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5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可吸收的镁合金支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萍 雷力成 +16 位作者 王丽丽 王汝鹏 陈丽丽 崔淯夏 刘延 王爽 杨诺 徐桂玉 赵楠楠 昌红 高丽 王尔德 吴坤 崔福斋 杨静罄 朱锦文 杨水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3期8071-8077,共7页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支架置入后24h、3d、5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周内降解,置入早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镁合金 支架 冠状动脉 病理学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可吸收的骨折内固定物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健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4-217,共4页
介绍新型内固定材料——几种可吸收内固定物的成份、实验研究、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并发症。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可吸收 骨折 内固定物
下载PDF
完全生物可吸收的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
3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544-154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 冠状动脉支架 洗脱 药物 冠状动脉疾病 随机临床试验 完全 血管重建 血栓形成 患者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可吸收的中耳通气管
4
作者 王树辉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约5%~10%的中耳炎 发作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导致分泌 性中耳炎的最重要因素。鼓膜切开和放置中耳通气管 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尽管这一操作简单、相对安全,
关键词 中耳通气管 可吸收 中耳炎 治疗 鼓膜切开 鼓膜穿孔
下载PDF
可吸收的内固定物在足外科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张秀梅 张希忠 +1 位作者 郑少博 靳宝成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内固定物 足外科 可吸收 临床应用 松质骨 哈尔滨市 关节骨折 弯曲模量 跟骨骨折 高分子聚合物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的热交联明胶和胶原片状物
6
作者 林红霞 孙淑英 《辽宁医药》 2001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作用 热交联明胶 胶原片状物 机械强度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7
作者 吴勇刚 鲜成树 +4 位作者 付锦江 李俊春 付显根 李林吉 冯学旭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病人的临床...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3例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1.6岁(28~57岁);PipkinⅠ型8例,PipkinⅡ型5例。病人经DAA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收集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术后X线片、CT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Thompson⁃Epstein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13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103.7 min(86~11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6.3 mL(70~100 mL),平均随访时间14.6个月(12~18个月)。未发生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病人VAS评分、Harris评分为(0.15±0.38)分、(95.00±7.15)分,均较术前[(5.38±1.19)分、(17.00±4.7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病人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3~8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发生,1例病人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Thompson⁃Epstein评价结果,优11例、良2例。结论DAA入路联合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软组织损伤小,骨折部位显露清楚,可吸收螺钉固定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骨折 DAA入路 髋关节正前方辅助小切口 可吸收螺钉 固定
下载PDF
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谭晶 付宏岩 +3 位作者 王宇航 王智 李好义 徐锦龙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6期42-47,62,共7页
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已在医学缝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业界展现了巨大的实践价值,并呈现出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回顾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的原材料、制备方法和载药方式。研究表明,可吸收载药手术... 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已在医学缝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业界展现了巨大的实践价值,并呈现出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回顾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的原材料、制备方法和载药方式。研究表明,可吸收载药手术缝合线是未来手术缝合线的发展方向,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度并能递送药物,兼具可降解的特性,虽然可吸收载药缝合线性能优良,但仍需要在材料、工艺上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缝合线 载药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医用纺织品
下载PDF
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与生物骨水泥链珠膜诱导在儿童足跟组织缺损合并创伤性跟骨骨髓炎中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宋东建 甘君龄 +1 位作者 苏萌 刘秋亮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52-61,共10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与生物骨水泥链珠膜诱导在儿童足跟组织缺损合并创伤性跟骨骨髓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儿童足跟组织缺损合并创伤性跟骨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 目的:探讨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与生物骨水泥链珠膜诱导在儿童足跟组织缺损合并创伤性跟骨骨髓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儿童足跟组织缺损合并创伤性跟骨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儿采用合理皮瓣修复后联合生物骨水泥链珠膜诱导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合理皮瓣修复后联合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感染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复发率及对照组患儿再次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提示,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术后7天、14天,两组患儿WBC、ESR、IL-6、IL-8、TNF-α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和6个月,两组患儿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1、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感染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均需要再次手术取出骨水泥链珠,其中9例患儿再次接受骨水泥植入。结论:合理皮瓣修复后联合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治疗可更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和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载抗菌药物硫酸钙 生物骨水泥链珠膜 足跟组织缺损 创伤性跟骨骨髓炎 骨愈合
下载PDF
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疗效分析
10
作者 石守印 海拉提·巴合提 +3 位作者 孙俊刚 徐江波 周文正 周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850-854,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中心创伤病区应用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 目的:总结应用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中心创伤病区应用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治疗30例股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术后随访1~6年,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一期治愈27例,术后复发2例,会师端骨不连1例,经再次给予局部清创及取髂骨植骨后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肢体功能良好。讨论:应用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骨搬运 +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临床效果可靠,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fix单轨道外固定支架 骨搬运 自制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珠粒 股骨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分散剂优化及其应用
