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句法变换和语义兼容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国光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下面两组句子,对不同的变换反映不同:A台上坐着主席团门外站着人床上躺着病人墙上挂着画头上戴着花儿厨房里堆着菜嘴里含着口香糖B台上唱着梆子戏门外敲着锣鼓外面下着大雨操场上放着风筝电视里说着相声厨房里炒着菜嘴里嚼着口香糖... 下面两组句子,对不同的变换反映不同:A台上坐着主席团门外站着人床上躺着病人墙上挂着画头上戴着花儿厨房里堆着菜嘴里含着口香糖B台上唱着梆子戏门外敲着锣鼓外面下着大雨操场上放着风筝电视里说着相声厨房里炒着菜嘴里嚼着口香糖A组的句子可作如下T1变换: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语义特征 句法变换 语义结构 句法语义 词汇语义 多义性 兼容关系 同义结构 词语
下载PDF
古汉语句法变换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本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9-101,共3页
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指出一些教材和专著中的有关阐述不尽符... 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指出一些教材和专著中的有关阐述不尽符合客观的语法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句法变换 句法成分 语序 前置 后置
下载PDF
句法变换中的语义语用预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家年 伍光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句法变换的心理过程往往不为人所觉察。然而研究显示:句法变换从起点(原式)到终点(变换式)的操作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间还有由语义或语用预设所引发的一系列认知运作和神经加工过程,语义和语用预设可以参与而且主导着句法变换的操作... 句法变换的心理过程往往不为人所觉察。然而研究显示:句法变换从起点(原式)到终点(变换式)的操作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间还有由语义或语用预设所引发的一系列认知运作和神经加工过程,语义和语用预设可以参与而且主导着句法变换的操作程序。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立了句法变换的认知模型,可对句法多(歧)义的变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句法变换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变换 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句法变换:作文语言修改的一条有效途径
4
作者 梁述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138-139,共2页
长期以来,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效果甚微。原因何在呢?一是重方法,轻实践,就是说老师们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灌输所谓的应试技巧,而较少让学生亲自提笔去写,尤其是没有束缚的自发式... 长期以来,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效果甚微。原因何在呢?一是重方法,轻实践,就是说老师们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灌输所谓的应试技巧,而较少让学生亲自提笔去写,尤其是没有束缚的自发式的写。二是重分数,轻批改,老师们在改学生作文时重在按所谓的“评分标准”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分数,而较少用文字与学生发生“心灵的碰撞”,即便有文字的批阅意见,也大多是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结构等大处落笔,很少深入文章细微处。这样改作文,究竟有多大效用呢?值得思考。著名作家迟子建说,语言是一个作家的灵魂。我们也不妨说,语言是一篇作文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作文 语言修改 句法变换 著名作家 语文教师 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 语言结构
下载PDF
谈汉语中的句法变换
5
作者 王劲松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2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汉语 句法变换 小学 教学方法 少数民族教育
下载PDF
古汉语句法变换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本良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诸如"同一性原则"、"同义结... 本文以"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为例,讨论古汉语句法变换中的语义问题。文章认为,句法变换研究中应该区分语义的不同层面。只有注意到语义的层次性和复杂性,才能准确认识诸如"同一性原则"、"同义结构"、"歧义结构"等问题,因而也才能够把变换分析法正确而有效地运用于古汉语的语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句法变换研究 语义 “动·之·名”结构 层次性 复杂性 “同一性原则” 同义结构 歧义结构
原文传递
融合句法结构变换与词汇语义特征的文本蕴涵识别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昌 姚东任 +2 位作者 刘霞 陈松毅 鲁小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204,共6页
传统文本蕴涵识别方法仅停留在词汇级的识别,无法涉及句法、语义等方面,造成识别结果的F值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将句法结构的变换和传统词汇语义特征结合的中文文本蕴涵识别方法。对文本进行基于句法分析树变换的预处理,将句法分... 传统文本蕴涵识别方法仅停留在词汇级的识别,无法涉及句法、语义等方面,造成识别结果的F值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将句法结构的变换和传统词汇语义特征结合的中文文本蕴涵识别方法。对文本进行基于句法分析树变换的预处理,将句法分析中适用于文本蕴涵识别的特征加入到相关的统计和词汇语义特征中,使用统计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由文本片段T和假设的文本片段H组成的文本对进行蕴涵关系分类,并经过语义规则的修正处理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在NTCIR RITE3上的评测结果表明,与III&CYUT,Yamraj等相比,该方法能获得较高的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本蕴涵 句法结构变换 词汇语义特征 词汇统计特征 统计机器学习
下载PDF
