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列宁关于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对召回派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李诗博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低潮时期,列宁改变革命高潮阶段对杜马的抵制策略,将杜马视为合法斗争的重要方式并主张俄国社会民主党积极参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然而党内出现了不顾客观形势变化而盲目抵制杜马的“左”的召回派。他们只看到...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低潮时期,列宁改变革命高潮阶段对杜马的抵制策略,将杜马视为合法斗争的重要方式并主张俄国社会民主党积极参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然而党内出现了不顾客观形势变化而盲目抵制杜马的“左”的召回派。他们只看到杜马作为资产阶级机构的反动性,却忽视了无产阶级借助杜马推进革命进程的迫切性。对此,列宁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了抵制杜马的原因,揭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内在的辩证法”,批判了召回派“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僵化教条、“左”的取消主义的错误。列宁的批判还具有对召回主义背后哲学唯心主义元批判的深层次逻辑。列宁对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及对党内错误思潮的批判,推动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对当前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马问题
辩证分析
召回派
辩证唯物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联共产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
2
作者
韦一
宋柱修
《枣庄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65-69,共5页
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名称曾有过多次更改。从它成立之初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到以后的每次改称,特别是列宁在世时的几次更改,都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都是和列宁的理论活动和组织活动分不开的,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
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名称曾有过多次更改。从它成立之初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到以后的每次改称,特别是列宁在世时的几次更改,都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都是和列宁的理论活动和组织活动分不开的,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苏联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浅谈鄙见,以就正于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理论活动
无产阶级政党
民主工党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
马尔托夫
召回派
火星报
党纲草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波格丹诺夫的失足及其教训——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札记
3
作者
李明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55-63,共9页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的光辉著作。列宁在序言中说:“我在本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唯...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的光辉著作。列宁在序言中说:“我在本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部著作的内容当然远远超出了列宁谦逊地提出的这个任务,读这本书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这个问题上。但是,弄清这个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格丹诺夫
阿芬那留斯
社会民主党人
召回
主义
机会主义
派
别
物质和意识
立宪民主党
召回派
认识过程
取消
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問題解答
4
作者
А.П.阿尔辛節夫
《人民教育》
1950年第5期66-66,共1页
问在“列宁论教师”一文中,有几个名词不了解,请予解答:什么是“儿童学派”“神道派”,他们的政治背景如何?是否是一种派别组织?(张家口市工程学校二部教育科问)答如下: (一)什麼是『兒童學派』? 答:『兒童學』在過去曾經採用過,現...
问在“列宁论教师”一文中,有几个名词不了解,请予解答:什么是“儿童学派”“神道派”,他们的政治背景如何?是否是一种派别组织?(张家口市工程学校二部教育科问)答如下: (一)什麼是『兒童學派』? 答:『兒童學』在過去曾經採用過,現在帝國主義國家仍在採用,它的字義就是:關於兒童的科學,是決定兒童求學能力的科學。兒童學和兒童學派宣傳著說:某一些兒童是有求學才能的,而另一些兒童是沒有求學才能的;某一些兒童,由於天賦和社會環境的(好像社會是不改變的)賦予,就有才能去發展智力,而另一些兒童,由於天賦和社會環境的(好像社會是不改變的)賦予不足,就沒有這種才能。其實,兒童學不是科學,而是偽科學。實際上,兒童學和兒童學派重彈帝國主義的人種論者的老調:說某一些人種好像是『下等』人種,而另一些人種好像是『高等』人種;『下等』人種好像受天賦和社會環境限制就不能發展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召回派
工人
左
派
布尔什维克
工资劳动者
神道
原文传递
题名
列宁关于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对召回派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李诗博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劳动及其分配机制研究”(22CKS048)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研究”(19LLZD05)。
文摘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低潮时期,列宁改变革命高潮阶段对杜马的抵制策略,将杜马视为合法斗争的重要方式并主张俄国社会民主党积极参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然而党内出现了不顾客观形势变化而盲目抵制杜马的“左”的召回派。他们只看到杜马作为资产阶级机构的反动性,却忽视了无产阶级借助杜马推进革命进程的迫切性。对此,列宁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了抵制杜马的原因,揭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内在的辩证法”,批判了召回派“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僵化教条、“左”的取消主义的错误。列宁的批判还具有对召回主义背后哲学唯心主义元批判的深层次逻辑。列宁对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及对党内错误思潮的批判,推动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对当前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杜马问题
辩证分析
召回派
辩证唯物主义
Keywords
the Duma issue
dialectical analysis
otzovist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分类号
A2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联共产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
2
作者
韦一
宋柱修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65-69,共5页
文摘
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党的名称曾有过多次更改。从它成立之初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到以后的每次改称,特别是列宁在世时的几次更改,都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都是和列宁的理论活动和组织活动分不开的,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苏联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浅谈鄙见,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理论活动
无产阶级政党
民主工党
二月革命
彼得格勒
马尔托夫
召回派
火星报
党纲草案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波格丹诺夫的失足及其教训——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札记
3
作者
李明富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55-63,共9页
文摘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的光辉著作。列宁在序言中说:“我在本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部著作的内容当然远远超出了列宁谦逊地提出的这个任务,读这本书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这个问题上。但是,弄清这个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
波格丹诺夫
阿芬那留斯
社会民主党人
召回
主义
机会主义
派
别
物质和意识
立宪民主党
召回派
认识过程
取消
派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問題解答
4
作者
А.П.阿尔辛節夫
出处
《人民教育》
1950年第5期66-66,共1页
文摘
问在“列宁论教师”一文中,有几个名词不了解,请予解答:什么是“儿童学派”“神道派”,他们的政治背景如何?是否是一种派别组织?(张家口市工程学校二部教育科问)答如下: (一)什麼是『兒童學派』? 答:『兒童學』在過去曾經採用過,現在帝國主義國家仍在採用,它的字義就是:關於兒童的科學,是決定兒童求學能力的科學。兒童學和兒童學派宣傳著說:某一些兒童是有求學才能的,而另一些兒童是沒有求學才能的;某一些兒童,由於天賦和社會環境的(好像社會是不改變的)賦予,就有才能去發展智力,而另一些兒童,由於天賦和社會環境的(好像社會是不改變的)賦予不足,就沒有這種才能。其實,兒童學不是科學,而是偽科學。實際上,兒童學和兒童學派重彈帝國主義的人種論者的老調:說某一些人種好像是『下等』人種,而另一些人種好像是『高等』人種;『下等』人種好像受天賦和社會環境限制就不能發展智力。
关键词
召回派
工人
左
派
布尔什维克
工资劳动者
神道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列宁关于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对召回派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李诗博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联共产党的名称的演变及其由来
韦一
宋柱修
《枣庄学院学报》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波格丹诺夫的失足及其教训——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札记
李明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問題解答
А.П.阿尔辛節夫
《人民教育》
195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