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大鼠腹主动脉无缝线吻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廷泽 邱超 +3 位作者 夏琰 程晓松 张波 许硕贵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2期22-28,共7页
目的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 目的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围血管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吻合口周围的炎性反应,术后6周取活体动物做CTA及血管彩超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吻合的血管通畅情况及血流量、血管直径,取术后1年吻合血管,纵向剖开血管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愈合情况。结果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组比传统缝合吻合组时间更短(P <0. 05),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新吻合方法吻合口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P <0. 05),两种吻合方法术后血管的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新型吻合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愈合更加光滑,血管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及狭窄。结论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方法比传统缝合方法简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炎性反应,减少吻合口狭窄及瘢痕增生,且拥有与传统方法相似的通畅率及血流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血管吻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 无缝线血管吻合 动脉吻合技术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吻合夹吻合血管的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穹 许硕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2期8487-8490,共4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吻合器均可以克服传统血管吻合方法操作复杂、吻合时间长和内膜损伤等严重缺陷。但其不可吸收的针环影响了吻合口处血管正常收缩与舒张的生理功能,从而限制血管的生长,不适宜未成年患者。目的:分析新型... 背景:目前国内外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吻合器均可以克服传统血管吻合方法操作复杂、吻合时间长和内膜损伤等严重缺陷。但其不可吸收的针环影响了吻合口处血管正常收缩与舒张的生理功能,从而限制血管的生长,不适宜未成年患者。目的:分析新型可降解的吻合夹吻合血管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剪断新西兰大白兔双侧颈静脉,一侧应用新型可完全降解的吻合夹吻合,另一侧行针线吻合对照,测定术后当天,第7,14,30天时离体血管吻合口的平均破裂压。结果与结论:吻合夹组吻合时间短于针线吻合法(P<0.05),吻合夹组平均破裂压与针线吻合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物力学表明新型可降解的吻合夹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血管吻合器 可吸收套管 材料力学及表面性 可降解材料 聚乳酸 破裂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