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古辞书所引《本草》与敦煌本《本草》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磊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日本现今保存下来的一些古辞书中,收录了不少《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的条目,它们与敦煌本《本草》关系密切。利用这些域外材料,能对敦煌本和传世本存在的问题进行校释。
关键词 本草 日本古辞书 校勘
下载PDF
日本汉文古辞书引文模式研究——以《倭名类聚抄》为例
2
作者 刘寒青 《中国文字研究》 2019年第2期271-285,共15页
日本早期古辞书通过引文的形式留存了很多珍贵的汉文典籍,这些引文材料正逐渐成为汉字汉语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典籍校读、辑佚的重要参考材料。然而这些辞书的引文留存情况复杂,大多并非完整地保存了原书的面貌,以日本古辞书中引文方面最... 日本早期古辞书通过引文的形式留存了很多珍贵的汉文典籍,这些引文材料正逐渐成为汉字汉语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典籍校读、辑佚的重要参考材料。然而这些辞书的引文留存情况复杂,大多并非完整地保存了原书的面貌,以日本古辞书中引文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倭名类聚抄》一书为例,按照性质的不同,其引文可分为七种模式:①照录原书;②节引原书;③引文为原文通俗说法;④转述原文;⑤引文与今本原文有版本差异;⑥引文不见于现今传本;⑦佚书引文。同时分析造成不同引文模式的原因,以此正确认识日本汉文古辞书中引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文古辞书 引文模式 倭名类聚抄
下载PDF
日本古辞书“倭玉篇”考述
3
作者 王安琪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3-98,共6页
“倭玉篇”是日本中世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按部首排列、以字形为检索对象的字书的统称。作为室町时代的代表性字书以及《玉篇》“日本化”的重要成果,“倭玉篇”在语言文字层面和文化交流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这一材料尚未引起... “倭玉篇”是日本中世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按部首排列、以字形为检索对象的字书的统称。作为室町时代的代表性字书以及《玉篇》“日本化”的重要成果,“倭玉篇”在语言文字层面和文化交流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这一材料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倭玉篇”的成书背景、编纂者、书名、编排方式和编纂体例及其与《玉篇》的关系,以便国内同仁能够对该材料有基本的了解,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玉篇” 日本 古辞书 《玉篇》
下载PDF
浅谈日本中世的古辞书
4
作者 李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41-42,共2页
中国辞典编撰与研究历史已有2000多年,曾先后出现《尔雅》《释名》《康熙字典》等享誉世界的经典。日本的古辞书从收词范围到体例都深受中国辞典的影响,模仿中也不乏诸多创新之处。中世是日本古辞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代,它是日... 中国辞典编撰与研究历史已有2000多年,曾先后出现《尔雅》《释名》《康熙字典》等享誉世界的经典。日本的古辞书从收词范围到体例都深受中国辞典的影响,模仿中也不乏诸多创新之处。中世是日本古辞书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代,它是日本辞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中世 中国辞典 古辞书
下载PDF
古汉语辞书义项处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学清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0,共9页
古汉语辞书的义项处理是词典释义的重要内容。《王力古汉语字典》在词义概括与义项处理上都有独到之处。文章结合该字典的释义和古汉语语料 ,探讨古汉语辞书义项处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同时也指出该字典在释义上的成就与不足。
关键词 汉语辞书 义项处理 释义 字典 《王力汉语字典》
下载PDF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和资料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绍愚 《辞书研究》 2019年第1期1-19,119,共20页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必须以充分的资料为基础,文章从注音、释义和义项、书证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点。
关键词 汉语辞书 资料 注音 释义 义项 书证
下载PDF
古汉语词类活用研究与辞书编纂 被引量:2
7
作者 党怀兴 《辞书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27-33,39,共8页
关键词 词类活用 兼类词 辞书编纂 汉语辞书 语言发展 汉语词典 汉语词汇 《说文》 词义引申 名词活用
下载PDF
古汉语辞书采用古注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汪维辉 《辞书研究》 2019年第6期1-10,I0001,共11页
文章探讨古汉语辞书采用古注应该注意的一些原则,包括:(1)综合比较以定取舍;(2)熟悉古注体例;(3)正确处理“误解误用义”;(4)诸说并存。每条原则都列举正反面的例子加以说明,其中有些例子是作者的一得之愚。
关键词 汉语辞书 编纂 训诂学
下载PDF
从《老子》专书语词看古汉语大型辞书修订
9
作者 刘娇 《辞书研究》 2021年第1期51-58,90,共9页
