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港皮氏叫姑鱼种群生物学特征和资源开发状态
1
作者 廖东荣 黎傲雪 +2 位作者 陈宁 吕少梁 王学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是湛江港海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对渔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湛江港皮氏叫姑鱼的生活史特征及其资源开发状态,根据2016—2021年湛江港海域底拖网调查数据,使用ELEFAN I、Paul... 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是湛江港海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对渔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湛江港皮氏叫姑鱼的生活史特征及其资源开发状态,根据2016—2021年湛江港海域底拖网调查数据,使用ELEFAN I、Pauly经验公式、长度转换捕获曲线法等方法估算了皮氏叫姑鱼的生长、死亡参数,并根据实际种群分析(Virtual population analysis,VPA)、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了该渔业资源的开发状态。结果表明,湛江港海域皮氏叫姑鱼体长介于27.03~182.00 mm,体质量介于0.19~137.34 g。生长方程的极限体长(L∞)为185.85 mm,生长系数(K)为0.61,理论生长年龄(t0)为-0.27。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2.40、0.75和1.65。湛江港皮氏叫姑鱼首次捕捞体长(83.74 mm)远小于最适开捕体长(131.95 mm),捕捞对象多为幼鱼和补充群体,具有小型化趋势。湛江港皮氏叫姑鱼开发率(E)为0.69,高于最大可持续开发率(Emax=0.63),处于过度捕捞状态。研究揭示了皮氏叫姑鱼的生活史特征,可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生物学特征 资源开发状态 湛江港
下载PDF
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2 位作者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0 mm;2)皮氏叫姑鱼幼鱼和雄性个体的生长呈负异速生长的特性,而雌性个体呈正异速生长的特性;3)雌雄比为1.68∶1(χ2=35.636,P<0.001),雌雄比随月份和体长变化,除8月和9月及体长110~150和160~180 mm外,雌雄个体数差异明显;4)皮氏叫姑鱼的繁殖期从6月持续到9月,其雌性和雄性个体首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24.8和136.4 mm;5)皮氏叫姑鱼的饵料生物随月份和个体生长发生转变,幼鱼主要摄食端足类,而成鱼在繁殖前期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繁殖期间主要摄食端足类。与其他海域相比,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具有较大的体长范围和优势体长组体长。为持续利用皮氏叫姑鱼资源,建议加强繁殖群体和幼鱼群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渔业生物学 饵料组成 马鞍列岛
下载PDF
浙江南部近海鳞鳍叫姑鱼和皮氏叫姑鱼的生长、性成熟和死亡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裴如德 麻秋云 +2 位作者 田思泉 张云飞 范青松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7,共9页
鳞鳍叫姑鱼(Johnius distinctus)和皮氏叫姑鱼(J.belangerii)是我国东海的小型经济鱼类,且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饵料鱼类,研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对促进东海生态系统和渔业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浙江南部近海... 鳞鳍叫姑鱼(Johnius distinctus)和皮氏叫姑鱼(J.belangerii)是我国东海的小型经济鱼类,且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饵料鱼类,研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对促进东海生态系统和渔业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浙江南部近海渔业资源季度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LMEM)研究了这2种叫姑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异质性;通过ELEFAN法估算了2种叫姑鱼的极限体长L_(∞)、趋近极限体长的相对生长速率k、理论生长起始年龄t_(0)、自然死亡系数M、总死亡系数Z、开发率E以及50%性成熟体长。结果表明,季节对2种叫姑鱼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影响最为显著;鳞鳍叫姑鱼L_(∞)=216.83 mm,k=0.84,t_(0)=−0.18;皮氏叫姑鱼L_(∞)=207.38 mm,k=0.63,t_(0)=−0.25;鳞鳍叫姑鱼Z=3.80,M=1.53,E=0.60;皮氏叫姑鱼Z=1.88,M=1.24,E=0.34;鳞鳍叫姑鱼和皮氏叫姑鱼50%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33.1和128.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鳍叫姑鱼 皮氏叫姑鱼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性成熟 东海
下载PDF
北部湾皮氏叫姑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子强 刘雪媚 +1 位作者 郭昱嵩 刘楚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分析北部湾两个野生皮氏叫姑鱼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发的皮氏叫姑鱼微卫星标记对北部湾临高县西海域(N20°20',E109°40)'和乐东县西海域(N19... 【目的】分析北部湾两个野生皮氏叫姑鱼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发的皮氏叫姑鱼微卫星标记对北部湾临高县西海域(N20°20',E109°40)'和乐东县西海域(N19°30',E107°80)'的两个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中有4个位点(Jobe50、Jobe45、Jobe24、Jobe13)呈多态性。