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桢 陈昊 +1 位作者 王雪鹏 朱六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其功能受雌激素调节,可通过参与由T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衍生各种炎症因子,最终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笔者就雌激素、MHC-Ⅱ、淋巴细胞及其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及功能活性中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进而更好地理解MHC-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分子 淋巴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鹿 孙杨 +8 位作者 刘宝生 徐德进 徐广春 赵钧 张亚楠 张月亮 黄水金 吴顺凡 高聪芬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6,共10页
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 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已广泛用于保障水稻生产,而二化螟作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钻蛀性害虫,已经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抗性,明确该类杀虫剂抗性分子机制,可为二化螟抗性快速检测和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二化螟对双酰胺类杀虫剂抗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其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解毒酶和转运蛋白基因过表达介导的代谢抗性,以及鱼尼丁受体基因突变介导的靶标抗性;指出了该研究领域在抗性分子检测、抗性新基因鉴定、抗性基因调控网络和多重抗性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认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害虫种群抗药性;利用多组学技术鉴定新抗性基因及调控网络,以探明多重抗性机制;将反向遗传学工具放射性配基结合及电生理技术深入验证抗性基因功能;需开发靶向抗性基因的dsRNA转基因作物、纳米农药及选择性新型化学杀虫剂,以达到杀虫剂减施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双酰胺杀虫剂 代谢抗 靶标抗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及其分子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锦莉 何欣蓉 +6 位作者 李发杰 林慧霞 黄彦鑫 赵晏 张叶豪 刘光明 杨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2-92,共11页
甲壳类水产品是亚洲地区最主要的致敏食物。食物过敏主要由摄入的食品致敏原引起,而食物致敏原的结构不仅与抗原表位的形成有关,也决定了其在食品加工和体内消化过程的稳定性。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首先阐述了甲壳类水产食物过敏及致... 甲壳类水产品是亚洲地区最主要的致敏食物。食物过敏主要由摄入的食品致敏原引起,而食物致敏原的结构不仅与抗原表位的形成有关,也决定了其在食品加工和体内消化过程的稳定性。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首先阐述了甲壳类水产食物过敏及致敏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对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的分子结构及其与致敏性的构效关系展开论述,并基于此提出了致敏原脱敏策略。目前已鉴定的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大部分属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磷酸原激酶和EF手型钙离子结合蛋白3个家族。针对不同蛋白质家族致敏原的结构特点,通过食品加工技术消减致敏性或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低致敏性衍生物都是防控食物过敏的重要途径。但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的结构信息有待完善,其与致敏性的构效关系也仍是未来致敏原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综合阐述了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结构特性及其与致敏性的构效关系,以期为甲壳类水产食物致敏原的系统研究和食品脱敏方法的建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水产品 食物过敏 致敏原 分子结构 致敏 构效关系 脱敏
下载PDF
基于疾病修饰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进展
4
作者 吴倩 姜福琼 +2 位作者 游淑琼 王媛 吴永卓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71-376,共6页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主要治疗方式为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病情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BP疾病修饰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BP的靶向治疗受到很大关注,越来越多的新型...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主要治疗方式为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病情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BP疾病修饰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BP的靶向治疗受到很大关注,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基于BP疾病修饰的相关研究,对当前BP新靶点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天疱疮 靶向治疗 疾病修饰 治疗机制 分子抑制剂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PCEs分子结构和分散性的影响及机理
5
作者 赵雪松 孙振平 +2 位作者 杨海静 罗琼 马跃飞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将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与丙烯酸共聚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PCEs),深入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链转移剂用量3个主要因素对PCEs分子结构和分散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链转移剂用量对乙二醇...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法,将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与丙烯酸共聚合成了聚羧酸系减水剂(PCEs),深入研究了反应温度、滴加时间和链转移剂用量3个主要因素对PCEs分子结构和分散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链转移剂用量对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的转化率、PCEs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影响较大,导致PCEs在水泥净浆中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有明显的区别,而滴加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 乙烯醚大单体 反应条件 分子结构 分散
