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光泰古音学述评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民权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6,共8页
万光泰的古音著作及其古音研究,埋没至今,是我们目前尚未知晓的清代古音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顾炎武古音十部的基础上,分析古音为十九部。诸如支脂之三分,真文元三分,侯部独立,幽部与宵部分立,至部和祭部独立等等,都在段玉裁、王... 万光泰的古音著作及其古音研究,埋没至今,是我们目前尚未知晓的清代古音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顾炎武古音十部的基础上,分析古音为十九部。诸如支脂之三分,真文元三分,侯部独立,幽部与宵部分立,至部和祭部独立等等,都在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等人前面。万光泰古音著作的发现,将使清代古音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古音研究 段玉裁 王念孙 未知 组成部分 分立 著作 清代 顾炎武
下载PDF
杨慎古音学源流考辨 被引量:4
2
作者 雷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50,共6页
吴棫《韵补》大体上是为"古音"而作,不过没有形成明确的"古音"概念。《韵补》综合运用押韵、谐声、异文、古读等方法考订古音,这也是他的开创,并被后来的古音学家所继承。杨慎古韵学出自吴棫,他的功绩在于,明确提出... 吴棫《韵补》大体上是为"古音"而作,不过没有形成明确的"古音"概念。《韵补》综合运用押韵、谐声、异文、古读等方法考订古音,这也是他的开创,并被后来的古音学家所继承。杨慎古韵学出自吴棫,他的功绩在于,明确提出了"古音"概念,注意到了古今音变的复杂性,改进了考订古音的方法。陈第古音学在杨慎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大的突破:完全抛弃了"叶音说",注重阐明古今语音演变之轨迹,采用穷举法等。至此,明代学术,在古音学方面,完成了同清代朴学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古音 源流 吴械 陈第
下载PDF
杨慎古音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青松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2,共4页
杨慎采用分析韵例、确认古音等方法纠正“叶音”错误,并针对宋人随意言“叶音”的做法提出注重“义理”的“古音转注说”,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客观上却是为“叶音”寻找“义理”根据,所以,它走的是“叶音说”以今律古的老路。
关键词 杨慎 古音学思想 “叶音” “义理” 古音转注说
下载PDF
汉语古音学研究范式及其流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库恩的"范式"学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汉语古音学。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建立起古音学的研究范式,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铸就了清代古音学的辉煌。到了清末,顾氏留下的研究空间被逐渐填满,范式的严格限制使古音学受... 库恩的"范式"学说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汉语古音学。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建立起古音学的研究范式,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铸就了清代古音学的辉煌。到了清末,顾氏留下的研究空间被逐渐填满,范式的严格限制使古音学受阻并走向衰微。高本汉的《汉文典》完成了对清代古音学研究范式的修改,但并未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当代的汉语古音学进入学派林立的复杂阶段。汉语古音学期待新范式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古音 《音学五书》 范式
下载PDF
围绕脂、微分部的古音学史演进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如果我们以王力古韵分部"脂——质——真"和"微——物——文"六部为基础来考察古音学史的演进,就会看到,清代戴震是3∶6,王念孙是4∶6,江有诰是3∶6,晚近章炳麟是5∶6,黄侃是5∶6,曾运乾是6∶6。王力的6∶6是有优点... 如果我们以王力古韵分部"脂——质——真"和"微——物——文"六部为基础来考察古音学史的演进,就会看到,清代戴震是3∶6,王念孙是4∶6,江有诰是3∶6,晚近章炳麟是5∶6,黄侃是5∶6,曾运乾是6∶6。王力的6∶6是有优点的,最大的优点是以古音构拟深化了脂、微分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微分部 戴震 王力 古音学史
下载PDF
传统古音研究中的概率统计法与渐变观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易青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36,共6页
本文总结归纳了前贤用以指导实践的思想观念和相应的方法论:概率统计法与渐变观。并按此法检验以前有关古音结论,讨论了上古闭口韵向收鼻韵演变的趋势,以及上古去声的存在及其来源。
关键词 古音 方法论 系统 历史音变
下载PDF
古音研究中的“以义正音”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3,共7页
"以义正音"是乾嘉时代学术领袖戴震提出的重要主张。其主要内涵是,根据字词的意义和规律性的意义关系,可以确定它们的古音地位,以及古音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古音演变的轨迹。清代小学的最重要理论和方法,在于音义互求。以义... "以义正音"是乾嘉时代学术领袖戴震提出的重要主张。其主要内涵是,根据字词的意义和规律性的意义关系,可以确定它们的古音地位,以及古音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古音演变的轨迹。清代小学的最重要理论和方法,在于音义互求。以义正音与因声求义二者,是音义互求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清代以后,因声求义的理论和方法得到很好的总结和继承,而以义正音,因为要以对词义和意义关系的认识为起点去推证古音,有更大的难度,所以还没有得到总结。清代小学形音义互求的学术大背景以及戴震本人的古音学旨趣和治学特点等,是以义正音提出的学术条件。以义正音的语言学基本原理是音义结合具有内在关系,这种方法具有严密的论证逻辑。戴震和他的大弟子、著名学者段玉裁的音义互求的实践,包含着以义正音的理论和方法,他们的古音学结论,从以义正音的角度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以义正音的理论的方法,对现代古音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戴震 音义关系 因声求义 以义正音
