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性植入物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岩 陈庆泉 +3 位作者 陈爱民 侯春林 苟三怀 赵良瑜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生物聚酯人工韧带、可吸收螺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的疗效及其使用方法。方法 应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 16例 ,其中生物聚酯人工韧带修复 11例 ,可吸收螺...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生物聚酯人工韧带、可吸收螺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的疗效及其使用方法。方法 应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 16例 ,其中生物聚酯人工韧带修复 11例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5例。结果  16例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3年 4个月 ,平均 1年 7个月 ,疗效优 12例 ,良 4例 ,无差者。结论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无人体不良反应 ,免除患者二次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脱位 锁骨外端骨折 可吸收性植入物 人工韧带 内固定 手术适应证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艺儒 侯静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无论是在发病率方面还是病死率方面,都位于心血管疾病的前列。因此,CHD的治疗对于提升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无论是在发病率方面还是病死率方面,都位于心血管疾病的前列。因此,CHD的治疗对于提升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CHD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方法,但是传统支架通常伴有支架内狭窄、晚期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近些年来生物可吸收支架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为CHD的介入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目前较为常用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及近几年来有关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述生物可吸收支架在CHD介入治疗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可吸收性植入物
下载PDF
可吸收性材料CPP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团民 张庆华 +4 位作者 薛金山 贺增良 李毅 焦宁 张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评价CPP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聚磷酸钙(CPP)材料萃出液腹腔注射(IP)最大允许剂量,进行了该材料最大耐受量测定,并用IP最大耐受量进行了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致畸试验等毒理... 目的评价CPP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聚磷酸钙(CPP)材料萃出液腹腔注射(IP)最大允许剂量,进行了该材料最大耐受量测定,并用IP最大耐受量进行了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致畸试验等毒理学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同时采用体内肌肉包埋法,观测其对对周围组织的反应,对CPP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CPP材料萃出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40mL/kg,最大耐受量的CPP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1.36±0.27)‰,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1.94±0.46)%和小鼠精子畸变率(1.51±0.37)%,致畸试验畸发率(1.84±0.55)%和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P材料肌肉包埋后组织反应不明显.结论CPP材料是一种安全而理想的可吸收性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钙纤维 可吸收性植入物 毒理学 安全性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体外降解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玉峰 陈文瑶 +5 位作者 黄新苗 白元 吴弘 张瑾 秦永文 赵仙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0-665,共6页
目的设计和制作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观察其体外降解特性并对其机械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下一步经导管闭合VSD的动物实验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可降解高分子聚合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dioxanone,P... 目的设计和制作生物可吸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观察其体外降解特性并对其机械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为下一步经导管闭合VSD的动物实验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可降解高分子聚合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dioxanone,PDO)单丝、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A)无纺布和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缝线制作生物可吸收VSD封堵器,在封堵器盘片上对称部位缝上金属钽颗粒为X线下显影标记,右侧盘片尾部设计一环形小襻供配套输送系统钳夹输送。体外测试可吸收VSD封堵器的相关力学性能,行体外降解试验,测定封堵器盘片支撑力和质量衰减情况。结果可吸收VSD封堵器的机械力学性能包括压缩/弹性恢复性能、尾部环形襻极限拉力、左侧盘片支撑力皆满足经导管输送的封堵力学要求。体外降解实验显示,可吸收封堵器8周内结构和形状仍保持不变,12周时PDO丝出现断裂、崩解,盘片结构不完整。左侧盘片支撑力在体外降解2周和3周时支撑力比初始时增强(分别为初始支撑力的121.7%和107.8%),4周和6周时支撑力比初始时下降(分别降至88.6%和85.3%)。封堵器质量最初4周下降不到1%,6周以后质量明显下降。结论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制作的VSD封堵器满足经导管植入体内的生物力学要求,可进行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力学 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下载PDF
可降解植入物在骨折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俊伟 都承斐 +1 位作者 尉迟晨曦 张春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5526-5533,共8页