4个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o)介于10~13个,平均10.75个,期望杂合度(He)为0.772~0.844,观测杂合度(Ho)为0.827~0.89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4~0.847。两个皮氏叫姑鱼群体各多态位点的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114~0.015,总群体近交系数(Fit)为-0.049~0.031,群体内有明显的杂合过剩现象;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6~0.082,基因流(Nm)为2.804~28.236。【结论】两个北部湾野生皮氏叫姑鱼群体均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有明显杂合过剩的现象,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基因流,群体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临东县西海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乐东县西海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等位基因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北部湾
下载PDF
长江口及南黄海水域秋季小黄鱼与皮氏叫姑鱼的食物竞争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忠义 戴芳群 +2 位作者 左涛 金显仕 庄志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2,共6页
根据长江口及邻近南黄海水域多个站位中不同体长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与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及其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两者的主要食物组成及竞争策略。结果表明:(1)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 根据长江口及邻近南黄海水域多个站位中不同体长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与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及其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两者的主要食物组成及竞争策略。结果表明:(1)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中华栉孔鰕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口虾蛄(Squillaoratoria)6种生物饵料为两者的优选食物;(2)小黄鱼与皮氏叫姑鱼的体长与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3)小黄鱼、皮氏叫姑鱼及其一些生物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存在站位间的极显著差异(P<0.01);(4)2种鱼采取了栖息地与食物分化的摄食策略来缓和食物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 皮氏叫姑鱼 长江口与南黄海 食物竞争
下载PDF
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慧 徐明 +2 位作者 申玉春 叶宁 操玉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在2013年1月-1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分布、体长(L)-体质量(W)的关系、肥满度、饵料组成、摄食强度和营养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体长80-191 mm,平均139 mm,其中优势体... 在2013年1月-1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分布、体长(L)-体质量(W)的关系、肥满度、饵料组成、摄食强度和营养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体长80-191 mm,平均139 mm,其中优势体长组为121-140 mm;体长-体质量关系方程为:W=0.0134L3.1718(R2=0.9734);肥满度最大值出现在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4月份;皮氏叫姑鱼的饵料组成以甲壳类为主要类群.皮氏叫姑鱼的空胃率随季节变化显著(P<0.05),在冬季最大,春季达到最小;饱满度指数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充塞度等级显示,在春季,主要以0级和1级为主;在秋季,充塞度在1级以上的比例最高;结果显示营养级以2、3级为主,平均为3.06,随着体长的增加,营养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生物学特性 饵料组成 流沙湾
下载PDF
东山湾叫姑鱼食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雅芝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叫姑鱼的摄食习性、食料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山湾叫姑鱼系广食性底层鱼类,以底栖生物食性为主,兼食游泳动物。长尾类、短尾类、鱼类和多毛类是叫姑鱼食料中的优势类群。食料生物组成随季节而...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叫姑鱼的摄食习性、食料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山湾叫姑鱼系广食性底层鱼类,以底栖生物食性为主,兼食游泳动物。长尾类、短尾类、鱼类和多毛类是叫姑鱼食料中的优势类群。食料生物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摄食率秋季最高(74.1%)、春季最低(39.8%);胃饱满系数夏季最高(11.2‰)、春季最低(7.5‰)。其生殖活动对摄食行为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习性 叫姑鱼 东山湾
下载PDF
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肌肉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8
作者 郭慧 徐明 +2 位作者 申玉春 叶宁 操玉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26,共3页
