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古诗歌文本细读路径探寻
1
作者 贾学霞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77-79,共3页
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感受古诗歌的形象美、韵律美与意境美,也能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本文探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文本细读法的促学功效,使学生通过对古诗歌文字、意象、情感的细读来走进... 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可以感受古诗歌的形象美、韵律美与意境美,也能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以及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本文探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文本细读法的促学功效,使学生通过对古诗歌文字、意象、情感的细读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古诗歌 文本细读
下载PDF
初中古诗歌文本细读路径探寻——以《野望》为例
2
作者 李耀伟 董琪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8期60-62,共3页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习惯浮于表面的文本解读现状,提出教师应以文本细读的思路解读文本。以古诗歌《野望》为例,立足文本,运用知人论世、字词推敲、联想补白、比较还原、移情体验等方法,从语词、意象、技法、意脉、情志等维度进行深度解... 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习惯浮于表面的文本解读现状,提出教师应以文本细读的思路解读文本。以古诗歌《野望》为例,立足文本,运用知人论世、字词推敲、联想补白、比较还原、移情体验等方法,从语词、意象、技法、意脉、情志等维度进行深度解读,意在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寻古诗歌阅读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古诗歌 文本细读 《野望》
下载PDF
论从音乐文学角度看古诗歌之兴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53-54,共2页
音乐文学就是一种两者相互依存的艺术现象,从古代开始虽然没有文学的提法,但是诗歌和乐府一直不断地演进,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盛传不衰,时至今日诗歌与音乐依然是艺术界高雅的艺术,并且仍旧共处一炉... 音乐文学就是一种两者相互依存的艺术现象,从古代开始虽然没有文学的提法,但是诗歌和乐府一直不断地演进,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盛传不衰,时至今日诗歌与音乐依然是艺术界高雅的艺术,并且仍旧共处一炉。在诗乐不断经历兴衰的过程中,更加具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古诗歌 兴衰
下载PDF
从音乐文学的角度看古诗歌之兴衰 被引量:3
4
作者 苟德培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8-62,共5页
音乐魅力之大至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而诗歌如诗骚、如乐府、如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音乐文学,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经三千年风雨盛传不衰,然至明清却"莫能继焉也"。终其要因,盖失文人... 音乐魅力之大至于"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而诗歌如诗骚、如乐府、如唐诗、宋词、元曲作为音乐文学,在雅、清、燕、俗四代音乐的羽翼下,经三千年风雨盛传不衰,然至明清却"莫能继焉也"。终其要因,盖失文人、知识分子参与将明清俗乐与明清山歌(民歌)结合以明世。于是,诗歌至明清竟成遗韵绝响。故曰:"作诗苟不为声,虽意止而不能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古诗歌 兴衰
下载PDF
古诗歌中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分析
5
作者 宋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9-130,共2页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隐喻的"双域"模式是一种更大、更普遍的"多空间"概念映射模式的一部分。从隐喻概念着手,探讨了隐喻的基本发展过程及与概念整合理...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隐喻的"双域"模式是一种更大、更普遍的"多空间"概念映射模式的一部分。从隐喻概念着手,探讨了隐喻的基本发展过程及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关系,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概念,举例分析了古诗词中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歌 隐喻 映射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汉古诗歌英译价值及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6
作者 高美云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4期58-59,共2页
汉古诗歌在英文翻译过程中有着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特别是汉古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地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认知程度。在拓宽对外传播的路径上,要积极地培养翻译人才,特别... 汉古诗歌在英文翻译过程中有着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特别是汉古诗歌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地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认知程度。在拓宽对外传播的路径上,要积极地培养翻译人才,特别是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英文翻译与传播,为汉古诗歌的对外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歌 英译 对外传播
下载PDF
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桂清 《学周刊》 2018年第23期32-33,共2页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古诗歌中的语言文字表述比较生涩,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更无法体会到古诗歌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和人生哲理。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新时期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现状,从"激趣""深思""体情&...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古诗歌中的语言文字表述比较生涩,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更无法体会到古诗歌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和人生哲理。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新时期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现状,从"激趣""深思""体情"三个角度切入,奠定古诗歌学习基础,明确古诗歌特征,把握诗歌意象,增强对古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效果,确保古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歌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基于多样化教学模式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灵娟 《名师在线》 2018年第21期18-19,共2页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低下。语文核心素养无论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还是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古诗歌学习是...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低下。语文核心素养无论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还是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古诗歌学习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学情趣最佳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就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展开古诗歌课堂教学。但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古诗歌教学中学习效率往往不高,教师应针对这一现状,探究高效古诗歌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古诗歌课堂学习中,更有效地提升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和课堂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展有效的古诗歌教学模式呢?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歌 多样化教学模式
