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念的形状:文化的“可参观性”及其数字传播
1
作者 周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在文化传播物质性转向的背景下,文化以“可参观性”的方式展示,呈现某种形状,具有渗透性和沉浸感,表现为物质性、空间性、地方感及场景化。同时,“可参观性”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增强了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本研究可为文化传播... 在文化传播物质性转向的背景下,文化以“可参观性”的方式展示,呈现某种形状,具有渗透性和沉浸感,表现为物质性、空间性、地方感及场景化。同时,“可参观性”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增强了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本研究可为文化传播提供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文化的“可参观性 数字传播
下载PDF
可参观性文化视角下古着文化空间的生产与传播
2
作者 王娅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9期87-90,共4页
通过引入“可参观性”概念,借助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对古着空间、店主以及消费者进行考察,以此理解古着文化空间的生产和传播,总结古着商店“可参观性”在可读性、真实性、互动性方面的生产策略,了解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可参观性 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 古着文化
下载PDF
试论民间祭祀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以洛阳关林庙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安霞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5期137-143,共7页
在遗产旅游、产业化、文化消费等一些现代经济因素的刺激下,民间祭祀空间正在从传统的地方性公共信仰空间朝着全球性、全民性的文化展示空间、文化消费空间转变。本文以洛阳关林庙为例,考察了民间祭祀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是以地方文化差... 在遗产旅游、产业化、文化消费等一些现代经济因素的刺激下,民间祭祀空间正在从传统的地方性公共信仰空间朝着全球性、全民性的文化展示空间、文化消费空间转变。本文以洛阳关林庙为例,考察了民间祭祀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是以地方文化差异性作为生产前提的,其生产过程运用了真实性原则、意义感原则、可读性原则三种策略。同时,游客目光对可参观性生产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祭祀空间 可参观性生产 文化展示 关林庙
下载PDF
新媒介语境下城市“可参观性”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正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0-103,14,共5页
城市的存在与发展是基于传播,而以"可参观性"的形式制造文化是增强沟通交流、提高传播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新媒体与"可参观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是本文探索的重点。经研究发现,新媒介与"可参观... 城市的存在与发展是基于传播,而以"可参观性"的形式制造文化是增强沟通交流、提高传播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新的媒介语境下,新媒体与"可参观性"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是本文探索的重点。经研究发现,新媒介与"可参观性"文化之间存在着映射与同构的关系,可以实现其场所性与"可参观性",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城市的深度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 同构 城市“可参观性”文化 传播 新媒体
下载PDF
走向展厅:中国民间年画的“可参观性”意义生产
5
作者 王敏芝 杨家宁 《媒介批评》 2022年第1期305-318,共14页
“过新年、贴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视觉现象和文化行为,但随着社会生活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人文化实践的形态变迁,民间年画从最初家庭场域内的文化用品逐渐演化为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展厅内的文化展品。展览空间内的民间年画已经从私人... “过新年、贴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视觉现象和文化行为,但随着社会生活全面现代化以及现代人文化实践的形态变迁,民间年画从最初家庭场域内的文化用品逐渐演化为在博物馆、展览馆等展厅内的文化展品。展览空间内的民间年画已经从私人领域的“生活媒介”转变为带有“可参观性意义”的文化样本,从而实现了民间艺术的现代公共价值,其文化意义的再生产也在当下数字化网络空间中拥有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年画 可参观性 意义生产 数字展厅
下载PDF
云南文化产业可参观性生产特征及构建机制
6
作者 罗成雁 黄子扬 《新西部》 2021年第11期87-90,99,共5页