文章从《老子》中的语词入手,对《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相关词条进行考察,发现它们存在漏收词条,漏收义项或立项不当,释义不确、去取不当或缺乏依据,不明通假或滥用通假、缺乏照应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老子》 汉语大型辞书 修订
下载PDF
漢喃文字差異比較研究導論——以四部越南漢喃古辭書爲中心
10
作者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256-271,共16页
喃字是古代越南人根據漢字造字理論創造出來,用于記載越南語的文字系統。15~20世紀是漢字與喃字並存發展繁荣的時代。本文在介紹喃字發展歷程、歸納喃字主要特徵的基礎上,以四部成書于17、19世紀的越南漢喃古辭書中相關漢、喃文字爲研... 喃字是古代越南人根據漢字造字理論創造出來,用于記載越南語的文字系統。15~20世紀是漢字與喃字並存發展繁荣的時代。本文在介紹喃字發展歷程、歸納喃字主要特徵的基礎上,以四部成書于17、19世紀的越南漢喃古辭書中相關漢、喃文字爲研究對象,從字量、字形、字義、字音四大角度,對漢、喃文字進行多維分析,指出漢喃文字若干差異,並對這些差異進行縱向分析,試圖揭示漢喃文字差異的變化模式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辭書 漢字 喃字 比較
原文传递
古汉语辞书的分部和归字——兼论新版《辞源》的某些失误
11
作者 叶萌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新版《辞源》与《辞海》性质不同,各有分工。新《辞源》作为现代第一部大型古汉语辞书,它不但收词丰富,而且在释义、书证、注音等各方面,都较旧《辞源》有很大的改进。一般在阅读古籍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此书而得到解决... 新版《辞源》与《辞海》性质不同,各有分工。新《辞源》作为现代第一部大型古汉语辞书,它不但收词丰富,而且在释义、书证、注音等各方面,都较旧《辞源》有很大的改进。一般在阅读古籍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此书而得到解决。出版以来,大受称许和欢迎,这是当之无愧的。但是,由于《辞源》篇幅庞大,成书时间较短,又是多处多人协作的产物,故难免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仅就笔者在撰写《古代汉语貌词通释》一书中有时参考此书而发现的一些问题,择要提出来同关心古汉语及辞书编纂的同志们切磋,也供《辞源》再次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辞书 释义 部首 康熙字典 分部 说文 不足之处 新版 代汉语 成书时间
下载PDF
从《子云乡人类稿》析殷孟伦的辞书观
12
作者 邹酆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8-151,共4页
以现代语言学为宏观审视点,对古辞书进行开拓性探究,从中系统概括古文献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是殷孟伦先生古辞书研究的个性特色。其重要成果有:从"词本位"角度研究古辞书,承认传统语言学是独立学科;古辞书社会功能是规范语言与... 以现代语言学为宏观审视点,对古辞书进行开拓性探究,从中系统概括古文献语言的特征和规律,是殷孟伦先生古辞书研究的个性特色。其重要成果有:从"词本位"角度研究古辞书,承认传统语言学是独立学科;古辞书社会功能是规范语言与指导生活;为古辞书开了"分类之端";辞书应展示语词纵横历史轨迹;以语义为核心,从语言探语义,辞书义项应具高度概括性。殷氏古辞书论,是建国初期我国现代词典学初步形成阶段的主干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辞书研究 辞书 殷孟伦 正言 类聚群分
下载PDF
《和名类聚抄》成书过程的文化概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忠鹏 黄雪莲 《日本学论坛》 2002年第3期13-17,共5页
一个民族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周围环境和吸收先进文化的内涵。而语言的表现形式又与其发展过程中的语言资料——辞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名类聚抄》是日本辞书中对中国大陆文化吸取过程的代表之作。它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有着... 一个民族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周围环境和吸收先进文化的内涵。而语言的表现形式又与其发展过程中的语言资料——辞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名类聚抄》是日本辞书中对中国大陆文化吸取过程的代表之作。它的成书过程和内容有着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和平安时期语言文化史所应该拥有的价值。同时又包含了作者源顺与《和名抄》之间的一个文化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名类聚抄》 成书过程 文化 古辞书 语言文化交流 中国 日本 平安时期 类书 源顺 语言文化史 序言 实用性
下载PDF
《新撰字镜》的成书过程及其语言史意义
14
作者 林忠鹏 《日本学论坛》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新撰字镜》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由僧人昌住所撰写的一部字书。这部字书在成书过程中参阅的我国的《一切音义》、《切韻》、《玉篇》(顾也王原本)等典籍,在考究这些书目的原始形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新撰字镜》对揭示古代日语的... 《新撰字镜》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由僧人昌住所撰写的一部字书。这部字书在成书过程中参阅的我国的《一切音义》、《切韻》、《玉篇》(顾也王原本)等典籍,在考究这些书目的原始形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新撰字镜》对揭示古代日语的语音、词汇、文字的发展都具有其他文献所不能取代的价值。本文着重对《新撰字镜》的传本及其篇目排列等进行了详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辞书 《新撰字镜》 《天治本》 《享和本》
下载PDF