下载PDF
禾谷镰刀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晓丽 韩奥辉 +3 位作者 焦岩 付瑞琪 刘润强 周锋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由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但由于生产上缺乏对小麦赤霉病稳定的高产抗病品种,因此当前对其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控为主.由于小麦长时间、大量及不科学地施用杀菌剂,因此当前已有很多关于禾谷镰刀菌... 由禾谷镰刀菌侵染小麦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当前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但由于生产上缺乏对小麦赤霉病稳定的高产抗病品种,因此当前对其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控为主.由于小麦长时间、大量及不科学地施用杀菌剂,因此当前已有很多关于禾谷镰刀菌对多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论文综述禾谷镰刀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抗药性监测、分子机制及交互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一研究为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控提供指导,对保障小麦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三唑杀菌剂 抗药监测 分子机制 交互抗
下载PDF
“一锅法”光控开环聚合原位调控聚类肽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7
作者 王煜璐 张佳辰 +3 位作者 隆佳颐 廖明臻 宣孙婷 张正彪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4,共8页
设计和合成了光敏性休眠引发剂2-硝基-4,5-二甲氧基苄基环己胺基甲酸酯,用于氮-丁基-氮-羧酸内酸酐(^(Bu)N-NCA)的可控开环聚合。该光敏性引发剂在紫外光(360 nm)下释放环己胺引发剂。通过改变紫外光的照射时长可控制环己胺引发剂的释放... 设计和合成了光敏性休眠引发剂2-硝基-4,5-二甲氧基苄基环己胺基甲酸酯,用于氮-丁基-氮-羧酸内酸酐(^(Bu)N-NCA)的可控开环聚合。该光敏性引发剂在紫外光(360 nm)下释放环己胺引发剂。通过改变紫外光的照射时长可控制环己胺引发剂的释放量,从而调控聚类肽的分子量。随着照射时长从1 h增至4 h,聚类肽的数均分子量从9.6×10^(3)降至4.6×10^(3)。通过调控紫外光的照射间隔控制环己胺引发剂的释放速率。先释放的引发剂先引发单体,后释放的引发剂后引发单体,形成链长不均一的聚合物。通过光控实现了“一锅法”原位调控聚类肽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为聚类肽分子量分布宽度及分布形状更精准的调控提供了可能,也为研究聚类肽分子量分布和性能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引发剂 分子量分布调控 开环聚合 氮-取代-氮-羧酸内酸酐
下载PDF
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黄文琪 裴斌 郑瑞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可溶hla-i分子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甘利欣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变化及意义
9
作者 黄文琪 宋闽宁 +5 位作者 闵峰 裴斌 洪美珠 吴卫兵 张丽 范荣华 《肝脏》 2010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测定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甘利欣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加甘利欣联合治疗组;血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治疗3个... 目的测定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甘利欣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加甘利欣联合治疗组;血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治疗3个月,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甘利欣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治疗6个月,三组患者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可溶性HLA-I类分子的含量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hla-i分子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甘草酸二铵
下载PDF
HLA-I类分子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任天华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2期1046-1048,共3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形成,HLA-I类抗原(HLA-A,B,C)Ⅱ类抗原(HLA-DR,DP,DQ)和Ⅲ类抗原(HLA-C<sub>2</sub>、Bf、C<sub>4</sub>A、C<sub>4</sub>B).HLA-I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形成,HLA-I类抗原(HLA-A,B,C)Ⅱ类抗原(HLA-DR,DP,DQ)和Ⅲ类抗原(HLA-C<sub>2</sub>、Bf、C<sub>4</sub>A、C<sub>4</sub>B).HLA-I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广泛分布于人体有核细胞表面,在内源性抗原提呈及对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识别抗原的限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LA-I类分子除以膜联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外,目前也从人类血清、淋巴液、尿液、乳汁等体液中检出.有研究表明,这类以可溶型式存在于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HLA-I分子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免疫学功能.已有不少资料表明,HLA-I分子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密切,HLA-I分子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的转归有关,为进一步了解HLA-I分子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la-i分子 相关研究