背景:可降解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被逐渐应用于颅面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重建、半月板修复、踝关节骨折治疗、胫骨腓骨骨折等手术治疗中。目的:通过对比可降解植入物与非降解植入物在骨科骨折中的应用,总结可降解植入物... 背景:可降解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被逐渐应用于颅面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重建、半月板修复、踝关节骨折治疗、胫骨腓骨骨折等手术治疗中。目的:通过对比可降解植入物与非降解植入物在骨科骨折中的应用,总结可降解植入物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方法:以"可降解螺钉,可降解板,骨科,骨折;biodegradable screws,biodegradable plates,orthopedics,fractures"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s数据库1960至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有关可降解植入物在骨科应用的文献,最终选取65篇文献。结果与结论:无论采用镁合金还是聚乳酸类植入物进行骨科骨折治疗,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可降解植入物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可降解螺钉的降解速率过快,将导致初始强度的快速丧失,如何控制可降解螺钉的降解速率与骨生长速率相匹配等,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研究如何减缓降解速率、增强抗磨抗腐蚀性,以及开发无毒性、含多营养元素的可降解植入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植入 可降解板 可降解螺钉 骨折 骨科 可吸收性植入物 骨折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可吸收内固定物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子来 陈允震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7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内固定材料 关节损伤 吸收内固定 骨关节损伤 踝关节骨折 松质骨骨折 关节面骨折 聚合材料 关节融合
下载PDF
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制作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乐 刘少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2期7462-7468,共7页
背景:可吸收聚合物材料用于制作椎体间融合器目前是研究的热点,且存在争议。目的:综述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椎间融合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以"椎间融合器,可吸收性,动物实验,临床研究;spine,bioabsorbable,intervertebral ... 背景:可吸收聚合物材料用于制作椎体间融合器目前是研究的热点,且存在争议。目的:综述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椎间融合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法:以"椎间融合器,可吸收性,动物实验,临床研究;spine,bioabsorbable,intervertebral fusion"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2年6月与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椎间融合器相关的文献,总结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椎间融合器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结果与结论:基础研究显示,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椎间融合器可有效促进椎间融合,最主要的缺陷是植入体内产生的迟发型炎症反应和大块侵蚀作用,以及降解与融合速度,机械强度与孔隙率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聚乳酸及其衍生的混合共聚物正应用于临床且相关研究正逐步开展。该材料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应用于融合器时可针对不同需要灵活改变参数,但融合器周围组织良好的血运和成血管作用十分重要,而且支架孔隙率和其他关键参数可影响融合器的机械强度,要求其在能承受必要压力载荷的同时也可提供足够的空间,满足细胞迁移、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骨融合,因此寻找最优化的参数组合在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仍是一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材料 聚合 支架(骨科) 可吸收性植入物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聚合物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彩云 柳景华 +2 位作者 任凤学 董鹏 彭红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59-761,共3页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 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临床上研究的可吸收支架主要有2种:即多聚合物型可吸收支架和可吸收金属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支架 聚合 冠状动脉再狭窄 可吸收性植入物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材料在肌腱损伤重建中的防粘连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康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185-3192,共8页
背景:运动性肌腱损伤后,重建肌腱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理想的防止肌腱粘连材料对肌腱损伤重建有重要作用。目的:分析可吸收医用防粘连材料在抑制运动性肌腱损伤重建后粘连的临床效果及性能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 背景:运动性肌腱损伤后,重建肌腱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理想的防止肌腱粘连材料对肌腱损伤重建有重要作用。目的:分析可吸收医用防粘连材料在抑制运动性肌腱损伤重建后粘连的临床效果及性能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 Med数据库1988至2015年有关半月板损伤修复和组织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肌腱修复、肌腱粘连、可吸收生物材料",英文检索关键词为"tendon Repair,tendon adhesion,absorbable biomaterials"。结果与结论:可吸收医用防粘连材料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已取得显著成果。目前临床上可吸收医用防粘连材料主要有透明质酸、聚乳酸、胶原蛋白、纤维蛋白胶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体内降解吸收,临床实施操作简单,能完全覆盖创伤表面,其作用机制主要有降低胶原纤维的产生、屏障隔离、加速止血、抗菌消炎等,可有效减少肌腱损伤重建后粘连,促进肌腱愈合。但他们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透明质酸在体内作用时间短,而且有免疫原性;聚乳酸最终分解物为乳酸小分子,可引起无菌性炎症;胶原蛋白、纤维蛋白胶的生物相容性、活性都存在着很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组织粘连 组织工程 材料 材料相容性 吸收医用材料 肌腱修复 肌腱粘连 聚乳酸 透明质酸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立刚 杨庭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76,共3页
