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为中介
1
作者 孙翠阳 《教育进展》 2024年第2期1610-1617,共8页
基于264份高校本科生的有效样本数据,本文采用SPSS 22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资本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职业使命感对高职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以温州高职院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一凡 《特区经济》 2023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本文通过对温州5所高职院校200名应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职业使命感、学习投入和可就业能力的关系。采用Smart PLS 4.0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职业使命感与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 本文通过对温州5所高职院校200名应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职业使命感、学习投入和可就业能力的关系。采用Smart PLS 4.0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职业使命感与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学习投入中的部分维度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中的部分维度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使命感 学习投入 可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不同父母生涯行为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3
作者 静鑫凡 王乃弋 《女报》 2023年第7期144-147,共4页
考察不同父母生涯行为(支持、干涉、缺位)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和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 303 名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验证了一个有调节... 考察不同父母生涯行为(支持、干涉、缺位)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和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父母特定生涯行为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 303 名中国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验证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父母生涯缺位行为显著调节了父母生涯支持行为、父母生涯干涉行为对生涯适应力与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父母对子女生涯发展过程参与的增多,父母生涯支持行为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积极影响被放大,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与之相反的是,随着父母对子女生涯发展过程参与的增多,父母生涯干涉行为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消极影响被放大,更多地通过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结论:父母在子女的生涯发展过程中高度参与并较多地提供支持性教养行为,减少干涉性的教养行为,能够满足大学生对外部支持性资源的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与环境适应,进而更可能成功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特定生涯行为 生涯适应力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U型关系 被引量:53
4
作者 于海波 郑晓明 +1 位作者 许春燕 晏常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22,共16页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基于预备性研究,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可就业...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基于预备性研究,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倒U型关系 职业探索 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 过犹不及效应
下载PDF
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5
作者 刘丽丹 王忠军 《中国人事科学》 2023年第2期82-91,共10页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两阶段时滞问卷调查方法,结果表明:工作重塑与可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在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年龄阶段能够调节工作重塑与...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两阶段时滞问卷调查方法,结果表明:工作重塑与可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工作投入在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年龄阶段能够调节工作重塑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调节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相对于年长员工而言,工作重塑对提升年轻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可就业能力的效果更为显著。该文试图揭示工作重塑对可就业能力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年龄阶段的差异化效应,对工作重塑和可就业能力管理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重塑 工作投入 可就业能力 年龄阶段
下载PDF
“变”与“应变”:高职师范生生涯适应力与可就业能力的研究
6
作者 刘博 《精品生活》 2023年第6期0154-0156,共3页
当前,高职师范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使得学生就业状况差强人意。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师范生自身的就业能力较为薄弱,也成为学生难就业的根本性因素,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为探寻师范生可就业能力提... 当前,高职师范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使得学生就业状况差强人意。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师范生自身的就业能力较为薄弱,也成为学生难就业的根本性因素,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文为探寻师范生可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从现有的理论研究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阐明学生生涯适应力与可就业能力的关联性,最后给出师范生生涯适应力和可就业能力协同提升的建议,为高职师范院领导人员及教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师范生 生涯适应力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论中国建立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的重要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本文在介绍英美等国家在国民可就业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建立国民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的可行性,探讨建立我国国民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可就业技能 中国可就业能力国家框架
下载PDF
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叶宝娟 郑清 +2 位作者 董圣鸿 方小婷 刘林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于生涯发展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探讨了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关系,以及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的中介效应。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求职清晰度量表、求职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80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 基于生涯发展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探讨了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关系,以及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的中介效应。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求职清晰度量表、求职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80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清晰度的中介作用;(2)求职清晰度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3)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因此,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在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职业使命感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还会通过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间接影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使命感 求职清晰度 求职效能感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可就业能力研究:价值与趋势 被引量:23
9
作者 郭文臣 迟文倩 +1 位作者 肖洪钧 乔坤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686-691,701,共7页
基于国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可就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现实,分析了可就业能力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在综述国内外近年可就业能力研究重点基础上,展望了可就业能力的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综合性研究的相关... 基于国内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可就业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现实,分析了可就业能力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并在综述国内外近年可就业能力研究重点基础上,展望了可就业能力的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和综合性研究的相关领域及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研究价值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可就业能力中介作用下的个人-组织契合对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文臣 田雨 孙琦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3-1339,共7页