11
作者 李佳蒙 张子航 +1 位作者 刘佳音 黄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7-876,共10页
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具有减缓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危害的巨大潜力.此前已开发的酸酐辅助室温烧结的锌纳米颗粒(Zn NPs)导电油墨,实现了室温下低能耗烧结.在这种烧结方法中,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种类与质量分数对于水分子的扩散以及水与酸酐的... 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具有减缓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危害的巨大潜力.此前已开发的酸酐辅助室温烧结的锌纳米颗粒(Zn NPs)导电油墨,实现了室温下低能耗烧结.在这种烧结方法中,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种类与质量分数对于水分子的扩散以及水与酸酐的结合过程的进展有着显著影响.然而仍然存在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选择机制尚不清晰、油墨电导率数值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比了聚乙二醇(PEO)、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的水蒸气透过率及它们分别作为分散剂时的油墨电导率,进一步优化油墨体系中的聚合物选择,明确了PEO在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其次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拉力试验机和3M-612胶带对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PEO的油墨分别进行了电导率测试、疲劳测试和剥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的PEO为该油墨体系的最佳分散剂参数选择,并将优化后的油墨电导率提升至87650.81S/m.此外,基于优化后的油墨和丝网印刷工艺在聚乙烯醇基底表面制备了多种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其中,互连引线可以在圆心角为225°的弯曲状态下点亮发光二极管;应力传感器可以根据电阻值变化来识别手指的弯曲/伸展动作;加热器在1.25W功率下200 s升温至54℃;最终器件可以在水中60 s内实现快速降解.这些器件展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电热响应特性及降解性能,满足大规模制造和电子工业实际应用的需求,对解决严峻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电子 印刷电子 纳米颗粒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
下载PDF
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永新 单金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80 min,出血量20~60 ml;术中...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80 min,出血量20~60 ml;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5~7 d出院,并获得随访平均3~6个月。27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其中1例切口裂开,通过门诊换药二期愈合,复查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锚钉断裂、脱出发生。术后1个月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优10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后3个月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3%。结论 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螺钉在粉碎性髌骨骨折中应用可有效恢复髌骨关节解剖结构,改善髌骨关节功能,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益的补充,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粉碎性骨折 带线锚钉 可吸收螺钉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殷翔 武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125-129,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及时的特点,现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从球囊血管成形术到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金属药物洗脱支架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动脉的部分生理功能,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及时的特点,现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从球囊血管成形术到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金属药物洗脱支架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动脉的部分生理功能,并可能诱发慢性炎症、冠状动脉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新的冠状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动脉后可提供暂时的机械支撑,且可在一定时间内被完全吸收。本文对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探寻生物可吸收支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可吸收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可吸收钉板在创伤性上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文明 侯明 +1 位作者 王超 Kapeishi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47-275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可吸收钉板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1例患者接受金属... 目的探讨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可吸收钉板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随机试验,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创伤性上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1例患者接受金属钛板钛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钛板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可吸收钉板内固定治疗(可吸收钉板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颌面部对称性参数、颌面部功能、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的颌面部对称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患者的面部不对称性指数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开口功能、颌面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上述评分降低(P<0.05),且可吸收钉板组评分低于钛板组(P<0.05)。术后可吸收钉板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钛板组(P<0.05)。可吸收钉板组和钛板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钉板内固定能通过牢固的内固定达到恢复颌面部对称性的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颌面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骨折 复位 内固定 可吸收钉板 咬合 咀嚼
下载PDF
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林成 高尚君 +1 位作者 李建华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8岁。观察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每4~6周定期X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功能恢复及疼痛情况。结果本研究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41.6±7.4)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20.6±6.6)ml;术后住院时间1~3d,平均(1.7±0.6)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患者在6~12周[平均(8.4±2.0)周]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无切口愈合不良,无骨折移位、锚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中足功能AOFAS评分为85~100分,平均(92.5±4.3)分;术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为0~3分,平均(1.2±0.9)分。