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矫治器复位可复性盘移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志贵 沈宇清 +3 位作者 杨驰 谢千阳 张善勇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 目的:应用MRI定量分析功能矫治器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 可复性盘移位(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治疗中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初步探讨间隙改变的实质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应用功能矫治器复位单侧DDWR 的Ⅱ类错畸形,以正常侧作为对照,在斜矢状MRI图像上,计算治疗前、后关节间隙指数(joint space index,JSI)的改变。定量测量功能矫治器治疗前(T1)、戴用功能矫治器初期(T2)和治疗结束(T3)后关节间隙的变化。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2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周(2周~1个月),T3与T1的平均间隔时间为9个月(6~14个月)。年龄小者治疗周期短。对DDWR患者,治疗前患侧JSI显著大于对照侧;治疗结束,患侧JSI与对照侧相似。表明在T1阶段患侧关节前间隙明显大于后间隙。在T2阶段,患侧前间隙减小,后上间隙明显增加。与T2比较,T3阶段关节前间隙变大,后上间隙明显变小。与T1相比,患侧治疗后前间隙变小,无显著差异;后上间隙变大,有显著差异。结论:DDWR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前移下颌骨,复位关节盘,关节间隙分布更趋均匀。矫形治疗主要改变后上间隙,对前间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盘移位 功能矫治器 复位 磁共振 关节间隙
下载PDF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可复性盘移位的MRI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志贵 杨驰 +5 位作者 谢千阳 沈宇清 沈佩 房兵 张善勇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使用MRI评价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57例(78侧关节)诊断为DDWR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平均治疗期... 目的:使用MRI评价功能性矫治器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可复性盘移位(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对57例(78侧关节)诊断为DDWR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矫治,平均治疗期8个月,分别于戴矫治器前、拆除矫治器时拍摄TMJ MRI进行分析。依据MRI评价标准,治疗后达正常盘-髁关系,明显的髁突生长改建,则疗效定为"优";正常的盘-髁关系,髁突改建不明显或轻度盘移位,盘后区发生类盘样变,定为"良";与治疗前相同或更差,则定为"差"。将"优"和"良"定为有效。结果:MRI评价显示,57例78侧关节经功能性矫治器治疗后,"优"57侧,占73.08%(57/78);"良"11侧,占14.10%(11/78);"差"10侧,占12.82%(10/78),总有效率为87.18.%(68/78)。各种功能性矫治器中,前伸复位垫(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治疗的有效率为84.09%,Twin-block矫治器为87.5%,Herbst为94.44%。对复位"差"者改行关节镜或开放性锚固术。结论:功能性矫治器是治疗青少年DDWR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功能性矫治器 可复性盘移位 青少年 MRI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移位的咬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琰 段振芳 马宇锋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移位的咬合治疗,尤其是作为一期治疗的咬合板在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现查阅文献,对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咬合治疗状况进行总结,结合咬合板设计原理以及患者的咬合特征指导咬合板的选择。
关键词 可复性盘移位 咬合治疗 咬合板
下载PDF
稳定性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邓东来 黄翠 +3 位作者 龙星 程勇 张智星 郑铁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 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 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2),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CMI)从治疗前的0.21±0.04下降到治疗后的0.09±0.03。但造影显示并非所有弹响消失患者的盘-突关系均 恢复正常。结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弹响,缓解疼 痛,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he)垫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下载PDF
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豪 韩科 马绪臣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分析再定位(牙合)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33例用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治愈18例(55%),效果良好10例(30%),总体有效率... 目的 分析再定位(牙合)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33例用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治愈18例(55%),效果良好10例(30%),总体有效率为85%;治疗失败5例(15%)。结论 再定位(牙合)垫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再定位He垫 治疗 HE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宁 许天娇 黄晓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对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对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81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4、12周的耳痛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最大开口度(maximum opening,MMO)和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第4、12周,研究组患者的耳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MMO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Fricton指数中的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诊指数(PI)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肌功能训练治疗颞下颌可复性盘前移位伴耳痛具有确切的短期和中期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肌功能训练 关节可复性移位 耳痛
下载PDF
肌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婷 詹若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4-596,共3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咬合板治疗 临床疗效 正常结构 治疗方法 关节 开闭口
下载PDF
肌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回顾研究
8
