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会聚重磁化圆求剩磁方向、古磁极及古纬度的程度
1
作者 顾心如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文介绍了 Halls[1]提出的《根据会聚重磁化圆求剩磁方向的最小二乘法》的原理 ,据此编制了求剩磁方向、古磁极及古纬度的程序。这种方法可应用于需要求出诸会聚大圆的最佳交点的任何问题 ,因此除了古地磁学外 ,它还可应用于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重磁化圆 剩磁方向 古磁极 纬度 磁法勘探
下载PDF
华北基性岩墙群的古地磁极及其哥伦比亚超大陆重建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贵廷 Henry HALLS +3 位作者 Don DAVIS 黄宝玲 杨默函 王传成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0-658,共9页
从华北克拉通的中西部和东部发育的基性岩墙群获得三个精确定年的实际古地磁极位置(VGPs)。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恒山GU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769±3Ma,该岩墙的古地磁给出古地磁极位置在北纬36°,东经247°(dp=2,dm=4);华北... 从华北克拉通的中西部和东部发育的基性岩墙群获得三个精确定年的实际古地磁极位置(VGPs)。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恒山GU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769±3Ma,该岩墙的古地磁给出古地磁极位置在北纬36°,东经247°(dp=2,dm=4);华北克拉通东部DY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620.8±6.9Ma,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6.9°东经81.9°(dp=4.31,dm=6.09);东部另一条岩墙LW4的SHRIMP U-Pb年龄为1157±18Ma,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27.1°东经162°(dp=15.8,dm=18.7)。通过将这三个从基性岩墙获得的华北克拉通古地磁极位置与加拿大地盾的中元古代视极移曲线对比,在中元古代早期(1800~16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一起同属哥伦比亚超大陆,而在中元古代晚期(1600~12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分离,响应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磁极 华北克拉通 加拿大地盾 哥伦比亚超大陆
下载PDF
酒西盆地晚二叠世古地磁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孟自芳 黄华芳 +1 位作者 陈延章 Robert S.Coe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根据甘肃酒西盆地大黄沟剖面上二叠统“窑沟群”的古地磁资料确定了该盆地晚二叠世古地磁极位置及该区与华北地块的大地构造关系。剖面厚度约684米,共采集33层58个样品。对全部样品进行系统退磁处理后分离出了次生成因的低温分量和... 本文根据甘肃酒西盆地大黄沟剖面上二叠统“窑沟群”的古地磁资料确定了该盆地晚二叠世古地磁极位置及该区与华北地块的大地构造关系。剖面厚度约684米,共采集33层58个样品。对全部样品进行系统退磁处理后分离出了次生成因的低温分量和原生成因的高温分量。高温分量磁化方向经倾斜改正后密集度显著增强,平均磁化方向为-28.0°N/132.9°E(α95=4.7,K=47.1),相应的古地磁位于42.4°N/350.9°E(A95=3.9,K=67.8),均以99%以上的置信度通过了褶皱检验。由此可知,高温分量是在岩层发生褶皱之前获得的厚生剩磁,所代表的时限属基亚曼反向极性间隔。上述古地磁极位置与其他作者在山西、河北等地获得的结果极为相近,表明酒西盆地至少在晚二叠世就是华北地块的一部分。华北地块与塔里木地块在晚二叠世期间是两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古边界应位于酒西盆地以西,很可能是阿尔金断裂的前身或与之相当的断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磁极 大地构造 盆地
下载PDF
中国北方第四纪磁性地层记录的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耦合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国璋 岳乐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1-94,共4页
应用古地磁学原理,分析了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泥河湾盆地、黄海陆架磁性地层记录的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四纪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Matuyama/Gauss极性界限、Brunhes/Matuyama极性界限与第... 应用古地磁学原理,分析了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泥河湾盆地、黄海陆架磁性地层记录的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四纪古地磁极倒转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Matuyama/Gauss极性界限、Brunhes/Matuyama极性界限与第四纪气候变冷期相对应,Matuyama负极性时中的正极性亚时及Brunhes正极性时中的负极性亚时与气候变暖期相一致。因而,第四纪古地磁极倒转可能是第四纪气候冷暖波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磁性地层 磁极倒转 气候变化 中国北部
下载PDF
古地磁方向或古地磁极的相关组合
5
作者 P.L.McFadden 曲赞 《地质科学译丛》 1996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根据m组古地磁方向或古地磁极数据,采用数学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综合研究二者内在关系的简单方法。在我们所应用的m组数据中,数据量差别很大,每组的合成向量也未知。采用费歇尔分布的数值分析表明,若给出一组适当的平均值,即使这组... 本文根据m组古地磁方向或古地磁极数据,采用数学分析原理,提出了一种综合研究二者内在关系的简单方法。在我们所应用的m组数据中,数据量差别很大,每组的合成向量也未知。采用费歇尔分布的数值分析表明,若给出一组适当的平均值,即使这组数据的精度变化很大,也会获得极为可信的值R。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不必考虑是否每组数据本身能够摆脱长期变化的影响,即使涉及到数据中单一的VGP也不例外。例如,作者曾利用该方法确定出北美白垩纪时期的古地磁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极 单位向量 精度参数 地磁方向 地磁
