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莱州湾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守军 崔肖辉 +5 位作者 徐华 张卓 赵秀丽 高宗军 刘强 刘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301,共15页
通过对渤海莱州湾GK138、GK111及GK95孔的255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15属32种。根据底栖有孔虫的丰度和分异度等分布特征和AMS14 C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揭示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共发育3套海相地层,分... 通过对渤海莱州湾GK138、GK111及GK95孔的255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底栖有孔虫15属32种。根据底栖有孔虫的丰度和分异度等分布特征和AMS14 C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揭示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共发育3套海相地层,分别是中更新世晚期的第三海相层、晚更新世的第二海相层和全新世的第一海相层,通过与全球海面变化曲线对比,发现其与MIS7、MIS5和MIS1阶段的高海面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样品的Q型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划分出3组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有孔虫化石组合,第Ⅲ化石组合带为中更新世晚期海侵的产物,为河口-滨岸浅海环境。第Ⅱ化石组合为晚更新世海侵的产物,为潮间带-潮下带沉积环境,第Ⅰ化石组合带为潮上带-潮间带沉积环境。海相地层顶、底板高程和厚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期间发生过不同期次、不同强度的构造活动,而进入全新世以后构造活动相对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晚第四纪 底栖有孔虫 海相地层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东海陆架平北地区残留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张华 过仲阳 陈中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6,共6页
作者利用 1994 - 1995年在东海陆架平北地区获取的 370个柱状样 ,单样长 2 - 4米 ,进行了沉积序列垂向分析和横向地层对比、粒度分析和有孔虫鉴定 ,并结合研究区14 C测年数据 ,结果显示 ,本区表层沉积物自下而上存在三层结构 (第Ⅲ层 -... 作者利用 1994 - 1995年在东海陆架平北地区获取的 370个柱状样 ,单样长 2 - 4米 ,进行了沉积序列垂向分析和横向地层对比、粒度分析和有孔虫鉴定 ,并结合研究区14 C测年数据 ,结果显示 ,本区表层沉积物自下而上存在三层结构 (第Ⅲ层 -第Ⅰ层 ) ,这三层沉积的形成受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海平面波动的控制。即形成于末次冰期最盛时的第Ⅲ层冲积平原相泥质沉积 ;末次冰期结束 ,晚更新世末期海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第Ⅱ层滨、浅海相沉积 ;以及全新世早期海侵过程中形成的第Ⅰ层改造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波动 残留沉积 东海陆架 沉积特征 古环境意义 地层对比
下载PDF
标志沉积层磁组构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丛友滋 韩国忠 +2 位作者 张家强 陈庆强 李从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6,共6页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漫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标志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漫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标志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基本一致,其物源来向却显示出巨大差异;上述两类沉积体与上述现今潮坪、河道漫滩沉积体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均显示出绝然不同的标志特征。然而漫滩物源来向与南京黄土的物源来向却有众多相似之处;上述区域埋藏古土壤搬运介质的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与滨岸潮坪的相似,与舟山及南京的风成沉积相差甚远。上述标志特征揭示表明,其埋藏古土壤母质沉积与该区域风介质搬运及物源来向之间存在明显不同,却与水介质搬运及物源来向存在着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 磁组构 标志沉积层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鹤庆盆地湖相岩心磁化率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新文 强小科 +3 位作者 安芷生 李续斌 李鹏 孙玉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72-382,共11页
鹤庆盆地位于受印度季风影响的中国西南地区,沉积连续,厚度大,是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主要通过对鹤庆湖相岩心磁化率记录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碳酸盐、烧失量和粒度特征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沉积物中磁化率的古环境指示意... 鹤庆盆地位于受印度季风影响的中国西南地区,沉积连续,厚度大,是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主要通过对鹤庆湖相岩心磁化率记录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碳酸盐、烧失量和粒度特征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探讨了沉积物中磁化率的古环境指示意义。本研究发现,磁化率与碳酸盐和烧失量具有显著的相反变化;而与粒度的关系较为复杂。磁化率与指示粗颗粒变化的中值粒径在含砂(砾)层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指示细颗粒变化的<4μm颗粒的相对含量,在湖相粘土沉积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湖相沉积物中的亚铁磁性矿物主要来自于外源带入的粘土粒级碎屑物中。