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接骨器件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尚礼 赖权 宋耿铨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通过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应用由聚酚胺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髓内针、内固定棒等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各类骨折50例(第一组).另连续选择我院50例各种骨折后,用金属髓内针治... 目的通过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应用由聚酚胺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髓内针、内固定棒等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各类骨折50例(第一组).另连续选择我院50例各种骨折后,用金属髓内针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第二组).随访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可吸收内固定物有无毒性反应等.总结各类骨折的手术规范.用X2检验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治疗骨折与用金属内固定治疗骨折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高分子聚酸胺可吸收接骨器材治疗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其疗效与金属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内固定接骨器件 治疗 骨折
下载PDF
可吸收接骨板辅助钢板固定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高峰 林昂如 侯喜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17,共3页
为探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取 15具鲜尸 (人 )股骨 ,制成髁间 T形骨折并骨缺损植骨模型。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用 L 形钢板、髁支持钢板、可吸收接骨板辅助钢板 (可吸收组合板 )固定 ,置万能试验机上 ,做压缩、弯曲力学性能... 为探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取 15具鲜尸 (人 )股骨 ,制成髁间 T形骨折并骨缺损植骨模型。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用 L 形钢板、髁支持钢板、可吸收接骨板辅助钢板 (可吸收组合板 )固定 ,置万能试验机上 ,做压缩、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 ,可吸收组合板抗压缩和抗弯曲能力较 L形钢板和髁支持钢板强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可吸收接骨 钢板固定 治疗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
下载PDF
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佘小伟 卢爽 +1 位作者 蒋文 章宏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95-896,共2页
目的:评价可吸收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42例(54侧)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情况,术后对面型、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行1~12个月随访。结果:42例患... 目的:评价可吸收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42例(54侧)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情况,术后对面型、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行1~12个月随访。结果:42例患者面型恢复满意,开口度及开口型无明显异常,颞颌关节活动度及咬合关系良好,无感染及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避免二次手术,是髁突中低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可吸收接骨 内固定 聚乳酸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邱勋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6155-6160,共6页
背景: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植入后患者恢复较好,且效果与微型钛内固定相似,并且由于其可吸收性,不会作为异物长期存在体内,无需二次手术,并且不影响骨的应力,不会出现骨组织萎缩的现象,并发症较传统金属内固定少。目的:比较微型钛内... 背景: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植入后患者恢复较好,且效果与微型钛内固定相似,并且由于其可吸收性,不会作为异物长期存在体内,无需二次手术,并且不影响骨的应力,不会出现骨组织萎缩的现象,并发症较传统金属内固定少。目的:比较微型钛内固定系统与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9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微型钛组与生物可吸收组。微型钛组患者采用微型钛固定系统内固定骨折,生物可吸收组患者采用生物可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骨折部位。结果与结论:生物可吸收组患者内固定后3个月骨折稳定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微型钛组;微型钛组患者内固定后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内固定后1年髁状突移动的幅度明显高于可吸收组。结果说明2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均有良好临床疗效。但微型钛内固定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吸收性内固定可以减少异物对机体的反应防止骨质疏松,联合颌间牵引后其稳定性也较为理想。因此临床应用哪一种材质进行内固定应视病变情况及患者意愿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骨折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微型钛内固定系统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 骨折稳定性 下颌骨骨折 髁状突移动度 颞下颌关节功能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颌面部骨折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防治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继华 王陈飞 冯兴梅 《交通医学》 2018年第4期330-331,334,共3页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228例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11例(4....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228例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11例(4.8%)近期局部创口肿胀溢脓,5例(2.2%)远期出现感染化脓,17例(7.5%)出现术后可吸收接骨板外露或螺钉帽脱落,5例(2.2%)张口受限。结论:颌面部骨折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与骨折的部位、程度、全身情况、术中操作、适应证的选择等有关。掌握好适应证,注意术中切口的选择,正确放置可吸收接骨板,积极的术后预防,正确的对证处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 可吸收接骨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牛谦云 孟翔祥 +1 位作者 吴龑 汤晓雨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下颌骨骨折稳定性(AF-BF距、AXB角)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预后优良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AXB角、AF-BF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3.26%(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可提高预后优良率和下颌骨骨折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内固定 微型钛板内固定 骨折稳定性
下载PDF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接骨板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7
作者 丁琳琳 张宜澜 +2 位作者 杨茂进 柴鉴深 张圣福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接骨板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5~65岁,平均41.4岁。根据所选...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接骨板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15~65岁,平均41.4岁。根据所选固定材料不同分为接骨板组(25例)和钛板组(29例),接骨板组采用PLLA可吸收接骨板固定,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15~52岁,平均37.2岁;钛板组采用传统金属钛板固定,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22~65岁,平均45.6岁。观察两组术后1、2~4周伤口恢复、血常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同时观察术后1年骨折线消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现象,复查血象均无异常,大部分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PLLA可吸收接骨板未出现断裂现象。术后4周拆除颌间牵引时,测定两组患者咀嚼效能,接骨板组低于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咀嚼效能差异以及术后1年骨折线均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LA可吸收接骨板应用于下颌骨骨折,固定强度好,可自行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并且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术区相关神经的风险。但对骨折断端移位过大、复位困难者,可在伤后即给予颌间弹性牵引,并在术后增加牵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可吸收接骨 金属钛板 内固定 咀嚼效能
