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读古籍要重视对方言的运用
1
作者 贾作林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3期62-63,共2页
《管子》中"垦草入邑"在别的文献中记作"垦草仞邑",学者认为"仞"是正字,"入"是误写。结合方言论析,认为"入"才是正确的。由此出发,进而阐述方言材料对校读古籍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入邑” 古籍校读 秦陇方言
下载PDF
校读法的概念、范围与条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逵夫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3期1-4,7,共5页
本文对八十多年来校读法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者们对这个名称的使用理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同文献学、校勘学混同与重合,六十年代初彭铎发表《古籍校读法》,对校读法的概念、具体进行的方... 本文对八十多年来校读法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者们对这个名称的使用理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同文献学、校勘学混同与重合,六十年代初彭铎发表《古籍校读法》,对校读法的概念、具体进行的方法、涉及的范围作了论述,七十年代末彭先生又发表《古籍校读法与语法学习》,对校读法的作用等作了深入的论述。彭铎继承陈钟凡、孙德谦之说而加以发展,确定了校读法的基本形式,使校读法作为一种学习与研究古文献、古汉语的方法同校勘学、文献学相辅相成,鼎足而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钟凡 彭铎 古籍校读法》 古籍校读与语法学习》 《文言文
下载PDF
郑麐翻译思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军超 《英语教师》 2014年第10期66-72,共7页
郑麐虽在藏书界颇有名望,也曾为"中学"西传努力过,但是在大陆乃至港澳台出版的相关中国翻译史上却籍籍无名。通过对他生平的梳理并借助于对他相关译著的分析能真正为他的译介行为"正名",同时也能为现世的"中学... 郑麐虽在藏书界颇有名望,也曾为"中学"西传努力过,但是在大陆乃至港澳台出版的相关中国翻译史上却籍籍无名。通过对他生平的梳理并借助于对他相关译著的分析能真正为他的译介行为"正名",同时也能为现世的"中学"西传提供借鉴。郑麐一生匆忙,译大于个人私利,先秦群经诸子的西译对他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古籍校读新论》作为郑麐翻译思想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翻译思想的总论,出版有限的两个译例《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翻译成为他翻译行为的典范,而贯穿他所有翻译行为的翻译动机、文本选译模式和翻译策略使得承诺伦理与交流伦理成为主导他一生翻译事业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麐 《中国古籍校读新论》 《道德经》 《孙子兵法》 翻译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