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蜀慕楚——新都马家木椁大墓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九
1
作者 索德浩 《天府新论》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1980年3月,四川省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公社第三生产队修整晒坝时,意外地在其东北方向发现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圹平面近方形,长10.45米、宽9.20米,坑壁基本垂直。墓圹的西面有一条斜坡墓道,长8.82米、宽5.50米。墓圹内修... 1980年3月,四川省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公社第三生产队修整晒坝时,意外地在其东北方向发现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圹平面近方形,长10.45米、宽9.20米,坑壁基本垂直。墓圹的西面有一条斜坡墓道,长8.82米、宽5.50米。墓圹内修建椁室,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30米、南北宽6.76米(图1)。木椁与墓圹间有0.8~1.0米的空隙,靠椁壁填充厚约0.3米的青膏泥,其外则夯以夹沙黄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竖穴土坑木椁墓 椁室 青膏 东北方向 成都市新都区
下载PDF
首届“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与古蜀文明探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2
作者 伍文 《文史杂志》 2024年第1期90-90,共1页
2023年11月29日—3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厅等单位指导,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共彭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首届“竹瓦街窖藏青铜器与古蜀文明探源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彭州举行。
关键词 中国先秦史学会 古蜀文明 窖藏青铜器 文史研究馆 竹瓦街 四川彭州 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大学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三:略论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上)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的晚期(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了整个股商时代,直到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其后又经过十二桥文化阶段,发展到春秋前期(约公元前600年),持续发展达1600年之久,并...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中原二里头夏文化的晚期(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了整个股商时代,直到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00年),其后又经过十二桥文化阶段,发展到春秋前期(约公元前600年),持续发展达1600年之久,并以其独有的文化特征雄踞于中国西南,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不多见的。.三星堆祭祀坑内出土的黄金制品和大型青铜器群,不论在科学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如从总体上概括三星堆文化的内涵特点,可以说,神权文明是三星堆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特质,而青铜文明则深刻体现了三星堆文化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中国古代史 古蜀文明 青铜文明 十二桥文化 夏文化 二里头 西周初期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四:略论三星堆文化的内涵(下)
4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祭祀坑”与宗教信仰体系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仅仅反映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似乎三星堆文化还处在文明或复杂社会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的学者则认为,三星堆文化主要反映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但也有自然崇拜。还有的学者认为,三星... “祭祀坑”与宗教信仰体系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仅仅反映了古蜀人的自然崇拜,似乎三星堆文化还处在文明或复杂社会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的学者则认为,三星堆文化主要反映了古蜀人的祖先崇拜,但也有自然崇拜。还有的学者认为,三星堆文物揭示了古蜀昌盛的太阳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青铜文化 古蜀文明 古蜀 自然崇拜 太阳崇拜 祖先崇拜 祭祀坑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系列之一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5
作者 陈剑 《天府新论》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三星堆遗址一号、二号祭祀坑为代表的系列重要考古成果的公布,国内外学术界对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古蜀文明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关于古蜀文明渊源的探索工作也一直没有中断。宝墩遗址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三星堆遗址一号、二号祭祀坑为代表的系列重要考古成果的公布,国内外学术界对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古蜀文明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关于古蜀文明渊源的探索工作也一直没有中断。宝墩遗址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的考古新成果明确了宝墩文化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前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考古成果 宝墩文化 史前城址 宝墩遗址 营盘山遗址 三星堆遗址 成都平原
下载PDF
金沙遗址:古蜀文明的灿烂篇章
6
作者 刘卓驭 《四川档案》 2023年第5期58-59,共2页
