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冲洗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雨村 何海燕 +2 位作者 徐小平 彭其玉 谭太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6%,发生时间13±4天,对照组发生率为48.7%,发生时间6±3天,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正确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可冲洗气管导管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爱丛 张丽娟 +1 位作者 康梅 马爱芬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1218-1218,共1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2]。国外研究表明,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培养与下呼吸道保护性毛刷取痰培养相同的菌株占85%,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下载PDF
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正梅 李金芳 解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81-2282,共2页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普通气管套管护理。结果观察组VAP发...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人工气道进行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普通气管套管护理。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8.75%,住院时间为(20.5±5.8)d,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为(15.6±6.7)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28.4±7.9)d、(19.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冲洗气管导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持续低负压吸引 人工气道 通气相关肺炎
原文传递
联合冲洗气囊上至口鼻咽腔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改英 张玉英 +1 位作者 刘春霞 马杏云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8期1294-1295,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至口鼻咽腔联合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每日应用0.02%洗必泰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联合冲洗两次,B组不进行气囊...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至口鼻咽腔联合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每日应用0.02%洗必泰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联合冲洗两次,B组不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冲洗,只进行持续吸引气囊上滞留物,必要时吸引口鼻咽腔分泌物。两组对照研究,观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VAP12例,发生率20%;B组发生VAP31例,发生率51.7%。A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每日使用0.02%洗必泰溶液进行联合冲洗气囊上至口、鼻咽腔滞留物,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预防 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不同强度负压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来纯云 刘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1392-1393,1427,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强度负压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且使用了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名,采用自身对照,分别采用-15 kPa以下(A组)、-15^-20 kPa(B组)、-20^-25 kPa(C组...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强度负压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且使用了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名,采用自身对照,分别采用-15 kPa以下(A组)、-15^-20 kPa(B组)、-20^-25 kPa(C组)吸引侧管,每24 h应用1组压力,3 d为1个周期,依次循环,连续10个周期,即每组负压应用10 d,共计30 d。观察并比较三组不同强度负压下行负压吸引引起患者咳嗽反射的频次、每日吸引总量的均值、吸引前与吸引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均值。结果负压为-15^-20 kPa时进行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吸引,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小,吸引出的分泌物量较多,吸引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为-15^-20 kPa时进行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吸引,压力适宜,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小,吸引出分泌物的量较多,吸引效果好,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人工呼吸道的护理管理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资源的浪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冲洗气管导管 负压 声门下间隙 分泌物 效果
下载PDF
不同体位吸引气囊上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刘英 鲍云霞 来纯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42-142,共1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方法选择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单日取侧卧位(A组)、双日取平卧位(B组)吸引侧管,2组均抬高床头30°吸引,观察并比较2组日吸引量、咳嗽反射的频次,吸...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吸引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效果。方法选择使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单日取侧卧位(A组)、双日取平卧位(B组)吸引侧管,2组均抬高床头30°吸引,观察并比较2组日吸引量、咳嗽反射的频次,吸引前及吸引后心率,脉氧饱和度变化的差异。结果 B组日吸引量高于A组(P<0.01),A组咳嗽反射的频次多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引前及吸引,2组心率、脉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卧位为患者进行声门下间隙分泌物的吸引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体位 声门下间隙 可冲洗气管导管
下载PDF
逆向冲洗气囊上及口鼻咽腔滞留物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改英 张玉英 马杏云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5期3079-3080,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每日应用0.02%氯己定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每日应用0.02%氯己定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两次,对照组进行口鼻咽腔顺向冲洗两次。两组对照研究,观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VAP12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VAP26例,发生率为4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48,P=0.006)。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除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外,每日使用0.02%氯己定溶液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可冲洗气管导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