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只首”与“只者”同源考
1
作者 方一新 和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只首"一词在传世及出土文献中的用例不多,虽有前辈学者进行考释,但仍存在疑问。通过考察相关文字通用情况及异文用例,现认为"只首"应即"只者"的形近变体,其义当释为"就这个;如此,这般"。
关键词 只首 只者 异文 敦煌
下载PDF
“只是”作为含有“是”的双音结构演化历程及其语法化
2
作者 冯广艺 张春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只是”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只”和“是”单用阶段,此时“是”作为判断动词已开始出现;“只+是”连用并凝固阶段,也是判断动词“是”能稳定受副词“只”修饰的过渡阶段,语义重心在“是”;“只是”作副词阶段,此时... “只是”在历时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只”和“是”单用阶段,此时“是”作为判断动词已开始出现;“只+是”连用并凝固阶段,也是判断动词“是”能稳定受副词“只”修饰的过渡阶段,语义重心在“是”;“只是”作副词阶段,此时“是”表判断的功能弱化或消失,语义重心在“只”,“是”语义脱落这一过程构成语法化,“是”的语法化也为“只是”的重新分析创造了必要条件;“只是”作转折连词阶段,“只是”从唐代作为副词出现之后,用法逐渐成熟,之后“只是”的意义进一步虚化,连词用法渐渐增多,“只”和“是”之间的界线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 “是” “只是” 语法化
下载PDF
用时空结合观分析几个“舒声促化”字
3
作者 王锡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01-108,共8页
现代方言中的一些舒声促化字,比如“只只管”和“指指头”是自古而来并非现代才发生的,而在一般字书韵书等文献中很难找到书证或找不到书证,也不知其形成的历史。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运用时空结合的方法,将现实与历史打通,将语言因素与社... 现代方言中的一些舒声促化字,比如“只只管”和“指指头”是自古而来并非现代才发生的,而在一般字书韵书等文献中很难找到书证或找不到书证,也不知其形成的历史。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运用时空结合的方法,将现实与历史打通,将语言因素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结合其他材料推测其促化的历史年代并兼及其成因;由此探寻一些特色突出的方言词的本字,进而思考北方方言中一些词应该早已是用借字来记录的,其本字的探寻也可以从古舒声促化中找到线索。“只只管”和“指指头”促化的年代可以上溯至魏晋,晋方言词语“水不擦”“不擦子”中“擦”的本字是“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声促化 时空结合 只只 指指头 池水不擦
下载PDF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的“只是”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玉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6,共7页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中"只是"的理解对于此诗的解读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的释读有分歧;"只"读音古今不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论证:(1)"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只是近黄昏"中"只是"的理解对于此诗的解读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的释读有分歧;"只"读音古今不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就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论证:(1)"只是近黄昏"的"只是"不能理解为正是,只能理解为只不过,但只是。(2)"只"跟"祗、秖"记录的是同一个词,原来读平声;这个词跟"止"本是两个不同的词,"止"读上声,跟"只"是同义词。后来"止"占上风,人们将"只"读成"止",是一种训读现象,于是"只是近黄昏"的"只"读成了上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乐游原》 “只”的读音 “只是”的训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