下载PDF
依据古地磁资料探讨华北和华南块体运动及其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79
6
作者 吴汉宁 常承法 +1 位作者 刘椿 钟大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1-214,共14页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古地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了部分数据,经统计分析计算,得到华南和华北块体的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由此导出两块体的运动形式和北向运动速度分量,估算了两块体...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古地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了部分数据,经统计分析计算,得到华南和华北块体的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由此导出两块体的运动形式和北向运动速度分量,估算了两块体间的南北向距离,即秦岭海域的宽度,指出两块体拼合的时限,并根据华北、华南块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探讨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对秦岭研究中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和华南块体 秦岭 造山带 磁极移曲线 纬度变化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永安 陈岩 +2 位作者 Cogne Jean PASCAL Gilder STUART 孙东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地磁极:λ=4.9°,ψ=120.6°,古纬度=36.4°N。从古地磁结果认为:①托云和奥依塔格相对托云地区产生顺时针旋转;②这两个地区古纬度为31°~36°左右,与塔里木平均古纬度30°N是基本一致的,但与现在纬度差达8°~10°左右,造成纬度差主要原因是构造运动造成的;③塔里木晚侏罗世古地磁亦与华北、华南基本一致,说明晚侏罗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板块已联合成一个整体,拼合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其位于热带—亚热带古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晚侏罗世 地磁 气候环境 纬度 磁极 新疆
下载PDF
古地磁方法在古大陆再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岩 温珍河 +1 位作者 高志清 侯方辉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古大陆再造是全球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大陆位置的恢复是古大陆再造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古地磁方法的突破为古大陆位置恢复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使古大陆位置恢复由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半定量研究。从古地磁方法在古大陆位置恢复研... 古大陆再造是全球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大陆位置的恢复是古大陆再造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古地磁方法的突破为古大陆位置恢复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使古大陆位置恢复由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半定量研究。从古地磁方法在古大陆位置恢复研究中的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古地磁方法的原理、古地磁样品采集、古纬度和古地磁极计算、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介绍了极移曲线对比和漂移量旋转量对比2种恢复古大陆位置的方法,探讨了这2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再造 纬度 磁极 大地构造
下载PDF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新秒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1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重建中的SWAET连接方式及后来我国旅澳学者李正祥博士等人的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最近 ,澳大利亚的专家们对Rodinia的裂解时间以及华南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又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观点。W... 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重建中的SWAET连接方式及后来我国旅澳学者李正祥博士等人的修正和补充 ,近年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最近 ,澳大利亚的专家们对Rodinia的裂解时间以及华南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又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观点。Wingate和Gidding通过对澳大利亚Pilbara克拉通上的MundineWell岩墙群的地质年代和古地磁的研究 ,得出大约在 75 5Ma时 ,该地的古磁极 (MDS)大约在 135°E ,4 6°N ,A95=4°。从而推断东冈瓦纳和劳伦古陆的裂解时间大约在 75 5Ma之前 ,比原来 72 3Ma约提前了至少 30Ma。李正祥对澳大利亚西北部的Kim berley地块南部新元古代的Walsh冰碛层中的粉色“白云石冒”进行了研究 ,得到古磁极 (WTC)为2 1.5°S ,2 82 .4°E ,dp =12 .2° ,dm =15 .4° ,从而认为Walsh冰川与Marinoan冰川不同期 ,而更类似于Sturtian冰川 ,推断两大陆的裂解时间发生在大约 75 0Ma之前 ,与前者的结论相似。Evanse,李正祥等人通过对华南地块大约 (74 8± 12 )Ma的三峡地区震旦纪的莲沱组的 15 7个样品的分析研究 ,并结合前人在云南的工作结果 ,得到华南地块的综合古地磁极为 0 4 .4°N ,16 1.1°E ,A95=12 .9° ,Q =7。依据这个新磁极 ,推断出华南地块和澳大利亚及劳伦古陆的连接方式可能有 3种。但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 RODINIA超大陆 磁极 华南地块 劳伦 澳大利亚 连接方式