汉语惯用语句法:特殊还是一般?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利军 张积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提要在四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文章通过对45个惯用语构建的180个句子进行三种类型(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意义,是否符合惯常用法,是否丧失惯用语的意义)的判断,分析惯用语句法可变换的可能性和影响变化的因素,探讨惯用语句法变换是符合一般句法... 提要在四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文章通过对45个惯用语构建的180个句子进行三种类型(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意义,是否符合惯常用法,是否丧失惯用语的意义)的判断,分析惯用语句法可变换的可能性和影响变化的因素,探讨惯用语句法变换是符合一般句法分析还是具有自身句法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熟悉性和有无歧义同时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添加副词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性,而对其他三类句法变换存在较大的争议,实验结果支持惯用语理解的Superlemma模型,即惯用语的句法变换受到整词句法的特殊限制。文章部分修正Superlemma模型,增加宾语词素lemma和concept,以解释汉语惯用语复杂多变的句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汉语 句法变换 Superlemma模型
下载PDF
延时和即时条件下汉语惯用语句法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宇 马利军 吴文利 《心理研究》 2017年第1期31-38,共8页
在延时和即时反应范式下,通过对由惯用语和匹配词在4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构建的320个句子进行句法和语义判断,分析两类语料句法性质的差异,探讨惯用语句法加工的本质。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变换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 在延时和即时反应范式下,通过对由惯用语和匹配词在4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构建的320个句子进行句法和语义判断,分析两类语料句法性质的差异,探讨惯用语句法加工的本质。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变换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惯用语添加副词的句法变换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性,对其它句法变换认同度较低,同时,句法和语义判断出现分离。结果既支持了惯用语句法加工的特异化模型,又肯定了句法加工的普遍性原则。在不同的反应范式下,惯用语句法加工采取不同的路径,人类对特殊语汇的理解并不仅仅遵循单一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 句法变换 普遍性原则 超词条 即时 延时
下载PDF
变换·节律·语气——《中国文法要略》修辞观谈片
10
作者 袁本良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共2页
本文从句法变换与语用、修辞的关系切入,对《中国文法要略》的修辞观进行一个侧面的观察。文章重点讨论了汉语节律和语气对句法形式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文法要略》 修辞观 吕叔湘 句法变换 节律 语气 句法形式
下载PDF
《中国文法要略》的修辞观——纪念《中国文法要略》出版60周年
11
作者 袁本良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2-65,共4页
在语法事实的揭示和语法理论的构建中有机地融入修辞机制的阐发 ,是《中国文法要略》的一个重要特色 ;该书语义范畴、语义关系、句法变换等研究中大量关于语用、修辞的论述 ,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修辞观。这种以“表达论”为重心的语法体系... 在语法事实的揭示和语法理论的构建中有机地融入修辞机制的阐发 ,是《中国文法要略》的一个重要特色 ;该书语义范畴、语义关系、句法变换等研究中大量关于语用、修辞的论述 ,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修辞观。这种以“表达论”为重心的语法体系中的修辞分析 ,对于语法与修辞的结合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法要略》 语义范畴 语义关系 句法变换 语用 修辞
下载PDF
现代汉语副词“只”的语义指向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范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109-116,共8页
从两个视角穷尽性考察一定范围的语料中能与"只"组合的结构形式:从静态角度看非对举格式的"只"的语义指向规律表现为一种倾向,而对举格式的"只"表现为一种语义的强制性要求;从动态角度用删除、移位、添... 从两个视角穷尽性考察一定范围的语料中能与"只"组合的结构形式:从静态角度看非对举格式的"只"的语义指向规律表现为一种倾向,而对举格式的"只"表现为一种语义的强制性要求;从动态角度用删除、移位、添加、位置浮动等方法考察相关的句法变换,总结出"只"在句法层面变换的条件和限制,以及"添加"、"位置浮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语义指向 对举格式 句法变换
下载PDF
诵杜微音(之一)
13
作者 周汝昌 《杜甫研究学刊》 1994年第4期11-12,共2页
诵杜微音(之一)周汝昌少陵诗篇富有,人人知重,千年传写,不知经历了几多人的移录。正因如此,其传世之本,异文的多夥,在唐贤诸集,似乎特为突出。愚以为,诗之精微,往往在于一字之间,毫厘之际,于此而审辨不详,诿诸仁智,正恐... 诵杜微音(之一)周汝昌少陵诗篇富有,人人知重,千年传写,不知经历了几多人的移录。正因如此,其传世之本,异文的多夥,在唐贤诸集,似乎特为突出。愚以为,诗之精微,往往在于一字之间,毫厘之际,于此而审辨不详,诿诸仁智,正恐既失古人,又误自己,实在不是一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岳》 古体 奉先寺 周汝昌 《全唐诗》 句法变换 律诗格律 《水经注》 仄韵律 坐实
下载PDF
两种“给”字句移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栾育青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对S1:S+V+给+01+O2和S2:s+给+01+V+O2两种句式的变换式(包括由句法因素制约而产生的变换式和由语用因素决定而产生的变换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变换式产生的句法和语用原因。另外,还阐述了S1句式使用上的句法限制以... 本文对S1:S+V+给+01+O2和S2:s+给+01+V+O2两种句式的变换式(包括由句法因素制约而产生的变换式和由语用因素决定而产生的变换式)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变换式产生的句法和语用原因。另外,还阐述了S1句式使用上的句法限制以及必须使用“把”字句变换式的几种情况,并说明了宾语的有定无定形式对句式的选择有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字句移位变换句法语用
下载PDF
语义指向研究漫谈 被引量:56
15
作者 卢英顺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 语义平面 指向宾语 语义结构 补语 歧义 句法变换 模糊性 语义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