冠心病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种。其中PCI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管腔、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微创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PCI使用的支架以永久性支架... 冠心病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种。其中PCI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管腔、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微创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PCI使用的支架以永久性支架为主,包括金属裸支架及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 可吸收性植入物
下载PDF
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的研制及体外动物实验
11
作者 朱玉峰 吴弘 +7 位作者 黄新苗 储国俊 李虎 章伟 阚通 郎希龙 张瑾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设计和制作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并用体外封堵实验评价其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为后续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可吸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丝材、聚乳酸(PLA)无纺布及聚乙醇酸(PGA)缝线编织左心耳封... 目的设计和制作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并用体外封堵实验评价其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为后续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可吸收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丝材、聚乳酸(PLA)无纺布及聚乙醇酸(PGA)缝线编织左心耳封堵器。在体外水浴条件下测试可吸收左心耳封堵器的压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及尾部螺纹铆可承受的有效输送释放次数。选取6只健康杂种犬离体心脏标本,直视下在左心耳外上中1/3处穿刺,使用带刻度的输送鞘及封堵器完成体外封堵实验,封堵完毕后解剖心脏,观察封堵器位置和封堵效果。结果封堵器可顺利收入14F鞘管并完成输送和释放,在鞘管中保留15min后释放,即刻恢复到原状96%的程度,尾部螺纹铆能承受(5.20±0.75)次的有效输送。6只犬心脏标本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释放以后,位置良好,内盘面进入心耳口内少许,左心耳开口呈过度撑开状态,不影响肺静脉血液回流和左房室瓣功能。结论可吸收经胸逆向左心耳封堵器设计合理,与实验犬左心耳解剖形态匹配,封堵效果确切,可以进行动物实验以进一步评价采用可吸收左心耳封堵器经胸逆向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可吸收性植入物 封堵器 实验
下载PDF
AZ31镁合金材料植入物在兔股骨髁内的降解:Micro-CT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亦驰 尹合勇 +6 位作者 孙振 孟昊业 肖波 汪爱媛 郭全义 彭江 卢世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03-2309,共7页
背景:因为镁在体内可自行降解,避免二次手术,但镁合金材料还未能在骨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且评价其在体内降解的方法仍缺乏高精准性和可靠性。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和相关数据评价AZ31镁合金在兔股骨髁内的降解。方法:将40个表面微弧氧化... 背景:因为镁在体内可自行降解,避免二次手术,但镁合金材料还未能在骨科临床中广泛应用,且评价其在体内降解的方法仍缺乏高精准性和可靠性。目的:通过Micro-CT图像和相关数据评价AZ31镁合金在兔股骨髁内的降解。方法:将40个表面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棒材植入至4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右侧股骨髁。植入后5,10,15,20周每个时间点依次取出10只兔的右侧股骨髁,利用Micro-CT扫描图像以及生成数据定量地对镁合金的降解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与结论:①镁合金材料降解过程中的一般形态:植入后第5-20周,镁棒表面被腐蚀程度逐渐加重,色泽变灰暗,形状出现变形;②Micro-CT图像检测:植入前5周内镁合金降解程度十分微小,只有少量腐蚀点,植入后第10周时侵蚀点有所增加,而到植入后第15周时,镁棒表面腐蚀点明显增多,腐蚀面积更大,且与植入前10周相比加速更明显,到植入后第20周时镁棒表面几乎布满了腐蚀点,且表面粗糙、不连续。③数据分析:植入前5周,镁棒的体积分数保持在98.6%,降解缓慢,植入后第10周时降至97.1%,但仍较为缓慢,植入后第10-15周此指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到第20周时已降至了86.4%(P<0.05),而在植入15-20周中,镁棒体积分数减少了6.5%,达到单位周期的体积减少最大量;随着腐蚀的进展,镁棒表面变得粗糙、模糊,表面积变大,镁棒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持续增加,且至第15,20周的增加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镁棒表面生成的腐蚀点越来越多,导致横截面半径减小,反映在数据中即"骨小梁厚度"的降低,该数值从1.00 mm降至第20周的0.87 mm,从曲线斜率来看,第10-15周该数值降低速度最快;整个实验中镁矿物密度持续降低,且在第10-15周降低速度最快,到20周时,已由开始时的649.302 mg/cm^3降至356.445 mg/cm^3(P<0.05);另一方面,镁合金Micro-CT图像密度从实验开始时的679.710 mg/cm^3最后降至644.947 mg/cm^3,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结果证实:植入后10-20周是镁合金降解速度的高峰期,伴随镁合金的降解,其含量降低,但密度并不因其材料降解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可吸收性植入物 股骨 降解 环境 组织工程 材料:骨生材料 镁合金 微弧氧化 MICRO-CT 股骨髁 大体观 降解 体内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生物相容性及踝关节功能比较 被引量:35
13
作者 赵学寨 李海军 +3 位作者 孟彩云 李岩 张仕峰 刘明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687-4692,共6页