下载PDF
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寇峰 田莽 +1 位作者 焦新辉 李亚利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4期3238-3240,共3页
目的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采用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宝鸡高新人民医院胸外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多发性肋骨骨折采用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宝鸡高新人民医院胸外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拟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行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可吸收肋骨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2.25±16.39)min vs(108.16±15.27)min]、出血量[(98.17±10.22)mL vs(96.24±10.01)mL]、住院时间[(10.47±2.07)d vs(10.51±2.10)d]及术后并发症[(15.87)%vs(19.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运动时间为(3.71±0.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1±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可吸收肋骨钉在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记忆合金接骨 可吸收肋骨钉 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凯楠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比较分析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F-BF距、AXB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均有一定疗效,但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的AF-BF距、AXB角均较优,且前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 微型钛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708-3710,共3页
目的比较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 目的比较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胸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胸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在促进患者恢复,缩短胸痛持续时间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酌情选取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 爪形肋骨接骨内固定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云烽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6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11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下颌骨骨折手术所用材料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A组与B... 目的:观察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接收的11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下颌骨骨折手术所用材料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A组与B组,A组57例,给予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B组57例,给予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后3个月AF-BF距与AXB角明显优于术前及B组术后3个月的恢复情况,A组患者优良率(96.5%)明显优于对照组(84.2%),A组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少于B组的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给予下颌骨骨折患者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从而提高下颌骨稳定性,手术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 微型钛内固定系统 下颌骨骨折 稳定性
下载PDF
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97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超群 丁东晓 +2 位作者 陈忠杰 应俊杰 尚文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97例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见肺裂伤出血17例,肋骨断端及肋间出血8例;手术时间(120... 目的探讨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97例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见肺裂伤出血17例,肋骨断端及肋间出血8例;手术时间(120.9±36.4)min;下床活动时间(2.8±1.9)d,住院时间(22.3±12.1)d。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6±5.1)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示肋骨接骨板无松动、移位及断裂,3例遗留顽固性胸痛,1例因体型偏瘦、胸壁薄弱,体表可见钛板突起,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均临床愈合。结论肋骨接骨板联合可吸收肋骨钉治疗肋骨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不需取出,安全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肋骨接骨 可吸收肋骨钉 骨折固定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英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析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Bioabsorbable Miniplate,BM)和微型钛内固定系统(Miniature Titanium Fixation System,MTFS)治疗下颌骨骨折(Mandibular Fractures,MF)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 目的:探析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Bioabsorbable Miniplate,BM)和微型钛内固定系统(Miniature Titanium Fixation System,MTFS)治疗下颌骨骨折(Mandibular Fractures,MF)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F患者6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中接受BM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MTFS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治疗前后2组MF患者的AF-BF距与AXB角进行测量比较,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在AF-BF距与AXB角变化情况方面,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5%和29.0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MF患者采用BM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改善下颌骨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 微型钛内固定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在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祥胜 范虹 蒋徽川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胸部外伤致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58例,入院后均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并重叠移位。对其中38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行肋骨骨髓腔内固定术(研... 目的:比较采用可吸收肋骨钉与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胸部外伤致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58例,入院后均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并重叠移位。对其中38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行肋骨骨髓腔内固定术(研究组),对其余20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行内固定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出现3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对照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两组的手术时间、固定肋骨根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术后下床活动早,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两组均无骨折再移位;术后1~2年对照组有14例患者行等二次手术以取出内固定物。结论: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优于记忆合金接骨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肋骨钉 记忆合金接骨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对多发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鑫 李杰 伍火志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5)采用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n=35)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基本指标(切... 目的探讨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n=45)采用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n=35)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基本指标(切口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切口血肿、胸廓畸形及固定器移位/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的肺部感染、肺不张及迟发性血气胸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骨折愈合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其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肋骨爪形接骨 可吸收肋骨钉 内固定 多发肋骨骨折