下载PDF
新元古时期中国华南和华北陆块的相对位置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治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作者试图抛开Rodinia超大陆的概念,从我国现有的新元古—早古生代的古地磁数据出发,利用挪威地质调查所提供的“GMAP”程序作图,探讨新元古时期华南和华北陆块的古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澳大利亚的相对位置。
关键词 华南陆块 华北陆块 相对位置 磁极 新元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古大陆再造GIS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辉 陈建平 +2 位作者 于淼 于萍萍 严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3-693,共11页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古大陆的复原与再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为古大陆再造系统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见古大陆再造软件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以古地磁和欧拉旋转...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古大陆的复原与再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为古大陆再造系统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见古大陆再造软件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以古地磁和欧拉旋转为基本模型的古大陆再造系统,通过对古地磁极、欧拉极等一些地质与几何要素的计算来定量描述板块的位置、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属性,同时能对这些地质要素的数据和板块的数据进行管理,方便查询、检索、分析与展示,并以羌塘、拉萨、喜马拉雅3个地块为例对古陆再造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再造 磁极 欧拉极
下载PDF
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古地磁学初步研究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南 吴汉宁 +10 位作者 李玉玉 卫弼天 周亚楠 张伟杰 高扬 于亮 武佳坤 霍斐斐 刘雨纯 王保锋 程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7-1070,共14页
本文报道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龙木措组灰岩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据此探讨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的古位置及其起源问题.在日土县龙木措北岸(34.4°N,80.3°E)龙木措组中采集了10个采点,共125块古地磁独立定向样品.岩相学与岩石磁学... 本文报道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龙木措组灰岩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据此探讨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的古位置及其起源问题.在日土县龙木措北岸(34.4°N,80.3°E)龙木措组中采集了10个采点,共125块古地磁独立定向样品.岩相学与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系统热退磁与交变退磁显示,退磁曲线具有双分量或单分量特征,单分量方向与双分量中稳定趋向原点的高温/高场分量方向一致,在采点水平下的平均方向为Ds=321.8°,I_(s)=41.7°,k_(s)=31.1,α_(95)=10.1°,N=8,该平均方向在样品水平下可通过C级倒转检验,对应的古地磁极位置(λ_(p)=-55.3°N,φ_(p)=163.3°E(dp/dm=7.6°/12.4°))显著区别于羌北地块晚古生代以来可靠的古地磁极位置,可能代表了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方向.结合地质学证据,本文提出羌北地块早-中志留世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古纬度为24.0°S),此时羌北地块可能与华南地块位置接近,位于冈瓦纳大陆的印度板块北侧古大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北地块 早-中志留世 地磁学 倒转检验 磁极
下载PDF
滇中—川西昆阳群层序归属的古地磁学依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效仁 吴延之 +1 位作者 刘继顺 李杏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总结昆阳群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层位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昆阳群的古地磁研究成果与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及华夏地块对比发现,它们在中晚元古宙的视极移路径相似,均存在一个较大的极环,可与Logan极环相比,其古地磁纬度与沉积环境... 在总结昆阳群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层位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将昆阳群的古地磁研究成果与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及华夏地块对比发现,它们在中晚元古宙的视极移路径相似,均存在一个较大的极环,可与Logan极环相比,其古地磁纬度与沉积环境吻合,变化趋势、幅度相同,并且古地磁极性可比,证明因民组是昆阳群的最下部层位,黄草岭组沉积较晚,支持昆阳群层位划分的“倒层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群 地磁 磁极 层序归属
下载PDF
柴达木地块晚石炭世的古地理位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燕平 M.Mc Williams +1 位作者 谭承泽 朱鸿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7-32,共6页