文章对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皮氏叫姑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41%、1.35%、7.19%和16.92%。皮氏叫姑鱼肌肉中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 文章对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皮氏叫姑鱼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41%、1.35%、7.19%和16.92%。皮氏叫姑鱼肌肉中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有7种,占39.9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有4种,占25.2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有10种,占24.12%。多不饱和脂肪酸中DHA和EPA含量分别为8.63%和5.20%。经测定,皮氏叫姑鱼肌肉(干样)中有17种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是缬氨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3.0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海州湾春季皮氏叫姑鱼栖息地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云雷 薛莹 +4 位作者 于华明 于海庆 张崇良 徐宾铎 任一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91,共9页
根据2011年及2013—2015年春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水深以及资源密度等数据,开展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栖息地适宜性的相关研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根据2011年及2013—2015年春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同步采集的底层水温、底层盐度、水深以及资源密度等数据,开展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栖息地适宜性的相关研究。利用提升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模型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并通过交叉验证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皮氏叫姑鱼幼体最适栖息的底层水温为17.4~18.0℃,底层盐度为29.2~30.8,水深为7m以浅;成体最适栖息的底层水温为17.3~18.0℃,底层盐度为28.8~30.8,水深为12m以浅。根据BRT模型的输出结果显示,对皮氏叫姑鱼幼体总偏差贡献率最大的是水深,其次是底层盐度和底层水温;对成体总偏差贡献率最大的是底层水温,其次是水深和底层盐度。通过交叉验证发现,无论幼体还是成体,运用GMM算法,且赋予权重的HSI模型具有较低的赤池信息准则值(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海州湾春季皮氏叫姑鱼的最适栖息地随生长阶段而变化,幼体的最适栖息地(HSI≥0.7)主要分布在7m等深线以浅的山东、江苏沿岸海域;成体的最适栖息主要分布于12m等深线以浅的海域。海州湾春季皮氏叫姑鱼幼体和成体最适栖息地的空间分布与其自身的生态习性、外界环境因子以及黄海冷水团、近岸沿岸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皮氏叫姑鱼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环境因子 权重
下载PDF
DNA条形码在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胃含物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席晓晴 鲍宝龙 章守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3-1541,共9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与传统观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夏季在马鞍列岛海域捕获的201尾皮氏叫姑鱼进行了胃含物分析。解剖后发现其空胃率较高,传统的观测方法仅获得口虾蛄、日本鼓虾、沙蚕、日本蟳幼体4种胃含物,所获得的胃含物中存...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与传统观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夏季在马鞍列岛海域捕获的201尾皮氏叫姑鱼进行了胃含物分析。解剖后发现其空胃率较高,传统的观测方法仅获得口虾蛄、日本鼓虾、沙蚕、日本蟳幼体4种胃含物,所获得的胃含物中存在大量不可辨认的虾类、蟹类。针对不可辨认的食物糜提取组织DNA,选用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Ⅰ)作为分子标记,在Gen Bank中进行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 6.0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鉴定出中华管鞭虾、鲜明鼓虾、巨指长臂虾、日本鼓虾、中国毛虾、褐菖鲉、日本鳀等10种胃含物种类,实验中所获得的基因序列在Gen Bank中的相似度达到97%以上。通过对不可辨认糜的鉴定,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对食物团中不可辨认成分鉴定的困惑;同时,发现了新的摄食对象,了解到更加多样的皮氏叫姑鱼的摄食种类信息。因此,DNA条形码技术在不可辨认饵料生物鉴定中的应用价值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胃含物鉴定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DNA条形码 种类鉴定 摄食生态
下载PDF
厦门海域皮氏叫姑鱼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申世常 黄良敏 +1 位作者 王家樵 李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持续利用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资源,采用单船底拖网调查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4个季度季度从厦门海域6个站点采集皮氏叫姑鱼样本,研究皮氏叫姑鱼的生长、死亡、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强度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 为持续利用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资源,采用单船底拖网调查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4个季度季度从厦门海域6个站点采集皮氏叫姑鱼样本,研究皮氏叫姑鱼的生长、死亡、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强度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厦门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分布范围为9~201 mm,平均106 mm,优势体长为80~120 mm,体重分布范围为1.2~166.3 g,平均30.5 g,优势体重为0~35 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1×10^-5L^3.0791,体长生长方程为Lt=220.5[1-e^-0.56(t+0.61)],体重生长方程为Wt=165.38[1-e^-0.56(t+0.61)]^3.0791。