通过分析磁化率对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结合碳酸盐含量、烧失量和粒度变化特征,本研究认为鹤庆盆地湖相岩心的磁化率记录可以用来反映水动力对物源区地表的侵蚀强度和搬运状况,与流域内植被覆盖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在干旱的冰期,植被覆盖度较低,地表侵蚀加剧,带入湖泊的粘土粒级碎屑含量增加,磁化率增高;在湿润的间冰期,植被覆盖度较高,地表侵蚀减弱,粘土粒级碎屑物的带入量减少,磁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盆地 磁化率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32kaB.P.以来东北二龙湾玛珥湖沉积序列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强 汉景泰 李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古环境意义 沉积序列 粒度特征 玛珥湖 东北 短期气候事件 气候记录 气候环境变化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蒸发盐岩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璞珺 任延广 王东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53-62,共10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S113井泉头组蒸发盐岩沉积层序的详细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认为该蒸发盐系属海水与淡水混合成因,其形成与周期性的海水入侵有关。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纪 蒸发盐岩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土壤粒度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毛龙江 李亚兵 +2 位作者 王计平 贾耀锋 邹欣庆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根据对南京江北TZC全新世剖面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一万多年以来的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江北地区第一层古土壤为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时形成,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沛,沙尘暴很少发生,... 根据对南京江北TZC全新世剖面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一万多年以来的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南京江北地区第一层古土壤为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时形成,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沛,沙尘暴很少发生,成壤极其强烈,其成土母质为末次冰期形成的下蜀黄土,主要是在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近3100a来为全新世晚期,季风气候格局发生转变,气候干旱化,沙尘暴频繁发生,在该地区形成了50cm厚的黄土层或表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地区 古环境意义 全新世土壤 粒度分布 南京 全新世晚期 气候干旱化 粒度分析 野外考察 演变特点 成壤环境 研究结果 下蜀黄土 末次冰期 成土母质 黄土堆积 季风气候 沙尘暴 适宜期 土壤 降水量 表土层 黄土层 剖面
下载PDF
南海珊瑚高精度热电离质谱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铀系年龄和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子成 贺剑峰 +3 位作者 罗晓忠 刘桂建 聂宝符 陈特固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9-474,共6页
阐明了热电离质谱(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技术进行铀系定年和示踪研究的特点。从实测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的结果表明;;其铀含量U/238U234和Th/234U比值;;以及铀系年龄均与标准值一致。... 阐明了热电离质谱(TIMS)和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技术进行铀系定年和示踪研究的特点。从实测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的结果表明;;其铀含量U/238U234和Th/234U比值;;以及铀系年龄均与标准值一致。应用该两种技术;;对采自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沙永兴岛230海域的珊瑚测定表明;;其铀含量大多低于3μg/g;;且δ234U(T)值处于150±5范围。这显示了所测定的南海珊瑚距今7000年以来保持着封闭体系;;其骨骼中赋存了原始的热带海洋环境信息。由所测得珊瑚的高精度年龄序列可以揭示南海海域曾出现过的三次高海平面;;分别为距今6799—6307年;;距今4472—4285年和距今1279—1012年。此三阶段与近万年以来中国曾出现过的全新世大暖期和中世纪暖期的热环境相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珊瑚 热电离质谱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铀系年龄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安徽宣城第四纪红土剖面的全氧化铁含量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小平 夏应菲 杨浩 《江苏地质》 CAS 1998年第3期182-185,共4页
对宣城第四纪红土剖面的研究表明,全氧化铁含量能够较好地指示中国南方第四纪气候的波动。与北方黄土古土壤序列相比,宣城剖面的全氧化铁明显较高,指示了南方地区更强的风化成壤作用。
关键词 全氧化铁 第四纪 红土化 安徽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灯影组中C-Sr同位素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曦 凌洪飞 +3 位作者 潘家永 陈永权 冯洪真 蒋少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97-197,共1页
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对于古环境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研究了浙江煤山剖面的新元古代地层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中δ^13C,δ^18O,^87Sr/^86Sr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化。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碳酸盐 环境变化 新元 浙江 同位素演化 陡山沱组 灯影组 古环境意义 碳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陆地植物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卫国 杨洪 +1 位作者 黄永松 李立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33-234,共2页