作者 焦国良 张楠 +2 位作者 安海燕 乔丽翠 王新玉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症状和MRI检查确诊为可复性盘前移位且戴用肌位咬合板进行治疗的89例患者(男23例,女66例)进行回顾研究,所有患者除吃饭外全天戴用咬合板,治疗时间3~6个月。记录治疗期...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症状和MRI检查确诊为可复性盘前移位且戴用肌位咬合板进行治疗的89例患者(男23例,女66例)进行回顾研究,所有患者除吃饭外全天戴用咬合板,治疗时间3~6个月。记录治疗期间患者1周、4周、12周复诊时恢复情况。将患者按年龄和病史分别进行分组并对下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按年龄和病史分组,治疗结束后,患者中年龄较小,病史较短的患者治愈率最高,分别为88.9%和90.9%,进行卡方检验,年龄组χ2=41.53(P〈0.05),病史分组χ2=23.9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位咬合板对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治疗有效,尤其是对病史较短(小于两周)、年龄较小(小于17岁)的患者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可复性移位 肌位咬合板
下载PDF
弹性稳定咬板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芮建功 方晓 周杰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7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弹性稳定咬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有完整诊治过程记录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28例,采用弹性稳定咬板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弹性稳定咬板治疗1个月后,10例显效,张口... 目的探讨弹性稳定咬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有完整诊治过程记录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28例,采用弹性稳定咬板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弹性稳定咬板治疗1个月后,10例显效,张口度恢复至40 mm,无偏斜,关节肌肉疼痛及弹响消失;14例有效,张口度恢复至35 mm,关节肌肉疼痛及弹响缓解;4例无效,关节肌肉疼痛及弹响无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5.71%,其中张口度改善最快2 d,最慢近1个月。经3~6个月随访,24例均未见复发。结论弹性稳定咬板是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对病程短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弹性稳定咬板可复性移位
下载PDF
稳定咬板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雷 孙志干 霍永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研究稳定咬牙合板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稳定咬牙合板治疗 5 0例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 (其中 35例为单侧 ,15例为双侧 )。结果 该疗法对可复性盘前移位引起的疼痛、弹响、肌痉挛有效率为 80 %。结论 稳定咬... 目的 研究稳定咬牙合板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稳定咬牙合板治疗 5 0例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 (其中 35例为单侧 ,15例为双侧 )。结果 该疗法对可复性盘前移位引起的疼痛、弹响、肌痉挛有效率为 80 %。结论 稳定咬 牙合板通过阻断 牙合干扰的激惹因素缓解肌痉挛 ,从而解除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咬He板 可复性移位 口腔正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下颌稳定型垫治疗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丽娟 侯爱兵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稳定型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对32例(34侧)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下颌稳定型垫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及疼痛量化表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下颌稳定型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对32例(34侧)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下颌稳定型垫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及疼痛量化表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icton颞下颌关节指数(CMI)从治疗前的0.21±0.08下降到治疗后的0.08±0.04,VAS指数由治疗前的3.45±0.47下降到治疗后的0.86±0.54,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临床采用下颌稳定型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下颌稳定型垫 疼痛
原文传递
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英 曲哲 陈小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14-617,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制作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目的比较应用全可调架与平均值架制作的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46例,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应用全可调架及平均值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戴用咬合板后按时预约复诊调,同时检查患者的关节、肌肉症状,记录复诊调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弹响症状均全部消失。平均值架组患者治疗后有16例疼痛症状消失(16/20,占80%),20例开口度有改善(20/20,占100%)。全可调架组患者治疗后有20例疼痛症状消失(20/21,占95%),18例开口度有改善(18/18,占100%)。两组在治疗关节弹响、疼痛和改善开口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值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8±0.73)次,全可调架组患者平均复诊调(4±0.67)次,两组在调次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可调架制作再定位咬合板比使用平均值架制作,对于治疗关节盘移位的疗效更加确切,复诊调次数少,疗程短,患者满意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可调铪架 再定位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可复性移位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与X线改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绪臣 张震康 +2 位作者 邹兆菊 张刚 张祖燕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通过对291例(332侧)颞下颌关紊乱综合征病例的平片X线检查、关节造影表现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对比观察及统计学分析,认为:①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之间在有无关节弹响和开口受限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一般可以做为二... 本文通过对291例(332侧)颞下颌关紊乱综合征病例的平片X线检查、关节造影表现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对比观察及统计学分析,认为:①可复性盘前移位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之间在有无关节弹响和开口受限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一般可以做为二者鉴别的重要指征,但对于部分不典型病例仍需依靠关节造影进行鉴别;②关节盘穿孔与关节盘前移位组之间在有无骨质改变和有摩擦音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明显的骨质改变及关节内摩擦音往往提示有关节盘穿孔存在;③关节疼痛可由多个因素引起,不能反映关节盘的位置及变性程度,不能做为临床诊断关节盘移位或穿孔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改变 关节 可复性移位 开口受限 关节弹响 紊乱综合征 关节造影 关节疼痛 变性程度 不典型病例
