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勇 鲍志东 李应暹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30,共4页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分析,研究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密切相关;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分析,研究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密切相关;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对该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地区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孔隙主要为混合成因孔隙,以粒间孔为主.沉积、成岩作用、母岩岩性和构造断裂活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凹陷 古近系储层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BZ油田古近系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鹏飞 叶小明 +2 位作者 霍春亮 徐静 李俊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4-607,共4页
BZ油田古近系储层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沉积模式认识不清,使得开发方案编制面临挑战。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通过量化沉积体系发育的主控因素,开展三维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古近系沉积时,共有南西和北东2个... BZ油田古近系储层埋藏深,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沉积模式认识不清,使得开发方案编制面临挑战。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和岩心分析资料,通过量化沉积体系发育的主控因素,开展三维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古近系沉积时,共有南西和北东2个方向沉积物源向湖盆中心共同汇聚,其中南西方向物源供给速率大,砂体分布范围广;湖盆充填演化过程中,纵向上发育4期砂体,晚期形成的2期砂体分布面积大,且两侧物源在湖盆中心交汇。以沉积模型作为约束条件,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储层岩相分布预测模型,并用新钻的2口评价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价。钻后结果表明,储层砂体预测符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数值模拟 三维地质建模 古近系储层 黄河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在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信波 孙林 +2 位作者 匡腊梅 刘成林 任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34,共6页
南海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低渗、近水、储层跨度大等特征极大限制了常规储层改造技术的实施,开展适合陆丰油田的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的2口试验井L1、L2为例,通过优化火药燃烧速度和火药力,在... 南海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低渗、近水、储层跨度大等特征极大限制了常规储层改造技术的实施,开展适合陆丰油田的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的2口试验井L1、L2为例,通过优化火药燃烧速度和火药力,在有效控制峰值压力、裂缝长度、避免沟通邻近水层的同时,确保了试验井较高的增产倍比;采用夹层枪和多趟施工管柱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大跨度储层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的作业效率;采用低成本、强溶蚀酸液体系,增强了爆燃压裂后酸化的溶蚀扩缝效果。针对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在试验井L1应用中出现的起爆器断裂、部分层位产液不足问题,提出了采用高强度起爆器、确保较高的火药单位质量等改进措施并应用于试验井L2井,最终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本文研究有效拓展了现有储层改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为国内外类似储层规模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燃压裂联合酸化 古近系储层 火药参数 夹层枪作业 溶蚀率
下载PDF
基于精细地层格架的古近系储层相控反演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洪超 范洪军 +2 位作者 王宗俊 刘向南 高云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发现的中深层(埋深主要在2000 m以下)油气田日益增多(渤中19-6、蓬莱9-1等),勘探新发现油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古近系储量占比高达66%,对其进行精确的储层预测已成为油田有效开发的必然要求。渤海古近系为...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发现的中深层(埋深主要在2000 m以下)油气田日益增多(渤中19-6、蓬莱9-1等),勘探新发现油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古近系储量占比高达66%,对其进行精确的储层预测已成为油田有效开发的必然要求。渤海古近系为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纵横向变化快,井少且位置分布不均,地震资料品质低,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使得反演技术在渤海古近系中应用较少,制约了储层预测精细刻画的需求。这里基于精细地层格架的建立,通过古地貌分析,提取地震敏感属性,确定砂体沉积演化特征,并利用特征曲线重构建立敏感地震弹性参数,结合地震多属性约束建立低频模型,进行相控反演,降低因储层非均质性强,基础资料品质低引入的反演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了古近系储层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储层 精细地层格架 古地貌分析 特征曲线重构 相控反演
下载PDF
