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古韵壶”造型艺术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7
1
作者 江丽 《江苏陶瓷》 CAS 2013年第5期38-38,43,共2页
紫砂"古韵壶"以陶瓷历史上"将军罐"为主体造型,宣示中华优秀文化在紫砂造型艺术上的美学韵致,使传统作品通过造型题材的延伸,彰显作品别样的内涵与风韵。
关键词 古韵壶 将军罐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论“吴越古韵壶”的古典艺术魅力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淑娟 《陶瓷》 CAS 2021年第1期75-76,共2页
中国江南吴越之地,自古以来便极为富庶,人文气息浓厚,是艺术生长的绝佳土壤。灿烂的紫砂壶艺术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吴越古韵壶"模样简单精致,展现了吴越之地的温润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笔者围绕此壶重点探讨其古典艺术魅... 中国江南吴越之地,自古以来便极为富庶,人文气息浓厚,是艺术生长的绝佳土壤。灿烂的紫砂壶艺术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吴越古韵壶"模样简单精致,展现了吴越之地的温润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笔者围绕此壶重点探讨其古典艺术魅力的构成,揭示紫砂壶艺术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吴越古韵壶 古典艺术魅力
下载PDF
浅谈紫砂“古韵壶”的设计美感与艺术风格
3
作者 潘跃明 《江苏陶瓷》 CAS 2017年第3期64-64,67,共2页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紫砂壶的造型,都非常讲究点、线、面的设计美感。设计者以人为本,在壶器中加以人性设计,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鉴赏者而言,首先要观察壶体的造型是否优美,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进而认识紫砂壶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紫砂 古韵壶 设计美感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浅谈紫砂“古韵壶”的艺术魅力
4
作者 尹达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4期149-149,共1页
中国陶都宜兴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大自然赋予了宜兴的紫砂,在这数百年间紫砂文化经过了起源、发展与兴盛,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紫砂技艺与紫砂文化靠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传承到今天实属不易,艺人们紧跟着时代与社会的步伐,使... 中国陶都宜兴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大自然赋予了宜兴的紫砂,在这数百年间紫砂文化经过了起源、发展与兴盛,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紫砂技艺与紫砂文化靠着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传承到今天实属不易,艺人们紧跟着时代与社会的步伐,使宜兴紫砂发展的越来越好,把紫砂文化的俏丽隽秀、朴实无华展现的一览无余,因此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紫砂文化的历史深厚,从古至今经典壶型与大师层出不穷,传承了紫砂文明,让紫砂文化长盛不衰,艺术价值突飞猛进。在这紫砂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位紫砂艺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紫砂艺术风格,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能在这多元化的紫砂艺术中站稳脚跟,把紫砂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古韵壶 艺术魅力
下载PDF
以简约铭刻壶艺情怀——探析“古韵壶”的创作
5
作者 周莉 《江苏陶瓷》 CAS 2014年第3期73-73,共1页
在中国茶史上,古人对精美团茶和奢华茶具的追求已登峰造极。本文以紫砂光货"古韵壶"为例,简述了"古韵壶"的简约美、圆润美及其文化韵味。
关键词 紫砂光货 古韵壶
下载PDF
浅谈紫砂《古韵壶》的创作体会
6
作者 周毅 《佛山陶瓷》 2015年第2期70-71,共2页
壶的口、颈、肩、腹、足、底、盖、钮、嘴、把、流等相对于整体而言都是局部。这些细部都要统一在整体设计中,它们要服从整体,并要做到与整体有机的结合。壶的口沿、底边、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也是造型变化的细部。
关键词 古韵壶 结构 形态美 创作体会
下载PDF
盈盈一壶,古风氤氲——浅析紫砂“古韵双色提梁壶”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治国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9年第5期97-97,共1页
人有人的风采,壶有壶的气韵。紫砂壶有别于现代机器批量生产的复制,独具手工的情怀和温度,具有不可复制性,每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着不同的气质和内涵。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往往从泥料、造型和装饰等多方面进行构思设计,使它们相辅相... 人有人的风采,壶有壶的气韵。紫砂壶有别于现代机器批量生产的复制,独具手工的情怀和温度,具有不可复制性,每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着不同的气质和内涵。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往往从泥料、造型和装饰等多方面进行构思设计,使它们相辅相成,表现作品的主旨和神韵。本文以紫砂壶“古韵双色提梁壶”为例,浅谈其创作理念及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古韵双色提梁 艺术魅力
下载PDF
一壶一佛性--“禅心”对“古韵静心壶”的艺术文化渗透
8
作者 戴静波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0年第7期63-63,共1页
"禅意"或称"禅心",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术语,也是具有普世性的生活态度。"古韵静心壶"以禅心渗透,是表达艺术气质及独立艺术品格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艺术及文化眼光来审视此件作品,揭示了在禅心渗透中作品... "禅意"或称"禅心",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术语,也是具有普世性的生活态度。"古韵静心壶"以禅心渗透,是表达艺术气质及独立艺术品格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艺术及文化眼光来审视此件作品,揭示了在禅心渗透中作品的丰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古韵静心 禅心
下载PDF
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云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9年第11期17-17,共1页
为了实现紫砂壶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以中华古韵壶为例探讨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的运用,首先介绍紫砂壶创作思路,其次从造型与纹饰两个方面总结青铜艺术的体现,最后总结今后紫砂壶创作的方向,明确青铜艺术对于紫砂壶创作的重要意义,以期... 为了实现紫砂壶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以中华古韵壶为例探讨青铜艺术在紫砂壶创作中的运用,首先介绍紫砂壶创作思路,其次从造型与纹饰两个方面总结青铜艺术的体现,最后总结今后紫砂壶创作的方向,明确青铜艺术对于紫砂壶创作的重要意义,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创作内涵,并且实现青铜艺术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艺术 紫砂创作 中华古韵壶 陈腐青段
下载PDF
柔中见刚 质朴古典
10
作者 汤正容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7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古韵壶》质朴古典、形制完美、造型比例协调、胎质细腻、线条流畅,嫣红色的泥料充分阐述了紫砂器特有的醇厚和质朴;壶身为传统造型饱满圆润,温润的壶体隐隐闪现着古拙的光芒。壶身的下腹部勾勒了两条线圈作为装饰,使该壶柔中见刚,两... 《古韵壶》质朴古典、形制完美、造型比例协调、胎质细腻、线条流畅,嫣红色的泥料充分阐述了紫砂器特有的醇厚和质朴;壶身为传统造型饱满圆润,温润的壶体隐隐闪现着古拙的光芒。壶身的下腹部勾勒了两条线圈作为装饰,使该壶柔中见刚,两者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壶 生活 文化气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