下载PDF
如何在古诗歌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互动交流——以七言绝句《春日》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晓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10期28-28,共1页
将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贯穿于古诗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感受体验,在古诗歌阅读教学中形成良性互动效应,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与练同步拓展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 互动交流 古诗歌阅读教学《春日》
下载PDF
仪式视阈下的上古诗歌艺术发展史——评张树国教授《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
10
作者 张民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祭祀仪式 艺术发展史 宗教伦理 古诗歌 上古 形态 中国
下载PDF
小学语文古诗歌入画悟情教学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英虎 《学周刊》 2022年第16期96-98,共3页
古诗歌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在我国的文学史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古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古诗歌的教学要求也就变得更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 古诗歌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在我国的文学史当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古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古诗歌的教学要求也就变得更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歌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以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歌入画悟情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歌 入画悟情
下载PDF
古诗歌中的“菊花”
12
作者 陆淑英 乙常青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9期13-13,共1页
菊花,又名黄花、秋菊、日精、九华、笑靥金、节花、金蕊等。它气韵清高,品行坚强。不与百花争艳,在秋风渐劲中经霜不凋,凌寒怒放,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菊诗篇。
关键词 菊花 古诗歌 “四君子” 黄花
下载PDF
《登高》教学课例与分析——古诗歌鉴赏方法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艳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课例]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人教版)第二单元唐代诗歌杜甫的七言绝句《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 [课例]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人教版)第二单元唐代诗歌杜甫的七言绝句《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的重阳节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课例 《登高》 古诗歌 鉴赏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 七言绝句 唐代诗 人教版
下载PDF
植物在中国古诗歌中的文化含义——以梅、柳、荷、菊四种植物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路彦文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7期97-99,共3页
我国古诗歌中关于植物的创作,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外在形态、生活习性及利用植物营造出的独特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暗含的品格或借植物表达隐喻的情感等,这些是植物在中国古诗歌中文化含义的重要组成。以横、斜、倚、曲、古、雅、苍、疏... 我国古诗歌中关于植物的创作,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外在形态、生活习性及利用植物营造出的独特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暗含的品格或借植物表达隐喻的情感等,这些是植物在中国古诗歌中文化含义的重要组成。以横、斜、倚、曲、古、雅、苍、疏为美的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的品质,是隐者的意象;人们常用春柳柔弱的枝条寄托离别思绪;生长于水中的荷花象征着清洁高雅、不染尘世;生性耐寒、傲霜的秋菊,象征着隐士及有志者的气节操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古诗歌 文化含义
下载PDF
谈古诗歌的阅读和鉴赏
15
作者 张岩岩 《魅力中国》 2011年第4期154-154,共1页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不仅要求学生能感受诗歌的美,而且还要能言说出这种美。
关键词 古诗歌 鉴赏 阅读 古代诗 感受 言说
下载PDF
朱自清诗学解释对儒家诗学解释学的继承与发扬——以《古诗歌笺释三种》为例
16
作者 孙丽丽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朱自清除了文学创作外,也是一位严谨的学术研究者。他在古典文学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新文学创作法研究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本文试从他的《古诗歌笺释三种》一书入手,分析他的诗学解释对儒家诗学解释学从形式、内容到解释方法等的继... 朱自清除了文学创作外,也是一位严谨的学术研究者。他在古典文学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新文学创作法研究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本文试从他的《古诗歌笺释三种》一书入手,分析他的诗学解释对儒家诗学解释学从形式、内容到解释方法等的继承与发扬。朱自清诗学解释是"析义为诗学之道",即努力在儒家诗学解释学的基础上,合理地借鉴西方解释学中的理论与方法,使得他的诗学解释至今仍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古诗歌笺释三种 诗学解释学 儒家 继承 发扬
下载PDF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17
作者 陈丽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5年第10期33-34,共2页
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唐诗、宋词、元曲,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阅读鉴赏诗,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继承发扬诗歌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关键词 古诗歌 初中语文 教学
下载PDF
试论古诗歌意象的类文字性
18
作者 岳艳红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期84-85,共2页
本文首先对古诗歌意象的性质作了界定,认为它属于书写条件下的物语,然后从约定性、可视性以及古诗歌意象所体现的汉民族的意象思维三个方面对古诗歌意象进行了阐释,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古诗歌意象具有类文字性质。
关键词 古诗歌意象 意象思维 类文字性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研究——评苏尤格的《蒙古诗歌学》
19
作者 舍.敖特根巴雅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古诗歌 理论与实践 系统研究 审美客体 审美主体 文论研究 现实社会 现实生活
下载PDF
从《观沧海》的教学设计浅谈古诗歌教学
20
作者 刘星 《消费导刊》 2014年第1期135-135,共1页
以《观沧海》古诗课堂教学设计为案例试图归纳一些古诗教学的规律,交给学生古诗学习的方法,丰富学生古诗积淀,提升古诗鉴赏能力。
关键词 《观沧海》教学设计 古诗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