南海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以区域探井Y井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书友 何家雄 +5 位作者 张伟 刘菊 李晓唐 刘志杰 张景茹 龚晓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0期9-21,共13页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中南部Y井井壁取心分析、岩屑样品的薄片鉴定结果及地球物理测井综合评价表明,其钻遇的不同层位层段的储层类型主要以含泥质较高的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少量砾岩,多属于近—中物源快速沉积充填、储集物性偏...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中南部Y井井壁取心分析、岩屑样品的薄片鉴定结果及地球物理测井综合评价表明,其钻遇的不同层位层段的储层类型主要以含泥质较高的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少量砾岩,多属于近—中物源快速沉积充填、储集物性偏差的储集层类型,且成岩程度偏低(处在早成岩A或B期或中成岩A期),总体上属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偏高、孔渗参数偏低的中孔中渗和低孔低渗及低孔特低渗型砂岩储层类型。其中,钻遇的渐新统涠洲组砂岩储层总体上偏细且泥质含量较高,砂岩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偏低,属于储集物性较差储层;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砂岩属于差—较好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还发育有少量或微量长石溶孔和粒内溶孔,具有一定的孔渗性;古新统长流组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发育少量长石溶孔及粒内溶孔,储层致密储集物性偏差。总之,本区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碎屑物物源供给远近与沉积相及成岩作用,但总体上储层成岩程度较低,加之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普遍,故严重影响了储层储集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储层物性 古近砂岩储层 控制因素 迈陈凹陷中南部
下载PDF
陆丰油田古近系低渗高温深层储层自源闭式强化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刘成林 任杨 +4 位作者 孙林 刘伟新 匡腊梅 张强 马喜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受海上平台空间、作业成本、注水水源、施工工艺等条件限制,如何高效注水开发陆丰油田古近系低渗高温深层储层面临挑战。以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试验井为例,开展了注水可行性分析,优选了合适的水源层位和注入层;采用了同井自源类水层补充... 受海上平台空间、作业成本、注水水源、施工工艺等条件限制,如何高效注水开发陆丰油田古近系低渗高温深层储层面临挑战。以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试验井为例,开展了注水可行性分析,优选了合适的水源层位和注入层;采用了同井自源类水层补充地层能量的自源闭式注水工艺,研发的配套配水器可满足调节扭矩≤5 N·m、耐压差35 MPa,测调仪器可满足耐温175℃、耐压60 MPa的性能要求,实现了海上平台深层一井多用、无须地面设备的注水新方式;采用了电缆传输的爆燃压裂工艺,实现快速、高效作业,措施的时间控制在14 h以内,时效提高10倍以上,火药密度超过6 kg/m;通过强溶缓速酸酸化复合增效。自源闭式强化注水技术已在陆丰油田试验井M10井取得成功应用,注水高效,受效井增产降水效果明显。本文研究成果有效拓展了注水技术在低渗、深层、高温储层中的应用,可为类似储层规模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油田 自源闭式注水 古近系储层 深层 爆燃压裂 酸化
下载PDF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媛媛 于炳松 +2 位作者 朱金富 钟高明 张林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1-738,共8页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及杂砂岩为主,为近源、多源沉积体系,砂岩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混合型孔隙。研究表明该区古近系储层成岩阶段处...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及杂砂岩为主,为近源、多源沉积体系,砂岩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低。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混合型孔隙。研究表明该区古近系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段至晚成岩A段,主要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等4种成岩作用。其中溶解作用为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发育程度普遍较强。机械压实、胶结及交代等成岩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发育程度中等。储层物性随深度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在1400-2600 m和2800-3400 m深度范围内,孔隙度和渗透率出现异常高值。成岩作用的强度和期次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该区的两个异常孔隙发育带是各种成岩作用综合的结果。其中第一异常孔隙发育带与有机质成熟有关,成岩环境为酸性;第二异常孔隙发育带则与碱性成岩作用有关,硅质组分的溶解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及保存具有重大的贡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储层 成岩作用 物性 滩海西部凹陷 辽河坳陷
下载PDF