结论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具有软组织剥离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跖骨 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锚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智超 刘淑强 +4 位作者 吴改红 贾潞 张曼 李甫 李慧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是当今国际生物医用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掌握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创新方向以及临床和产业化需求提升我国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自主知识产权;首先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以及性能要求;其次列举了羊肠线、胶...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是当今国际生物医用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掌握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创新方向以及临床和产业化需求提升我国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自主知识产权;首先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以及性能要求;其次列举了羊肠线、胶原线、甲壳质和海藻酸盐4种天然材料在天然可吸收缝合线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分析最新国内外相关研究;然后综述了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和聚乙烯醇4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可吸收缝合线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系统对比了各种制备原料开发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优缺点,并侧重分析了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以及附加抗菌性能3个重要指标。分析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仍以国外进口为主导,我国对于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开发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较少能够投入市场以及临床应用,另外,对用天然材料开发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研究甚少。同时,提出各类材料作为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优缺点,为新型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纺织品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 天然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降解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板与微型钛板在不同骨质下颌骨骨折固定中的有限元分析
17
作者 周宗昊 罗思阳 +2 位作者 陈佳文 陈光能 冯红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26,共9页
背景:下颌骨骨折在坚强内固定后的愈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接骨板的材料、骨折部位以及患者骨密度等,然而,目前对于不同骨质下下颌骨骨折固定稳定性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科学的依据。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生物可吸收板和微型钛... 背景:下颌骨骨折在坚强内固定后的愈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接骨板的材料、骨折部位以及患者骨密度等,然而,目前对于不同骨质下下颌骨骨折固定稳定性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科学的依据。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生物可吸收板和微型钛板固定不同骨质条件下颌骨骨折的稳定性。方法:根据ZARB和LEKHOLM提出的骨质分类方法,分别建立Ⅰ-Ⅳ类下颌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每类骨质条件下分别模拟下颌骨正中、体部和下颌角3个部位的骨折模型,采用生物可吸收板(或微型钛板)对上述骨折进行内固定,模拟健侧咬合状态,利用有限元分析骨折段的相对位移与内固定物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骨质等级的增加,内固定物的最大应力值基本呈逐渐增加趋势,微型钛板组、生物可吸收板组下颌体部Ⅳ类骨质下的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最高,分别为382.74,96.11 MPa;在相同骨质条件下,钛板组各部位骨折模型的内固定物最大应力值均高于生物可吸收板组。②对于Ⅲ和Ⅳ类下颌骨正中部骨折,微型钛板组、可吸收板固定组骨折断端位移较大,超过了骨愈合极限值(大于150μm);对于Ⅳ类骨质下颌骨体部骨折,生物可吸收板组骨折断端位移超过了愈合极限值,微型钛板组骨折断端位移接近愈合极限值;在相同骨质条件与骨折部位下,微型钛板组骨折断端位移要小于生物可吸收板组。③结果显示,两种内固定物的强度和刚度均足以支持Ⅰ-Ⅳ类骨质下颌骨3种部位骨折的骨愈合,并且生物可吸收板的固定稳定性与微型钛板几乎相同,可以提供骨折早期的愈合条件。在治疗下颌骨骨折时应将下颌骨骨质类型纳入考虑因素,下颌骨骨质等级越高,骨折固定的稳定性越差,术后更易发生骨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 微型钛板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颌骨骨折 固定方法 骨质
下载PDF
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郝元宏 马奕奔 +2 位作者 王润澍 杨汭琛 史占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0-0055,共6页
无论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亦或者是外科手术都会伴随着严重创伤,而严重创伤发生后其不可控的出血造成是导致伤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创伤发生后减少伤者失血、快速控制创口出血是紧急救治中至关重要的措施 。由于创面的复杂性、... 无论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亦或者是外科手术都会伴随着严重创伤,而严重创伤发生后其不可控的出血造成是导致伤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创伤发生后减少伤者失血、快速控制创口出血是紧急救治中至关重要的措施 。由于创面的复杂性、异物引入的不相容性和去除止血材料的创伤性,在传统止血方式无法达到有效止血的情况下,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Medical absorbable hemostatic material)可以通过加快创口的血小板血栓形成以及血液凝固 。并且由于其快速覆盖创面止血、可以被伤者自身吸收、材料稳定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在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伤者住院时间、降低输血使用量、减少二次止血发生率等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材料 医用 可吸收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9
作者 张民珍 邝惠芳 +1 位作者 杨黎艳 罗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Bio-Gide组(51例,采用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和SIS组(51例,采用SIS可吸收生物膜)。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钙、血磷、生物相容性、牙周附着丧失(periodontal attachment loss,PAL)长度、牙髓敏感度、牙松动度、牙槽骨骨量及不良事件。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5天VAS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12 d血钙、血磷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PAL长度,术后3、6、12个月牙髓敏感度及牙松动度1级、2级百分率,术后12个月骨宽度增加量、骨高度增加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io-Gide组相比,SIS组创口愈合时间、生物膜吸收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12 d排异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IS可吸收生物膜、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GBR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前者生物相容性更佳,后者可提供更长时间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修复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 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引导骨再生术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郭智恒 高晓林 张静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取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术,对照组48例采取微型... 目的:分析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采取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术,对照组48例采取微型钛板固定术。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固定应力及位移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颞颌关节、咬合关系、张口度,并评价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下颌骨、整体最大应力值、最大位移高于对照组,固定板最大应力值低于对照组,最大位移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颞颌关节、咬合关系、张口度评分均降低,其中研究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可吸收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骨应力,促进下颌骨功能恢复,改善颞颌关节、咬合关系及张口度,并发症少,对患者的下颌骨骨折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生物可吸收板固定 微型钛板固定 修复效果 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