近年来,随着高温裂解-色谱-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使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成为可能,并已被应用到湖泊沉积物、泥炭等地质记录的古环境研究中。然而,由于目前对陆地植物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组成变化与气候变... 近年来,随着高温裂解-色谱-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使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成为可能,并已被应用到湖泊沉积物、泥炭等地质记录的古环境研究中。然而,由于目前对陆地植物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组成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很好的认识,造成了地质纪录中有机分子化合物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解释的不确定性。笔者利用GC/TE/IRMS方法初步测定了中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植物和黄土估土壤序列中正构烷烃组分(主要来自植物叶蜡)的氢同位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有机分子化合物 植物 土壤 同位素组成 有机分子 陆地植物 化合物 古环境意义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Skolithos遗迹化石的古环境意义:以豫西和尚沟组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智峰 李婉颖 +5 位作者 齐永安 郑伟 许欣 张湘赟 李妲 吴盼盼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1-478,共18页
豫西地区下三叠统遗迹化石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PTME)后遗迹群落由残存向复苏的演变,其中Skolithos以垂直或高角度倾斜于岩层面、被动充填为典型特征,广泛保存于下三叠统和尚沟组。文中以登封、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和... 豫西地区下三叠统遗迹化石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PTME)后遗迹群落由残存向复苏的演变,其中Skolithos以垂直或高角度倾斜于岩层面、被动充填为典型特征,广泛保存于下三叠统和尚沟组。文中以登封、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和尚沟组保存良好的Skolithos遗迹化石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分析Skolithos遗迹属。基于遗迹化石和生物扰动记录反映的生物运动能力、觅食策略、生物与沉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生物改造沉积物的方式,构建出豫西地区和尚沟组生态空间占据和生态系统工程三维空间模式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Skolithos的古环境意义,探讨Skolithos所指示的高生态压力。研究结果表明,经历过PTME事件后的Skolithos遗迹化石主要受到高温、干热气候以及巨型季风等高生态压力的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形成机会主义遗迹组合,在曲流河、滨浅湖环境中广泛发育。该成果可为豫西地区下三叠统的陆相沉积环境以及古生态背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Skolithos遗迹化石 高生态压力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崂山的寒冻风化地貌和风蚀地貌及其古环境意义和旅游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锡清 刘洪滨 《海洋地质动态》 1995年第5期9-11,共3页
崂山的寒冻风化地貌和风蚀地貌,是末次冰期较湿冷和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古环境意义。同时,它们也形成了很多奇特的山岩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 崂山 风化地貌 风蚀地貌 古环境意义 旅游价值
下载PDF
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沟鞭藻孢囊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14
作者 覃军干 吴国瑄 +1 位作者 王吉良 斋藤文纪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通过B-3GC柱状样84个样品的分析,获得了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高分辨率沟鞭藻孢囊记录。B-3GC柱状样中沟鞭藻孢囊化石丰富,包含14属28种孢囊。其中的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是沟鞭藻孢囊组合的优势组分,此外最常见... 通过B-3GC柱状样84个样品的分析,获得了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高分辨率沟鞭藻孢囊记录。B-3GC柱状样中沟鞭藻孢囊化石丰富,包含14属28种孢囊。其中的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是沟鞭藻孢囊组合的优势组分,此外最常见的种类是Protoperidinium孢囊。通过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指标对比,可以确定全新世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的含量变化主要与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相关,Spiniferitesspp.是较暖水的标志,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则指示了偏凉的海水。根据这一指标推测冲绳海槽北部早全新世的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约6500aB.P.后由于黑潮及其分支(主要是对马暖流)的影响增强,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但在3700—2300aB.P.期间因黑潮及其分支强度有所减弱而引起该区域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孢囊组合中异养型沟鞭藻Protope-ridinium孢囊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这一趋势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引起冲绳海槽北部陆源物质输入减少的有力证据。黑潮及其分支影响的加强造成约6000—3700aB.P.和约2300aB.P.以后两个时期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相对贫营养低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孢囊组合 全新世 环境 高分辨率 冲绳海槽北部 沟鞭藻孢囊 早全新世 古环境意义 表层海水 含量变化
