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变荧光统计法的藻类活体细胞密度宽范围检测实验
1
作者 王勰 殷高方 +10 位作者 赵南京 胡翔 黄朋 马明俊 徐敏 甘婷婷 杨瑞芳 方丽 张小玲 王翔 程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3,共10页
提出区间增益系数动态调整的可变荧光统计学分布检测方法,以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为基础,随机抽样测量,统计可变荧光值的方差σ^(2)。分析不同细胞密度样本的可变荧光值方差σ^(2)与区间增益系数a之间的关系,利用区间增益系数动态调整方... 提出区间增益系数动态调整的可变荧光统计学分布检测方法,以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为基础,随机抽样测量,统计可变荧光值的方差σ^(2)。分析不同细胞密度样本的可变荧光值方差σ^(2)与区间增益系数a之间的关系,利用区间增益系数动态调整方法准确测量宽细胞密度范围内的活体藻细胞密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羊角月牙藻细胞密度检测上限达到4640 cells·mL^(-1),较原始方法提高了近200倍;蛋白核小球藻、羊角月牙藻、斜生栅藻和杜氏盐藻检测结果与显微镜分析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0.00%;直接测量楯形多甲藻与羊角月牙藻的混合藻种,检测结果与显微镜分析法的检测结果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可变荧光 活体藻细胞 密度检测 区间增益系数动态调整
原文传递
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学分布的水体藻类活体细胞数分析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璐 殷高方 +8 位作者 赵南京 甘婷婷 亓培龙 丁志超 华卉 陈敏 马明俊 杨瑞芳 方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204,共10页
可变荧光量与藻类活体细胞数有良好的相关性,然而在浮游藻类种类、尺寸及生长周期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藻类单细胞的可变荧光量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利用可变荧光强度计算藻类活体细胞数将存在很大误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学... 可变荧光量与藻类活体细胞数有良好的相关性,然而在浮游藻类种类、尺寸及生长周期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藻类单细胞的可变荧光量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利用可变荧光强度计算藻类活体细胞数将存在很大误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学分布的水体藻类活体细胞数分析方法。根据子样本细胞数的分布形状与可变荧光量一致的特点,利用可变荧光量的分布形状直接计算样品中藻类活体细胞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浮游藻类单细胞的可变荧光量变化44倍的条件下,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的活体藻细胞密度与显微镜的镜检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在0.93以上,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在5.98%~16.94%之间,说明所提方法基本解决了藻类单细胞的可变荧光量对活体藻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藻类 活体细胞数 可变荧光 随机抽样 统计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的混合藻类活体细胞数定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璐 殷高方 +9 位作者 赵南京 甘婷婷 亓培龙 丁志超 王勰 马明俊 杨瑞芳 方丽 胡丽 张小玲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8-26,共9页
以混合藻类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成混合样品藻种的单细胞可变荧光量(SCVF)差异对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准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藻种的SCVF比值不大于5.3时,该分析方法依旧适用,测量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不大... 以混合藻类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成混合样品藻种的单细胞可变荧光量(SCVF)差异对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准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藻种的SCVF比值不大于5.3时,该分析方法依旧适用,测量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均值不大于17%;当两种藻种的SCVF比值大于8时,测量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高SCVF藻细胞占比达到一定比例时,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的测量结果仅反映了混合样品中高SCVF藻细胞数。针对SCVF差异大的混合藻类,将过滤分离方法与可变荧光统计分析法相结合,利用合适孔径的金属滤网过滤混合样品,将过滤前后测量的样品活体藻细胞密度之和作为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由58.4%降至5.5%,有效解决了组成混合样品藻种的SCVF差异对细胞数定量的影响,实现混合藻类活体细胞数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压载水 活体藻细胞数 可变荧光 混合藻类
原文传递