下载PDF
HLA-I类抗原与HFR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盖中涛 刘洋 +1 位作者 张颖 张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 HL A- 类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微量淋巴毒试验对中国北方地区 5 6例 HFRS患者 (HFRS组 )及健康人群 (对照组 ) HL A- 类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检测... 目的 探讨 HL A- 类基因多态性与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微量淋巴毒试验对中国北方地区 5 6例 HFRS患者 (HFRS组 )及健康人群 (对照组 ) HL A- 类基因频率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  HFRS组 HL A- B39和 HL A- B4 0抗原出现频率均为 7.14 % ,对照组皆为 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HL A- B39和 HL A- B4 0基因可能与中国北方地区人群HFRS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HLA-B hla-i抗原 对照组 相关研究 淋巴 肾综合征出血热 结论 显著 目的
下载PDF
瓜类蔬菜白粉病及其抗性分子遗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生茂 班美玲 +6 位作者 尚小红 郭元元 文俊丽 梁任繁 黄皓 陈振东 黄如葵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6-1461,共6页
瓜类蔬菜是蔬菜产业重要的种类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严重受到白粉病的影响。解决白粉病危害瓜类蔬菜生产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而对瓜类蔬菜白粉病菌及其抗性分子遗传机理的了解和运用是加快抗病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文... 瓜类蔬菜是蔬菜产业重要的种类之一,但其产量和品质严重受到白粉病的影响。解决白粉病危害瓜类蔬菜生产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而对瓜类蔬菜白粉病菌及其抗性分子遗传机理的了解和运用是加快抗病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综述了瓜类蔬菜白粉病病原菌种类和分布、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抗性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瓜类蔬菜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白粉病 抗病 分子遗传
下载PDF
五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江峰 尹晓宏 陈玉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3-428,共6页
为了解决法医学人员对于嗜尸性蝇类的鉴定难题,对中山市、广州市及西安市5种常见嗜尸性蝇类共17个样本,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的348bp大小片段进行了RFLP和DNA序列分析,采用ABI377测序仪测序,DNASTAR软件预测限制性位点,DdeⅠ,DraⅠ和Hinf... 为了解决法医学人员对于嗜尸性蝇类的鉴定难题,对中山市、广州市及西安市5种常见嗜尸性蝇类共17个样本,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的348bp大小片段进行了RFLP和DNA序列分析,采用ABI377测序仪测序,DNASTAR软件预测限制性位点,DdeⅠ,DraⅠ和Hinf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酶切结果,MEGA3.0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采用mtDNA扩增结合银染技术和DNA序列分析,均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上述三地5种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类鉴定。本文结果为法医昆虫学中嗜尸性昆虫DNA鉴定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尸 分子鉴定 线粒体CO Ⅰ基因 RFLP 法医昆虫学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涂胜豪 胡永红 +3 位作者 曾克勤 张明敏 赖先阳 张玮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可以下调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降低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异常表达的HSPs与MHC-类分子的表达,可能是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胶原 关节炎 大鼠 热休克蛋白 组织相容复合体Ⅰ 分子表达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HSP70和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邓小玲 陈玮 +2 位作者 蔡美英 魏大鹏 宋小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0,共2页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HCC)手术组织标本:MHC I类分子、HSP70的表达。结果发现,肝癌组织细胞MHCI类分子的表达与多数肿瘤细胞不同,其表达呈阳性,不存在MHCI类分子低表达或丢失的情况;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细胞HSP7...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HCC)手术组织标本:MHC I类分子、HSP70的表达。结果发现,肝癌组织细胞MHCI类分子的表达与多数肿瘤细胞不同,其表达呈阳性,不存在MHCI类分子低表达或丢失的情况;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细胞HSP70胞浆、胞膜表达呈强阳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原位于胞浆的HSP70与MHC I类分子结合后被运输至细胞表面,并由此可能增强肝癌细胞的免疫原性,这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HCC疫苗设计的构思和考虑其治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HSP70 MHCI分子 表达 肿瘤免疫应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翟金海 胡学军 陈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口服,中西医结合组32例... 目的观察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影响。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口服,中西医结合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联合清化宁络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而2组治疗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化宁络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疗效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结肠黏膜组织中MHC-Ⅱ类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清化宁络方 TNF—α MHC—Ⅱ分子
