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闽 王浩 陈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明确可动流体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是有效评价致密储层开发潜能的基础。选取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21块致密砂岩样品,采用核磁共振T_2谱分析和离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核磁共振T_2谱,并辅以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 明确可动流体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是有效评价致密储层开发潜能的基础。选取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21块致密砂岩样品,采用核磁共振T_2谱分析和离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核磁共振T_2谱,并辅以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储层可动流体含量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岩样核磁共振T_2谱主要呈现为5种形态,复杂的储层微观特征和孔喉结构均是导致核磁共振T_2谱形态多样的主要原因;储层建立束缚水饱和度的最佳离心力是400~450 psi,计算得到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9.44%~68.92%,平均值为46.69%,不同岩样可动流体含量和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可动流体分布的有效孔喉半径下限约为50 nm,储层主流喉道半径为70~200 nm;可动流体含量和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表明,对于物性较差的储层,渗透率是决定可动流体含量的主要因素,但对于物性较好的储层,渗透率对可动流体含量的影响较小;孔隙类型、形状及表面粗糙程度均会影响储层束缚水含量和分布;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及分布、孔喉半径大小及连通性、黏土矿物的充填程度及产状和裂缝的发育情况都会对可动流体含量产生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致密储层开发潜力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分布 孔喉半径 影响因素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_2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了分析岩石孔隙中流体分布,使用核磁共振(NMR)仪器对致密砂岩储层不同井位岩心进行了测量,得到T_2谱分布。核磁共振(NMR)T_2谱可较为直观的反映岩石孔隙中流体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样品T_2截止值较小,并且其T_2谱分布主要为双峰,横坐... 为了分析岩石孔隙中流体分布,使用核磁共振(NMR)仪器对致密砂岩储层不同井位岩心进行了测量,得到T_2谱分布。核磁共振(NMR)T_2谱可较为直观的反映岩石孔隙中流体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样品T_2截止值较小,并且其T_2谱分布主要为双峰,横坐标表示横向弛豫时间,横向弛豫时间对应孔隙的大小,1 ms^10 ms对应小孔隙,10 ms^100 ms对应的中等孔隙,100 ms以上对应大孔隙。小孔隙中的流体由于毛管力作用导致流体不可流动,也就是所谓的束缚流体,而大中孔隙中流体可以在驱动力作用下流动也就是常说的可动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谱 可动流体分布 可动流体饱和度
下载PDF
延长油田典型致密油储层渗吸-驱替采油机理定量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申哲娜 王香增 +2 位作者 康宵瑜 王成俊 金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3,共5页
渗吸法驱油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采油方式之一,目前主要针对裂缝系统与基质系统之间的渗吸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渗吸和驱替作用对渗流阶段采出程度的影响和贡献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此,基于延长油田水磨沟区长8致密油储层的... 渗吸法驱油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采油方式之一,目前主要针对裂缝系统与基质系统之间的渗吸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渗吸和驱替作用对渗流阶段采出程度的影响和贡献却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此,基于延长油田水磨沟区长8致密油储层的孔隙结构分布特征以及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驱替压力特征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表征驱替法和渗吸法对采出程度和可动流体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油储层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为喉道半径;裂缝性岩心样品基质系统的采出程度主要受控于渗吸作用,裂缝系统的采出程度主要受控于驱替作用;核磁共振定量分析驱替法和渗吸法的采收率分别为32.30%~39.32%和9.60%~19.49%;致密油储层岩心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渗吸-驱替过程中流体流动方向受微观孔喉润湿性影响,因此渗吸法与驱替法的可动流体分布没有严格的孔隙尺寸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渗吸-驱替 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分布 延长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