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事后周遍性受事的句法性质─—兼论“前置宾语”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顺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8-12,共5页
施事后周遍性受事的句法性质─—兼论“前置宾语”高顺全本文主要讨论“他什么都不知道”、“我一句话也没说”之类句子中“什么”、“一句话”等的句法性质。由于这些词语在句子中都是动词的受事且居于施事之后、动词之前并含有遍指意... 施事后周遍性受事的句法性质─—兼论“前置宾语”高顺全本文主要讨论“他什么都不知道”、“我一句话也没说”之类句子中“什么”、“一句话”等的句法性质。由于这些词语在句子中都是动词的受事且居于施事之后、动词之前并含有遍指意味,故称之为“施事后周遍性受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遍性 句法性质 前置宾语 定指成分 名词性成分 句法位置 句法结构 语义结构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语文
下载PDF
当代汉语流行结构“零X”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曹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0-43,79,共5页
 在媒体上我们经常遭遇到"零X"结构,"零X"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其中的X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尤以双音节为最多;在"零X"结构中,"零"与X的组合有一定的选择性,X在词性上多表现为名词性和动...  在媒体上我们经常遭遇到"零X"结构,"零X"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其中的X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尤以双音节为最多;在"零X"结构中,"零"与X的组合有一定的选择性,X在词性上多表现为名词性和动词性的词或短语;"零X"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论X为何性质,"零X"结构在句中可直接作谓语中心语;"零X"结构在语义表达上多数是比较明晰的,但随着人们对该结构类推使用的增多,我们注意到某些"零X"结构的语义表达呈现出复杂性,我们在理解和运用中应多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X”结构 组合方式 句法性质 语义表达
下载PDF
有关“把”字句研究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培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章对几种有关“把”的宾语的句法性质的观点评述,指出“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也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补语的主语。它是介词“把”的宾语,和介词“把”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文章对几种有关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的观点也... 文章对几种有关“把”的宾语的句法性质的观点评述,指出“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也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补语的主语。它是介词“把”的宾语,和介词“把”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文章对几种有关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的观点也进行了评述,指出把字句的语义特征是:既有处置,又有致使,把字句的语义经由一个表处置到致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把"字句 宾语 语义特征 语法 句法性质
下载PDF
近义动词的配价差异及其对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绪军 《海外华文教育》 2003年第4期8-13,23,共7页
本文着重考察汉语近义动词的配价差异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分析由于对配介差异认识不足而形成的一些语法偏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语言对比和配介差异分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近义动词。
关键词 汉语 近义动词 配价差异 语言习得 语法 补足语 句法性质 句法位置 语义性质
下载PDF
湖北荆门话中的“一个V”
5
作者 董俊芳 《荆楚学刊》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一个V"结构在荆门方言中常用来表示"一直/总是/经常做某事"义,其中"一个"相当于表示频率、时间、情态、语气的副词,在句中作状语,"V"具有[﹢口语化]、[﹢持续]或[﹢多次重复]语义特征,其后可... "一个V"结构在荆门方言中常用来表示"一直/总是/经常做某事"义,其中"一个"相当于表示频率、时间、情态、语气的副词,在句中作状语,"V"具有[﹢口语化]、[﹢持续]或[﹢多次重复]语义特征,其后可以带宾语、补语构成动词短语,形成"一个VP"格式。"一个V"有完全重叠形式和不完全重叠形式,完全重叠形式具有加强语义、语气和情态描写的功能,不完全重叠形式可能引发歧义。"一个V"有两种否定形式,即"一个+不+V"和"不+一个+V",各有表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话 “一个V” 语法意义 句法性质 重叠 否定
下载PDF
句子结构的内外层和名词性的外层成分——题解关系刍议
6
作者 卢曼云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0.引言 0.1汉语句子的谓语动词(包括谓语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统称VP)前头,可以出现好几个名词性成分(NP)。对于这些名词性成分的句法性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一律看作主语;有人主张分化,把它们看成几种不同的成分,主... 0.引言 0.1汉语句子的谓语动词(包括谓语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统称VP)前头,可以出现好几个名词性成分(NP)。对于这些名词性成分的句法性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一律看作主语;有人主张分化,把它们看成几种不同的成分,主语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本文拥护后一种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性成分 句子结构 形容词短语 题解 谓语动词 汉语句子 句法性质 主语
下载PDF
豫北内黄方言的“VD+NP受事+NP方所”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学军 贾迪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5,共7页
豫北内黄方言的"VD+NP受事+NP方所"结构是由述宾短语"VD+NP方所"插入定指的指人名词语而形成的一种非连续结构,其语义可以概括为"动作行为致使受事(某人)止于某个方所"。其中,V必须是能支配指人受事名词... 豫北内黄方言的"VD+NP受事+NP方所"结构是由述宾短语"VD+NP方所"插入定指的指人名词语而形成的一种非连续结构,其语义可以概括为"动作行为致使受事(某人)止于某个方所"。其中,V必须是能支配指人受事名词的二价致移动词,受事NP必须是一个轻成分。从语用上看,该结构作为处置式比同义的替换式和变换式更为轻便、紧凑、匀称,更容易使处于末端位置的方所成分得以强调,并为命令句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黄方言 “VD+NP受事+NP方所”结构 句法性质 语义条件 语用价值
原文传递
《引入论元》介绍
8
作者 Liina Pylkkanen 张文国 盛玉麒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引入论元》(Introducing Arguments)由MIT出版社作为“语言学探索专著”系列的第49本于2008年出版,作者为Liina Pylkkanen,全书共X+162页。该书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就非核心论元的句法性质及其允准机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颇具解释... 《引入论元》(Introducing Arguments)由MIT出版社作为“语言学探索专著”系列的第49本于2008年出版,作者为Liina Pylkkanen,全书共X+162页。该书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就非核心论元的句法性质及其允准机制给我们提供了一套颇具解释力和适用性的理论工具。下面进行简要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核心论元 2008年 理论工具 句法性质 出版社 语言学 MIT 适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