下载PDF
安徽郎溪县十字镇第四纪红土理化性质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丹丹 郑祥民 +1 位作者 邓黄月 任少芳 《热带地理》 2017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第四纪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反映中国南方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安徽郎溪县十字镇一处典型黄棕色土-网纹红土剖面的155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并结合磁化率、色度和漫反射光谱数据,再结合前人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 第四纪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反映中国南方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安徽郎溪县十字镇一处典型黄棕色土-网纹红土剖面的155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并结合磁化率、色度和漫反射光谱数据,再结合前人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将郎溪十字镇剖面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进行对比,旨在探索该剖面红土的物源。并且对上部黄棕色土和下部埋藏红土的风化程度进行比较,进而揭示从网纹红土到黄棕色土的转变反映出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样品均不含>2 mm的砾石,砂质量分数较少,以"风尘基本粒组"(10~50μm)为优势粒级,其次为黏粒(<2μm),粒度组成特征反映了明显的风成特性;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对比分析表明,网纹红土平均粒径较上覆黄棕色土细,细粉砂(2~10μm)和黏粒(<2μm)更加集中,说明网纹红土沉积后经历了更强的风化成土过程;2)磁化率、色度和漫反射光谱数据分析表明,网纹红土较上覆黄棕色土含有更多的赤铁矿和针铁矿。这是因为网纹红土形成于中国南方一个极端湿润期,高温高湿的还原环境导致强磁性的亚铁磁性矿物部分被溶解转化为弱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3)郎溪十字镇剖面磁化率值与黏粒(<2μm)质量分数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说明郎溪十字镇剖面的磁化率值具有指示风化作用强度的意义。郎溪十字镇剖面从上部黄棕色土到下部网纹红土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可能反映了中国南方一次重大的气候转型事件,可以被视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对中更新世全球性重大气候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红土 黄棕色土 理化性质 风成特征 古环境意义 郎溪十字镇剖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部晚更新世中期湖相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静 刘懿馨 白友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157-159,164,共4页
首先阐述地质地理背景及样品采集,之后,运用光释光(OSL)测年方法和粒度测试分析,对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孔雀河北岸LX02剖面湖相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测试,获取6个光释光年代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LX02剖面粒度整体情况,重建了(72~51... 首先阐述地质地理背景及样品采集,之后,运用光释光(OSL)测年方法和粒度测试分析,对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孔雀河北岸LX02剖面湖相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测试,获取6个光释光年代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LX02剖面粒度整体情况,重建了(72~51)ka B.P.研究区的气候变化过程,以此明确塔里木盆地东部晚更新世中期湖相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粒度特征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灵山岛早白垩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葛毓柱 钟建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7-940,共14页
灵山岛早白垩灵山岛组发育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野外踏勘船厂、灯塔和千层崖三个剖面,根据沉积外观可分为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两个部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均有发育。其中,变形层段中可见褶皱变形、变形层理... 灵山岛早白垩灵山岛组发育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野外踏勘船厂、灯塔和千层崖三个剖面,根据沉积外观可分为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两个部分。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在变形层段和非变形层段均有发育。其中,变形层段中可见褶皱变形、变形层理及大型负载构造。非变形层段可见火焰构造、同沉积布丁构造和同沉积微断层。研究发现,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尺度大(厚度可至十多米,长度可至数百米),侧向连续性好;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尺度小(厚度仅几个厘米),侧向连续性差。且变形层段和未变形层段厚度统计数据表明,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砂岩厚度无必然联系,而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多出现在粒序砂岩层底部或旋回砂岩层变厚过程中。沉积环境表明,非变形层段和变形层段为一深水低角度斜坡沉积产物。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发育形态和数量受到斜坡地形的控制。结合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分析,认为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为地震,而非变形层段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触发机制为负载作用。锆石测年数据表明灵山岛组与上覆流纹岩沉积时间相近,因此地震活动可能与岩浆侵入或早期火山喷发活动相关。此外,汇总早白垩世重要事件,发现灵山岛组沉积、变冷事件、恐龙迁移、海平面变化和同位素偏移具有时间一致性,因此推断这些事件可能共同对应了早白垩世一次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短期灾难性事件(如早白垩世缺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山岛 早白垩世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触发机制 古环境意义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第四纪海相介形虫的古环境意义
