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件古蜀族文物铭文考释——兼论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钱玉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本文考释了三件古蜀族文物的铭文,其中,三角形青铜戈上的三个字符释为"君王使用的铜戈";陶纺轮上的两个字符释为"转动纺轮"。本文认为:古蜀族的文字与彝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都有亲缘...
本文考释了三件古蜀族文物的铭文,其中,三角形青铜戈上的三个字符释为"君王使用的铜戈";陶纺轮上的两个字符释为"转动纺轮"。本文认为:古蜀族的文字与彝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都有亲缘关系。陶纺轮是商代器物,其上铭文应是商代文字;与古蜀族文字有亲缘关系的彝文的起源,应在商代或商代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族
彝族
语言文字
族源
亲缘关系
原文传递
原始时期气候大移民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8-73,共6页
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开始的全新世亚北方期,以持续性干旱为特色,至3000年前左右达到顶点,影响遍及全球。特别在北半球中纬地带,形成以干旱为特征的酷烈灾变气候。这无论对原始农业,还是畜牧业都造成极大影响。在中国境内促使北方黄帝、...
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开始的全新世亚北方期,以持续性干旱为特色,至3000年前左右达到顶点,影响遍及全球。特别在北半球中纬地带,形成以干旱为特征的酷烈灾变气候。这无论对原始农业,还是畜牧业都造成极大影响。在中国境内促使北方黄帝、炎帝集团和南方古蜀族向东迁移。在亚洲腹地核心,灾变气候推动雅利安人向西迁移。于是形成大规模的"气候大移民"现象,引起嗣后一系列民族融合和分布地图,影响极其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移民
亚北方期
灾变气候
黄帝炎帝集团东迁
古蜀族
出山
雅利安人西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
3
作者
黄剑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与面具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用途上又各具特色。它既可看作是浅浮雕作品,又类似于图像纹饰,似乎融合了两者之长,应是古代蜀人在审美意识方面别具特色的产物。古蜀国有举行傩仪祭祀活动的传统,玉人头像很...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与面具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用途上又各具特色。它既可看作是浅浮雕作品,又类似于图像纹饰,似乎融合了两者之长,应是古代蜀人在审美意识方面别具特色的产物。古蜀国有举行傩仪祭祀活动的传统,玉人头像很可能就是古蜀族傩仪祭祀活动中的使用之物。它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类似于头的象征,是我们探析商周时期古蜀社会生活情形的一件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古蜀族的崇巫习俗、祭祀活动、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玉人头像
美术考古
古蜀王国
古蜀族
傩仪祭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影中的博物魅力
4
作者
周业博
张晓丽(指导)
《七彩语文》
2024年第34期50-50,共1页
升入初中后,我对历史的兴趣越发浓厚,“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对我的吸引力更无须多言。当我在网上看到有关三星堆的光影艺术展览时,我便立刻请老爸预约好了门票。站在展厅外的长廊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地图,地...
升入初中后,我对历史的兴趣越发浓厚,“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对我的吸引力更无须多言。当我在网上看到有关三星堆的光影艺术展览时,我便立刻请老爸预约好了门票。站在展厅外的长廊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地图,地图上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线路串联起古蜀族群的神秘家园。轻抚仿古的城墙,顺着考古开凿的印记,我们一步步往展厅内走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古蜀族
蜿蜒曲折
展厅
地图
原文传递
论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滥觞与发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范仲远
张孟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9-223,共5页
远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气候的变迁对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消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早期成都平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的考证与分析,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远古宗教文化与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这对...
远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气候的变迁对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消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早期成都平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的考证与分析,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远古宗教文化与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这对长期以来缺乏文字研究资料的古蜀地区历史研究有着巨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理
远古文明
古蜀族
古巴族
治水
原文传递
题名
三件古蜀族文物铭文考释——兼论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钱玉趾
机构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四川省社科院中华儒学佛学道学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文摘
本文考释了三件古蜀族文物的铭文,其中,三角形青铜戈上的三个字符释为"君王使用的铜戈";陶纺轮上的两个字符释为"转动纺轮"。本文认为:古蜀族的文字与彝族文字都是音节文字;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都有亲缘关系。陶纺轮是商代器物,其上铭文应是商代文字;与古蜀族文字有亲缘关系的彝文的起源,应在商代或商代以前。
关键词
古蜀族
彝族
语言文字
族源
亲缘关系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原始时期气候大移民刍议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兴诗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8-73,共6页
文摘
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开始的全新世亚北方期,以持续性干旱为特色,至3000年前左右达到顶点,影响遍及全球。特别在北半球中纬地带,形成以干旱为特征的酷烈灾变气候。这无论对原始农业,还是畜牧业都造成极大影响。在中国境内促使北方黄帝、炎帝集团和南方古蜀族向东迁移。在亚洲腹地核心,灾变气候推动雅利安人向西迁移。于是形成大规模的"气候大移民"现象,引起嗣后一系列民族融合和分布地图,影响极其深远。
关键词
气候移民
亚北方期
灾变气候
黄帝炎帝集团东迁
古蜀族
出山
雅利安人西迁
Keywords
Climate migrants
Inferior North Time
catastrophic climate; Huangdi and Yandi Group migrant eastward
Ancient Shu Groups migrates out of the mountain
Aryans migrates westward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
3
作者
黄剑华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文摘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与面具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用途上又各具特色。它既可看作是浅浮雕作品,又类似于图像纹饰,似乎融合了两者之长,应是古代蜀人在审美意识方面别具特色的产物。古蜀国有举行傩仪祭祀活动的传统,玉人头像很可能就是古蜀族傩仪祭祀活动中的使用之物。它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类似于头的象征,是我们探析商周时期古蜀社会生活情形的一件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古蜀族的崇巫习俗、祭祀活动、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金沙遗址
玉人头像
美术考古
古蜀王国
古蜀族
傩仪祭祀
Keywords
the site of Jinsha
head portrait of jade person
fine arts
ancient Shu Kingdom
ancient Shu
memorial activity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影中的博物魅力
4
作者
周业博
张晓丽(指导)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不详
出处
《七彩语文》
2024年第34期50-50,共1页
文摘
升入初中后,我对历史的兴趣越发浓厚,“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对我的吸引力更无须多言。当我在网上看到有关三星堆的光影艺术展览时,我便立刻请老爸预约好了门票。站在展厅外的长廊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地图,地图上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线路串联起古蜀族群的神秘家园。轻抚仿古的城墙,顺着考古开凿的印记,我们一步步往展厅内走去。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古蜀族
蜿蜒曲折
展厅
地图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滥觞与发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范仲远
张孟冬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9-223,共5页
基金
四川师范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从考古文化学视角审视成都平原形成与古巴蜀文化间关系”(09msw03)结题成果
文摘
远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气候的变迁对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消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早期成都平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的考证与分析,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远古宗教文化与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这对长期以来缺乏文字研究资料的古蜀地区历史研究有着巨大意义。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地理
远古文明
古蜀族
古巴族
治水
分类号
K928.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件古蜀族文物铭文考释——兼论古蜀族与彝族的语言文字及族源的亲缘关系
钱玉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2
原始时期气候大移民刍议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
黄剑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光影中的博物魅力
周业博
张晓丽(指导)
《七彩语文》
2024
0
原文传递
5
论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滥觞与发展
范仲远
张孟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