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轩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艺术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个性心理来补充和完善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过程。文章就这一理论结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为主旨,归... 艺术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鉴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个性心理来补充和完善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过程。文章就这一理论结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为主旨,归纳和总结出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 不确定 召唤结构审美 创造力
下载PDF
创造性阅读理论探微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韧希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召唤性结构"。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解读过程中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召唤性结构"。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解读过程中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性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创造性阅读是文本解读的高级阶段,具有超越读者、超越作者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读者 解读 召唤性结构 期待视野 创造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受美学的装置艺术语义与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长春 霍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11,共4页
在接受美学视域下,装置艺术因强调受众参与而使作品具有非个人化的语义与形态,因受众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语境和推陈出新的审美创意,因作品中的空白与不确定性而使受众与艺术家对于作品进行重释或再创造成为可能,因受众基... 在接受美学视域下,装置艺术因强调受众参与而使作品具有非个人化的语义与形态,因受众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语境和推陈出新的审美创意,因作品中的空白与不确定性而使受众与艺术家对于作品进行重释或再创造成为可能,因受众基于经验的审美行为而使作品创作要具有本土化艺术情结。当代装置艺术只有以受众为目标,注重受众的参与,同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艺术语态,创造出最具表现力与感染力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艺术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召唤性结构
下载PDF
让想象张开翅膀——论接受美学视域下品特式房间的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明录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4,共6页
品特式房间是品特戏剧的基本设置和重要标识,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正是由于启发了读者思维意识的高度参与,品特式房间才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成就了品特式房间的独特审美效应。通过让剧情发展与读者的审美期待产生背离,品特颠覆了传统... 品特式房间是品特戏剧的基本设置和重要标识,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正是由于启发了读者思维意识的高度参与,品特式房间才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成就了品特式房间的独特审美效应。通过让剧情发展与读者的审美期待产生背离,品特颠覆了传统的房间认识,又通过召唤性结构的利用,品特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重构了房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式房间 审美期待 召唤性结构
下载PDF
从罗兰·巴特的文本阅读理论谈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琼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文本的问世标志着一个多层面的"召唤性结构"的出现。本文试图从巴特的文本阅读理论出发,去探索阅读的本质,以巴特的"抬头而读"的阅读方法为依据,去...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文本的问世标志着一个多层面的"召唤性结构"的出现。本文试图从巴特的文本阅读理论出发,去探索阅读的本质,以巴特的"抬头而读"的阅读方法为依据,去探寻大学英语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召唤性结构 巴特的文本阅读理论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亚琴 芮渝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5期75-77,共3页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而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翻译活动应关注读者"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文学的历史性。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召唤性结构 翻译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看《阿拉比》中男孩的爱情之旅
7
作者 张道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4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是其中很具代表的一篇,也是儿童篇的最后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懵懂的爱情,以及最后爱情破灭,自我顿悟的故事。目前,国内外研究《阿拉比》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及男孩的顿悟。这些研究大多是关注作者与文本本身。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阿拉比》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正是乔伊斯在创作中不断地含沙射影、欲言又止,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其作品的意味大出意料之外,一再打破读者的先入经验,超出了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拓展了期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召唤性结构 期待视野 《阿拉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