日藏湖本《干禄字书》佚文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智 《长江学术》 CSSCI 202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干禄字书》分"湖本""蜀本"两个版本系统。"湖本"系统的颜鲁公原刻本、杨汉公摹刻本均为善本,但已散佚。日藏图书寮本《类聚名义抄》成书于12世纪以前,其所引《干禄字书》为湖本系统,相关引文可以用来... 《干禄字书》分"湖本""蜀本"两个版本系统。"湖本"系统的颜鲁公原刻本、杨汉公摹刻本均为善本,但已散佚。日藏图书寮本《类聚名义抄》成书于12世纪以前,其所引《干禄字书》为湖本系统,相关引文可以用来比勘传世本《干禄字书》,为近代汉字研究、唐代正字学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线索和证据,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正字学 《干禄字书》 汉字字形 日本古辞书 《类聚名义抄》
下载PDF
陆佃的《埤雅》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广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2-67,共6页
宋代大经学家陆佃的《埤雅》,是一部著名的名物训诂书,写作历时40余年,是他一生的精心之作。然而,自宋以来,《埤雅》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大多浅尝辄止,有的只是简略的评价,有的只是对其局部做了一些探微工作,特别是对该书的学术价... 宋代大经学家陆佃的《埤雅》,是一部著名的名物训诂书,写作历时40余年,是他一生的精心之作。然而,自宋以来,《埤雅》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大多浅尝辄止,有的只是简略的评价,有的只是对其局部做了一些探微工作,特别是对该书的学术价值,至今尚无专文研究。本文不揣浅陋,对此作了一些研究和考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陆佃淹通典籍,博览群书,《埤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佃 学术价值 文化交流 《尔雅》 文化研究 古辞书 名物训诂 《说文》 语言研究 《文献通考·经籍考》
下载PDF
我国中文工具书编纂出版分期概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华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中文工具书 编纂出版 《汉语大字典》 《尔雅》 古辞书 语文辞书 百科全书 《说文解字》 出版数量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的“俗字”考辨及解读
18
作者 马小川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219-226,共8页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的一种古辞书,其中存在大量独特的奇俗字形,未见于日本其他辞书或我国传统字典辞书中。通过对该书前后多个部首字的分析与考证,并与我国传统字韵书进行比较后,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名义抄》的俗字特征:... 观智院本《类聚名义抄》是日本的一种古辞书,其中存在大量独特的奇俗字形,未见于日本其他辞书或我国传统字典辞书中。通过对该书前后多个部首字的分析与考证,并与我国传统字韵书进行比较后,从四个方面总结、说明《名义抄》的俗字特征:正俗关系的揭示可补传统字书之不足;正俗关系的揭示异于传统字书;正俗关系揭示错误;正俗关系揭示有限而混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辞书 类聚名义抄 俗字 考证
下载PDF
说“当春乃发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正举 《杜甫研究学刊》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说“当春乃发生”周正举唐上元二年(761),寓居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一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咏物诗,“自开堂奥... 说“当春乃发生”周正举唐上元二年(761),寓居成都郊外浣花溪畔草堂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一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咏物诗,“自开堂奥,尽削前规”,“精深奇邃”(明胡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春夜喜雨》 汉语辞书 《杜诗详注》 《马氏文通》 教材辅导 《现代汉语词典》 唐诗 教科书 萌发生长
下载PDF
萤雪自励 烛照学人——读田忠侠考订《辞源》二书
20
作者 羊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8-80,共3页
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国辞书编纂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辞源》及其修订,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初版《辞源》(1915年),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修订本《辞源》(1979~1983年),则是我国有史以来体... 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国辞书编纂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辞源》及其修订,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初版《辞源》(1915年),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修订本《辞源》(1979~1983年),则是我国有史以来体例最完备、品位最高的大型古汉语辞书。因而,在中外学术界享有广泛的盛誉。世无完人,金无足赤。《辞源》及其修订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化史 学术界 高品位 重要价值 辞书编纂史 汉语辞书 续考 修订本 新型辞书 编纂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