构建了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对400名MBA学员和管理者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有关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组织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就业能力在个人-组织契... 构建了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对400名MBA学员和管理者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有关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组织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可就业能力在个人-组织契合与职业成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个人-组织契合与组织绩效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个人-组织契合、相互合作、共同担负培养和提高可就业能力的责任,对职业成功和组织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契合 职业成功 组织绩效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小平 杨淑薇 《软科学》 CSSCI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市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员工激励方式以及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与连续性,而这些问题都与员工可就业能力有关。对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可就业能力在高校及企业两个领域内的培养模式进... 在市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员工激励方式以及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与连续性,而这些问题都与员工可就业能力有关。对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可就业能力在高校及企业两个领域内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边界职业 大学 企业 可就业能力结构 知识经济 培养模式 职业发展模式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小平 邓靖松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90,共6页
作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可就业能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和高校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可... 作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可就业能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和高校毕业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提出并验证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可以分为关键技能和个人特质两大类,共九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基本技能、转化实践技能、人际团队技能、自我开发技能等四类关键技能,以及正直可靠、勤奋上进、适应开放、自信主动和敬业奉献等五类个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可就业能力 结构模型
下载PDF
可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小平 杨淑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4-177,共4页
本文在知识经济和职业观念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对西方发达国家可就业能力的概念、评价、培养和开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可就业能力与终身学习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职业发展
下载PDF
本科生参与科研对创造力和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基于心理学专业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忠军 黄蜜 刘丽丹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第4期53-60,106,共9页
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及其与创造力和可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本科生参与科研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参与科研在一定程度... 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及其与创造力和可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本科生参与科研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参与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毕业学生入职后的创造力,并通过创造力间接影响入职后可就业能力。因此,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是培养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可为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科研 本科生导师制 创造力 可就业能力 心理学
下载PDF
三维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银 王红菊 +1 位作者 尹红霞 魏亚慧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不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以往研究多从单一角度探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本研究通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三个角度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不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以往研究多从单一角度探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培养。本研究通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三个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点开发大学生希望、乐观、韧性等积极心理资本的同时开发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优化可就业能力培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心理资本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安明 姚予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7-30,36,共5页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对5所高校的78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可就业能力两两之间均显著...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问卷对5所高校的78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可就业能力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2)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对可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可就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可就业能力 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玥 王敏 范志辉 《高教学刊》 2021年第15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加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而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关注。在“三全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加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提升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而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关注。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职业自我概念、可就业能力、积极情绪的概念内涵,建构了一个有调节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会对可就业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当积极情绪调节的时候,这种影响会增强。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为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提供意见、建议,提出提高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可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自我概念 可就业能力 积极情绪
下载PDF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能力架构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研究——基于可就业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开福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8-481,共4页
可就业能力能否养成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以建立基于合理能力架构的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为目标,首先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 可就业能力能否养成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以建立基于合理能力架构的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为目标,首先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课程支撑体系的设计思路并举例说明。最后,就评价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与课程体系关系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架构 课程体系 可就业能力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下载PDF
国外可就业能力的理论及其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小平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可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过程 ,列举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发员工可就业能力方面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 ,以及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就业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艳华 曹雪梅 井影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41-146,共6页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探索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职业探索在心理资本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性别和年级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职业探索和可就业能力,男生的职业决策和可...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探索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职业探索在心理资本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性别和年级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职业探索和可就业能力,男生的职业决策和可就业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学生的心理资本、职业探索和可就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大学生心理资本和职业探索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可就业能力;职业探索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资本 职业探索 可就业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