背景:传统踝关节骨折内固定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螺钉或克氏针等,虽然可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但均需二次手术取出。近年来,由于生物降解可吸收螺钉的弹性模量与松质骨相当,已作为金属螺钉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比较可吸收... 背景:传统踝关节骨折内固定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螺钉或克氏针等,虽然可达到坚强内固定的目的,但均需二次手术取出。近年来,由于生物降解可吸收螺钉的弹性模量与松质骨相当,已作为金属螺钉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9-55岁,其中50例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修复,50例采用金属螺钉进行内固定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踝关节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均随访6个月以上,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未见骨延迟愈合或骨不愈合,可吸收螺钉组、金属螺钉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6%、9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踝关节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可吸收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踝关节骨折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其疗效与传统金属螺钉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骨折固定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 植入 踝关节骨折 吸收螺钉 金属螺钉 内固定 相容性 踝关节功能 随访
下载PDF
自身增强可吸收内固定物改良方法治疗股骨头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强 杨宝利 秦智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 评估自身增强可吸收全螺纹拉力钉钉体与固定棒组合治疗股骨头骨折近期疗效.方法 对26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自身增强内固定.结果 随访22~48个月,26例均得到满意复位固定,骨折均愈合.结论 可吸收性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 目的 评估自身增强可吸收全螺纹拉力钉钉体与固定棒组合治疗股骨头骨折近期疗效.方法 对26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自身增强内固定.结果 随访22~48个月,26例均得到满意复位固定,骨折均愈合.结论 可吸收性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股骨头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新型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水祥 雷力成 +6 位作者 王丽丽 昌红 王尔德 吴坤 崔福斋 杨静罄 朱锦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杂种犬35只,每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术后1、3、5 d和1、2、3、4周,每个时间点5只犬,复查冠状动脉和股动脉,血...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的新型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杂种犬35只,每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术后1、3、5 d和1、2、3、4周,每个时间点5只犬,复查冠状动脉和股动脉,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 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各时间点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组织病理显示,支架置入术后1、3、5 d无内膜增生,仍有支架残留;1周支架完全降解;2周开始出现内膜增生,3周至4周内膜增生相对明显。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术后2、3、4周,内膜增生面积分别为(0.04±0.03)mm^2,(0.10±0.03)mm^2,(0.15±0.04)mm^2;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84±1.18)%,(3.72±1.12)%,(6.29±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易操作,再狭窄程度轻,临床应用前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相容性材料 可吸收性植入物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血管造影术 研究设计
下载PDF
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8
16
作者 洪加源 康两期 +3 位作者 丁真奇 郭林新 林斌 郭志民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18例腕舟骨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17~40岁,平均26岁。腕舟骨腰部骨折10例,近端骨折8例。采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8例患... 目的:探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18例腕舟骨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17~40岁,平均26岁。腕舟骨腰部骨折10例,近端骨折8例。采用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18例中有17例愈合,1例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平均腕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90%,握力为健侧的95%。14例无疼痛,3例轻度疼痛,另外1例不愈合有中度疼痛,除1例不愈合外,其余都能胜任原工作。按Cooney评分标准:总评分由术前的(68.2±1.5)分提高到术后的(88.7±1.2)分,术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优9例,良8例,差1例。结论:逆行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腕舟骨残存的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可吸收性植入物
下载PDF
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航航 吴沉洲 +4 位作者 潘唯一 苏志飞 段泽西 石龙 李春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2期8509-8516,共8页
背景:目前,国际上针对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钛金属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比较已有较多临床研究,但尚无针对该研究方向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可吸收材料内固定系统和钛金属材料内固定系统在... 背景:目前,国际上针对可吸收内固定系统与钛金属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比较已有较多临床研究,但尚无针对该研究方向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比较可吸收材料内固定系统和钛金属材料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关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钛金属内固定系统在颌面部骨折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篇研究,共涉及患者1 7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组植入物移除率显著低于钛金属组(P=0.000 2),两组骨折I期愈合率、骨折断端固位不良发生率、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颌面部骨折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且可降低二次手术移除植入物的比例,该结论仍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骨折 内固定器 循证医学 组织工程 材料 骨生材料 钛金属内固定系统 颌面损伤 内固定