下载PDF
朱熹的古音学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4,共14页
全面核查朱熹传世著作中的语音文献,可以发现朱熹针对文献语言中古音问题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并非限于“叶音”一隅。除了通过诗骚中的叶音系列展示其古音的考释成果外,朱熹的古音学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有诸多建树,如确认古音是与今音对立的... 全面核查朱熹传世著作中的语音文献,可以发现朱熹针对文献语言中古音问题的研究是多方面的,并非限于“叶音”一隅。除了通过诗骚中的叶音系列展示其古音的考释成果外,朱熹的古音学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有诸多建树,如确认古音是与今音对立的历史语音,表明古音与今音有音类归属的不同等等,尤以提出“方音存古证古”的理论、创立“古今言文互证”的方法为对古音学的一大贡献。从朱熹的古音考证实例中,可以归纳出方音证古法、古音通转法、声符相推法、古音注相推法、用韵例推法等古音考释的系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朱熹 古音 今音 叶音 方音存古
下载PDF
黄侃的古音学:古本声十九纽和古本韵二十八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开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0-95,共6页
古本纽和古本韵是黄侃古音学的基石。本文正面阐述黄侃以代表字的切上字推求古本纽从黄侃所举本声本韵、本声变韵、变声变韵三类代表字概括出推理逻辑式,即从个别到一般,进而在一般意义的逻辑法式上看出黄侃在“求解古本纽”本题时并... 古本纽和古本韵是黄侃古音学的基石。本文正面阐述黄侃以代表字的切上字推求古本纽从黄侃所举本声本韵、本声变韵、变声变韵三类代表字概括出推理逻辑式,即从个别到一般,进而在一般意义的逻辑法式上看出黄侃在“求解古本纽”本题时并没有涉及古本韵问题,只是代表字的选择和分类才把韵部作为参照,而这是找代表字,不是找古本纽。从大量的审音表目材料看,也可说黄侃古本纽从中古声类音系系统内部审得,更能表明求古本组与古本韵无关。黄侃把中古开合口一等、四等韵作为上古本韵的选择对象,按此标准在黄侃求证古本韵时列出的作业表:钱玄同《韵摄表》上作业,准确率分别达97.1%和91.1%。求古本韵与古本纽无关。以一等韵和四等韵为上古本韵,合乎现代音系学原理。黄侃还中经钱玄同受到高本汉的间接影响。黄侃并没有用循环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侃古音 反切上字 开合口一等韵 开合口四等韵
下载PDF
吴棫《韵补》与《诗补音》古音系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易青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吴棫《韵补》与《诗补音》综合比较,发现《韵朴》中的“通”与“转声通”有区别,入声也是独立的,同时发现《诗补音》有耕部和物部,没有麦德部。吴棫的古音是平上去十四部,入声六部。
关键词 古音 宋代 吴棫
下载PDF
宋代古音学考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民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87,共12页
宋代古音学是在吴开拓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建立和发展 ,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隋唐人的协音注释为它作了前期准备 ;对前儒经说的怀疑以及对《集韵》《礼部韵略》旧韵模式的不满 ,促使了宋人对古音学的研究。它的蓬勃发展 ,... 宋代古音学是在吴开拓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建立和发展 ,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隋唐人的协音注释为它作了前期准备 ;对前儒经说的怀疑以及对《集韵》《礼部韵略》旧韵模式的不满 ,促使了宋人对古音学的研究。它的蓬勃发展 ,一是表现为研究古音的著述很多 ,二是研究古韵的学者很多 ,他们在各种著述中发表了很多古音学方面的见解。宋代古音学虽然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 ,但宋儒之中不少人对古本音问题以及对叶音说的错误 ,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并提出了古无叶音说的口号。本篇从古音学史的角度 ,探讨了宋代古音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社会基础 ,并讨论了宋代古音学的历史功绩及其是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转 叶音 沈括 《诗经》 古韵 《集韵》 《类篇》 《礼部韵略》宋代 古音 社会基础 研究概况 "本言"
下载PDF
段玉裁古音学浅说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元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97-102,共6页
段玉裁分古韵十七部,"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尤""侯"分立,是其重大贡献。他提出了"本音说"、"合韵说"、"同入说"、&... 段玉裁分古韵十七部,"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尤""侯"分立,是其重大贡献。他提出了"本音说"、"合韵说"、"同入说"、"变迁说"等,对古今语音内部的发展规律作了深层的探索。段氏第一个系统地把古诗押韵和文字的谐声系统结合起来进行上古音研究,他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语音的历史,为古音学研究开启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玉裁 古音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元代古音学考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民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2,共5页
由于文献材料的散佚,元代古音学鲜见学者言及。元代人在古音观念上有独到见解,戴侗、熊朋来、刘玉汝等人的古音说对清代顾炎武古音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元代人从《说文》谐声和《诗经》用韵方面探讨古音问题的方法,把文字研究与古音研... 由于文献材料的散佚,元代古音学鲜见学者言及。元代人在古音观念上有独到见解,戴侗、熊朋来、刘玉汝等人的古音说对清代顾炎武古音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元代人从《说文》谐声和《诗经》用韵方面探讨古音问题的方法,把文字研究与古音研究结合起来,也是十分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古音观念 古正音 元代 音韵学 叶音说
下载PDF
汉语上古音的模糊描述与精确构拟——汉语古音学发展路径之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101,共7页