下载PDF
暂时性绞锁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德圣 韩科 +2 位作者 周书敏 赵燕平 冯海兰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暂时性绞锁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运动轨迹特征。方法:对9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暂时性绞锁患者以MT-1602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髁状突的运动数据,动态观察锁结和非锁结时的髁状突运动扫描轨迹。结果:... 目的: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暂时性绞锁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运动轨迹特征。方法:对9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暂时性绞锁患者以MT-1602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髁状突的运动数据,动态观察锁结和非锁结时的髁状突运动扫描轨迹。结果:发现锁结和非锁结时髁状突循两条不同路径滑动。结论:前移位关节盘后带在不同位置对髁状突阻力不一样,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在前移位关节盘的发展中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绞锁 下颌运动 可复性移位
下载PDF
调位垫改变开口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德圣 韩科 +2 位作者 周书敏 赵燕平 冯海兰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研究调位垫对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25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戴用调位垫前、后开口运动中髁状突、切点的运动轨迹。结果 调位垫改善开口型;水平面髁状突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由... 目的 研究调位垫对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25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戴用调位垫前、后开口运动中髁状突、切点的运动轨迹。结果 调位垫改善开口型;水平面髁状突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由偏向运动较慢侧变为偏向较快侧;双侧髁状突的滑动协调性得到改善。结论 调位垫通过改善关节结构受力状态而影响髁状突运动;开口型受双侧髁状突协调性和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位He垫 髁状突运动 开口型 可复性移位
下载PDF
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移位类型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东宗 章巧 +5 位作者 翟孝庭 王岩 刘刚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3-758,共6页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移位情况,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患者移位类型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移位情况,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患者移位类型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根据临床症状和颞下颌关节MRI诊断为ADD的111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78例,年龄(31.0±10.9)岁(18~60岁)。根据有无偏侧咀嚼将患者分为无偏侧咀嚼组(40例)和偏侧咀嚼组(7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杂音和张口受限及ADD类型。根据偏侧咀嚼的侧别,将偏侧咀嚼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为偏侧咀嚼同侧和对侧,观察偏侧咀嚼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疼痛、关节杂音以及ADD的分类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偏侧咀嚼与临床症状和移位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无偏侧咀嚼和偏侧咀嚼两组患者中,偏侧咀嚼组患者出现疼痛的比例[89%(63/71)]显著高于无偏侧咀嚼组[70%(28/40)](P<0.05)。偏侧咀嚼组患者偏侧咀嚼同侧和对侧出现疼痛和关节杂音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同侧出现疼痛和关节杂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侧(P<0.05)。MRI检查显示偏侧咀嚼组患者出现双侧ADD的比例[58%(41/71)]显著高于无偏侧咀嚼组[37%(15/40)](P<0.05)。偏侧咀嚼患者同侧和对侧关节出现无关节盘移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比例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偏侧咀嚼患者左右侧关节出现无关节盘移位、ADDwR和ADDwoR比例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患者同侧出现ADDwoR的比例显著高于对侧(P<0.05)。偏侧咀嚼与ADD患者的疼痛症状(OR=3.375)和关节盘移位的侧别(OR=2.278)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偏侧咀嚼ADD与无偏侧咀嚼ADD患者的移位类型与临床表现不同,前者出现疼痛和双侧关节盘前移位的比例显著高于后者。偏侧咀嚼ADD患者的同侧颞下颌关节发生疼痛、关节杂音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比例显著高于对侧。偏侧咀嚼与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疼痛症状、关节盘前移位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可复性移位 可复性移位 偏侧咀嚼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疾病
17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5年第6期262-263,共2页
小鼠听骨关节、镫骨前庭关节和下颌关节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双侧下颌牵张成骨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颞下颌关节髁突表达的影响;突发性严重绞锁颞下颌关节的压力测量和分析;稳定性(he)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小鼠听骨关节、镫骨前庭关节和下颌关节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双侧下颌牵张成骨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颞下颌关节髁突表达的影响;突发性严重绞锁颞下颌关节的压力测量和分析;稳定性(he)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5种不同张口位的颞下颌关节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疾病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移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三维有限元模型 下颌牵张成骨 形态学观察 发育过程 压力测量 疗效分析 骨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