作者由柴达木地块上得到的晚石炭世灰岩和砂岩的古地磁资料表明,该地块在晚石炭世时位于北纬26°,与当时的塔里木地块相邻或可能是塔里木地块的一部分。因而,柴达木地块应是安哥拉古陆的南界。晚石炭世之后,柴达木地块上的采点相对... 作者由柴达木地块上得到的晚石炭世灰岩和砂岩的古地磁资料表明,该地块在晚石炭世时位于北纬26°,与当时的塔里木地块相邻或可能是塔里木地块的一部分。因而,柴达木地块应是安哥拉古陆的南界。晚石炭世之后,柴达木地块上的采点相对于塔里木地块有过运动,表现为柴达木地块相对于塔里术地块沿阿尔金断层向东移动和作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剩磁 剩磁偏角 剩磁倾角 磁极
下载PDF
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结果及二叠纪中国大陆的重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燕平 R.沙普斯 +6 位作者 M.麦克威廉斯 A.考克斯 李永安 李强 高振家 张正坤 翟永健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2-33,共12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的三个剖面中采集的标本,获得了两个古地磁极:一个获自灰岩剖面(λ=65°N,φ=163°E,K=128,A_(?5)=4°,n=11).另一个获自两个玄武岩剖面(λ=55°N,φ=172°E,K=66,A_(95)=4°,n=21)...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的三个剖面中采集的标本,获得了两个古地磁极:一个获自灰岩剖面(λ=65°N,φ=163°E,K=128,A_(?5)=4°,n=11).另一个获自两个玄武岩剖面(λ=55°N,φ=172°E,K=66,A_(95)=4°,n=21).结合原先已发表的数据,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场为λ=61°N,φ=177°E.K=98.A_(95)=9°,N=4.塔里木地块古纬度比中朝、扬子地块高得多,认为这些地块是分开的大陆地块.晚二叠世.塔里木、西伯利亚、中朝、扬子地块之间发生过重要的相对运动表明.地质上推断的晚古生代碰撞、并合作用在中亚及东亚的复合构造演变才刚刚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下二叠统 磁极相对运动 生代碰撞 并合
下载PDF
湖北大洪山地区中、晚元古代若干古地磁结果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国柱 刘育燕 《湖北地质》 1992年第1期79-85,共7页
湖北大洪山地区中、晚元古代(1350~650Ma)35个岩石样品经热退磁、SCT超导磁力仪测量,获得若干古地磁结果。其中,中元古界打鼓石群古地磁极位置为:λ28.4°(N),11.5°(E);上元古界花山群为:λ39.6°(N),358.8°(E);震... 湖北大洪山地区中、晚元古代(1350~650Ma)35个岩石样品经热退磁、SCT超导磁力仪测量,获得若干古地磁结果。其中,中元古界打鼓石群古地磁极位置为:λ28.4°(N),11.5°(E);上元古界花山群为:λ39.6°(N),358.8°(E);震旦系莲沱组为:λ48.3°(N),13.1°(E),并计算了它们的古纬度。结果表明,它们的古地极关系密切,呈有规律移动。古纬度在17°N~3.5°S之间,处于低纬度地区。在蓟县纪雾迷山—洪水庄时期,蓟县地区与大洪山地区相距4500km以上。从那时起到现在,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间至少相对运动了36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极位置 纬度 打鼓石群 花山群 莲沱组
下载PDF
闽粤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森永速男 井口博夫 宫田隆夫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 在福建沙县至上杭、广东兴宁至河源上白垩统采集古地磁学定向样品390个(39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表明,闽粤两地的晚白垩世古地磁学数据具有良好的重合性,其中,福建:古地磁偏角11.7°,古地磁倾角42.9°,古地磁极位置北纬79.4°,东径210.3°;广东:古地磁偏角10.7°,古地磁倾角44.0°,古地磁极位置北纬80.1°,东径193.4°.该古地磁学数据反映了中国华南地区自晚白垩世至今曾经历过一个大约10°左右的区域性顺时针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地磁学 磁极 地磁偏角
下载PDF
华北陆块早三叠世刘家沟组古地磁学新数据
18
作者 田五红 牛修凯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在河北武安大淑村刘家沟组布采点13个,采样91个,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在早三叠世时尚未形成一体,自早三叠世至今,华北陆块以反时针,扬子陆块以顺时针,各自旋转了数十度.
关键词 刘家沟组 地磁学 磁极 地磁偏角
下载PDF
芬诺斯堪的亚古陆的地壳演化——古地磁证据
19
作者 L.J.Pesonen 郝天珧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4期94-94,共1页
芬诺斯堪的亚古陆从太古代到第三纪的古地磁极是依照和运用修改过的Bridar-Puff分类计算法得到的。应用这种新的“滤波”方法,可筛选出那些最好的、最可靠的作为分析用的磁极。采用这种滤波法应考虑下列情况:1.岩石单元的层位;2.岩石的... 芬诺斯堪的亚古陆从太古代到第三纪的古地磁极是依照和运用修改过的Bridar-Puff分类计算法得到的。应用这种新的“滤波”方法,可筛选出那些最好的、最可靠的作为分析用的磁极。采用这种滤波法应考虑下列情况:1.岩石单元的层位;2.岩石的年令;3.磁化组分的年代;4.古地磁方向的散布;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演化 地磁方向 磁极 诺斯 视极移曲线 分类计算 单元的 天然剩磁 克拉通
下载PDF
运用古地磁学方法探讨欧亚几个区域构造问题
20
作者 陈琦 周南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0年第4期50-59,共10页
古地磁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近二十年来古地磁学对地质学理论上的变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由于古地磁学能定量地获得地质历史中的古地磁极的座标位置、标本形成时期取样点的古... 古地磁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近二十年来古地磁学对地质学理论上的变革,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由于古地磁学能定量地获得地质历史中的古地磁极的座标位置、标本形成时期取样点的古纬度,测定出一些有关岩石的磁性特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学 磁极 区域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 地质历史 纬度 特征参量 旋扭构造体系 山字型构造 三迭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