18
作者 田国强 王强 刘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79-84,共6页
本文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钻孔的介形虫化石群古生态的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第四纪海相介形虫的时、空分布及其古环境。文中指出,海相介形虫的分布与该区第四纪海侵层有关,它在距今约0.30Ma形成的海侵层中富集,上述结论... 本文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钻孔的介形虫化石群古生态的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第四纪海相介形虫的时、空分布及其古环境。文中指出,海相介形虫的分布与该区第四纪海侵层有关,它在距今约0.30Ma形成的海侵层中富集,上述结论与对中国东部沿海平原海平面研究所取得的认识(第四纪高海面仅在0.30Ma以来才表现明显)相一致。该区介形虫化石群的成分较渤海西岸稍多,可能与该地区易受外海影响有关;而它又比广东、福建、香港的化石群简单,这可能是气候、水温差异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西岸 中国东部沿海 古环境意义 组合类型 泻湖相 中更新世 浮游有孔虫 动物群 相类型 浅水种
下载PDF
内蒙古嘎顺诺尔湖泊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君兰 李晖 +3 位作者 邓伟 郭小燕 李双 张家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1-668,共8页
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但在不同地区两者的关系不同,一般与磁性矿物来源、种类和赋存粒级有关。查明磁性矿物来源和赋存状态是利用粒度和磁化率恢复古环境的重要基础。通过测定干旱区嘎顺诺尔GXN... 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但在不同地区两者的关系不同,一般与磁性矿物来源、种类和赋存粒级有关。查明磁性矿物来源和赋存状态是利用粒度和磁化率恢复古环境的重要基础。通过测定干旱区嘎顺诺尔GXN剖面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与粒度及两者的相关关系,结合代表性样品的岩石磁学特征,揭示此类地区湖泊沉积物磁性矿物来源和赋存状态,探讨它们在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信息。结果显示,剖面下部(200~105cm)和上部(36~0cm)沉积物磁化率与粗砂含量呈正相关,中部(105~36cm)与粉砂含量呈正相关,表明磁性矿物主要富集于粗颗粒和较粗颗粒组分中。剖面下部和中部沉积物以顺磁性矿物为主,含少量亚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含少量顺磁性矿物;剖面上部沉积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如磁赤铁矿+磁铁矿),含少量顺磁性矿物。根据嘎顺诺尔晚全新世湖泊沉积物剖面的岩性、磁化率和粒度组合特征,可将其划分为河漫滩相沉积(200~105cm)、浅湖相沉积(105~36cm)和滨浅湖相沉积(36~0cm)3个阶段。该湖粒度组分中<4μm和4~64μm颗粒主要反映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受碎屑物来源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而河漫滩相中>64μm粗颗粒组分的峰值是风力作用的结果。河漫滩相及滨浅湖相的磁化率高值则指示了湖面较低,水动力较强,有较多的磁性矿物随粗颗粒入湖;浅湖相的磁化率低值则指示该时期湖面较高,水动力较弱,磁性矿物随入湖粗颗粒含量的减少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顺诺尔 磁化率 粒度 古环境意义
原文传递
华南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58
20
作者 王永标 童金南 +1 位作者 王家生 周修高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2-558,共7页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化石,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向深水区逐渐尖灭.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parvus化石,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向深水区逐渐尖灭.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基质和中、粗晶方解石指状体或斑点所组成.微生物岩中的生物化石以微生物为主要特征,同时伴生有小型腹足类、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化石.这一以微生物为特征的生物化石组合代表了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残存下来的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化石群落.大绝灭界线之上钙质微生物岩的突然出现是二叠纪末全球事件在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的具体反映.由于前人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深水相或浅海陆棚中、下部剖面上,而华南钙质微生物岩则主要分布在浅水或极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剖面上.因此,通过对钙质微生物岩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及古生态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事件在古海洋不同水深区的具体表现,为认识全球事件的实质和过程提供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上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二叠纪末 古环境意义 钙质 绝灭 华南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parvus 全球事件 碳酸盐台地 双壳类化石 台地相 生物礁相 煤山剖面 主要特征 生物化石 化石群落 化石组合 生物学 浅水 牙形石 深水区 方解石 腹足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