云南文化产业以主题化、文化阐释、文化拼贴等视觉化方式和文化手段,展示“原生态”的自然、民族和边疆风情。展示“原生态”,是云南文化产业可参观性生产的基本风格,也是其观看、被看与“自看”的关系机制。这既建构了“原初”本真的... 云南文化产业以主题化、文化阐释、文化拼贴等视觉化方式和文化手段,展示“原生态”的自然、民族和边疆风情。展示“原生态”,是云南文化产业可参观性生产的基本风格,也是其观看、被看与“自看”的关系机制。这既建构了“原初”本真的观看方式,也建构了“原始”落后的“内部他者”。在可参观性生产趋势下,云南文化产业应不断融入文化创意设计的可读性、互动性,致力于展示新形象、当代文化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文化产业 主题化 构建机制 文化创意设计 可参观性生产 视觉化 原生态 观看方式
下载PDF
可参观性文化视角下的台湾诚品书店研究
7
作者 于千雯 张美娟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1年第6期9-15,共7页
文章以贝拉·迪克斯的可参观性文化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从可读性与可阐释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可塑性和延展性、设计性与艺术性四个层面介绍、论证台湾诚品书店的可参观性特征,解构、探讨该理论在诚品书... 文章以贝拉·迪克斯的可参观性文化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从可读性与可阐释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可塑性和延展性、设计性与艺术性四个层面介绍、论证台湾诚品书店的可参观性特征,解构、探讨该理论在诚品书店经营实践中的呈现形式,以期为实体书店适应场景化、互动式、体验型的文化消费新趋势,向复合式文化综合体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诚品书店 可参观性文化 实体书店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城市文化的展示及其可参观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正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城市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呈现一定的可参观性,其特点为场所性、空间性、公共性和互动性。这有利于增强沟通交流,提高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城市文化的可参观性得以延续,于实体和虚拟的融合空间中帮助参观者加深与城市文化的沟通,从而实... 城市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呈现一定的可参观性,其特点为场所性、空间性、公共性和互动性。这有利于增强沟通交流,提高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城市文化的可参观性得以延续,于实体和虚拟的融合空间中帮助参观者加深与城市文化的沟通,从而实现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展示 城市传播 可参观性 新媒体
下载PDF
作为博览会的文学史:“可参观性”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
9
作者 余夏云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
文学史旨在为人们提供关于过去的叙事:通过有序地组织、遴选历史情节(emploting)而赋予时间的流动以一定的意义,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必要的训诫。我们可以称之为“逼真”的艺术:一方面,它既叩求历史再现的栩栩如生,另一方面,也尝试抵达认... 文学史旨在为人们提供关于过去的叙事:通过有序地组织、遴选历史情节(emploting)而赋予时间的流动以一定的意义,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必要的训诫。我们可以称之为“逼真”的艺术:一方面,它既叩求历史再现的栩栩如生,另一方面,也尝试抵达认知层面的“真理”(the Real),由表及里,形塑一个形神兼备的语义系统。通常而言,这个系统以时间的运转作为基本的演进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系统 演进逻辑 形神兼备 历史再现 可参观性 认知层面 博览会
原文传递
“被看见”的家庭生活:抖音中的家务劳动媒介化与可参观性文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信茹 王偲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5,共11页
研究通过对抖音平台中家务劳动短视频的观察,分析女性博主家庭生活的内容生产场景、制作模式和情感化表达。发现技术对家庭的嵌入使得家庭空间变得“可见”,家庭生活进一步被媒介化。当家庭的日常细节和家务劳动的过程成为互联网平台中... 研究通过对抖音平台中家务劳动短视频的观察,分析女性博主家庭生活的内容生产场景、制作模式和情感化表达。发现技术对家庭的嵌入使得家庭空间变得“可见”,家庭生活进一步被媒介化。当家庭的日常细节和家务劳动的过程成为互联网平台中被“观看”的对象,原本具有私密性的生活领域转变成一种可参观性的空间及文化,具有了可接近性、可互动性和表演性等新的特征。将媒介的视角引入家的分析,对于探讨新的家庭文化形态及女性与家庭的关系具有意义和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家庭生活 家务劳动 可参观性文化
原文传递
可参观性:消费主义下红色文化空间的生产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春晓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113,共7页
红色文化空间作为我国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场所,承担着传递红色历史文化、提升社会文化自信的职责。在消费主义推动下,红色文化空间的生产正从传统的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面临着新的挑战。可参观性生产主要采用塑造真实感... 红色文化空间作为我国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场所,承担着传递红色历史文化、提升社会文化自信的职责。在消费主义推动下,红色文化空间的生产正从传统的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面临着新的挑战。可参观性生产主要采用塑造真实感、以消费引导意义建构、拓展消费空间等策略来建设新时代红色文化空间,可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空间 消费主义 可参观性生产