神秘的古蜀文化持续吸引着国人的关注,金沙遗址通常被认为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王国在成都平原的另一个王都。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用于祭祀的礼器,兵器则较少。因此有学者推测:三星堆古城或许仅作为古蜀国的宗教中心。在遭遇外族入侵的... 神秘的古蜀文化持续吸引着国人的关注,金沙遗址通常被认为是继三星堆之后,古蜀王国在成都平原的另一个王都。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用于祭祀的礼器,兵器则较少。因此有学者推测:三星堆古城或许仅作为古蜀国的宗教中心。在遭遇外族入侵的攻击时,缺乏军事抵抗能力。后来被成都的金沙遗址所取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成都地区。古蜀国政治文化中心南迁至成都,古蜀文化从此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中心 古蜀文化 古蜀文明 外族入侵 金沙遗址 古蜀王国 古蜀 三星堆遗址
下载PDF
论古蜀文明的的起源与其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沈长云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其基本特征为:第一,为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第二,...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其基本特征为:第一,为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第二,它拥有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第三,为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地理环境 古蜀文化特征
下载PDF
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关于三星堆文化研究的论争和前景 被引量:5
8
作者 段渝 《天府新论》 1993年第6期74-81,共8页
关键词 三星堆文化 古蜀文明 研究
下载PDF
古蜀文明的新诠释——评黄剑华著《天门》一书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绍明 《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古蜀文明 中华文明 文物考古 考古发现 文明 国学 多元一体 诠释 事实 共识
下载PDF
古蜀文明探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小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17,共11页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域,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域,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部族已迁至峨山一带定居,并成为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直到夏代前期,和人部族被迫再次南迁,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开明人对古蜀地域文明的影响,因春秋中叶开明人西迁入古蜀地域而起。大约周桓王或周庄王时,开明人在古蜀地域建国,始有开明国。不久,开明王国就取代杜宇王国成为古蜀地域最强大的国家。开明王国延续了12代王朝,约三百八十年,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国,中原史家称之为"灭蜀"。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被学术及非学术界认为古蜀人蜀国的遗物。事实上,诸多证据表明,三星堆并非古蜀人遗址,而应是苗族先民即当时的三苗部族在南迁过程中最后一个三苗国的遗址,它是两千多年三苗国历史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古和夷部族 开明国 三星堆 三苗国
下载PDF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的新探讨——黄剑华著《古蜀的辉煌》序言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继和 杨荣新 《四川文物》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三星堆考古发现,使一个巳经失落的古老的巴蜀文明,闪现出耀眼的光芒。研究三星堆文化是中国考古学,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三星堆文化面貌的神奇和文化渊源的扑朔迷离,也为我们的认识和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对此作了... 三星堆考古发现,使一个巳经失落的古老的巴蜀文明,闪现出耀眼的光芒。研究三星堆文化是中国考古学,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三星堆文化面貌的神奇和文化渊源的扑朔迷离,也为我们的认识和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并对《古蜀的辉煌》一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探索,作了热情的介绍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考古发现 古蜀文明 学术研究 评价
下载PDF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向 《中华文化论坛》 1994年第1期38-46,64,共10页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林向玉石牙璋是我国先秦时期特有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及沿海岛屿,对研究中华古代文明的区域划分与流变甚有种益。笔者曾撰《中国牙璋与研究》讨论它的命名、类型与年代、渊源与功能等问题。①这里着重讨论以...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林向玉石牙璋是我国先秦时期特有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及沿海岛屿,对研究中华古代文明的区域划分与流变甚有种益。笔者曾撰《中国牙璋与研究》讨论它的命名、类型与年代、渊源与功能等问题。①这里着重讨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中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牙璋 广汉三星堆 中国及邻近地区 博物馆 红河流域 祭祀坑 三星堆遗址 巴蜀文化 香港中文大学
下载PDF
三星堆与古蜀文明探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继和 《巴蜀史志》 2021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以三星堆和金沙两个古蜀国王都为文化地标的殷周时代巴蜀辉煌青铜文明,代表初期古蜀文明最光辉、“亦殊玮瑰绝丽”a的最高成就。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相当于殷墟中期古蜀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古蜀方国王都。三星堆文化衰落后,古蜀人迁移到... 以三星堆和金沙两个古蜀国王都为文化地标的殷周时代巴蜀辉煌青铜文明,代表初期古蜀文明最光辉、“亦殊玮瑰绝丽”a的最高成就。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相当于殷墟中期古蜀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古蜀方国王都。三星堆文化衰落后,古蜀人迁移到成都平原中心,创造性转化发展为十二桥文化,建立以“金沙遗址”为标识的古蜀方国新王都。从那时起,至今3000多年,成都城址再没有迁徙,这是成都成为一座具有“城不改址三千载,址不改名二千五”唯一特征的世界历史都市的文脉发展的根与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三星堆文化 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 古蜀 方国 金沙遗址 成都平原
