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歧感现实,回归审美之真——雅克·朗西埃论艺术的政治功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文苑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朗西埃从人类感觉经验的分割入手,重新勾画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图式,把艺术、政治与美学紧密地连接起来。他极力表明的是,艺术绝不能充当说教的工具,其政治功能不在于"介入"现实,而是存在于艺术的独立与自主之中,通过保持与现... 朗西埃从人类感觉经验的分割入手,重新勾画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图式,把艺术、政治与美学紧密地连接起来。他极力表明的是,艺术绝不能充当说教的工具,其政治功能不在于"介入"现实,而是存在于艺术的独立与自主之中,通过保持与现实世界的审美分离而发挥歧感效用,去扰乱所谓"正确"的观看、言说与行动的方式,改变主体对自身的"位置"和可能性的认知,重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才有可能推动人类"改变世界"、引领自由解放的实践。可以说,"走向歧感现实,回归审美之真"是朗西埃为当代"政治艺术"开出的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效用 可感性的分配 审美分离 歧感
下载PDF
民主仍在路上——论朗西埃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久红 许丽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2期63-68,共6页
朗西埃的激进民主思想是对当前西方流行的政治哲学话语的挑战。他通过对当代西方主流民主理论的批判,从三个角度重新阐释了民主,并审视了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其目的就是要把政治和民主从那种被视为社会治理技术的观念中拯救出来,张扬其&... 朗西埃的激进民主思想是对当前西方流行的政治哲学话语的挑战。他通过对当代西方主流民主理论的批判,从三个角度重新阐释了民主,并审视了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其目的就是要把政治和民主从那种被视为社会治理技术的观念中拯救出来,张扬其"人民主权"的本意,重振其作为人民大众争取自身权益、走向自由解放的实践的含义。这种激进的民主观念对我们理解民主政治、探索推进民主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政治 平等 可感性的分配
下载PDF
论朗西埃的现代艺术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文苑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7,共4页
雅克·朗西埃从他的"可感性的分配"与"艺术机制"理论出发,重构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认为反再现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根源都在于"艺术的美学机制"。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 雅克·朗西埃从他的"可感性的分配"与"艺术机制"理论出发,重构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认为反再现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根源都在于"艺术的美学机制"。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可感性的纷争,制造了可感性的重新分配,引发了艺术的变革。他进而质疑了"现代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后现代性"、"前卫艺术"等观念,认为诸如此类的话语掩盖了艺术转变的实质。他提供了一个审视现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对当代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西埃 可感性的分配 艺术的美学机制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雅克·朗西埃“美学的政治”:基于平等的构建
4
作者 文苑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4期18-21,共4页
“平等”是朗西埃政治美学思想的中心,他以“可感性的分配”构建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联。朗西埃通过剖析三种可感性的分配体制,即三大艺术鉴别体制,指出其中艺术的美学体制是平等的体制,以此制造了可感性纷争的场域。他开创了艺术的新局... “平等”是朗西埃政治美学思想的中心,他以“可感性的分配”构建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联。朗西埃通过剖析三种可感性的分配体制,即三大艺术鉴别体制,指出其中艺术的美学体制是平等的体制,以此制造了可感性纷争的场域。他开创了艺术的新局面的同时,也开启了主体平等的视界,为美学的政治之实现奠定了基础。朗西埃“美学的政治”是基于平等的预设,也是平等的践行,并最终通往平等者的自我解放,这为我们探讨审美与政治的关联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可感性的分配 政治 治安 艺术体制
下载PDF
感官的突围:听觉转向与艺术新机遇的生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展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13-130,739-740,共20页
视觉中心主义在古希腊时期就获得了其传统,感官的等级序列以视觉优先,听觉次之,触觉压底。长久以来,以"圆形监狱"和"看见与被看"等为代表的对视觉特权的理论陈述已经相当充分,视觉霸权等危机的显现使理论关注和研... 视觉中心主义在古希腊时期就获得了其传统,感官的等级序列以视觉优先,听觉次之,触觉压底。长久以来,以"圆形监狱"和"看见与被看"等为代表的对视觉特权的理论陈述已经相当充分,视觉霸权等危机的显现使理论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向听觉转移。听觉是断裂的、瞬时的、消弭距离的,同时也具有表意的符号性特征。在数字技术时代,声音被编码和刻录,机械复制的听觉艺术作品为听觉感官带来可能被规训的危机。21世纪的全球艺术家创作了诸多通感的艺术作品,"抖音"及"鬼畜"等也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视听文化景观,这不仅是听觉在视觉中心主义范式下突围的实践,更是以敞开和流动迎接艺术新机遇的生成。不需要通过一层话语来展现力量,在感官内部进行对话,或可成为感觉理论和有关感知的艺术发展的一种可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转向 数字技术 艺术新机遇 资本主义 可感性的分配 通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