原文传递
从观看到观光:跨媒介视角下电影院的可参观性生产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寒添 陈焱松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电影院承载着城市历史、影像文本的跨媒介属性,是媒介研究与空间研究共同实践的场所.通过引入"可参观性"的概念,本文重新反思了电影院的存在属性.其中,以银幕为媒介的影院空间,是一种普适性货品,而当影院被赋予场所性后,电影... 电影院承载着城市历史、影像文本的跨媒介属性,是媒介研究与空间研究共同实践的场所.通过引入"可参观性"的概念,本文重新反思了电影院的存在属性.其中,以银幕为媒介的影院空间,是一种普适性货品,而当影院被赋予场所性后,电影院本身成为一种被展览的文化,转化为具备本真性的独异品,具备可参观性.本文分析了基于电影内容再媒介化的空间与电影生产再媒介化的空间,提出了从观看到观光的电影院可参观性生产的构建过程,构建出电影美学的外部空间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 可参观性 电影院 文化旅游
原文传递
过去作为一种可参观的形式: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以天津五大道为例
13
作者 周延伟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0-78,共9页
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使过去以可参观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表现在景观设计方面,即通过旧时文化的视觉化和物化来塑造主题鲜明的可读性环境。然而,这个关于过去的旅游景观并非对历史的全景式再现,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新阐释的结... 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使过去以可参观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表现在景观设计方面,即通过旧时文化的视觉化和物化来塑造主题鲜明的可读性环境。然而,这个关于过去的旅游景观并非对历史的全景式再现,而是根据现实需要对过去进行重新阐释的结果。因此,通过分析隐含于“可参观性”背后的社会生产机制及其建构性成因,可以发现遗产旅游景观设计内在的文化逻辑。在此方面,天津五大道颇具典型性。借助于街景的神圣化再造,五大道完成了对“可参观性”的设计呈现,“万国建筑博览会”区域意象得到进一步强化,目的就是在当代语境中通过赋予过去以新的意义来重构天津拥抱世界文明的城市形象,并且借助大众旅游,用怀旧的语调勾勒美好的城市愿景。总之,遗产旅游景观的设计实际上是在塑造过去的可参观性中,言说现在的必然性与未来之合理性的过程,包括被筛选的过去、被组合的旅游奇观及被建构的城市形象与未来想象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景观设计 可参观性 天津五大道
下载PDF
仿古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生产与游客体验--基于张家界溪布老街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晓晓 曾晓茵 张朝枝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5,共10页
文化氛围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生产或创造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非常重要。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消费者视角来探索文化氛围的构成,而缺少从生产者视角来思考文化氛围生产与创造的研究现状,文章通过对张家界的仿古商业街——溪... 文化氛围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生产或创造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非常重要。鉴于现有研究主要从消费者视角来探索文化氛围的构成,而缺少从生产者视角来思考文化氛围生产与创造的研究现状,文章通过对张家界的仿古商业街——溪布老街的投资、建设与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等质性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来回应这一研究缺口。研究发现,文化氛围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开发商通过建构与历史相关联的主题故事来创造“文化内涵”,以模仿古代建筑设施和传统历史街区空间布局来营造“物质文化氛围”,以布局一些“非遗”符号的文化演出、特色小吃、民间艺术和设计一些地方化的生活场景来生产“非物质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有助于增强游客的难忘记忆并刺激游客的休闲消费,但同时由于粗糙的仿古建设使得游客明显感受到失真性,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文章对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氛围 仿古商业街区 游客体验 可参观性生产
下载PDF
文旅小镇的二维矩阵分类模型——基于长三角16个样本的实证检验
15
作者 康嘉 潘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9-526,共8页