油样品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东 王春艳 +1 位作者 高居伟 郑荣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可变角同步荧光法(VASF)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种特殊形式的荧光光谱,在用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多种组分的同时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实验得到的原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数据EEM(excitation-emission ... 可变角同步荧光法(VASF)是在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种特殊形式的荧光光谱,在用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多种组分的同时分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实验得到的原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数据EEM(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引入二维三次卷积插值,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对所选扫描路径中各数据点的荧光强度值的获取,编写了用于模拟所选扫描路径下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VASFS(Variable-angl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um)的VAS-FS程序。此程序为三维荧光光谱和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的获取和分析提供了1种模拟方法,也为可变角荧光分析中最优扫描路径的选取提供了1种快捷、方便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 最优扫描路径 二维三次卷积插值 原油样品
下载PDF
超快速液相色谱-荧光可变波长测定纺织废水中酚类污染物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志刚 吴勇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64,共4页
建立了纺织废水中7种酚类化合物(苯酚、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F、双酚B、辛基酚、壬基酚)的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荧光检测(SPE-UFLC-FL)方法。样品酸化后经HLB-SPE小柱净化,采用Shim-pack XR-ODSⅡ(100 mm×2.0 mm i.d.,2.2μm... 建立了纺织废水中7种酚类化合物(苯酚、对苯二酚、双酚A、双酚F、双酚B、辛基酚、壬基酚)的固相萃取-超快速液相色谱-荧光检测(SPE-UFLC-FL)方法。样品酸化后经HLB-SPE小柱净化,采用Shim-pack XR-ODSⅡ(100 mm×2.0 mm i.d.,2.2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荧光可变波长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酚类化合物在0.1~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取样量为50 mL,浓缩定容至0.5 mL时,方法的定量检测限为1.0μg/L。平均回收率为93.0%~108.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5%~6.5%。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纺织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液相色谱 荧光可变波长 纺织废水 酚类污染物
下载PDF
不同水分与养分水平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建程 严昌荣 卜玉山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通过对玉米拔节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发现这些参数均受诸如水分、光热、养分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水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水分的降低,玉米叶片的基础荧光增大,而可变荧光、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显著降低... 通过对玉米拔节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发现这些参数均受诸如水分、光热、养分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水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水分的降低,玉米叶片的基础荧光增大,而可变荧光、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显著降低,因此,只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时间,加快测定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PSⅡ光化学效率 水平 养分 外界条件 玉米叶片 可变荧光 测定时间 测定速度 水分胁迫 拔节期
下载PDF
渗透胁迫对苗期不同品种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梁新华 许兴 徐兆桢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利用OS1—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渗透胁迫下的幼苗期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4个品种春小麦叶片的可变荧光(F_v)、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 利用OS1—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渗透胁迫下的幼苗期春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4个品种春小麦叶片的可变荧光(F_v)、小麦叶片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均降低,光量子产额(Yield)减少,光合机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F_m/F_o),以上各值经方差分析可知,在品种间、处理浓度、处理天数及以上各因素二二互作或三因素间互作等方面的结果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幼苗期 叶片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渗透胁迫 可变荧光 光系统Ⅱ 光能转换效率
下载PDF
人工淹水逆境处理对美洲黑杨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福亮 罗伯特.法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8-24,共7页