综观汉语古音学的发展脉络,音系构拟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清代古音学缘于顾炎武等人发明的理论方法而走向鼎盛,又缘于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极致利用而走向衰微。高本汉带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他的古音构拟是汉语古音学再次走向发达无法拒绝... 综观汉语古音学的发展脉络,音系构拟是其发展的必经阶段。清代古音学缘于顾炎武等人发明的理论方法而走向鼎盛,又缘于理论方法及材料的极致利用而走向衰微。高本汉带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及他的古音构拟是汉语古音学再次走向发达无法拒绝的选择。清儒只能模糊描述上古音,却从未放弃"精确"。高本汉之后的古音学家,力求精确构拟上古音,却无法回避"模糊"。难以调和的分歧、极为有限的共识,越来越精确的构拟却似乎在走向越来越模糊的另一端。分歧是难免的,但必须积极寻求共识。于中西文化碰撞的视阈中反思汉语古音学的理论与方法,定会给语言研究以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音 理论方法 模糊描述 精确构拟
下载PDF
清代古音学中的叶韵观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定淼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7,共7页
清代古音学代表人物都未尽废叶韵之说,他们或直接以叶韵名目解释上古韵文随韵改读现象,或用叶韵之法而易其名目。这种叶韵观建立在古韵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是清代古音学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清代古音 叶韵 叶韵观
下载PDF
颜师古的古音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探讨了颜师古在古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是师古对语音的古今演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知道古韵分部,并了解韵部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同时,师古还大量考求古音、俗读,并且运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师古研究古音的理论和实践,... 本文探讨了颜师古在古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是师古对语音的古今演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知道古韵分部,并了解韵部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同时,师古还大量考求古音、俗读,并且运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师古研究古音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音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 颜师古 语言学家 唐代 音韵 古韵 “以韵求音”
下载PDF
姚文田古音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洁瑕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姚文田的《古音谐》分古韵为八类二十六部,将《广韵》韵目平上去三声分为十七部、入声分为九部。姚氏古音学的贡献在于人声九部独立以及匊(觉)部独立;其不足在于物部没有独立、缉盍不分以及入声卩(质)部与真部相配等等。
关键词 姚文田 古音谐》 古音 入声
下载PDF
音起八代之衰——复古诗论与元明清古音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平田昌司 《中华文史论丛》 2007年第1期181-201,共21页
在吴械《韵补》的古韵研究、朱熹的“古今之诗三变”观念等影响之下,宋元两代有不少诗学着作重视:(1)辨古今诗体之异,复兴汉魏诗风;(2)辨古体格律和用韵。元代科举考试的“古赋”进一步地要求士子认真对待“古韵”,迫使人们寻... 在吴械《韵补》的古韵研究、朱熹的“古今之诗三变”观念等影响之下,宋元两代有不少诗学着作重视:(1)辨古今诗体之异,复兴汉魏诗风;(2)辨古体格律和用韵。元代科举考试的“古赋”进一步地要求士子认真对待“古韵”,迫使人们寻求古体、律体诗赋押韵规范(如《古今韵会举要》)。宋元诗学的这种辨体意识,到明代脱胎成了李束阳、前後七子等的“复古”诗学,同时还产生了具体支撑古诗创作的杨慎古音学、古今体通用韵书(以方日升《古今韵会举要小补》为代表)等副产品。可是,随着明季以後的韵学研究的精密化和朴学化,本来携手并进的诗学和韵学两个领域逐渐变得疏离,在清代知识菁英世界中各自发展成了专门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古音 科举 诗话 韵书 元明清 古诗 古赋 复古
下载PDF
略论江有诰《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秋颖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2-45,共4页
《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1、时人及后代学者的评价。段玉裁、方东树、姜亮夫、王力、唐作藩等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入声表》对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超过前代学者,... 《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1、时人及后代学者的评价。段玉裁、方东树、姜亮夫、王力、唐作藩等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入声表》对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超过前代学者,体现了江有诰具备极深的审音之功等;2、《入声表》对后代古音学的影响。《入声表》是制作韵表的典范,给先秦语音尤其是韵部系统作了韵图,使后人据此可以看到当时语音系统的面貌,对规范上古韵表的制作、明确古韵构成及古音拟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入声表》的失误及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古韵系统不尽完善,韵字选择上有时过于相信前人而于自身系统不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声表 古音学史 韵表 古韵 古音拟测
下载PDF
略论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苏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考察了陈第古音学成就的成因,并初步总结了其在此领域中的贡献。
关键词 陈第 演变 古音 古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