下载PDF
克氏针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志军 黄燎原 +1 位作者 应江炜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5期397-398,共2页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约70%为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常会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现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虽然可以获得较好固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可吸收性植入物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可吸收材料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星光 陆敏华 +3 位作者 陆琳 王晓东 邹承达 濮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90-2296,共7页
背景:目前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方面的优势或不足。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 背景:目前尚无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方面的优势或不足。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 Med等数据库,收集包括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平均住院费用差异、总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发生情况、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及肘部畸形等差异。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篇文献,涉及449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试验组采用可吸收材料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发生、肘部畸形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0.72,95%CI(0.37,1.41),P=0.34;OR=0.46,95%CI(0.16,1.30),P=0.14;OR=0.70,95%CI(0.24,2.10),P=0.53],试验组总的不良事件、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OR=0.17,95%CI(0.08,0.38),P<0.000 1;OR=0.09,95%CI(0.02,0.38),P=0.001],两组平均住院费用及神经损伤指标暂无可比性,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得出结论。结果表明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相比,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效果并不差,而预防不良事件及术后感染方面的效果更好。以上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双盲、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植入物 肱骨骨折 儿童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材料 吸收材料 克氏针 肱骨外髁骨折 骨固定钢丝
下载PDF
植入体内新型镁合金材料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湛 杨军 李建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451-3455,共5页
背景:新型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及良好的机械强度与生物相容性,作为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受到瞩目。目前国内外对镁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降解的过程及机制、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关于其抗菌性能的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新型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及良好的机械强度与生物相容性,作为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受到瞩目。目前国内外对镁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降解的过程及机制、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关于其抗菌性能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新型镁合金材料(Mg3Zn、Mg3Zn1Ag、Mg3Zn3Ag)的体内抗菌性能。方法:取15只SD大鼠,在其后肢胫骨内分别植入镁及镁合金材料(Mg、Mg3Zn、Mg3Zn1Ag、Mg3Zn3Ag),每种材料3只,在切口处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设置单纯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空白对照组;取15只SD大鼠,在其后肢胫骨内分别植入镁(Mg)及镁合金材料(Mg3Zn、Mg3Zn1Ag、Mg3Zn3Ag),每种材料3只,在切口处注射大肠杆菌菌液,设置单纯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空白对照组。植入后连续14 d监测大鼠体温;植入后第1,3,5,10,14天检测血白细胞计数;植入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手术部位分泌物及组织,进行细菌种类鉴定。结果与结论:(1)经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后,各组大鼠体温均上升,但植入镁及镁合金组大鼠体温始终低于空白对照组;并且随着镁合金材料中Ag含量增多,动物体温升高幅度减小;(2)经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后,空白对照组大鼠白细胞数量持续升高,植入镁及镁合金组大鼠植入后第5天白细胞数量最多,此后各检测的时间点的白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镁合金材料中Ag含量增多,白细胞数量升高减少;(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组细菌培养呈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细菌培养呈大肠杆菌(+);(4)结果表明,新型镁合金材料植入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可吸收性植入物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大肠杆菌 组织工程 镁合金 骨科植入 在体实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材料 骨科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