本文主要从下述三方面对美洲黑杨16个无性系苗在人工淹水处理后,其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人工淹水深度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2.人工淹水持续时间长短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3.不同无性系苗在遭受淹水胁迫后生理特性的... 本文主要从下述三方面对美洲黑杨16个无性系苗在人工淹水处理后,其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1.人工淹水深度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2.人工淹水持续时间长短对无性系苗生理特性的影响;3.不同无性系苗在遭受淹水胁迫后生理特性的变化。被测定的生理指标包括可变荧光F_v、叶扩散阻力r_e(s·cm^(-1))、蒸腾强度T_r(μgH_2O·cm^(-2)·s^(-1))和叶水势(Bar)。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淹水深度与持续时间长短对16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的生理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人工淹水 可变荧光 叶扩散阻力 蒸腾强度 叶水势 幼苗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几种不同产量水平水稻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9
作者 张其德 郭宗华 +2 位作者 唐崇饮 林世青 匡廷云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89年第5期24-29,共6页
研究几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水稻具有较高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Mg^(2+)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高产品种的Fv/Fm和Fv/Fo的比值,并对高产品种叶绿体的PSⅡ和PSⅠ之间激... 研究几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水稻具有较高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Mg^(2+)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高产品种的Fv/Fm和Fv/Fo的比值,并对高产品种叶绿体的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也较高,这可能与高产品种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外加Mg^(2+)更充分发挥提高它们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调节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作用有关。 Ch1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技术,有可能运用于早期检测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诱导动力学 固定荧光(Fo) 可变荧光(Fv) 最大荧光(Fm) 电子传递 激发能分配
下载PDF
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参数的理论计算
10
作者 李耀群 黄贤智 许金钩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89-90,共2页
同步荧光光谱特性可用谱峰峰值位置、相对强度和半峰宽等三个主要参数来表征.理论上探讨了他们与对应的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扫描参数的关系,有助于对同步荧光法的特点的充分认识和对分析体系扫描参数的优化。 同步荧光法的其它分... 同步荧光光谱特性可用谱峰峰值位置、相对强度和半峰宽等三个主要参数来表征.理论上探讨了他们与对应的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扫描参数的关系,有助于对同步荧光法的特点的充分认识和对分析体系扫描参数的优化。 同步荧光法的其它分支—固定波长、恒能量法的光谱参数已有较好的理论描述。但对于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迄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本文从理论上得出了效果较佳的可变角同步荧光光谱参数的计算式,并与实验值做了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角同步荧光 光谱参数 同步荧光 半峰宽 荧光激发光谱 固定波长 扫描参数 能量法 荧光光谱特性 峰值位置
原文传递
苯胺和1-萘酚的同时可变角同步荧光分析
11
作者 李耀群 黄贤智 许金钩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2期8-9,共2页
苯胺和1-萘酚的同时可变角同步荧光分析李耀群,黄贤智,许金钩(厦门大学化学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苯胺和1-萘酚均为环境污染物,通常的荧光测定法需经预分离或分步骤进行.本文采用一种荧光分析新技术-... 苯胺和1-萘酚的同时可变角同步荧光分析李耀群,黄贤智,许金钩(厦门大学化学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苯胺和1-萘酚均为环境污染物,通常的荧光测定法需经预分离或分步骤进行.本文采用一种荧光分析新技术--可变角同步荧光法,只需根据一次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角同步荧光 荧光测定法 荧光分析 预分离 贮备液 同步荧光 化学研究所 现代分析 酚类化合物 溶液配制
原文传递
钙和ROS通路关键信号蛋白的可视化分析研究报告
12
作者 林金星 李瑞丽 《科技资讯》 2016年第20期173-173,共1页
我们完成了对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探针的化学修饰,为下一阶段的应用研究奠定了探针基础。首先,在细胞膜通透性方面,发现我们的核酸分子探针,由于其高度的化学修饰和较短的链长,已经实现了不需特殊修饰保护,即具有在活细胞中的稳定性和一定... 我们完成了对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探针的化学修饰,为下一阶段的应用研究奠定了探针基础。首先,在细胞膜通透性方面,发现我们的核酸分子探针,由于其高度的化学修饰和较短的链长,已经实现了不需特殊修饰保护,即具有在活细胞中的稳定性和一定的通透性。其次,我们利用亚克隆技术在体外将一种酵母菌中亚铜离子结合蛋白Ace1的关键区域插入到黄色荧光蛋白(YFP)构建4种不同的模型中,有效提高了其荧光强度;我们将此传感器成功应用于检测细胞体内亚铜离子浓度。通过体外和体内的验证,我们研发的亚铜离子荧光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研究生物体系内铜离子的代谢研究。最后,对拟南芥根表皮细胞质膜铵转运蛋白(AMT1;3)进行了活体动态分析。研究发现:AMT1;3-EGFP在正常供铵状态下,在质膜上的运动状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出现后立即消失;另外一种是在膜上停留一段时间后消失;并且发现AMT1;3-EGFP在不同铵浓度下,这两种运动状态的荧光点所占的比例不同,表明铵浓度决定AMT1;3-EGFP的膜表面停留时间。更重要的是,高铵胁迫下会引起AMT1;3-EGFP聚合并内吞,而这种内吞对于调控AMT1;3的转运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高铵所引起的快速内吞作用是由铵根离子特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亚铜离子 铵转运蛋白 可变角度的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内吞
