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析清末《大公报》中的另类社会广告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146,共6页
《大公报》作为清末重要的大众传媒,其广告以丰富的内容向人们传递着多方面的信息,其中反映民意民情的社会广告,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也是近代中国平民社会觉醒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些广告... 《大公报》作为清末重要的大众传媒,其广告以丰富的内容向人们传递着多方面的信息,其中反映民意民情的社会广告,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也是近代中国平民社会觉醒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些广告的分析和研究,能使我们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广告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并为今天转型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大公报》 另类社会广告
下载PDF
《大公报》中的另类社会广告与近代中国社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会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大公报》作为清末创刊的重要大众传媒,其广告以丰富的内容为人们展现了社会多方面的信息,而其中反映民意民情的社会广告,就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气象,也是近代中国平民社会觉醒的真实写照。... 《大公报》作为清末创刊的重要大众传媒,其广告以丰富的内容为人们展现了社会多方面的信息,而其中反映民意民情的社会广告,就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新气象,也是近代中国平民社会觉醒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些广告的分析和研究,能使我们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广告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并对今天转型社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报》 另类社会广告 近代中国社会 把关人
下载PDF
反语言与反语言族群
3
作者 吴海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次文化群体为了逃避主流社会的权力控制,必须借助反语言建构族群身份,进而构筑另类社会现实,让族群成员能寄居其中。反语言的语言特点有:否定投射、重新归类、重新词汇化和过渡词汇化;反语言还具有隐喻性。说唱乐、狱友语言、黑人话语... 次文化群体为了逃避主流社会的权力控制,必须借助反语言建构族群身份,进而构筑另类社会现实,让族群成员能寄居其中。反语言的语言特点有:否定投射、重新归类、重新词汇化和过渡词汇化;反语言还具有隐喻性。说唱乐、狱友语言、黑人话语、校园俚语是是典型的族群反语言,他们借此来表达对社会的反制和不满情绪的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语言 次文化 另类社会 身份构建 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