表现出的对政治话语的认同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在遮蔽、躲闪、矛盾、正视的话语表述背后,体现了对《琵琶记》经典价值的某种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今用 《琵琶记》 大讨论
下载PDF
古为今用——毛泽东读史的根本目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3期85-86,共2页
毛泽东非常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现实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因而古为今用是毛泽东读史的根本目的。学习毛泽东古为今用的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为今用 根本目的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席勒戏剧“古为今用”的美育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一禾 《美育学刊》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席勒的美育思想,既是对"艺术创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从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与现代社会进行的一番重新认知。他有意从人类历史的广博资源中寻找艺术再加工的素材,挖掘可能激活今人改造社会之热情的人类普遍天性。... 席勒的美育思想,既是对"艺术创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从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与现代社会进行的一番重新认知。他有意从人类历史的广博资源中寻找艺术再加工的素材,挖掘可能激活今人改造社会之热情的人类普遍天性。席勒的一系列杰出历史剧有意在"古希腊人"的典范指引下塑造人性自然完整的"常人",而且在不同的"失败英雄"之悲剧中深描社会力量的常态分布和政治势力的日常运作。当他用激情引发的智慧之光照进挤满观众的剧院时,他也通过剧院这个"公共渠道",让"美育"高尚人格的柔和光线照彻了整个国家。从经历时间之严苛考验的角度看,席勒"古为今用"的众多戏剧如同莎士比亚的诸多杰作,实现了通古博今、跨越时空的艺术理想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戏剧 美育实践 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遗产观之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科学地评价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承认其相对的真理性和在特定时代的进步价值,予以批判地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应用于现... 科学地评价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承认其相对的真理性和在特定时代的进步价值,予以批判地继承,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古为今用"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继承的基本思想。"古为今用"的含义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应用于现时生活。换言之: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古为今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遗产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古为今用"问题上,要善于区分"糟粕"与"精华",防止二者的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 为今用 发展 毛泽东
下载PDF
冯纪忠的与古为新和当代中国建筑——品读《冯纪忠研究系列丛书》之四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孟潮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作者认为冯纪忠先生提出与古为新理念及其与古为新的规划设计与建筑实践,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贡献。文章从建筑文化领域的几个首创、与古为新理念、与古为新实例以及如何实现与古为新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为新 公民建筑 温故知新 开新 为今用 典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