下载PDF
基于TPLIF技术的光合荧光参数快速准确测量的激发光强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翔 殷高方 +10 位作者 赵南京 甘婷婷 覃志松 陈敏 华卉 董鸣 丁志超 亓培龙 王璐 孟德硕 刘建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5-81,共7页
首先采用藻类荧光产率模型,以荧光饱和参数Eσ作为饱和激发光强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一种激发光强自适应方法,以准确获取不同藻类的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7种藻经自适应调整后可快速而稳定地获得饱和激发光强,调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 首先采用藻类荧光产率模型,以荧光饱和参数Eσ作为饱和激发光强的判断标准,提出了一种激发光强自适应方法,以准确获取不同藻类的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7种藻经自适应调整后可快速而稳定地获得饱和激发光强,调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然后利用激发光强自适应的可变光脉冲诱导荧光(TPLIF)技术测量了7种藻的有效光吸收截面σPSII,并分析了不同门类藻的σPSII差异。最后采用TPLIF技术测量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小球藻样品,记录了其荧光参数Fv/Fm值和变化趋势,并将其与光合活性分析仪Fast-Ocean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测得的Fv/Fm值保持一致,相关系数为0.9939。本研究为不同生长时期(生长状态差异明显)、不同种类藻光合荧光参数的准确测量提供了有效的饱和激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可变光脉冲诱导荧光技术 藻类 光合参数 激发光强自适应
原文传递
热处理过程中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冬海 许强 +4 位作者 公衍道 张秀芳 赵南明 王可玢 匡廷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9-702,共4页
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与具有不同脂酰基侧链的磷脂酰胆碱(PC)重组, 然后利用氧电极、可变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在热处理过程中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保护作用. 热处理降低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放氧速率和vm/,FFⅱ 同时影响了光... 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与具有不同脂酰基侧链的磷脂酰胆碱(PC)重组, 然后利用氧电极、可变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在热处理过程中磷脂酰胆碱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保护作用. 热处理降低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放氧速率和vm/,FFⅱ 同时影响了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圆二色光谱, 但是PC抑制了热处理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的放氧速率、vm/FFⅱ和圆二色光谱的影响. 这些结果暗示在热处理过程中, PC对光系统Ⅱ膜复合物有保护作用, 并且PC的脂酰基侧链的不饱和程度对PC的热保护能力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光系统Ⅱ 膜复合物 热处理 磷脂酰胆碱 保护作用 放氧速率 可变荧光 圆二色光谱
原文传递
Protection of phosphatidylcholine to photosystemⅡmembrane during heat treatment
15
作者 LIDonghai XUQiang +4 位作者 GONGYandao ZHANGXiufang ZHAONanming WANGKebin KUANGTingy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9期897-901,共5页
Photosystem Ⅱ membrane was reconstitut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PC)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fatty acyl chai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C to photosystem Ⅱ (PSⅡ) membrane during heat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hotosystem Ⅱ membrane was reconstituted with phosphatidylcholine (PC)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fatty acyl chai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C to photosystem Ⅱ (PSⅡ) membrane during heat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oxygen electrode, variable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scopy. Heat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oxygen evolution rate and the F′v/Fm′ ratio of PSⅡ membrane and influenced CD spectra of PSⅡ membrane, but PC inhibited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oxygen evolution rate, the F′v/F′m ratio and CD spectra of PSⅡ membran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C can protect PSⅡ membrane against heat treatment and the alterations in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extent in PC can cause the changes of the protection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保护 光合体系Ⅱ薄膜 循环二色性 氧进化速率 热疗法 可变荧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