下载PDF
杂草对芳氧苯氧丙酸类(APPs)除草剂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夏向东 马洪菊 +2 位作者 许孟涵 臧振娟 李建洪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芳氧苯氧丙酸类(aryloxyphenoxypropionates,APPs)除草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可高效专一抑制禾本科杂草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目前已出现大量抗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禾本科杂... 芳氧苯氧丙酸类(aryloxyphenoxypropionates,APPs)除草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可高效专一抑制禾本科杂草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目前已出现大量抗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的禾本科杂草,其抗性大多由叶绿体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羧基转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功能域中的氨基酸突变引起。在所有已发现的氨基酸突变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第1 781位(对应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质体ACCase的氨基酸残基位置)异亮氨酸到亮氨酸的单点突变,该特定位置形成亮氨酸会导致某些杂草对APPs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综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CT功能域的研究进展及杂草对APPs类除草剂的抗性分子机理,探讨了杂草对APPs类除草剂抗性分子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PPs类除草剂的抗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芳氧苯氧丙酸除草剂 羧基转移酶功能域 分子机理
下载PDF
1BL/1RS小麦的分子和细胞学鉴定及黏类CMS育性恢复区域分布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艳萍 位芳 +6 位作者 张改生 程海刚 宋瑜龙 王青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39-2847,共9页
【目的】揭示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区域分布及恢复材料的1BL/1RS情况,为黏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优良恢复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推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能不断得到新的材料保障。【方法】... 【目的】揭示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区域分布及恢复材料的1BL/1RS情况,为黏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优良恢复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推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能不断得到新的材料保障。【方法】以8个黏类不育系和国内外一批小麦品种(系)为试材,结合分子和细胞学技术,进行1BL/1RS易位系鉴定,并利用中国国内法对其育性恢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在参试的256份材料中,初步鉴定约20%的小麦品种(系)属于1BL/1RS易位系;育性表现半不育、高可育和全可育的品种(系)分别有86.15%、91.67%和100%为非1BL/1RS易位系,表现全不育和高不育的品种(系)中均有40%左右属于1BL/1RS易位系;恢复能力在50%以上的品种(系)在中国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的比例依次为60%、65.85%、68.42%和71.43%。【结论】黏类不育系优良恢复源大都为非1BL/1RS易位系,主要集中在中国春麦区和南方冬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L/1RS小麦 分子细胞学 CMS 恢复 区域分布
下载PDF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突变体文库的构建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突变株的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霞 马俊义 +4 位作者 魏娜 胡白石 李晓娟 杨小丽 安仙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6-1041,共6页
利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将带卡那抗性的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基因组DNA中,构建插入不同位点的突变体文库,通过信号分子高效检测菌株JZAI,筛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挑取2株野生株和筛选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S... 利用三亲杂交的方法将带卡那抗性的Mini-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基因组DNA中,构建插入不同位点的突变体文库,通过信号分子高效检测菌株JZAI,筛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挑取2株野生株和筛选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转座子Mini-Tn5以单拷贝随机诱变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获得成功;对筛出的4株突变株进行了致病性和烟草过敏反应测试,发现突变株明显降低了致病性,且2株突变株(5-17,2-57)在烟草上无过敏反应。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突变体文库的成功构建及筛选到不同突变位点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失活突变株,对从基因水平研究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分子机理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果斑病菌 Mini-Tn5转座子 三亲杂交 群体感应 信号分子
下载PDF
大疱性类天疱疮分子免疫学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亮春 赵天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大疱 天疱疮 分子免疫学 病理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