下载PDF
从鸟形图像的音乐意义与“凫氏为乐官”说考论古蜀文明与中华礼乐文明起源
14
作者 沈博 幸晓峰 《音乐探索》 2020年第2期74-79,共6页
音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而发生,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体现出独立的文明特征。四川音乐考古发现了鸟形文物的音乐意义及历史文献记载的“凫氏为乐官”“凫氏为声”“凫氏为钟”和“凫氏为磬”说。通过研究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融合,... 音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而发生,中华礼乐文明的形成体现出独立的文明特征。四川音乐考古发现了鸟形文物的音乐意义及历史文献记载的“凫氏为乐官”“凫氏为声”“凫氏为钟”和“凫氏为磬”说。通过研究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流融合,探讨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考古 鸟形图像 “凫氏为乐官” 古蜀文明 中华文明起源
下载PDF
川籍女作家刘采采:古蜀文明植入通俗写作
15
作者 赵倩倩 《四川省情》 2016年第9期56-57,共2页
刘采采 作家,四川新津人。出道十年,作品已有十余部。如《她的城》、《你一直都在》、《与你有关的,我都深爱着》等,其内容广泛涉及都市情感、青春、言情等不同题材。文笔细腻,此次著作《蜀山云无月》,以蜀国历史为题材,是她出... 刘采采 作家,四川新津人。出道十年,作品已有十余部。如《她的城》、《你一直都在》、《与你有关的,我都深爱着》等,其内容广泛涉及都市情感、青春、言情等不同题材。文笔细腻,此次著作《蜀山云无月》,以蜀国历史为题材,是她出道以来首部转型力作。获得了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金沙博物馆馆长的联名推荐,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看的古蜀题材类型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女作家 写作 通俗 题材类型 同题材 博物馆 三星堆
下载PDF
金沙出土红、绿色高玉琮在古蜀文明中之重要意义
16
作者 胡定 《四川建筑》 2003年第B08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珍贵文物 古蜀文明 玉器 棕红色高玉琮 翠绿高玉琮
下载PDF
古蜀文明的气候变化故事
17
作者 叶谦 《中国科技教育》 2014年第8期74-75,共2页
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所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但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更将中华文明的信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古蜀文明 故事 中华文明 三星堆遗址 考古发现 20世纪 成都平原
下载PDF
岷江上游古堰塞湖溃决与成都粘土形成、古蜀文明消亡的联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婧璟 张志龙 戴煇 《江西建材》 2017年第15期2-3,共2页
成都平原上成都粘土的形成机制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成都平原上古蜀文明的数次消亡的原因也未有定论。近年来岷江上游一系列古堰塞湖群的发现,可以尝试将这三个事件联系起来。本研究在总结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阶地研究的基... 成都平原上成都粘土的形成机制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成都平原上古蜀文明的数次消亡的原因也未有定论。近年来岷江上游一系列古堰塞湖群的发现,可以尝试将这三个事件联系起来。本研究在总结岷江上游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阶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粘土的基本特征与物源分析、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考古发现,论述了岷江上游堰塞湖的溃决与成都粘土的形成、古蜀文明突然中断的可能联系,从地质环境演化角度给成都粘土"水成说"、古蜀文化断层一个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堰塞湖 成都粘土 古蜀文明 地震
下载PDF
古蜀文明与古华夏文明──由成都平原考古所引发的对古代文献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诚 《天府新论》 1998年第5期75-81,共7页
关键词 古蜀文明 古华夏文明 成都平原 考古 古代文献 地理位置 文化特征 历史背景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发扬古蜀文明 续写天府辉煌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12-214,共3页
20世纪以来的研究日益深入地揭示出岷江流域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诸源的源头之一。在深入研究古蜀文明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大力宣扬蜀文化精神,是成都和四川建设的需要。作者建议整合全省与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启动"古蜀文明研究工程&... 20世纪以来的研究日益深入地揭示出岷江流域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诸源的源头之一。在深入研究古蜀文明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大力宣扬蜀文化精神,是成都和四川建设的需要。作者建议整合全省与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启动"古蜀文明研究工程",对古蜀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同时,以古蜀文化之旅为龙头,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创作一批以古蜀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开发相关特色旅游产品,全面推进四川文化产业建设;发扬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蜀文化精神,推动四川精神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文明 研究工程 文化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