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琴指法“蠲”的释义及其历史流变考
- 1
-
-
作者
刘阳
-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6,167,共14页
-
文摘
“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琴指法,早在《碣石调·幽兰》中已经出现。然而,在流传过程中,“蠲”的演奏法却变化繁复。因此,探究“蠲”的演变源流,有助于厘清该指法的发展脉络,理解其历史面貌,乃至于反哺当代的演奏。该文通过集释各时期琴书所载的“蠲”字,整理各家谱本,从时间、版本等角度做比较,以指法“蠲”的名称、字形、奏法三方面为视角,试分析“蠲”的发展过程,还原其历史面貌。
-
关键词
蠲
古琴指法
演奏法
-
Keywords
juan
guqin fingering
method of performance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古琴演奏指法的起源及雏形
- 2
-
-
作者
董文静
-
机构
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
出处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5-138,共4页
-
文摘
古琴指法是琴学理论在表演艺术上的集中体现。由于古琴艺术的谱式是奏法谱,其记录形式主要依靠对指法的记录,因此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技法的演奏,同时还承载着音乐的记录。通过对远古至汉魏时期古琴指法文献与图片的梳理、分析、考证,探究古琴指法的起源应在先秦时期,而随着文人雅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汉魏之际古琴指法的发展较为丰富完善。
-
关键词
先秦
汉魏
古琴指法
-
Keywords
the Pre-Qin Period
the Han-Wei Period
Guqin fingering
-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
-
题名擘托指法源流考
- 3
-
-
作者
朱麒润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
文摘
北魏时,古琴指法有擘无托,且擘的运指方向为由身至徽向外出弦。唐代擘、托二法始成对举,出弦为擘,入弦为托,是为古法。宋代以出弦为托,入弦为擘,是为今法。历宋、元、明、清四代及至民国,擘、托古法与今法并世而存。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后出诸谱皆用今法擘、托。因擘、托运指方向在指掌参考系与徽身参考系中相反,且在徽身参考系中,古法擘、托的运指方向与擘、托二字所蕴含的方向性之间存在语义冲突,从而导致擘、托发生古今之变。清人不究源流,托古改制,颠倒擘、托的古今之法,却为仰托指法的形成廓清了语词上的逻辑障碍。如今擘、托不用古法而尽用今法,皆因古法无人传承而今法传者众多。
-
关键词
擘托
仰托
古琴指法
指法嬗变
托古改制
-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
-
题名古琴守艺人:佛山梁球的琴乐实践及琴道观
- 4
-
-
作者
代宏
陈秀怡
-
机构
星海音乐学院
-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
基金
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佛山祖庙音声、地缘与民间信仰的互动研究”(编号:2019WTSCX048)研究成果。
-
文摘
广东佛山古琴是岭南古琴的一支,这里历史上有陈子升、邝露等众多琴家。梁球是佛山本土琴人,有古琴家学渊源。多年来他在佛山推广古琴音乐,对岭南古琴的传承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梁球认为古琴的声音体现了天、地、人即大自然的声音,其家传琴谱《得道(仙翁操)》继承了传统琴曲古朴简练的特点,又与当代岭南琴曲《仙翁操》有明显的共性特征。梁球的琴道思想建立在儒、释、道特别是儒、道思想融合的基础之上,强调琴道与琴技并重,琴人应修德为本,在提高琴技的同时努力完善自身,成为一位君子。同时,他追求琴乐的和雅清淡,保留了佛山老一辈琴人的思想,也体现了他们面对现代社会的坚守与调适。
-
关键词
佛山古琴
梁球
“梁氏古琴指法”
斫琴
琴道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两部古琴《辑览》的编纂者考辨
- 5
-
-
作者
严晓星
-
机构
<江海晚报>社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2期7-17,共11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断定《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两部古琴学术史上划时代经典工具书的确是在查阜西领导、主持之下完成的,查阜西的劳动贯穿整个编纂过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最主要作用,他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当下,有人将作为查阜西的助手之一而参与其事的顾梅羹,说成是两部《辑览》的"主笔",这一说法是歪曲历史事实的。
-
关键词
查阜西
顾梅羹
存见古琴曲谱辑览
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
王迪
琴曲集成
编纂者
-
Keywords
Zha Fuxi
Gu Meigeng
"Collection of music score of Guqin"
"Collection of fingers technique notation of Guqin"
Wang Di
Collection of Guqin song
editor
-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广陵散》指法“泼攦”续考
- 6
-
-
作者
严晓星
-
机构
南通<江海晚报>社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
文摘
琴曲《广陵散》中的独特指法"泼攦",早在宋代就已为沈括等人所措意,但随着古琴曲在弹奏中指法的演变等原因,后人对"泼攦"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本文在王世襄、王迪两位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版本比较,更借助了传统的训诂学、音韵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泼攦"在后世谱本中的演化形式,最终肯定了王世襄先生的结论。
-
关键词
广陵散
古琴指法
泼攦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琴曲山水意象的生命精神
被引量:3
- 7
-
-
作者
郑小龙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岭南传统音乐服务于美育建设的创造性转化研究”(GD20YYS12)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山水意象是古代琴曲的重要命题,古代琴谱中“文字式琴论”和“指法式音响隐喻”的撰写逻辑隐含着古人对于山水意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追求。琴谱和琴乐作为一个极其开放的“召唤结构”,期待琴人通过反复思考和领悟以填补其中的“空白”之处,尤其对于失传的琴曲来说,需要打谱者发挥更多创造性研究工作。琴人在修习琴曲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达到浑朴天真、情真意切的“高峰体验”,完成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可以说,琴人研习琴乐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心见性的过程。
-
关键词
琴人
古琴指法
山水意象
生命精神
-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J648.31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