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文旅小镇发展迅速,但同质化问题凸显。如何通过类型学研究实现小镇有效区分与独特优势定位非常重要。基于旅游体验诉求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构建文旅小镇的二维矩阵分类模型,并继续借助内容分析和对... 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文旅小镇发展迅速,但同质化问题凸显。如何通过类型学研究实现小镇有效区分与独特优势定位非常重要。基于旅游体验诉求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构建文旅小镇的二维矩阵分类模型,并继续借助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以长三角16个典型小镇为样本,检验该模型的应用成效。结果表明:文旅小镇能够满足的游客体验诉求分为原根与逃逸,所运用的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分为静态展示与动态共创;基于体验诉求与文化可参观性生产方式的交叉分类,文旅小镇包括静态展示原根型、动态共创原根型、静态展示逃逸型和动态共创逃逸型等类型;长三角16个小镇的实证归类结果支持上述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小镇 文化可参观性生产 体验诉求 二维矩阵
下载PDF
浅析保健品厂房设计要点
16
作者 李锦秀 张瑞超 《机电信息》 2018年第23期47-50,共4页
结合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保健品厂房的设计要点,包括保健品厂房总体规划的综合性、可参观性、车间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备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等,并列举了国内典型的保健品厂房设计案例,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保健品厂房 发展现状 可参观性 模块化 自动化
下载PDF
石库门在新天地商业开发中的空间再现质疑
17
作者 华红 《建筑与环境》 2009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本文以西方实证哲学为借鉴,对今天的商品化社会中,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过程所呈现的消费主义特征进行探讨。上海新天地是国内首个以“修旧如旧”理念进行旧城改造并获得商业成功的项目。文章把新天地的商业开发视为一个消费空间的生产过... 本文以西方实证哲学为借鉴,对今天的商品化社会中,城市历史街区改造过程所呈现的消费主义特征进行探讨。上海新天地是国内首个以“修旧如旧”理念进行旧城改造并获得商业成功的项目。文章把新天地的商业开发视为一个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该过程以石库门的空间再现为主要手段,浸透了不同利益集团的权力斗争。文章通过分析石库门的符号意义对于新天地商业开发和空间意义建构的价值,对“通过商业开发保护历史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商业项目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充其量只是开发的策略之一,而且这种名义上的“保留、保护”甚至对现实和想象的界线进行混淆,其最终目的不过是创造出一幅类似于主题公园的“超真实”幻象来为消费社会服务。因此,尽管新天地披着层层眩目的文化和时尚外衣,究其实质乃是一个以石库门为主题的购物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上海新天地 石库门里弄 空间再现 可参观性 主题公园化 超真实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沟谷型传统村落空间生产研究——以洛阳市倒盏村为例
18
作者 程安霞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2-47,共6页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记忆之场”,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未必都能吸引游客。因此,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可参观性生产,即通过对村落文化要素的整合、重组,搭建一处被观赏、能...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记忆之场”,日益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未必都能吸引游客。因此,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可参观性生产,即通过对村落文化要素的整合、重组,搭建一处被观赏、能体验、可消费且蕴含丰富意义的旅游文化空间尤为重要。村落空间的可参观性生产内容包括物质景观空间、文化符号空间、消费体验空间等三方面的交融性生产。就其空间生产的动力来说,地方怀旧情结和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吸引游客的目光投向传统村落,并驱动传统村落空间向文化旅游空间演变。政府、旅游企业、村民、游客等不同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以不同姿态共同参与村落旅游空间的生产,并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间 可参观性生产 文旅融合
下载PDF
京族哈节来源之口传叙事的“表演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巴胜超 余媛媛 王晓芬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30,共9页
文章从哈节来源的"三种主要说法"出发,呈现哈节来源口传叙事的多元"异文",并对哈节来源从"异文"到"三种主要说法"的"表演性"进行分析。在"迎神过程""哈亭""... 文章从哈节来源的"三种主要说法"出发,呈现哈节来源口传叙事的多元"异文",并对哈节来源从"异文"到"三种主要说法"的"表演性"进行分析。在"迎神过程""哈亭""京族生态博物馆"三个文化空间,呈现哈节来源口传叙事的"可参观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节来源 口传叙事 表演 可参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