皮氏叫姑鱼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25、0.63、1.62,开发率为0.72。雌雄比为1.14∶1,性成熟以Ⅱ期为主,性成熟个体春季最多。摄食强度以1级和2级为主,冬季摄食强度最强。结果说明厦门海域皮氏叫姑鱼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应控制捕捞力度,根据皮氏叫姑鱼的繁殖习性建议加强繁殖群体和幼鱼群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域 皮氏叫姑鱼 生长 死亡 性比 性腺成熟度 摄食强度
原文传递
长江口水域四种鱼类的耳石微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洪波 姜涛 +1 位作者 邱晨 杨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8-1364,共7页
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技术(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对长江口不同水域中捕获的焦氏舌鳎、皮氏叫姑鱼、鮸鱼和光泽黄颡鱼耳石中的Sr含量进行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发现,焦氏舌鳎是典型的海水鱼类,不仅Sr:Ca比(按惯例标准化... 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技术(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对长江口不同水域中捕获的焦氏舌鳎、皮氏叫姑鱼、鮸鱼和光泽黄颡鱼耳石中的Sr含量进行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发现,焦氏舌鳎是典型的海水鱼类,不仅Sr:Ca比(按惯例标准化为Sr:Ca×10~3)的移动平均值高(>7),而且Sr含量面分析图亦呈现为对应高盐度海水的黄色或红色图谱。虽然皮氏叫姑鱼和鮸鱼从出生直至被捕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都在3—7间波动,总体上属河口半咸水栖息鱼类,但从Sr含量面分析图来看,皮氏叫姑鱼生活史履历更为复杂,可包括淡水(对应蓝色图谱)和半咸水生境(对应绿色图谱);而鮸鱼仅在长江口较高盐度半咸水或海水生境中活动,未见进入过淡水的履历。光泽黄颡鱼表现出仅利用淡水生境的履历,其Sr:Ca比的移动平均值仅在1.5—3间窄幅波动,整个生活史均在淡水区域里活动,表现为长江口典型的淡水栖息鱼类。本研究从新的角度提供了较为客观、直观和最新的信息,用以较为准确地重建和掌握长江口这些不同鱼类的生境利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微化学 焦氏舌鳎 皮氏叫姑鱼 光泽黄颡 长江口
下载PDF
上海鱼类四新记录
13
作者 倪勇 全为民 陈亚瞿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鳞鳍叫姑鱼 美肩鳃鲥 短棘缟虾虎 竿虾虎 上海
下载PDF
水产资源
14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水产资源 群落结构 类区系 种群 体长 渔获量 金枪 叫姑鱼 西大西洋
下载PDF
渤海鱼类的竞食关系
15
作者 李明德 《天津水产》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1 结果 1980~1987年,于渤海测定110种鱼类的食物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竞食关系。主要反映在虾类、虾虎鱼、鳀鱼、砂蚕、小蟹及浮游动物。现简述如下: 1.1 以脊尾褐虾为摄食对象的鱼类有48种,它们是:许氏犁头鳐、孔鳐、中国虹、星康吉鳗、... 1 结果 1980~1987年,于渤海测定110种鱼类的食物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竞食关系。主要反映在虾类、虾虎鱼、鳀鱼、砂蚕、小蟹及浮游动物。现简述如下: 1.1 以脊尾褐虾为摄食对象的鱼类有48种,它们是:许氏犁头鳐、孔鳐、中国虹、星康吉鳗、鳕鱼、油(鱼予)、沟鲹、叫姑鱼、黄姑鱼、白姑鱼、(鱼免)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黑鳃梅童、真鲷、海鲫、(鱼遂)鳚、长绵鳚、带鱼、鲐鱼、蓝点马鲛、矛尾虾虎鱼、六丝矛尾虾虎鱼、黑鲪、鬼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 竞食关系 渤海 叫姑鱼 小黄 浮游动物 摄食
原文传递
厦门地区海钓鱼种及使用鱼饵
16
《中国钓鱼》 1996年第5期20-20,共1页
厦门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周边海岸长达50多公里,明岛暗礁星罗棋布,海产资源丰富,四季均可滩钓、矶钓、船钓。可钓鱼类主要有:黄(黑)鳍绸(厦门称黄翅、黑翅,又称鸟格)、石斑鱼(又称鲙鱼)、多鳞鱚、少鳞鱚(厦门称沙梭)、叫姑鱼(厦门称加... 厦门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周边海岸长达50多公里,明岛暗礁星罗棋布,海产资源丰富,四季均可滩钓、矶钓、船钓。可钓鱼类主要有:黄(黑)鳍绸(厦门称黄翅、黑翅,又称鸟格)、石斑鱼(又称鲙鱼)、多鳞鱚、少鳞鱚(厦门称沙梭)、叫姑鱼(厦门称加网)、真鲷(厦门称加吉鱼)、(鱼面)鱼(又称鮸鲈)、白鯵鱼(又称条纹鯵)、青鯵(台湾称猪哥(鱼甘)、斑鲈、海鳗(龙鳗、虎鳗)、小鲨鱼(灰鲨、九鲨)、鰤(鱼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地区 厦门市 叫姑鱼 毒刺 厦门海域 亚热带 保存方法 海产资源 上钩率
原文传递
天津近岸海域游泳动物夏季拖网调查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房恩军 于洁 +1 位作者 李文雯 陈卫 《天津水产》 2011年第Z1期30-33,共4页
渤海湾是黄渤海多种经济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在黄渤海渔业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加剧和不断增强的开发活动。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黄渤海 游泳动物 鰕虎 黑鳃梅童 叫姑鱼 近岸海域 口虾蛄 单拖渔船 渔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