下载PDF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鹏 刘冰 +3 位作者 魏博 冯璐 郭亚霖 翟孝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5-628,633,共5页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 背景颌面部骨折中,髁突基部骨折较难处理。对于髁突基部骨折大多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或附加耳屏前切口,因切口距离骨折线远,操作比较困难,不能垂直于骨面进行钻孔拧入螺钉,从而无法应用可吸收接骨板钉进行内固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髁突基部骨折,并与传统的绕下颌角切口联合钛板钉固定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进行治疗的髁突基部骨折患者20例,其中观察组10例患者采用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钉固定,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绕下颌角弧形切口及钛接骨板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张口恢复时间及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例数,并通过咬合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X线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4.3±1.1)cm vs(7.5±2.6)cm,P=0.000]、手术时间[(45.3±18.7)min vs(57.2±7.3)min,P=0.016]、出血量[(20.3±6.8)mL vs(38.3±7.1)mL,P=0.032]、术后并发症(10%vs 100%,P=0.000)及张口度恢复时间[(28±7)d vs(43±5)d,P=0.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涎瘘,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以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联合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基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可直视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髁突基部骨折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基部骨折 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 可吸收接骨 颌后切口穿腮腺入路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生物可吸收接骨板与钛合金接骨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28-329,共2页
下颌骨是面部骨折最常见的受伤部位^([1,2]),下颌骨骨折的首要目标是恢复骨折段解剖关系,对位上下颌咬合关系,有助于骨折段的愈合。我科对下颌骨骨折分别使用生物可吸收与钛合金接骨板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 下颌骨是面部骨折最常见的受伤部位^([1,2]),下颌骨骨折的首要目标是恢复骨折段解剖关系,对位上下颌咬合关系,有助于骨折段的愈合。我科对下颌骨骨折分别使用生物可吸收与钛合金接骨板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9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是单纯下颌骨骨折,年龄超过14岁,无其他并发症且无其他的面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接骨 颌骨骨折 面部骨折 骨折段 咬合关系 颌间固定 粉碎性骨折 固定 颌间结扎固定 畸形愈合
下载PDF
甲壳素-聚己内酯复合接骨板的生物吸收率研究
18
作者 赵建宁 高招文 +5 位作者 陆维举 朱虹 王与荣 吴苏稼 李斌 时宁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了解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可吸收接骨板在动物体内的降解速度及随时间的变化。 方法 :在实验组中 ,将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可吸收接骨板及螺钉 ,包埋于 2 8只新西兰白兔右胫骨中段 ;在对照组中 ,选择 8只新西兰白兔 ,于相应部位... 目的 :了解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可吸收接骨板在动物体内的降解速度及随时间的变化。 方法 :在实验组中 ,将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可吸收接骨板及螺钉 ,包埋于 2 8只新西兰白兔右胫骨中段 ;在对照组中 ,选择 8只新西兰白兔 ,于相应部位植入金属钢板。实验组动物于手术后 2、4、6、8、12、2 4、36周处死。对照组于术后 4、8周时分别处死。实验组的动物均行生物吸收率 (BAR)测定。 结果 :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接骨板及螺钉在动物体内可降解。 4周组吸收率为 4 .36 % ,6周组为 7.13% ,12周组为 12 .8% ,36周组为 16 .37%。 结论 :甲壳素 聚己内酯复合接骨板在体内可吸收 ,随时间的延长 ,生物吸收率逐渐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聚己内酯 接骨 生物吸收 内固定 可吸收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可吸收内固定体在儿童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复位固定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黄陈铭 周希汉 +3 位作者 黄瑞宏 李文生 肖连福 林进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8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体在儿童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复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9年3月行骨瓣复位固定的63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颅骨复位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研究组术中使... 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体在儿童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复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9年3月行骨瓣复位固定的63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颅骨复位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研究组术中使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体(方头螺钉及直行骨板4孔)进行骨瓣复位固定;对照组术中使用2.0 mm接骨板及2.0 mm×5 mm钛钉进行骨瓣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颅骨塑形满意度、术后影像学检查的干扰及固定材料的吸收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颅骨塑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CT、MRI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中无伪影干扰,对照组患儿术后CT、MRI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中明确有金属伪影干扰;研究组固定材料术后8~18个月均吸收,对照组金属接骨板术后随访均无吸收。结论儿童颅脑损伤手术中骨瓣复位固定应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体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塑形满意度与金属固定材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固定材料可完全吸收,对影像学检查无伪影干扰,避免终生携带金属异物,有利于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颅脑损伤 骨瓣复位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 金属接骨
下载PDF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玉增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76-376,共1页
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以钛合金接骨板为主,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将可吸收材料制作的接骨板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现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我科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面中部骨折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 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以钛合金接骨板为主,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将可吸收材料制作的接骨板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现总结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我科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面中部骨折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面中部骨折 口腔颌面部骨折 内固定治疗 高分子材料 材料制作 临床资料 接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