渤海南部海域新生代岩浆活动对古近系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牛成民 郭涛 +2 位作者 杨波 刘庆顺 杨海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近年来在渤海南部海域黄河口凹陷和莱州湾凹陷发现了渤中34-A和垦利6-B两个新生界岩浆岩下的大中型油田,引领了岩浆岩区的勘探热潮。这2个油田虽然岩浆喷发模式类似,但同样是3 000 m深度附近的东营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渤中34-A区的储层... 近年来在渤海南部海域黄河口凹陷和莱州湾凹陷发现了渤中34-A和垦利6-B两个新生界岩浆岩下的大中型油田,引领了岩浆岩区的勘探热潮。这2个油田虽然岩浆喷发模式类似,但同样是3 000 m深度附近的东营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渤中34-A区的储层物性远远优于垦利6-B区。基于储层物性分析、岩心薄片观察、成岩阶段划分,结合岩浆活动及物源体系分析,对研究区古近系储层物性差异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物源方向的火山喷发活动能够为玄武岩水解富铁镁水介质输送到目标区创造条件,这种弱碱性水介质可以抑制早期长石蚀变、高岭土沉淀,进而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同沉积早期火山喷发形成的桥墩状构架有效支撑了古近系储层粒间孔隙的保存,减缓了塑性火成岩岩屑的变形;新近纪晚期火山活动产生的热液流体加速了成岩阶段演化,形成大量菱铁矿重结晶,对孔隙保存不利。新生代多期岩浆活动对渤海南部海域古近系优质储层控制作用的差异性明显,寻找近物源方向、同沉积早期火山喷发的古近系优质储层发育区,是渤海海域深层岩浆岩发育区的勘探方向。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渤海湾盆地及其他类似新生界岩浆活动区的优质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南部 黄河口凹陷 莱州湾凹陷 新生代岩浆活动 古近优质储层 原生孔隙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地震勘探策略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志强 温珍河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6期20-24,40,共5页
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储层时代老、埋藏深,地震勘探中仍存在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和成像质量差等难题。在分析目标层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反射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地震勘探策略;在地震数据采集中,应在... 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储层时代老、埋藏深,地震勘探中仍存在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和成像质量差等难题。在分析目标层岩石地球物理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反射机制基础上,提出了南黄海前古近系油气地震勘探策略;在地震数据采集中,应在海况较好的条件采用长排列、高覆盖次数和较大容量气枪震源施工;数据处理的重点应为多次波消除、噪音衰减、速度分析和成像,针对深层弱反射信号的处理难题,建议采用叠前时间偏移和共反射面元叠加等先进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油气储层 地震勘探 策略 南黄海
下载PDF
古近系低渗透油藏伴生气回注方案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佳 陈斯宇 +3 位作者 吴刘磊 李伟 戴宗 闫正和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近几年南海东部地区深层古近系油田的发现标志着勘探开发重点逐渐转向复杂油藏,而古近系油田探明地质储量绝大部分存在于低孔低渗储层中。为了提高深层古近系低孔低渗透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从而提高经济性,针对因部分油藏气油比高在开... 近几年南海东部地区深层古近系油田的发现标志着勘探开发重点逐渐转向复杂油藏,而古近系油田探明地质储量绝大部分存在于低孔低渗储层中。为了提高深层古近系低孔低渗透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从而提高经济性,针对因部分油藏气油比高在开发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通过压产限制来满足环评要求的问题,综合模糊综合评价和油藏特性分析对注气靶区进行评价优选,结合正交试验分析法明确了注气开发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量化了注气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客观清晰,区块2为最佳伴生气回注靶区;②注气混相条件数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多次接触情况下靶区注入气和地层原油易达到混相状态,在注气方案中考虑四年注伴生气条件下最小混相压力的最大值为注气混相条件;③模拟显示靶区考虑定向井2注1采的伴生气回注方案应明显优于纯注水方案,经优化回注方案提高采收率最高可达11.4%。以上成果认识,为海上类似深层低渗透油田的注气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 古近系储层 伴生气回注 可行性评价 注气混相条件
下载PDF
叠前同步反演在古近系窄河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渤海A油田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何兵 韩自军 +1 位作者 李久 田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03-2507,共5页
在渤海海域,河流相储层较发育,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叠置关系复杂、岩性及物性横向变化快等特点.古近系窄河道砂岩储层预测还面临埋藏深,砂岩与泥岩纵波阻抗差异小;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不够等问题.常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及刻画难度大... 在渤海海域,河流相储层较发育,一般具有单层厚度薄、纵向叠置关系复杂、岩性及物性横向变化快等特点.古近系窄河道砂岩储层预测还面临埋藏深,砂岩与泥岩纵波阻抗差异小;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不够等问题.常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及刻画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开发井网部署.本文以测井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发现密度能很好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采用密点速度分析、拉东变换去多次和自适应道集拉平等处理技术,提高了叠加剖面的质量,使处理后的资料满足叠前研究需求.应用叠前AVO同步反演技术对A油田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叠前反演,反演出密度数据体,提取地震属性,清楚刻画出河道的平面展布形态,据此优化钻井方案.实钻开发井储层钻遇情况与钻前储层预测一致,规避开发井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该方法可供类似油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储层 窄河道 密度 叠前反演 地震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